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团体
 
佛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密切联系
发布时间: 2019/12/12日    【字体:
作者:徐玉成
关键词:  佛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赵朴初  
 
 
——学习赵朴初居士“关于佛教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的思想体会
 
中共十八大提出在全社会“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化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不可能完全割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产生也不例外,它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的。
 
佛教创立于2560年前的印度,当时佛陀是针对印度种姓社会壁垒森严提出众生平等,人人可以成佛教的平等思想,所以,佛教与谋求平等、正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有许多共同之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密切联系。
 
赵朴初居士说:“三十年代我认识一个美国的佛教徒叫安德生。我说从政治上说我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说一切有良心的人都应该是社会主义者。还有一次我跟他说六和:戒和,纪律一致;见和,见解一致;利和,利益同均,物质生活共同享受;还有口和,意和,身和。我问他‘和’怎么翻译,他说是Commune,【1】这个字如果加上‘ism’就是Communeism(共产主义)。并说,他看佛教与共产主义是有许多相同之处的。”【2】
 
实际上,持这种观点的不止安德生和赵朴初居士,而且还有许多著名政治家,下面试举几例: 
 
1.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在他的自传里说:“无常的社会观,菩萨行的人生观渐渐指导我一生光明的路。”【3】
2.毛泽东主席在1953年的一次谈话中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是代表印度受压迫的人讲话的。他主张普度众生,为了免除众生的痛苦,他不当王子,创立了佛教。因此,你们信佛教的人和我们共产党人合作,在为众生(即人民群众)解除受压迫的痛苦这一点上是有共同之处的。”【4】毛主席还说:“心地善良一定信佛,信佛的人慈悲为怀。”【5】
3.习近平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说:“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6】
 
下面,就我学习赵朴初居士“关于佛教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以及中国佛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密切关系,谈谈思想体会。
 
一、从哲学层面来看,佛教的辩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相通的
 
赵初朴居士说:“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说:‘辩证的思维,正因为它是以概念本性的研究为前提——只有对于人才是可能的,并且只对于较高发展阶段上的人(佛教徒和希腊人)才是可能的。’”【7】“佛教的思想中辩证法的因素是大量的。恩格斯看佛教的东西不多,他曾经说过人类到了释迦牟尼才知道辩证法。我写的《佛教常识问答》第二章就讲到佛教中的辩证法。【8】
 
“从哲学方面来说,佛教思想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道德行为的价值和保证,对概念的分析,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和完整严密的体系。佛教思想的核心是缘起论。所谓‘缘起’,就是指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消亡,都是由一定的关系和条件决定的,没有恒常不变的东西。反映在世界观上,佛教否认有至高无上的神,认为事物是处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网络之中。反映在人生观上,佛教强调主体的自觉,并把一己的解脱和普度众生联系起来。反映在方法论上,佛教注重辩证思维和逻辑推理的结合运用。在哲学史上,佛教提供了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哲学。”【9】
 
赵朴初居士说:“佛教讲‘无常’。无常就是什么都在变。一件事物有‘生住异灭’,一个人有‘生老病死’。……没有一个东西是常住不变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叫做缘起。佛教的核心思想是‘缘起’。‘缘’翻成现代语就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有客人就有主人,有主人才有客人,也叫因果关系。有同时的因果关系,有异时的因果关系。整个世界就是由时间上无数的异时因果关系与空间上无数的互相依存关系错综交织的无限的网,这就是缘起。这是有辩证法了吧。我看佛教的思想在这方面讲起来与今天的东西抵触的不多。”【10】
 
所以,从哲学层面来说,佛教的辩证思维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理念是相通的。
 
二、从爱国方面来说,中国佛教历来具有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佛教经典中爱国主义内容丰富,绚丽多彩,俯拾皆得。与当前的爱国主义理念是一致的
 
赵朴初居士说:“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这是人所共知的,这里我要指出的是,我国宗教界也历来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它是构成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一个重要部份。我国的五大宗教在其产生或传入、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宗教文化精华是灿烂中华文明总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宗教文化不仅在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科学技术等领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而且留下了星罗棋布、蔚为壮观的文物古迹和博大精深的经典论著。在此,我还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宗教文化精华是构成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宗教还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和渠道。宗教文化孕育了许多思想家、文艺家、科学家、教育家、旅行家,被鲁迅先生称为“民族脊梁”的西行求法的玄奘,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鉴真,在佛学和科技两个领域都卓有成就的一行,以及善于吸收和传播近代西方科技成果的徐光启等人,就是他们的代表。宗教文化当然有宗教的内涵,近代一些著名的仁人志士,从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到章太炎,到瞿秋白都曾经从宗教思想文化精华中吸取过营养。宗教文化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进行宗教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11】
 
佛教植根于中国大地两千年的生长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思想始终是贯穿在整个佛教思想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历代的高僧大德、佛教信徒们不仅践履着这种伟大的思想以净化人心,安定社会,爱国爱民蔚成风气。不断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谱写新的篇章,做出新的贡献。即便是一般出家的僧尼,每日朝暮课诵,都要祈祷回向,祝愿“三途八难俱离苦,四恩三有尽沾恩,国界安宁兵革消,风调雨顺民安乐。”在《斋天仪规》及初一、十五的祝圣祈祷辞中也有祈求国泰民安、民族和乐、社会安宁、世道昌明、佛教兴盛的赞颂,所谓“国基巩固,治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光明会上,护法诸天,日月星斗耀人间,持国赐安然……” 这是标准的慈悲爱国的情怀。
 
因此,佛教的爱国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爱国主义思想是相通的、一致的。
 
三、从文化层面来说,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朴初居士说:“佛教传入中国已将近两千年,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对隋、唐、宋、明各代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作出了重大贡献。从文学方面来说,佛典的翻译,实为中国翻译史之先河,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典雅瑰丽的文学作品。佛教还为中国的文学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法华经》、《维摩诘经》、《百喻经》等对晋唐小说的创作,起了启迪和促进作用。般若学说和禅宗思想开拓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大文学家诗歌创作的意境。变文和俗讲对后来出现的平话、小说、戏曲等中国俗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过很深的影响。从艺术方面来说,现存佛教寺塔有许多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一些宏伟的佛教建筑已成为各地风景轮廓线的标志,在一片郁郁葱葱之中,掩映着红墙碧瓦、宝殿琼楼,为万里锦绣江山,平添了无限景色。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是人类艺术的宝藏。佛教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许多稀世珍品一直保存至今。佛教音乐的内容也很丰富,是我国古代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认为,佛教音乐具有‘远、虚、淡、静’四个特点,达到了很高的意境。佛教典籍中保存了大量天文、医药等方面的宝贵资料。佛经的流传,促进了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展。至于藏语系佛教文化和巴利语系佛教文化,更是藏、蒙、傣等兄弟民族历史文化的主体。佛教文化遗产极其丰富,发掘、整理、研究这些遗产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12】
 
四、从伦理道德方面来说,佛教的报四重恩、善良、慈悲理念与社会主义消除贫困、扶危济贫、共同富裕的理念是相通的
 
  赵朴初居士说:“由于缘起的思想,产生了佛教的报恩思想。佛教徒应当报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三宝恩(佛恩)。”【13】“如同世法有国才有家一样,佛教也是有国才有教。佛法住世间,不离世间觉,虽然佛教信仰是超越国界的,但信仰的教徒却是有国籍的,是受国家的管理和保护的。在中国历史上,佛教的兴衰和国家的存亡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佛教总是依靠国家政权的保护和支持,才能弘传和发展,所以佛教常说,要报‘四恩’,其中就有‘国家恩’和‘三宝恩’,报国恩就要爱国,报三宝恩就要爱教。佛教又常说转轮圣王的事,说的就是仁王要护法治国,法王要弘法护国,拿现在来说,也就是‘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原则。”【14】
 
赵朴初居士说:“我们信奉的教义中应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增一阿含经》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揭示了佛陀重视人间的根本精神。《六祖坛经》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阐明了佛法与世间的关系。佛陀出生在人间,说法度生在人间,佛法是源出人间并要利益人间的。我们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就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就会自觉地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崇高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15】
 
佛教以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的基本教义来具体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如张扬慈悲,关爱生命,不起贪嗔,不杀生灵。不杀生灵包括不亲自杀,不叫他杀,不随喜赞叹杀。对上至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蜎飞蠕动、微细昆虫,一律不得有意杀害。因为生命对每一个众生来说都是宝贵的,众生都具有强烈的求生愿望,都爱惜自己的生命,他们也有生存的权利,理应得到尊重与保护。佛教除了主张不杀生以外,还主张对他人、集体、国家的金银财物,乃至一针一草,都不得有“不与而取”的偷盗行为;其中强夺、侵占、贪污、诈取、偷税漏税等,也都在盗窃的范围内。作为在家佛教徒除了正式配偶外,不得有其他任何淫秽行为。因为邪淫,不仅会丧失个人品格,破坏家庭和谐,伤害社会风气,同时也为法律所不许;若是出家僧人,理应全断淫欲。在处世做人、与大众交往时,应该本着诚实守信、言出必行、实事求是的原则,说诚实语,而绝不能为了个人的名闻利养,而说欺哄、诈骗的不实妄语。作为佛弟子对于容易引起人们失去理智的酒也不宜饮用,因为酒能致人神志昏迷,饮用以后,脑不清醒,容易造杀、盗、淫、妄等恶业,所以在五戒中,不饮酒也是一戒。在不饮酒中,理应包括不食一切麻醉品在内。一个人受不受五戒,都应该按照五戒的基本精神去生活。
 
由此可见,佛教的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的基本教义,对于培养人们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密切的关系。
 
五、从公民个人道德行为方面,佛教的严格戒律能够对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社会主义劳动者作出贡献
 
赵朴初居士说:“我们国家领导人提出‘四有’的号召:‘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我上面所说的,也不外乎‘四有’。我们做为一个公民,要有把我们国家建设成具有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理想;做为一个佛教徒要发大心,立大志,要有‘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理想。二者是相通的。我们要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就是有道德。我们说‘法门无量誓愿学’,提倡‘广学多闻’,提倡‘尽一切学’、‘难学能学’,这就是有文化。我们除了遵守国法之外,还有我们的教规,要遵守五戒,特别是你们这些出家菩萨‘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还要守更多的戒,这就是有纪律。具足这‘四有’的人一定能够成为好公民;佛教徒具备这‘四有’的话,就一定能够成为好佛教徒,一定能够为国家、为佛教、为世界作出贡献,乃至很大的贡献。”【16】
 
“我们作为一个公民,当然要遵纪守法。我们除了遵守国法外,还要遵守佛教的戒规。如五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这就是要有纪律。具备‘四有’的公民一定能成为好公民,具备‘四有’的佛教徒一定能成为好佛教徒,为国家、为佛教作出贡献。”【17】
 
赵朴初居士说:“宗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整理与研究宗教文化遗产,吸取其中一切有价值的精华,无疑可以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就伦理道德来说,例如佛教的‘众生平等’的观念,‘利和同均’的主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的戒条,含有一般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容或者与共产主义道德有某些相通之处。宗教徒同样应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但宗教伦理道德观念的合理成分对于信教群众守纪律、讲道德能起辅助作用。”【18】
 
“佛教还提倡每个人要觉悟,生活上还要有戒律。佛教讲解脱,解脱与戒律是一致的。佛教有四个根本戒: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包括不说慌、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当然,做和尚还要守很多戒,但根本戒是这四个。今天讲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所有的人都要这样,但对有佛教信仰的人来说,作为佛教道德的这些戒律是同共产主义道德没有冲突的。”【19】
 
佛教还主张戒除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制造矛盾、使彼此不和的“两舌”,而要说消除彼此隔阂、化解他人矛盾的“和合语”;戒除恶语呵骂、厉声粗言、冷嘲热讽的“恶口”,而要说轻声细语、柔和善言、闻者欢喜的“柔顺语”;戒除诲淫诲盗、轻薄下流、天南地北、言不及义的“绮语”,而要说言语恳切、庄重质朴的“庄严语”;戒除对世间五欲贪恋不舍、沉溺取著的“贪欲”,而应成就淡薄名利、知足常乐的“不贪欲”;戒除对众生怨恨、热恼、心不能忍的“嗔恚”,而应成就对一切众生常生敬顺、仁慈、欢喜之心的“不嗔恚”;戒除对诸法所起的常、断、一、异等边见邪执,而应成就明白因果、通晓事理、不起断常等见的智慧——“不邪见”。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乘佛教所倡导的菩萨行中,不仅要止息一切诸恶,同时还要广修一切诸善。所以“三聚净戒”中,除“律仪戒”外,还有“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这就要求一个标准的佛教徒,不仅在家庭中敦伦尽分、上敬下和,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而且还要对社会有高尚的责任感,对人类有深切的大悲心,主动承担起“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光荣职责。
 
在止恶修善、自净其意方面,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高尚的道德修养,慈悲的菩萨心肠,利人化他的真实堪能和“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菩萨愿行,与社会主义提倡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先已后人,克已奉公,大公无私等思想是相通的、甚至是一致的。
 
因此,佛教提倡的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是相通的,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补充。
 
六、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佛教的平等观是社会和谐的重要资源
 
赵朴初居士说:“佛教的四谛教义实施于社会的则是以慈悲、平等、智慧为主的利他精神。人类如果用慈悲为怀的同情心,众生一体的平等观和明辨善恶的如实智作为指导生活的原则,就能改善人际关系,实现和平共处。”【20】
 
“平等”一词在《大方等大集经》卷五中虽然列举了“众生、法、清净、布施、戒、忍、精进、禅、智、一切法”十种平等之说,但归纳起来总不外从大智、大悲两方面显示平等义。所谓大智见诸法实相无不平等,大悲见一切众生无不平等。因此,宋代僧人清远说:“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最平等”【21】。而此处所说的“平等”主要是站在两种平等义中的后一义而说的。
 
佛教的平等慈悲理念,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早在释迦牟尼建立僧团时,就确立了“六和敬”的原则。六和敬是“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这是一种平等的原则。释迦牟尼也反对社会的不平等制度,“我法中有四种姓,于我法中作沙门……。犹如彼海,四大江河皆投于海而同一味。”【22】
 
佛教认为四种姓是平等的,反对以种姓、等级论人的高下、贵贱,强调以道德、智慧的修持素质以进入人生理想境界,体现了人权平等的思想,是古印度反对种姓歧视和阶级压迫的特殊的人权运动,是与现代社会的人权平等的要求相一致的。
 
二是人与其他众生之间的平等。佛教把宇宙间的生命体分为十类,称“十法界”。十法界中佛以外的从菩萨到地狱的九界,尤其是从天到地狱的六道为众生。佛教认为,不同众生虽有其差别相,但众生的生存、生命的本质是平等的;还强调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在成佛的可能性上是平等的。佛教讲众生虽以人类为重点,但众生平等的思想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警告和排斥。
 
“慈悲”是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体现佛教对众生的关怀的。慈是与众生乐,悲是拔众生苦。“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23】所以,在拔苦与乐的慈悲精神中,又以拔苦为最根本。佛教的这种慈悲精神,在大乘佛教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扬,甚至被视为佛教的根本精神。【24】“佛心者,大慈悲是。”《大智度论》中更明确宣称“慈悲是佛道之根本。”
 
佛教对众生的拔苦与乐是主动的、平等的,不分种族,不分国家,也不仅仅只限于同类的人,正好体现了众生平等,没有远近、亲疏、恩怨、异类的分别,一概一视同仁,这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以救度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平等心是一种最高尚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境界。
 
对同类的人而言,若遇无衣无食贫穷苦恼乞丐的人,随力布施财物,以作饶益;若对愚痴无有智慧的人,布施正法,以作度化;若对受困在水火盗贼等险难处的人,布施无畏,以除留难;若对孤独无依无怙的人,常作依怙伴侣,以正摄受;若见他人离苦得乐,具诸功德,以欢喜心,如实赞叹;若见他人为烦恼所缠,行不如法,以慈爱心、救护心,善巧调御。总之,大乘佛教的利生理念是:“恒顺众生”、“平等饶益一切众生”,鞠躬尽瘁为众生服务,满足众生的种种需求,对众生“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25】 。服务众生“如母爱子”,“如仆事主”,不思回报,切实为众生疗治疾病、周济贫困、抚慰孤独鳏寡,种植园林果树、修桥补路、砌井造厕,便利来往行人,为利益众生而学诸技艺,乃至“代诸众生受种种苦,令其解脱”【26】。
 
七、佛教对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具有丰富的思想精神资源
 
赵朴初居士说:“中国各地佛教胜地的形成,是千百年来佛教僧人艰苦创业,精心管理的结果。”【27】“解放前有一个故事:邵力子先生任陕西省主席的时候,他看到陕西的树林太少,就想要多种树,绿化环境。为此他特地请一位德国专家来陕西考察情况,提出方案。那位专家考察完了,对邵力子说:‘在我看来要造林,应先造庙。因为只有寺庙周围才有树林’。当然这是一个笑话。但是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佛教徒在造林方面是作出了很大贡献的。”【28】“我国古代许多僧徒们艰苦创业,辛勤劳作,精心管理,开创了田连阡陌、树木参天、环境幽静、风景优美的一座座名刹大寺,装点了我国锦绣河山。”【29】
 
佛教有护生放生的优良传统,佛门第一戒即为戒杀,佛经中讲述释尊及其弟子过去生中放生护生的故事极多,大乘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量劫中同为六亲眷属,强调要普度众生,极力宣扬戒杀茹素、放生护生。这种把众生当作父母或当作自身的平等思想,正反映出佛教对一切动物生命的尊重和保护,从根本上承认他类生命的生存权。历代高僧大德正是受这一思想的深刻影响,从对一切生命的尊重和保护的大悲心出发,在各大寺院中修建了大量的放生池,甚至还有将大型湖泊设为放生池的。如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仅在浙江等地就设置放生池81所。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天台宗遵式奏请以杭州西湖为放生池,自制“放生慈济法门”,于每年四月八日佛诞日组织信众举行甚大的放生法会。唐·道世所撰《法苑珠林》中就有《慈悲篇》、《放生篇》等内容,明末高僧憨山也作有《放生偈》等,这些都是佛教慈悲救度众生思想的具体表现。由于护生放生既有佛教经典的依据,又有佛门高僧大德的大力提倡,因而对我国民间和佛教界均有相当大的影响,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有关放生护生的诗文。如归依佛门、以“香山居士”自许的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就写有“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的护生名诗。宋代陆游也写有寓意深刻、发人深省的护生诗:“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近代漫画家丰子恺先生绘有《护生画集》,配以弘一法师书写的放生护生诗,流传甚广。
 
佛教平等慈悲、拔一切苦的思想,是对宇宙间一切生命的关爱、珍惜和尊重,是一种博大的爱,这种博爱不只限于人类,而且涵盖了一切有生之物;这种博爱以普度众生同得解脱为最高目标。“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途,共入毗庐性海。”【30】这是一种舍小我、全大我,以利乐一切有情为菩萨大悲愿行的伟大、崇高、令人景仰、感人至深的爱。
 
可见,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绿化美化和爱护生命,保护一切野生动物的理念,与国家提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有诸多助益的。
 
八、从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来看,佛教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
 
赵朴初居士指出:“佛教是热爱和平的宗教。佛教主张众生平等、万物一体。佛教以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为襟怀,以修行六度、熄灭贪嗔痴、破除我执为途径,以利乐有情、庄严国土为目的。佛教希望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宽容、互相帮助,反对任何贪婪、歧视和仇杀。佛教这种超越民族和国界的以世界为本位的平等慈悲精神,既是我们每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也是我们争取民族团结、国家稳定、世界和平的法宝。”【31】“佛教是热爱和平的宗教。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是一体同心、平等不二的。佛教以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为襟怀,以息灭贪、嗔、痴,破除我执为途径,以利乐有情、庄严国土为目的。佛教希望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帮助,反对任何贪婪、歧视和仇杀。佛教这种超越国界的以世界为本位的平等慈悲精神,是人类文明史上永远值得我们珍惜的宝贵财富。”【32】
 
“佛教传播史上的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是,佛教从不靠着武力去威胁、强迫人信教,而是凭着义理的博大精深、高僧的景言懿行去劝导、感化人信教。因而佛教从来没有因弘法而发生所谓的宗教战争。相反,许多国家和民族之信奉佛教,当初是主动派人去佛教中心地区留学,将佛教请过去的。这样,佛教就成为这些国家和民族间和平友好的桥梁或纽带。”【33】
 
“宗教的本质是和平的。各宗教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个体心灵的和平和群体生存环境的和平。我们中国佛教徒每天的早课都有祈祷和平的内容,希望‘国界安宁兵革销,风调雨顺民安乐’。佛教徒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是佛陀平等护念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的体现。佛陀施教的中心任务是净化人类。佛教关于‘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的教义,其重点是指导人们如何净化自己的心灵,使智慧开发,烦恼解脱,觉悟圆满;佛教关于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的教义,其重点是指导人们如何净化人类相依共存的生活环境,使国土庄严,众生安乐,世界和平。这两个方面的净化是互为条件、互相增进的。佛教认为,客观环境的净化是以主观心灵的净化为前提的。道理很明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果任何一方缺乏出自诚意的互助精神,真诚的友谊是无法建立的。超级大国关于裁减核军备的谈判进展缓慢,不能不说同它们的当政者对人类的未来缺乏真诚的关怀和严肃的责任感有关。基于对人类的深切同情,为了实现和平的崇高目标,多少和平战士为之奋斗不息,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由此可见,人类心灵的净化——就佛教来说就是以布施转化贪心,以慈悲转化瞋心,以智慧转化痴心,就能以众生一体、万物同心的博大胸怀,对人类生活的方向作出正确的选择,各捐私见,共导世界于持久和平。【34】
 
佛教认为,凡是人都有严重的我执和深重的烦恼,而烦恼中又以贪欲为上首。有了严重的贪欲,自然就会出现家庭矛盾、社会动乱、民族分裂和世界战争。所以《中阿含经》说:“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姐妹、亲族展转共诤。……以欲为本故,王王共诤,民民共诤,国国共诤。彼因斗诤共相憎故,以种种器杖转相加害:或以拳扠、石掷,或以杖打刀砍。彼当斗时,或死、或怖,受极重苦。”这就是由贪欲造成家庭、社会、民族、国家之间争斗的主要原因。佛教认为,仁慈之心是护国的根本,有了仁慈之心,人人安居守道,国家就会富强,天下才会太平。
 
如何才能祛除严重的我执和贪欲、使内心得到净化、社会得到祥和安宁呢?佛教认为:只有传播真理,讲解因果,使大众树立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无我利生、化他无倦的人生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时空无尽的宇宙观,断除烦恼、自觉觉他、完成人格的价值观,把这些圆满究竟、殊胜的佛教真理与慈悲济世、奉献人生、觉悟人生的菩萨正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中认真行持,才能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富强、世界和平。所谓“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实现“人间净土”的崇高理想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由此可知,传播真理、道德劝化,是佛教爱国思想不断开展、以达到净化人心、和谐社会、“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力量和源泉。
 
作为社会教化体系的佛教,自觉以引导众生向善向上乃至超出生死为己任,释尊教导佛弟子以四摄法摄引广大众生,一起修善积德。《长阿含·善生经》释尊教诫在家佛教徒见人作恶须劝诫遮止,以诚意待之,以慈心慰念,示以人天正道。释尊教导在家弟子不仅自己信佛修善,而且要教化、引导别人生正信、持净戒、广行布施。大乘更以摄化众生、庄严国土为菩萨必须修习的课目。菩萨若不净佛国土,不成就众生,自己也不能成佛。【35】《大宝积经·郁伽长者会》规诫居家佛教徒:必须随所住处,劝导教化周围的众生,不孝顺者劝令孝顺,无智慧者启以智慧,悭吝者劝其布施,多嗔怒者劝其安忍,懈怠懒惰者劝其精进,贫穷者给予周济,有病者给以医药,作众生的保护者,归依处,
 
而中国历史上的法显、玄奘、义净等著名高僧,都曾不远万里,历尽艰险,穷毕生的精力,求取和弘扬具有慈悲、智慧、平等、宽容、无我、利他、爱国、报恩等思想的佛教经典。这些佛教经典,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同时也为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国家富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如契嵩在论及佛教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时说:“上则密资天子之道德,次则与天下助教化,其次则省刑狱,又其次则与天下致福却祸”【36】。真所谓:“家家行此,则民无不治;国国行此,则兵戈无用”。【37】“居家可以事亲,宰国可以治民,独立可以治身,履而行之充乎天地”【38】。
 
九、结语
 
综上所述,赵朴初居士关于佛教有利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阐明了承担着社会教化体系的佛教,向人们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本,提供了做人处世最根本的人生观、伦理观、价值观,担负着导世化众、教育国民的责任,对文明的建设、国家的振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佛教在中国流传已有两千多年,为中国化导民众起过巨大的作用。在当今社会的各种文化体系中,佛教仍具传统优势,在社会上有很高威望,在广大民众意识、潜意识中有深刻影响。佛教具有堪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圆满教义,思想内涵、精深博大,能净化人心、启迪智慧,针治社会弊病,拨正文明走向。佛教以“法”为中心的智慧信仰,能给科学时代重理性、重实证的人们提供可靠的安身立命之本;佛教重智慧、重福德、重利乐众生的价值观,能提供正确的人生航导;佛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思想,可以警诫人们省察个人主义的危害;佛教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精神,提供了高尚的道德准则;佛教五戒十善等行为规范及善恶业报之说,可以有效地遏制凶杀、偷盗、淫乱、诈骗等恶行;佛教依正不二、自他不二的宗旨,可以启发人们重视环境保护、社会公德,调节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佛教报答四恩、布施奉献之旨,可以动员人们为国家社会忘我贡献,投入到社会福利救济事业中去。因此,佛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密切的关系,弘扬佛法、传播真理、道德劝化、严土利生,既是佛弟子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组成部分。
 
(全文完 20191205于北京)
 
感谢作者赐稿,转载请注明来源。
 
 
注释:
【1】commune:英[kɒmjuːn , kəˈmjuːn],美[ˈkɑːmjuːn , kəˈmjuːn]
n.   (共同生活、分担责任、共享财产等的) 群体,公社; (法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的) 最小的行政区;
v.    交谈; 商量,亲密交谈; 谈心; (感情上) 融为一体; 感觉同…有密切关系;
【2】【8】【10】【13】【19】赵朴初:《关于佛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谈话》 (一九八六年三月三十一日)
【3】《瞿秋白文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第一版,第25页。
【4】《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1094页。
【5】李银桥著:《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6】《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03月28日,来源:新华网。
【7】恩格斯:《自然辩证法》1873——1883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45页。
【9】12】赵朴初:《团结起来,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作贡献》——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五届全国代表会议上的报告,(一九八七年二月二十三日)
(《法音》1987年第3期)。
【11】【赵朴初:《在宗教界学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法音》一九九五年第一期)(总第一二五期)。
【14】赵朴初:《弘扬爱国爱教传统  加速班禅转世灵童认定》——在十世班禅转世灵童寻访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原载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十五日《人民日报》。
【15】【27】赵朴初:《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五日)
 
【16】赵朴初:《在中国佛学院八六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一九八六年七月十二日)原载《法音》杂志一九八六年第五期。
【17】赵朴初:《在中国佛学院成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摘要)(一九八六年九月十三日)(《法音》杂志一九八六年第六期)。
【18】赵朴初:《宗教·社会主义·和平》——在全国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的发言(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一日)(《法音》杂志一九八六年第三期)
【20】赵朴初:《佛教与和平》——在接受庭野和平奖仪式上的讲话 (一九八五年四月九日) (《法音》杂志一九八五年第四期)
【21】《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三。
【22】《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七。
【23】《大智度论》卷二十七。
【24】《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25】《观无量寿佛经》。
【26】《华严经·十回向品》。
【27】赵朴初:《在文物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六日)
【28】赵朴初:《在中国佛学院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一九八四年七月二十五日)(《法音》杂志一九八五年第二期)
【29】【31】赵朴初:《在首都佛教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祈祷和平法会上的讲话》(一九九五年月八月十五日)(《法音》一九九五年第九期)(总第一三三期)
 
【30】《二课合解》卷六。
【32】赵朴初:《在中韩日三国佛教代表祈祷世界和平法会上的讲话》(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三日)(《法音》一九九五年第六期)(总第一三0期)
【33】赵朴初:《在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日本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词》
 (一九九七年十月二十七日)(《法音》一九九七年第十一期)(总第一五九期)
【34】赵朴初:《世界和平与宗教合作》——在日本比睿山宗教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八七年八月四日)(《法音》一九八七年第六期)
【35】《摩诃般若经》卷二十六。
【36】(《镡津文集》卷八。
【37】《弘明集》卷十一。
【38】《佛祖历代通载》卷五。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夫至大》宗座牧函百年:中国教会的昨日与明天(1919.11.30-2019.11.30)
       下一篇文章:太虚大师重建中国佛学与人间佛教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