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活动
 
止于至善--诸圣节
发布时间: 2019/11/14日    【字体:
作者:品一口茶
关键词:  止于至善 诸圣节  
 
 
品一口茶
 
玛 五,1~12
 
那时候,耶稣一见群众,就上了山,坐下;他的门徒上他跟前来,他遂开口教训他们说:“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安慰。温良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承受土地。饥渴慕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得饱饫。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怜悯。心里洁净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看见天主。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称为天主的子女。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几时人为了我而辱骂迫害你们,捏造一切坏话毁谤你们,你们是有福的。你们欢喜踊跃罢!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报是丰厚的,因为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曾这样迫害过他们。”
 
今天是诸圣节,教会纪念天朝神圣。
 
完整的天主教会由三大团体组成:天朝神圣(得胜的教会、凯旋的教会)、世上教会(旅途中的教会,战斗的教会)、炼狱炼灵(受苦的教会、炼净的教会),天朝神圣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圣人圣女们,他们都是耶稣的忠实门徒,在经历了尘世生命的磨炼之后,在天主宠爱中结束尘世生命,或直升天堂,或经炼狱炼净之后,永憩主怀,享受着永不失落的永生幸福。
 
天主因爱而造世界,人为受造物中唯一有灵魂的,被称为按天主肖像所造的万物之尊,天主造人的目的是要人最终进入永远的生命,分享他无穷的荣福,所以成圣是每一位基督徒的基本使命,只有成圣,才算是达到了天主造人的目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自己要成圣这个问题?如果我们作一个调查,问教友们:“你们觉得自己以后会成圣吗?”会有多少人以肯定的口气回答说:“能!”?以我的经验,可能更多的教友会谦逊地回答:“我是一个罪人,怎么可能成圣?”但我要说,这绝对是一个错误的回答!或源于对成圣的无知,客观上还有骄傲的嫌疑,倒是敢正确肯定回答说:“能!”的,是一个有真信德的谦逊之人,请注意:我说的是“正确肯定回答”而不是简单的“肯定回答”,因为简单肯定回答的,可能是狂傲之人,算不上是正确的回答。为什么正确肯定回答说:“能!”的,倒是一个有真信德的谦逊之人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得弄清楚什么叫成圣。
 
方济各教宗曾经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圣人圣女是被天主恩宠圣化的罪人。这句话可谓简洁明了,切中重点地指出了圣人圣女的性质――他们不是非得圣洁得像圣母玛利亚那样纤尘不染,也不一定是依纳爵、道明、小德兰等诸圣那样达到了一个圣德顶峰之人,他们更多的是我们中普普通通的一份子,和我们一样地有私欲偏情,和我们一样地犯过罪,甚至犯过比我们更严重的罪,但最终都依赖天主的仁慈与恩宠,真实地悔改并作补赎,最终带着天主的宠爱而进入永生之人。他们中很多人也经过了炼狱,但离世之时是带着宠爱的,所以最终都荣升天国,被称为天朝神圣!
 
这样的例子在旧约圣经中比比皆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圣王达味,曾经犯过杀夫夺妻之滔天大罪,甚至被称为智慧之王的撒罗满也曾淫荡无比,且拜过偶像,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止他们最终成圣,不是因为他们犯的这些罪是好的,而是他们依赖天主的仁慈,真实地悔改了。可能我们平常熟悉的圣人圣女们都是教会的大圣贤,被教会公开列品,所以给我们一种错误的感觉,好像只有那极少数的大圣贤才算是圣人圣女似的。为什么教会要庆祝诸圣节?这说明还有很多未被教会公开列品的,不为人所知的“小圣人”呢!
 
所以,我们没必要把成圣看成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只可高山仰止却无法企及的超人境界,因为成圣的本质不是靠我们个人的行为,而是天主的仁慈,当然,其间我们个人的悔改是必不可少的,都不愿悔改,那只能说明我们自己不愿意成圣了。所以,方济各教宗的话告诉我们:圣人也是罪人,甚至还可能是一个大罪人,但他们对自己、对天主不失望,更不绝望,因着信德的悔改,被天主的恩宠所圣化,于是成了圣人,难道我们作不到吗?所以,一个肯定自己日后能成圣的教友,并不是骄傲,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成圣不是因为自己有超人的圣德,而是因为天主的仁慈,对于自己的成圣,也自然就不会有丝毫的骄傲,有的是无尽的感恩,你说这是不是有信德的谦逊之人呢?
 
在明白了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圣的使命,以及成圣的主要原因之后,我们每一位基督徒都要持有必定要成圣的信心,在生活中以今天弥撒福音的“真福八端”为指南,度一个积极的爱的生活,哪怕对自己目前的情况很不满意也不要紧,只要依赖天主的仁慈,努力悔改,将来天国里必定会有我们的一个位子的!
 
今朝尘世敬神圣,他日天国共比肩!
 
茶神父频道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阿根廷天主教行动“再基督化”实践及影响(1931-1976) \孙雪利
摘要:天主教行动是天主教徒为维护教会的利益而组成的社会团体,19世纪末兴起于欧洲,…
 
会通之路:儒教对韩国现代法律的影响 \杜文忠
摘要:以"礼"为核心的传统儒教制度与近代西方法的冲突,成为近代以来以中国、日本、韩…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中国大乘佛教八大宗派祖庭巡礼
       下一篇文章:礼俗互动中的人生礼仪传统研究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