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的一部热门电影《摘金奇缘》(Crazy Rich Asians)把新加坡这个岛国搬上了大荧幕,这使人们的观影体验更加丰富多彩。如果要展现亚洲极度富裕的家庭,新加坡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影片中生动展示了这座富裕的现代城市,它连续第五年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居住城市——从滨海湾金沙酒店(Marina Bay Sands Hotel)的太空飞船建筑,到精心设计堪称世界之最的樟宜机场(Changi Airport) ,再到豪华且富有殖民地时期特色的莱佛士酒店(Raffles Hotel)。
电影一开始的镜头里有这样一幕:一群豪门贵妇在奢华的豪宅中学习圣经《以弗所书》。镜头同时捕捉到贵妇们的欢笑,从中我们可以略略看出新加坡基督教的轮廓——一个物质富裕和对神的敬畏同时并存的国家,有的时候这种组合表现不错,有的时候则不然。
新加坡曾经是一个孱弱的第三世界岛国,人们曾对其发展充满质疑。如今的新加坡已经转变为世界人均GDP最高的发达国家之一。虽然也同样面临着发达国家的挑战,比如收入不平等、贫困问题、高昂的生活成本等,但新加坡一直是世界上最有竞争力,最富裕和管理最完善的国家之一。然而,伴随建国以来新加坡人固有的决心和努力,新加坡文化固有的一些特征让福音在这里很难扎根,这些文化特征包括自强不息、实用主义和物质主义。
针对新加坡传讲福音和门徒训练中所面临的诸如此类的挑战,我采访了当地的三位牧师:救赎山教会(Redemption Hill)的西蒙·墨菲(Simon Murphy),爱加倍浸信会(Agape Baptist Church)的古纳·拉曼(Guna Raman)和独一圣约教会(One Covenant Church)的陈怀志(Wai Tze Tan)。本文是此次采访的录音整理。
问题一:关于新加坡的基督教信仰,福音联盟的读者们需要知道些什么?
墨菲牧师:基督教在新加坡的存在显而易见——这里有许多教会,他们在社区中扮演着非常活跃的角色。基督徒人数虽然不断在增长,但仍是很小的一部分,还有许多人没有听过耶稣。许多教会都在竭力传讲神的话语和彰显基督的爱。但也有一些教会其实并没有福音,在那些教会里的会众并没有清楚理解福音应当怎样影响人的生命、怎样彰显在生活的环境中。这种脱节容易导致人们把基督教仅仅当作道德宗教,认为人需要自己努力争取神的喜悦,而这也是能够被争取的;或者认为福音是神和人之间的协议,需要信心和行为获得安全感和祝福。
无论怎样,神在新加坡的工作都非常活跃,祂不断吸引不信的人,不断赐给基督徒更多切慕神的心。从不断增长的归信人数,新教会的涌现和基督徒在社区中的积极参与这几个方面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
拉曼牧师:新加坡是个拥有580万人的小岛(278平方英里),却有800多座教堂,表面上看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基督化”的国家。基督教在这里看起来强健有力。新加坡有几个备受瞩目的大教会,它们在国际上都享有很高的名声和认可,但他们的神学根基都很薄弱且肤浅。许多教会所讲的道是道德性的,甚至宣扬“超级恩典”、隐秘或公开地宣讲成功福音。新加坡教会迫切需要建立神学上的深度。
陈牧师:新加坡曾是前英国殖民地,通用语言是英语。英国殖民者最早将基督教带到了这里。超过18%的新加坡人承认自己是基督徒。其中7%是天主教,11.8%是新教,还有少数是东正教。
问题二:请介绍一下你们自己的教会。
陈牧师:独一圣约教会是一个全新的植堂教会,我们在新加坡红山(Redhill)聚会,我们这间教会是救赎主城市植堂网络(Redeemer City to City)和全球宣教机构(MTW)支持的植堂。第一次公开崇拜是在2017年4月,现在每个主日早晨出席的人数大约有40名成人和10名儿童。他们中间有的是单身,有的是年轻家庭,有的已经工作,有的还在读书。我们教会吸引比较多的是一些曾经离开教会和信仰,现在开始寻求回到神家中的人,也包括教会成员周围一些没有信主的朋友,还有从海外回来的新加坡人,或是刚刚搬到新加坡的外国人。
独一圣约教会在新加坡的目标是努力为福音得人,特别是在人们中间为福音作谦卑可信的见证,包括那些对神充满怀疑的人,慕道友和已经信主的基督徒。我们的认信是古老的使徒信经和威敏斯特信条。我们相信教会之间应当彼此连接,互相鼓励帮助,共同宣教。我们是一间宣教的教会,相信神交托给了教会传扬福音、与文化互动的责任。
墨菲牧师:今年11月是救赎山教会建堂10周年。每个主日在三个分堂聚会的人数平均有1000至1100人。我们位于市中心的唐人街。会众既有当地人,也有其他国家的人。平均年龄非常年轻(28岁),主要由学生和职业人士组成,单身和家庭的比例也很平衡。
那些来到教会的人,寻求更深地认识神和心灵的满足。他们不满足只知道一些基督教词汇和对神肤浅的理解。他们对听道和福音阅读,以及明白和运用福音都有很高的热情和渴望。我们努力将福音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帮助他们建立以福音为中心主动深入的人际关系。以“更新城市”作为教会持守的核心观念之一,我们渴望看到福音在这里广泛传播。为上帝的荣耀,在社会、文化和属灵层面更新我们的城市。这意味着我们会积极追求怜悯和公正,并将我们的信仰应用在我们的工作中。
拉曼牧师:过去29年,我一直在爱加倍浸信会牧会,这家教会是我亲自建立的。现在有2个分堂:一个在多实(Dorset),一个在华乐(Farrer)。华乐的教会是四年前多实教会植堂建立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年轻的职业人士寻求神。
华乐那里的基督徒主要服事教会后面的中产阶级社区,那里有21栋高层公寓楼,约2100个家庭,加起来有10000人。教会为了缩短教会和社区之间的距离,多年来一直努力进行公正和怜悯事工,为要赢得邻舍的心,争取他们来听福音。
2010年是教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通过提摩太·凯勒的著作,我再次看到福音的大能和和福音的中心性。这一看见带领教会开始了惊人的福音之旅,从事工设计到以福音为中心的讲道,教会生活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问题三:新加坡独特的历史文化怎样影响了当地的基督教?
拉曼牧师:新加坡过去30年非常富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政府的务实观念。总之新加坡人并不关心什么核心价值,他们关心的是是否好用、什么可以赚更多钱、什么使人更加成功、什么可以带来更多舒适,还有什么可以使生活更加方便快捷。这种观念和方法已经涌入教会。新加坡的教会倾向于轻松舒适的生活。这个国家没有经历过大的灾难(除了2003年的非典),也没有经历过严重的经济低迷。所以这里的基督徒也不喜欢苦难。许多人认为神是慈爱的而不是愤怒的。几乎不明白罪的教义,也因而不能感恩十字架的救赎,不能明白因着基督所成就的事而白白赐给我们的恩典。
这里的基督徒感兴趣的是一位医治的神和赐福的神,而不是圣经中的神。
墨菲牧师:新加坡是一个民族宗教多元化的国家。政府和社会都极力保证维护不同民族和宗教之间的和谐。对于许多国家而言,新加坡是一个将多元文化践行最好的鲜明范例。这意味着在城市生活的人需要特别注意宗教敏感,每个人必须包容其他宗教,这种爱心和宽容对于人们寻求了解基督教或其他宗教都非常有帮助。然而其**影响是,如果没有经过很好的对话而坚持真理,人们误以为圣经中的基督教没有宽容,排斥一切,甚至对社会有害无益。
正如大部分亚洲国家一样,新加坡也非常强调家庭观念。个人主义被认为是在消弱家族荣誉、破坏名声与和睦。特别是年长的一代,许多人认为孝顺和听话才是对长辈的最高爱戴。另外民族与家庭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他们会说,我们是华人,所以应该这样想或这样做。这可能会给基督徒与他们未信的父母之间带来许多挑战,或者导致基督徒按着违反圣经的原则去生活。基督教起初传入新加坡是通过外国宣教士和殖民势力,所以也会被看作是西方宗教,根本不适合自己种族身份。
陈牧师:新加坡是人口密度居世界第三的国家。这个国家有着良好的教育,复杂而多元的社会,其地理位置有很大的战略优势,位于东西方的十字路口。世界一流的机场提供飞往亚太许多城市的航班,比如吉隆坡、雅加达、曼谷、香港、台湾、新德里、珀斯、上海和东京等。飞行半径为7小时,可以连接28亿人。
如果用三个词来形容新加坡的文化,分别是多元,实用和世俗。多元是因为这个国家的多元文化政策。实用是因为现代新加坡之父李光耀,他曾在剑桥大学接受过教育后来做过律师。李光耀并不热衷于理想而是根据可行性开展社会建设。尽管所有宗教汇聚在这里,但统计显示新加坡世俗化逐年增长,其中有18.5%的人认为自己是“无宗教信仰”。回避宗教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人们认为宗教和他们的生活方式及需要毫无关系。宗教机构墨守陈规,越来越少的去关注年轻人。还有一个明显的原因,由于宗教领袖的丑闻被曝光,人们对宗教群体的道德信任大打折扣。
虽然这只是对基督教粗线条的描述,这里基督徒的态度也倾向实用主义,而非按着教义真理。许多时候基督徒关心的是什么有用,而不是什么是真理。加上多元文化社会和对改变宗教信仰的敏感,教会似乎也走向“迎合众人最低标准”,在强调教义特殊性方面非常软弱。
问题四:新加坡的文化环境给门训开展带来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墨菲牧师:这里一直持有和推崇精英制度的价值观念,认为它是成功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新加坡人经常根据所取得的成就评估自己。有一种普遍的心态是,人们认为自己的付出应该得到回报。进一步说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生活成本高昂的社会。他们认为基督教仅此而已,对日常生活不能产生冲击。在各种生活压力下,人们认为信仰无关紧要或者造成不便。信仰的挑战也在于此。
陈牧师:人们非常努力地工作,也非常忙碌。因此许多人都很难有时间去教会。基督徒也经常感到教会中的教导和日常生活的脱节,很少涉及家庭、工作和人际关系等。
拉曼牧师:新加坡人真的非常忙碌,许多人经常因为工作要到国外出差。孩子们从小在学校里就面临着很大压力。许多基督徒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门徒训练,许多人甚至没有规律的基督徒生活(所以我们教会专门开始了一项事工,互相督促读经),他们几乎总是在奔忙的工作中祷告。
问题五:新加坡文化中最隐秘的偶像是什么?
陈牧师:实用主义隐含在我们的教育系统里,已经成了广泛采用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它是靠自己就能够解决问题的一种自信。另外一个是物质主义,这个观念下人们没有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意义、目的和存在,而是更多地把思考局限在此时此地。
墨菲牧师:首先,物质富裕的偶像根植于人们想要建立和维护一定的形象、名誉和生活方式,在高压社会中不至于落后于其他人,人的价值由其成就来衡量判断。这也间接说明了为什么成功神学会吸引那么多的人。其次,因为推行前面提到的精英制度,新加坡也深深陷于律法主义。接受恩典和活出恩典因此是违反直觉和文化的,有时甚至是冒犯,因为这里注重的是奖励只给配得的人。所以,基督教被许多人看作是一种道德宗教。人们对福音的表达和理解只有得救,得救之后福音就没有什么作用或者是多余。对于福音如何应用在基督徒的生活中,人们的理解非常薄弱,成圣和门徒训练也陷入律法主义,人需要靠自己的表现、行为和服事获取神的悦纳。
拉曼牧师:首先应该是舒适。新加坡人对于受苦毫无准备,新加坡的基督徒也没有预备好遭受任何迫害。许多人想要的是一个舒适的信仰,一个轻松的生活,一位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好处的神。其次是人的认可。在新加坡人们都渴望得到最好的一切,以海湾、机场、教育系统和最佳城市为骄傲。新加坡人为了获得认可和成功不惜付出所有代价(为自己和孩子),一旦失败就会非常羞愧。当不幸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基督徒经常认为这是神对他们的惩罚。
问题六:新加坡人最容易接受福音的哪些方面?
拉曼牧师:神接纳我们不是根据我们做了什么,而是根据基督做了什么,这一真理使我们真正得到自由。关于恩典的信息也赐下能力。这里的基督徒需要找到基督里的安息,而不是自己不断努力赚取神的认可和祝福。福音带给我们真正的安息。
陈牧师:一直以来渴望拥有深度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新加坡因为实用主义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和冷漠。福音的应许是天父接纳我们做祂的孩子,我们被带入神的家中。这一点吸引到许多非基督徒。
墨菲牧师:爱和肯定在高压社会的背景下,常常与一个人的表现联系在一起。福音在这方面却呈现出天父无条件的爱。人们很愿意接受这个真理,因为它触及到每个人被肯定的渴望,而不是根据人的表现才能得到的。虽然唯独靠恩典得救在流行文化中似乎是传福音的阻碍,但事实是反文化也能够发挥其优势。在一个根据人的简历衡量判断一个人价值的社会,福音的观点非常新颖,是人们从未听过的。
原标题:福音怎样在极度富足的新加坡扎根?
福音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