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民间信仰和新兴宗教
 
多神共存与生活诉求:山西安泽县黑虎信仰阐释
发布时间: 2020/7/12日    【字体:
作者:毛巧晖
关键词:  黑虎信仰 多神共存 生活诉求  
 
 
摘要
 
虎信仰在中国源远流长,远古时期很多氏族、部落都将虎视为亲族或保护神,存在大量以虎作为名称的氏族和部落。山西安泽县黑虎信仰是远古虎信仰的延续,当地有数量众多的黑虎庙。在众多的黑虎庙中,多神共存于同一空间,众神灵各司其职、信众资源与信仰系统均衡稳定。同时黑虎信仰存在于民众生活的各个层面,呈现了民众对生活的诉求与愿景。
 
《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虎是万兽之王,它是力量和威严的象征。虎神可以为人们消灾驱邪,保佑民众吉祥平安。黑虎信仰是山西安泽县地方信仰系统中较为突出的民间信仰之一。安泽县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数量极多的黑虎庙。
 
一、山西安泽县黑虎庙概述
 
安泽的黑虎庙存留下来的数量很多,笔者选取了其中最有代表性、保存较完整的五座黑虎庙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它们分别是:唐城镇北三交村黑虎庙、马壁乡辛庄村黑虎庙、马壁乡张寨沟黑虎庙、良马乡曹家沟东半沟北黑虎庙、良马乡英寨村黑虎庙。
 
(一)北三交黑虎庙
 
北三交黑虎庙遗址位于安泽县唐城镇北三交村北,在安泽与古县交界的黑虎岭上,创建年代不详,仅存几块残碑,原庙在抗日战争中烧毁。现存的黑虎庙是2012年安泽人李爱元出资在原址上重修的,庙宇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有正殿,东西厢房,南筑戏台,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北三交村位于安泽县唐城镇北端12公里处,辖6个自然村,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毗邻古县古阳镇安吉村。现存有《古阳安吉村黑虎庙重修碑记》。
 
安吉村历史悠久,文明古老,青山绿水环绕,遍地物华天宝,历代人才辈出,英雄涌现,百业兴旺。远近闻名黑虎庙雄踞管道梁顶与安泽县交界处。虽始建年限不详,但有碑记载清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重修一次,四合布局砖木结构大殿居北,南筑戏台,东西有厢房,大殿内供黑虎之神位,前墙一门两窗,外有五尺过厅,顶部搭木起梁,青瓦盖顶,虽无琉璃炫彩,但殿堂宽阔,建筑高大,气势雄伟,只惜抗日战争时期被夷为平地。适逢盛世年华,文化复兴,本届村领导班子承历届领导之志。应全体村民之愿,经权威咨询,多方考证,精心设计,高标准修筑,复修大殿厢房、舞台和门楼,建筑风格既尊重历史又以现代艺术加工,青砖水泥砌墙,梁柱栋谢,斗拱飞檐,全部为优质东北松,木质结构使整个凝为一体,又以艺术彩绘精雕细刻,一座雄伟壮观神灵大显的黑虎庙,耸立在世人面前,了却了村民的心愿,也是安吉一大景观,整个建筑由爱心人士李爱元出资修建,此善此举,恩施神灵,惠泽万里,故树碑铭记流芳百世,永载千秋。
 
(二)辛庄黑虎庙
 
辛庄黑虎庙位于安泽县马壁乡辛庄村圪塔自然村北3公里,东临安乐沟,西依西岭。创建年代不详,据殿内西墙墨书题记记载,清嘉庆八年(1803)重修。坐北向南,单体建筑,南北长2.9米,东西宽2.3米,占地面积6.67平方米。黑虎庙正殿面阔一间,进深三椽,单檐灰板瓦悬山顶,殿内残存各类人物、鸟兽壁画及墨书题记约6平方米,2007年被评为安泽县文物保护单位。
 
(三)张寨沟黑虎庙
 
张寨沟黑虎庙位于安泽县马壁乡王河村杨岭自然村北3公里,东临张寨沟,隔沟为敖脑上,西依杨家坡,南望南背上。创建年代不详,据现存碑文及殿内东墙墨书题记记载,清乾隆十一年(1746)、道光十一年(1831)、咸丰九年(1859)、光绪十二年(1886)均有重修。坐北向南,四合院布局,现仅存正殿及东、西耳殿等建筑,东西长13.48米,南北宽6.27米,占地面积84.5平方米。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六檩前廊式结构,单檐灰板瓦悬山顶。耳殿面阔一间,进深四椽,单檐灰板瓦硬山顶。庙内现存清乾隆、道光重修碑2通。
 
(四)马沟黑虎庙
 
马沟黑虎庙位于安泽县良马乡曹家沟东2公里马沟北,东临泗河,隔河为磨盘岭,西依柏山,北接西庄岭,南望牛头山。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建筑。坐北向南,布局不清,现仅存正殿,东西长9.8米,南北宽4.35米,占地面积42.63平方米。正殿为三孔石砌窑洞,单孔高2.1米,宽2.3米,深2.1米,中窑洞内满绘水墨祥云图案,祥云中绘设色八仙人物图案,西侧窑洞内两壁各绘设色黑虎图案。
 
(五)英寨黑虎庙
 
英寨黑虎庙位于安泽县良马乡英寨村安和自然村西北掇驼岭,西临红泥沟,北依录录背,东接姬家岭。创建年代不详,据现存碑文记载,清乾隆元年(1736)、八年(1743)、咸丰三年(1853)均有重修。坐东向西,一进院布局,现仅存正殿,南北长19.09米,东西宽17.57米,占地面积335.41平方米。正殿建于高约1.3米的石砌台基之上,面阔三间,屋顶已坍塌。现存有清代重修碑4通。2007年被评为安泽县文物保护单位。
 
二、中国古代的虎神信仰
 
在安泽实地调查的过程中,当地民众对“黑虎”有不同的认知。有人认为“黑虎”就是老虎,有的人认为“黑虎”是所谓的豹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同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虎的说法历史更为悠久,豹子的说法则较为新近,并且可能是后人附会之说。
 
虎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地位比较特殊的动物,也是早期被神化的动物之一。从考古学和民族学的资料看,许多氏族和部落把虎视为自己的祖先、亲族或保护神而虔诚顶礼膜拜,以虎作为自己氏族和部落的名称。殷商卜辞中已有“虎方”一族。郭沫若、丁山等均曾证明,虎方即徐方。但李白凤指出徐音余,通涂。淮、楚之间称虎为“於涂”(即於菟)。《左传·宣公四年》中称“楚人谓乳谷,谓虎於菟。”《释文》释“於菟”曰“於音乌,菟音徒。”可知楚人称虎为“於菟”。徐族实际是从“涂”得名。徐族即虎族,在商周时代是一大族,今日徐州以南的江、淮、苏、皖交会地区是其主要居地,另外在湖南、四川均有发现。
 
古代民众将其作为特殊标志和神圣护符,他们把虎的形象刻画在自己的皮肤、服饰,或者用具、武器、房门上。有的部落甚至还给老虎画上了双翅,使之变成不可一世的“飞虎”,成为一种神兽。
 
根据古籍记载,虎被看作是主掌杀戮的凶神,同时又将其作为可以祛除恶鬼的保护神。《山海经·海内西经》载:
 
昆仑之丘,实唯帝之下都,其神陆吾,是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畤。
 
《后汉书·礼仪志》注引《山海经》佚文:
 
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众鬼之恶害人者,执以苇索,而用食虎。
 
上文所述神荼、郁垒皆为驱鬼之神,郁垒乃是古代用以驱鬼的面具大头人,在《周礼》中称作“方相氏”,是逐鬼钟馗的原型。而“荼”是虎的转音,神荼乃是虎神,守护于昆仑山之上,逐镇鬼怪,捉住鬼怪后即系之以苇索,而后食之。
 
《风俗通义》中称“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恶悟,烧虎皮饮之,系其爪,亦能辟恶,此其验也。”《博物志》也有记载“虎知衡破,又能画地卜。今人有画物上下者,推为奇偶,谓之虎卜。”《酉阳杂俎》“虎有骨,如乙字,长一二寸,左肋两旁,皮肉尾端亦有之。谓之虎威,佩之临官气雄。”虎被神化与我国古代所流行的关于虎的认知直接相关。
 
屈原《天问》中提到“夜光何德,死则又孕。厥利为何,而顾菟在腹”。《天问》中所说的“顾菟”,即为虎。从此可知,当时流传着月中有虎的说法。何新指出后来由于虎在南方语系中读作“乌虎和免”,而讹变为兔。月中有兔的传说乃由此而来。而虎作为白虎,却被汉人归入二十八宿的系统中了。西南很多民族中流传着虎信仰与虎崇拜。《吕氏春秋·义赏》载“氐羌之民,其虏也,不忧其系累,而忧其死不焚也。”其认为人死以后必须与虎结合才能实现复生。《南齐书·宕昌羌列传》载“俗重虎皮,以之送死,国中以为货。”云南地区的彝族很长时间里都保持着这样一种传统,即用虎皮包裹尸体火葬,以便人死后转化为虎,彝族自称为虎的民族,当地流传着“人死一只虎,虎死一枝花”的谚语。彝族每年都要过“老虎节”,从农历正月初八日落开始,到正月十五太阳升起结束。虎节中祭虎神,化虎妆,跳虎舞,最后虎神要到各家拜年,口念吉祥,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白族自称“劳之劳务”(意为虎儿虎女),视虎为祖,宅堂挂虎图。修房造屋、婚嫁以虎日为吉。白族打猎不猎虎,被虎咬死则看作“成仙”。小孩取名与虎有关,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纳西族新年时常贴“雷霆白虎之神”年画,避邪迎祥。
 
从考古资料层面考证,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中,有大量虎及描绘虎食人场景的雕刻图案。在这些青铜器中,最为独特的是两件流失海外的商代铜卣,一件今由日本泉屋博物馆收藏,一件由法国巴黎池努奇博物馆收藏。这两件卣的形制基本相同,其造型为通体做猛虎蹲踞形,虎前爪装饰顾首龙纹,后足饰虎纹,背饰牛首纹,尾饰鳞纹。虎两爪抱持一人,作噬食状,人踏在虎后爪上,人背衣领饰方格纹,下有一小兽面,腿部饰蛇纹。陈佩芬根据虎卣表面的矿物残留对虎卣的年代和出土地点曾作较具体的分析并得出结论“虎卣可以判断为相当于商代殷墟晚期之器……很可能是湖南省洞庭湖以南地区出土的。”从虎卣的造型来看,虎身和被虎所噬的人身上都有大量的纹饰,且人的神态安详,因此该器物所表现的绝不是简单的虎食人的场景,而应是人与虎相结合,通过虎口死而复生的神话式想象。
 
由此可见,虎信仰与崇拜源远流长,自古以来虎就被中国人视为百兽之王,它是力量和威严的象征。虎神可以为人们消灾驱邪,可以保佑人们称心如意、吉祥平安。所以所谓的“黑虎”就是一种虎信仰与崇拜。
 
三、神祇生态位与多神信仰系统之维持
 
安泽每座黑虎庙旁都有两座其他小庙,供奉不同的神灵,多神共存于同一庙宇(见表一)。
 
主要是护佑一方,消灾驱邪,可以保佑信众称心如意、吉祥平安、出行方便,保佑人们牲畜的安全。在安泽有的地方还把它当成财神庙,保佑人们事业顺利、财源广进。
 
土地
 
土地神起源于原始的土地崇拜,人们从大地中获取食物和其他的生活资料,年景的好坏决定着收成的多少,因此人们认为这是由掌管土地的神所决定的,于是,撮土为社,供拜土地神,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土地神在民间逐渐演变成除了保丰收还保平安的一方神。民间每家院内设置的土地爷龛,只是掌管本家地域,保佑本家成员平安的土地神。设置在村子里的土地爷庙保佑的范围就大一些——全村居民。
 
药王
 
药王是中国民间对古代名医的尊称,或称医王。随时代、地区不同,药王所指人物亦不同。其中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扁鹊,东汉邳彤,唐代的孙思邈、韦慈藏、韦善俊、韦古道(韦老师) 等。后世这些名医不断被神化被不同地区的民间奉之为药王。
 
龙王
 
古代专门供奉龙王之庙宇,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山神
 
山神,是人们对山体的一种宗教图腾,古人往往将巨大山岳神秘山川神化而加以崇拜。从山神的称谓上看山神崇拜极为复杂,各种鬼怪精灵皆依附于山。最终,各种鬼怪精灵的名称及差异分都消失了,或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互相融合了。演变成了每一地区的主要山峰皆有人格化了的神居住,这种神即为人们所传说的山神。
 
奶奶
 
向神灵祈子是古代人们最普遍的一种求子方式,人们到奶奶庙求子习俗源远流长,每逢妇女不孕不育时,民众就到奶奶庙里去拜神求子。   
 
中国民间信仰具有功利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几乎大部分神灵在经过漫长的演变发展之后都具备了全神的职能,就像后土女神一样,信仰产生之际仅为单一的土地神,久而久之演变成为全神的角色,民众不论有任何需求都去祭拜祈祷,但这些神灵又各有特别的职能吸引着不同的信众群体。笔者在对安泽的黑虎庙进行考察时发现,它的职能是单一的,每个黑虎庙在当地老百姓心中都有一个定位,从来没有人越位的去祭拜它们。所以在最初建庙的时候就按当地老百姓的诉求修建了其它职能的神庙。当老百姓前往寺庙后,即使对某些神灵无所诉求也依然给每位神灵上香叩首。而且在每个庙里都有一个主神的说法,笔者在对半沟黑虎庙采访的时候就发现在当地的黑虎庙里,龙王和黑虎是共存了,他们各司其职。在当地的求雨过程中,人要先去黑虎庙里烧香还愿,然后再去龙王庙里把龙王抬出来,在他们村的地界上绕一遍。而且在祈求灵验之后,还要去黑虎庙里还愿。
 
多神并存往往要解决“香火”的问题,即各神如何分配有限的信众资源以维持各自的信仰生存与延续问题。一般而言,以下两个渠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式。笔者引入“生态位”这一概念对信众资源加以划分。考察上表可知,这些神有自己专属的时间作为自己的生态位。这种对时间资源进行区位划分的方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民众在多神信仰中面临的神灵间竞争的问题。使得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能容纳更多的神灵。解决多神竞争第二种方式就是赋予神不同的功能。把神的功能区分细化,吸引有特殊要求的信众。这种对神功能的细化也区分不同区位的信众对其特殊要求加以满足,如当地养牛养羊的一般去拜黑虎神,妇女们一般去拜奶奶庙,遇上干旱年份人们都要去龙王庙祭拜。各种身份的人都可以来这里获得他的诉求慰藉,每个庙的各种信众好像到了一个诉求集大卖场,提供各种愿望产品,人们按自己的愿望有选择性的进行祭拜。
 
不同的黑虎庙,对黑虎的来历及其神性有不同的阐释,以半沟黑虎庙为例进行阐释。半沟黑虎庙的信众认为黑虎即黑蓝虎,黑蓝虎就是指黑虎、蓝虎,是毛皮为浅黑色并且略带灰蓝色,上面有深黑色的条纹的老虎。被认为是传说中的动物,但是据说在现实中有人亲眼目睹,不过至今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存在过这种动物。据推测,黑虎可能是像白虎一样是老虎的黑色变种。
 
虎乃中国神话中的兽王,人们在神话中赋予它威猛无穷的神力。黑虎,表示此乃邪魔外道借助的神力。黑色在神话中是恐怖的,往往是邪魔的代表,如黑云、黑雾、黑洞、黑狗等,而与之对应的则是祥云、白光、红瑞等等。赵公明骑黑虎表示他有非凡的功力,加之黑虎之助,更是强大非凡。
 
殷商灭亡后,姜子牙并未封赵公明为财神,而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简称“玄坛真君”,又称“玄坛元帅”。统领“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四仙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因赵公明部下为四名负责财富的神,其分别是“宝”“纳珍”“招财”和“利市”,因而成为财神。不少人会将赵公明与其四位部下,合称五路财神,希望他们可以为信徒带来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与中央五个方位的财运。
 
四、黑虎信仰与民众生活诉求
 
(一)地域环境与“虎”记忆
 
历史上的山西曾经森林茂密,草丰水足,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如野猪、狍子、獐、麋鹿、马鹿、梅花鹿、麝等动物较多,有着老虎赖以生存繁衍的良好条件。自唐、宋、元、明、清、民国,一直到解放后,山西各地历代的郡、府、州、县志中,对当地老虎如白虎、黑骊虎的记载就屡见纸端,在一些地方甚至有“虎患成灾”的记载。如《山西历史地名录》记载康熙二十二年(1683),帝西巡经此指台麓寺,忽遇一虎,亲挽雕射之,虎应弦而毙,因名射虎川。
 
另外在山西还有不少地方就是以“虎”命名。如兴县的恶虎滩,朔州平鲁区的阻虎乡、败虎村,右玉县的残虎堡、破虎堡,宁武县的黑虎庙等。位于今天霍州市、洪洞县和古县三地交界位置的霍山,有着伏虎岩、龙虎山等著名山峰,顾名思义,历史上可能曾是老虎经常出没之地。右玉县杀虎口,就是历史上勇士杀虎之地。坐落于临县碛口镇的卧虎山,面对滚滚黄河,山峰奇伟壮观,现在是人们参观游览的好去处。
 
虽然现在的安泽人关于虎的记忆已经趋零,但是并不排除历史上安泽地区虎患盛行。人们为了驱灾避难,保佑平安,所以修建了大量的黑虎庙。
 
(二)日常生活中的虎信仰
 
黑虎庙是安泽民众信仰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但是由于安泽境内有大量的黑虎庙,不同的黑虎庙信仰群体有一定差异。
 
现存唐城镇北三交村黑虎庙遗址,据《山西石刻总目·临汾市卷·安泽县》记载,其碑文曰:
 
《重修黑虎廟碑記》聞之虎豹遠跡,豺狼遁藏,蓋久□□以□人,人之力莫不賴神力以守護也。昔者縣□根宮,有崇山一座,草木□此而暢□□□於此,而繁殖山徑小□崎嶇不平。往來行人每聞虎豹之聲,恒擔驚於心中。余社前人俱□,求□士以捨吉地,勸富家以□貲材,於此創修黑虎廟。□□所非前人之功烈,何能如此?□□□□年演,受風雨之飄零,失峻宇之雕牆,更兼逢火□地而難堪。往來行人莫不目睹心傷,而況社人□□□意。雖□重修,恍覺獨立難撐,因此合社公議,各舉經理,懇祈仁人君子有余者,固捐貲以承認□,不足者宜竭力以相施,量力而行,豈非共襄盛事哉!是爲序。
 
这通碑是清德宗光绪五年(1879)二月刊,虽然是重修的碑,但是我们从中也不难发现一些修建黑虎庙的端倪。现存的一些关于黑虎庙的碑都是明清时期的,我们可以推断明清时期安泽地区虎患还是很严重的。至于刚开始修建黑虎庙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
 
由于修建黑虎庙的原因不同,所以就导致了它的祭祀群体的不同。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某些民间信仰已经淡出人们的记忆。根据年长者的回忆我们可以把祭祀群体分为两类:第一类主要是一些牧羊人或牧牛人,因为安泽植被茂盛,所以畜牧业在当地非常发达。这些人在每年固定的日子(六月六、七月十五、十月一、春节)要去黑虎庙上香来祈求黑虎爷来保佑他们牛羊的平安。他们认为黑虎就是山神统管山里所有的动物,只要把山神祭祀好了就能保佑他们牛羊的平安。另一类人无所求,这些人没有固定的信仰,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民众对信仰的写照。他们逢年过节也要去庙里上一炷香,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在这些日子里村里的人都去上香,他们的夙愿也很简单,就是祈求家人平安多福。而且现在这类群体的规模随着人口的增多也越来越大,他们仅仅是寻求一种精神上、心理上的寄托。
 
关于“祭祀群体”的不同,也有很多不同的原因,正如上文所分析的,可能从源头上一开始每个地方修建黑虎庙的原因不一样,所以它的信众就不一样。但是也有可能是在人们信仰传承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异。它对民众生活的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民众生活中关于黑虎的禁忌。
 
当地民众的生活中有大量关于黑虎的禁忌。老虎一直在中国民间吉祥物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许多鬼魅见着老虎就害怕,所以民间一直把虎当成辟邪的吉祥物。最常见的就是年画,在中国民间有许多地方贴的年画有虎画。对小孩来说更是天生的保护神。人们一直对它非常敬畏。在山西的民间端午节这一天,孩子要身穿绣有五毒的背心,图案基本上是周围是五毒,中间是老虎,意味老虎可以驱除五毒。在山西晋北一带幼童一岁左右时,长辈们会给孩子穿虎头鞋、戴虎头帽。人们认为穿上虎头鞋、戴虎头帽可以辟邪恶保平安,护佑孩子健康成长。
 
但是自古以来也产生了许多对老虎的禁忌,民间关于老虎的禁忌更多。在实地调查和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当地人在称呼上,一般都不敢或拒绝直呼虎的名称,而要改用一种称呼,就是人们亲切的把黑虎称为“黑虎爷”。老人在小孩哭闹不听话的时候也会以“黑虎爷”之名来吓唬小孩,如“黑虎爷”抓你之类的话。当地民众祭祀黑虎爷的时候,女人们很少参与,据说害怕女人冲撞黑虎爷。笔者在访问的过程中发现,当问起老人们小时候对于黑虎庙的印象时,他们都一致地说小时候不去黑虎庙,故不是很清楚。因为害怕黑虎神像的凶恶,也有民众提到家长不让去,说小孩子去黑虎庙不好。这一点对人们的影响很大,导致许多人一直没去过黑虎庙。即使再调皮的孩子也不敢拿黑虎庙里的东西,在村里一直就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只能黑虎爷拿别人的东西,而别人不能拿它的东西,否则会肚子疼,让人身体不舒服”。
 
百姓崇尚老虎,通过民间活动取悦老虎,这是两个民族在虎文化很相似的地方。模仿巫术和交感巫术的加入,让百姓在民间通过扮演老虎,穿戴老虎形状的帽子鞋子得到虎的护佑,同时也获得“化险为夷”的效果。在他们的潜意识心理中,获得了虎的力量,同时在畏惧被老虎吃掉的同时,因为取悦了老虎也获得吉祥。人类的智慧在民间获得生动的表达。
 
另外在民众生活中占重要位置的“风水”,在黑虎庙的筑建中,被运用得淋漓尽致。“风水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始终占有重要的指导地位,充分的体现在中国古代城市、庙宇、乡村、道路、住宅、坟墓的选址和规划布局中。当代杰出的科学史家、英国学者李约瑟论及“中国建筑的精神”时,对风水的建筑形象作了如下概述:“再没有其它地方表现得像中国人那样热心体现他们伟大的设想‘人不能离开自然的原则’,皇宫、庙宇等重大建筑自不在话下,城乡中无论集中的,或是散布在田园的房舍,也都经常地呈现一种对‘宇宙图案’的感觉,以及作为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而且风水作为一种东方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渗透、积淀为中国人心理层面上的审美文化取向,成为中国人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样,安泽的先民必然会产生与之相同的风水心理。
 
安泽先民在黑虎庙的选址上,均对风水做了精彩的论述和发挥应用。他们在选择黑虎庙时无不慎之又慎,把风水选址视之为护佑一方的保障。在黑虎庙规划选址、相地建庙时,除了考虑向阳、高爽、通风等因素外,还有更多的信仰成分决定着建筑方位的选择在黑虎庙建造时,更是民众的求吉心理和对生命的祈望寄托。
 
安泽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几条河流,山脉环绕,山间泉水绕山而行。这些山水为黑虎庙的选址构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风水优势。依山傍水是风水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没有水,人就不能生存。我国远古时代早期先民的定居地几乎都在河边台地,这与当时的生存需要相适应。笔者对安泽的一部分黑虎庙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黑虎庙都是依山傍水而建,有的建在山顶,有的建在山坳。但是所有的黑虎庙都顺应了当地的地势地形,都是背靠大山,面向广阔平原或山间平川或远处更为雄伟的山脉。建在山顶,山顶的凸点是天与地交汇处,人们觉得山巅与天接近,因而神仙们更容易听到人们的心声,所以就有很多黑虎庙建在山顶。有的建在来往的交通枢纽点上,就有中央扼守整个山区,佑护着方圆百姓和过往行人。
 
最为特殊的是马必乡张寨沟的黑虎庙。这个黑虎庙处于山坳里,在庙的周边有数座巍峨的大山,每座山的山脊都向山谷里延伸,最后都汇集到了山坳里。黑虎庙的选址就落在了四条山脊交汇的山坳里。在这里建黑虎庙是代表黑虎庙压住了几座大山,山里的一切灵魅动物都由黑虎庙统管。在黑虎庙庙前的平川里,有四个石虎,一对大的石虎一对小的石虎,相互对应。每个石虎都是由小石头堆砌而成,但是每块看上去都是天成的,没有一丝人工雕刻的痕迹,令人叹为观止。当地民众说黑虎庙捍卫大山,而四个石虎又捍卫黑虎庙。遗憾的是现在一对大黑虎石不知所踪。
 
安泽黑虎庙选址,极为典型地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它体现了与自然协调共生的营建思想、适用合理的技术以及与环境和谐的发展观,在当时中国乡村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是比较先进的。它所体现出的科学道理不言而喻。可持续的技术观与环境观,仍能给予当代人居环境可持续性研究以启迪。
 
现在虽然有的黑虎庙已经坍塌,黑虎信仰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沉入人们的记忆,但是我们祖先在古代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当今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时期值得借鉴与反思。
 
 民俗学论坛
 
《贵州民族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年第 1 期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祖先成神的逻辑:湘黔边“飞山神”杨再思研究
       下一篇文章:庙宇承包经营、灵力生产困境与民间信仰格局的改变——广东新会北头村仙娘庙的个案研究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