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活动
 
民俗生活中的道教文化——以国家非遗传统舞蹈类项目为例
发布时间: 2021/7/2日    【字体:
作者:庞蓉
关键词:  道教文化 舞蹈  
 
 
道教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些影响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民俗生活的一部分。
 
各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本文以其中传统舞蹈类项目为例,梳理融入民俗生活中的道教文化。
 
 
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类项目中,很多属于民间信仰性质的传统舞蹈,大多带有道教文化的元素。
 
例如,广泛流传于各地的傩舞,是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傩舞历史悠久,成型于周代的宫廷的“大傩”之礼,在《周礼》中有明文记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傩舞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样式,其中很多就有道教文化的元素。2006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的江西“南丰跳傩”,最初是就是唐末时“立庙奉祀(清源妙道真君),岁时香火,遗其制曰‘驱傩’。”(《敕封清源妙道真君传》)在宋末之后,更加世俗化、娱乐化,傩仪中出现了判官、钟馗、财神、土地、灶神等道教文化的内容;同时采用一些道教的斋醮仪式和符箓、咒语。再比如,2008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广东“湛江傩舞”,是祭雷遣灾、祷神求安的一种传统舞蹈,以雷首公与五方位雷公将的活动为主要表现内容,通常由道士主祭、颁令、颂符、念咒,并引领傩舞队游神表演,甚至傩面舞者的基本手势也用了道教的“香火诀指”,是民间信仰和道教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实际上,流传各地的傩舞,大多吸收道教的神明以丰富其祭祀的神灵体系(主要通过傩面具来加以表现),借用道教的斋醮科仪的相关内容丰富其仪式,在内容上则表达道教驱邪斩妖、五行观念等思想......因此无论是活动仪式还是傩舞的内容,都带有道教文化色彩。
 
 
有些传统舞蹈是直接从道教文化中衍生出来的,反映了道教文化融入民俗生活的状况。
 
例如,2008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山东栖霞“八卦鼓舞”,就是归属于道教文化的传统舞蹈。山东栖霞是全真派道教发展的重要地区。传统的道教斋醮仪式需以鼓乐配合,八卦鼓舞由是而产生。栖霞独特的地理形态和文化根基造就了与道教文化联系密切的八卦鼓舞,这种民间舞蹈与传统武术相融合,以祭祖、祈福、辟邪等为目的,反映了农民祈求风调雨顺的理想和愿望。
 
八卦鼓舞以男女对舞形式演出,基本步法为禹步(道士在祷神仪礼中常用的一种步法动作,相传为夏禹所创,故称“禹步”),以八卦的八种卦位,以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为定向,俗称“踩八卦”。八卦鼓舞通过人体动作的动与静、大与小、左与右、高与低、上与下等的反差来体现舞蹈的韵律,显示出轻、飘、蹲、转的特点。整个表演以鼓为主,以伞为辅,鼓伞配合,相得益彰。
 
八卦鼓舞既是山东民间舞蹈的瑰宝,也是道教舞蹈艺术的一朵奇葩。
 
 
道教舞蹈是伴随着各种斋醮法事而形成的。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很多道教斋醮仪式逐渐融入民间生活,成为民俗生活的一部分,这其中就包含舞蹈的内容。
 
例如,2008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海南斋醮科仪音乐”,本身就属于歌与舞统一的形式。明代王弘诲描绘当时道教斋醮科仪音乐演出的场景就是“岁时伏腊走村氓,祝厘到处歌且舞”。2008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河北“广宗太平道乐”,其演奏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静乐,一种是“动乐”,又称“舞乐”或“道舞”。因此,这一类项目尽管归为传统音乐,但是同时也包含了传统舞蹈的内容在内。
 
这些道教舞蹈很多已经并不局限于宫观,在各种民俗活动中也有大量的演出。例如,广宗太平道乐就广泛用于民间庆典、祭祀、节日联欢活动中,而且加入了大型民间舞蹈《抬黄杠》等内容,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再比如,泉州天公观发掘整理出相传在泉州流传数百年之久的道教舞蹈《五梅花》《玉如意舞》等,这些舞蹈原来仅仅是用于宫观内的“神诞”“祈雨”等法事活动,后来传入民间,除了沿用于宗教活动之外,也在传统节日的社会活动中做表演。表演时,艺人们着黄袍、戴金冠、穿芒鞋,手执如意,既保存了道教舞蹈的传统特色,也融入民俗的内容。
 
 
在中华文化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道教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我国民俗生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上述对传统舞蹈类项目中有关道教文化的分析,即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实际上,道教融入民俗生活的情况不胜枚举。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音乐、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等各类项目都可以找到道教文化的元素。而正是通过这种“嵌入”社会生活的途径,成为人们“日用而不知”的方式,才使道教在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中持续、长久地发挥其影响力。
 
本文刊《中国宗教》2021年第5期
微言宗教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80年代以来大陆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综述
       下一篇文章:当代佛教教育略议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