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调查
 
《真境花园》在山东学派的传习及其经学价值
发布时间: 2020/7/5日    【字体:
作者:冯峰
关键词:  《真境花园》 山东学派  
 
 
《真境花园》是中国回回经学的重要典籍,历来受到各地经师的青睐,至今西北、华北仍有部分清真寺在传习。笔者基于田野调研和文献研究,在本文中主要考察《真境花园》在山东学派的流传及其经学价值。深入研究中国回回经学,对正确认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精神内涵,促进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文明对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真境花园》在山东学派的传习
 
(一)传习有人
 
中国经堂教育中较早传习《真境花园》的经师是冯伯菴。冯伯菴是胡登洲弟子冯二先生的内侄,师从冯二先生研习经学,学成后相继在云南蒙化(今巍山)、宁夏同心设幛讲学。在同心期间,某弟子持《真境花园》来问,当时经堂教育中还未有传习此经,冯伯菴接过《真境花园》,刻苦研读十日左右,能够讲授给弟子,“虽亦授之,而有蒙蔽者数处”。直到冯伯菴的再传弟子常志美传习此经时,“其理方贯彻”。
 
《真境花园》在山东学派位列必修课程,至今讲习不辍。陕西学派、山东学派都有经师传习此经,但陕西学派多列其为选修课程,而山东学派则列为必修课程。《真境花园》虽然是闻名世界的文学名著,但山东学派将《真境花园》列为必修的原因更多在于它启迪人心的道德劝化作用,至于其文学性则稍居次位。正如尹伯清为王静斋(1880-1949)译本作序中所言:“是书寓义深远,读者须细心体会,庶几有得。若目为小说,徒供解颐资谈助,则有负著者原旨、译者苦心矣。”据王静斋记述,近代山东学派阿訇十有八九传习《真境花园》,娴熟、精通者如海思福、刘绪魁、李希真、谢晋卿、刘世铭等经师,其中海思福(约1832-1920)、刘绪魁是王静斋的老师,李希真(1862-1943)等与王静斋关系密切,都是晚清民国时期山东学派的著名经师。据笔者调查获知,当代山东学派仍延续着讲传《真境花园》的传统。
 
(二)传习有法
 
《真境花园》在山东学派的传习,分讲传和译述两种方式。讲传根据对象的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海里凡的传习,一种是针对信众的劝化。海里凡的传习,即是经堂教育传统的以经堂语口传心授的方式。经师首先为海里凡讲解字面明文,然后海里凡反复模仿经师的讲经口气,若有疑难则请教经师或师兄弟。次日,海里凡先回经,一字不差地按照昨日经师教授的口气讲给经师检查,有差错,就会被经师指出、改正,回完经后,经师为其讲解明文的蕴意,阐发故事、诗歌、哲言中内涵的宗教思想、人生哲理、处世智慧等等,这在山东学派称为“说卧智海”。对信众的劝化,需要经师有良好的口才,历史上很多阿訇都必须具备这种能力,才能在劝化信众中受到欢迎,起到教育的作用。笔者曾收集到刘国枢阿訇给信众讲《真境花园》的录音资料。劝化信众,要求思路清晰、通俗易懂、娓娓道来。与海里凡讲经不同,不需要信众熟读字面,只要信众从劝化中领会其中的劝诫,吸取为人处世的智慧。
 
目前,笔者了解的汉译《真境花园》,共有七个版本:天津王静斋译本《真境花园》;水建馥由英文转译本《蔷薇园》;张鸿年之译本《蔷薇园》;宁夏杨万宝译本《真境花园》;天津刘国枢经堂语译本《真境花园》;新疆马克林译本《古丽斯唐(花园)》;甘肃余志海译本《真境花园》。本文主要介绍王静斋阿訇、刘国枢两种译本,这两个译本对研究山东学派的汉文译著和讲经方式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1947年4月,北平清真书报社正式出版了王静斋译本《真境花园》,这是中国第一部汉译《真境花园》。王静斋翻译《真境花园》有两个目的:其一,参考权威版本和注释本,纠正传统讲经中的错误;其二,发扬伊斯兰教传统修养思想,挽救颓风。王静斋在自序中对是书的译名做了一番详解,他说:“古洛司汤意为‘花园’盖取涉足花园,驰目骋怀。园中一草一木,皆足怡心养性之义;然世间之花园好景不常,秋风一至,景物全非。故著者序内诗云:‘鲜花满盘何足奇,六日香褪色亦萎。试来吾园择一朵,芬芳不随四时移’,其自负才调睥睨一切之心理,殆可想见。故余移译之时,对于是书译名,初曾直译为‘花园’,旋复易为‘真境花园’,亦系取著者之本意也。”王静斋译本的特点是文字平实,通俗易懂。首先,王静斋以当时常见书面语翻译,没有使用传统经堂语气;其次,王静斋为每篇故事增加了题目;再有,《真境花园》中大量篇幅是诗歌,王静斋只翻译诗歌的大意,他自己解释说:“译者深愧不娴韵语,所有诗词,概译散文,聊以达意,不敢妄事造作,致乖原旨,仅以句首冠以‘诗’字,并分段排列,以表原书真面目。”最后,王静斋在每章篇末加“综评”,围绕该章主题,结合该章的故事,阐发自己的观点,以回应“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
 
2000年,天津刘国枢完成经堂语译本《真境花园》二稿。刘国枢译本主要服务于讲经,提供给经师、海里凡做教学参考,不熟悉经堂语的人很难看懂,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刘国枢译本中涉及的《古兰经》,直接用阿文写出,未做翻译,宗教术语也未翻译。我们对比王静斋、刘国枢两位阿訇的译本,可以看出明显的不同,王静斋译本通俗易懂,刘国枢译本专业性强,二者受众不同,王静斋译本面向经堂教育的师生和普通大众,刘国枢译本只针对讲经、学经的师生使用。
 
二、《真境花园》的经学价值
 
《真境花园》在山东学派的经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丰富的经学价值。一部经的经学价值一般从三个维度进行考察:其所在经学体系中的价值;其对人生与社会的价值;其在所处文化环境中的价值。
 
《真境花园》的经学价值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真境花园》与《圣谕详解》构成内在次第关系;第二,《真境花园》体现修己安人的修养哲学;第三、《真境花园》与儒家伦理思想相契合。
 
(一)与《圣谕详解》的内在次第关系
 
《圣谕详解》是中国经堂教育常见圣训经之一,在山东学派经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清代经堂教育中常见圣训经,目前可知有《圣谕详解》(虎托布)《圣谕玄旨》(埃尔白欧)《圣训明灯》(米什卡特)三种。前两种是山东学派必修课程,皆为波斯文注释。庞士谦认为,《圣谕详解》是趋重道学,《圣谕玄旨》是纯粹道学。这种说法,在学界影响较大。山东学派经堂中流传“《圣谕详解》讲‘无常’,《圣谕玄旨》讲‘无我’”的说法。无常,是中国穆斯林常用语言,其意指死亡。无我,是指伊斯兰教苏非修行的境界。《圣谕详解》在义理上较《圣谕玄旨》浅显,强调今世与后世、天道与人道兼顾。《圣谕玄旨》义理深奥,因此《圣谕玄旨》受众不及《圣谕详解》广泛,历来汉译本亦不多见。
 
《圣谕详解》中所选圣训,为摩索可法官伊本·沃德安从《宰德圣训集》中择要而成。约1572 年,逊迪格应教友之邀以波斯文注释该圣训节选本,此经流传至中国后成为经堂教育普遍使用的必修圣训经典,受到经师、译著家的青睐,先后有多种译本流传。在《圣谕详解》的注释中,逊迪格引用的《古兰经》文、圣训、先贤言行很多,“内容宏富,洋洋数万余言,将天方大圣人穆罕默德代天行道,凡有令行禁止之言语,无不广搜博载,详为解释”。从这段评价上看,《圣谕详解》在十三本经中的地位类似于《论语》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价值。《圣谕详解》是十三本经中波斯语教育中继语法学习之后的第一部经典,其语言相对简单,阿拉伯语词汇仍占很大比例,内容上以“无常”为主题,劝善戒恶。
 
《真境花园》在警惕无常、劝善戒恶的思想方面是对《圣谕详解》的一种延续,这种延续的方式是以萨迪“诲人不倦”的人生经历展开的。《圣谕详解》提供给人的是一种理论上的伦理指导,《真境花园》是现实版的伦理指南。《真境花园》中有仁慈或暴虐的君王、虔诚或虚伪的修士,有父子的亲情、恋人的爱情,有奸诈的商人、机智的大臣,有背信弃义的朋友、固执己见的法官,萨迪用《真境花园》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他所处时代的人生百态。在这其中萨迪要告诉人们的是“我们意在忠诚劝世,我们说罢而推给真主,扬长而去”,他希望他的“真境花园”美景永存,“秋风的手不能侵它的树叶,时代的循化不能以秋景的摧毁变更它那春令的生活”。
 
《圣谕详解》与《真境花园》在经学体系内的思想一贯性决定了两经配合学习的必要性,正是在两相印证、反复熟读的传习过程中塑造着经师、海里凡的伦理道德品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考察《真境花园》在经学体系内对《圣谕详解》修养思想的延续。《圣谕详解》大量篇幅论及“无常”,旨在劝诫穆斯林经常记想死亡,行善止恶,实现人生的价值,“人之一生,以命为资本,以其经营,得善功之余利。夫死之一道,人人必经之路也。千古圣人不免死,既知有朽,切莫以寿命之资本,经营无益之行为”。《真境花园》也告诫了相同的内容,萨迪以努仕来王的事迹劝诫人们为善趁早,“努仕来王虽去世好久,而他的美名永远不灭。朋友!你要多行好事,你要把寿限当作虏获品。勿待外间传说:‘某人去世’而后施行’”。《圣谕详解》提倡一种“入世不恋世”的人生观,“圣人曰:今世者,乃后世播种之地也。世人多有迷于栽种之地,亦不注意春天之种子,亦不虑及冬令之需,亦不储粮以备不时之困厄。忽然时至隆冬,赤手空拳,饥寒以待毙也。智者则不然,于今世多备善行,远纷华以修终来之结果,责怪无加焉”。最重要的是“知足”,珍惜年华,学习礼节,尤其是说话的礼节。“圣谕曰:呜呼人等,知足者富贵,中行有足用之舒,寡欲有天然之乐。”“圣谕曰:主惠尔民,言正则得赢财,禁言则得安宁。委实三寸之舌,为身躯之官也。尔等知之,委实人之多言,有害而无益也,惟清言赞主,与命人行善,止人为非,而对待穆民之忠言。”而同样的思想内容在《真境花园》中分别以“记知足之可贵”“寡言的益处”“青年的恋爱”“衰弱与老朽”“教育的功效”“交接的礼节”章目的形式在萨迪的花园中盛开。我们将《真境花园》对《圣谕详解》在修养思想方面的一贯性可以总结为:修己安人。
 
(二)修己安人的修养哲学
 
 古今中外的伦理思想,旨在处理人际关系,其基础是主体的修养。钱穆说:“人与人相处,己不修,如何安人?就一家言,一己不修,一家为之不安。就一国与天下言,在上者不修己,即在下者无得安”。因此,伦理有两个基本的维度:主体与社会,主体的修养和能力培养可以概括为“修己”,与人和谐相处、有功于社会可以概括为“安人”。
 
蒙以养正是“修己”的起点,萨迪认为优秀的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善品性与生存技能,应该为孩子选择良师,因为“师傅的打强过父母爱”。萨迪引用一位学者对自己孩子的教训,说明技能对人的生活作用,“我的宝贝们!你们要学习技能,因为目前的权衡与洪福本不是可靠的;权威出不去本乡,旅途中的金银含有危险性;不是被强盗夺了去,就是被在上者慢慢地侵吞去。惟有机能是生发的泉源,悠长的幸福。”萨迪认为少儿不仅应该掌握生存的技能,更要培养良善的品性。他说:“凡是幼小未受过教育的人,在成人以后恐无好的现象。潮湿的木头你可任便把它弄弯。乾木非经火烤而不能取直。”近贤远奸是自觉“修己”的正途,萨迪说:“你若向高上的人共坐几日了,无疑的你是同他一样高贵。”穆斯林在贤哲、明师的言传身教中会培养起较高的宗教境界与美好的品德。首先,穆斯林要在履行宗教义务,完成宗教功课的过程中自觉提高修养境界,因为“宗教藉着有修养的人得到完美”。其次,穆斯林应该具备仁爱、正直、忍耐等好性格,“修士!你不要对于作罪的人扭面,你当用慈爱的眼看他”“正直是博主喜爱的缘由,我未见过这类人迷失了正路”“忍耐是味苦的,但是他能结甘果”“欲望就是‘火’,应该远避它!切不可迅速地坠入火狱的火中。如果你不能忍受那火里的焚毁了,今日你当用忍耐的水息了这个火。”“修己”的成熟表现是“盼望讨真主的喜爱,多过盼望自身的享受”。具备这种宗教品质的人,会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私欲,规范自己的言行,积极入世而不贪图恋世,能予人平安,与人和谐相处。
 
“安人”是“修己”的自然外显,而非“修己” 的目的,因为正是在“安人”的历练中认清了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角色,承担起一份职责,凭此磨炼不断增进“修己”,以致最后“克己趋真”。萨迪在《真境花园》中批判丑陋的恶行、褒扬美好的品格,倡导慷慨,讲究智慧,远离愚人,君主、修士、青年、老人各安其分,社会关系就会和谐。萨迪在《真境花园》中讽刺残暴的君王、吝啬的富商,甚至萨迪自嘲不良的行为,如年轻时他曾背谈人,受到父亲的指责:“爸爸的生命啊!如果你也去睡熟,那便强过了毁谤别人。”萨迪将乐善好施视为比勇敢更重要的品格,“有了好施的美德,不再需要骁勇了”“恐怕穷汉沾光,拒绝偕行,这是君子不应有的行为”。他认为乐善好施是真主赐予人两世吉庆的标志,或者可以理解为被“拣选”的得救者,“要得自食并要施舍于人。如果这样,你就算获得今生与后世(的幸福)了”“真主赐给你为善、好施、怜悯的好命运,并未把你废弃了,这是你应该对主表示感谢的。”与人相处要靠本领,要有智慧,萨迪认为“富是仰仗本领并不是仰仗资财,贵是借着理智并不是凭着年岁”,人在生活中要有独立的判断,不人云亦云,“轻信传言的,终至于追悔的咬伤自己的手背”;要远离唯利是图、冥顽不化的人,“穷的,你借给他钱。富的,你向他要东西”“凡是你不能用天经圣语战败他的那类人,对他当以不答为‘答复’”;要与积极进取的人同行,“你要追寻强过自己的,你要注意,莫跟和自己一样的青年度生活”。总之,萨迪的生活智慧还有很多,其落脚点在于对人类的爱。
 
(三)与儒家伦理观念相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体,山东学派奠基于儒家的发祥地,山东学派奠基者常志美所处的时代正是儒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共同的问题意识凝聚出文化认同。明末王阳明的学说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试图挽救科举制度造成的思想僵化、功利主义。传播儒学要传习经典,但传习经典不是单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货卖帝王家”,当时的科举取士使得儒家思想意识形态化,缺乏内在生命力,王阳明纠弊的方式是“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君子必须坚持不懈地更新对自我修养的认定和对读书的兴趣,坚持通过交友和授徒来传播儒学”。那个时代的问题就是救世道先要救人心,王阳明的路线基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彻悟,在事上锤炼自性,达到知行合一,将儒家贤哲的内在修己与外在安人统一起来。王阳明在各地开办书院,提倡立志、勤学、改过、责善,不分阶层的授徒讲学。王阳明的言行无疑对当时中国社会来说如一缕春风。明末的穆斯林社群无疑面临着同样的思想问题,为此胡登洲开创经堂教育的思想基础也是内在修己与外在安人的统一。经堂教育与王阳明教育都采取了内在性的转向与教学授徒的方式,正是在这一点上二者具有相通性,经堂教育在保持超验性信仰的同时,与儒家在今世人伦纲常方面有着共识:修己安人。由此,我们再诠释清初常志美等经师将《真境花园》列为必修课程的意义就很清晰。可以说,《真境花园》在山东学派经学体系中的确立,反映了经典传习与修身养性的统一,有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我们不便独断地说常志美确立的经学体系,即后来山东学派经学体系是受儒家思想影响而确定的,但可想见的是作为经师的常志美与当时儒家学者有着共同的问题意识。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中安身立命。选定萨迪的文本,正在于萨迪以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敏锐的观察能力为读者展示了一位穆斯林贤哲的品格和智慧,山东学派历代经师推崇此经的核心就在于努力成为一位修己安人的穆斯林。
 
(作者系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讲师)
 
原文载《中国穆斯林》2019年第5期
 
转自中国伊协在线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阿根廷天主教行动“再基督化”实践及影响(1931-1976) \孙雪利
摘要:天主教行动是天主教徒为维护教会的利益而组成的社会团体,19世纪末兴起于欧洲,…
 
会通之路:儒教对韩国现代法律的影响 \杜文忠
摘要:以"礼"为核心的传统儒教制度与近代西方法的冲突,成为近代以来以中国、日本、韩…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景教史话:聂斯脱利身世
       下一篇文章:礼俗化:新乡贤的组织方式及其文化逻辑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