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观点与争鸣
 
谈信仰
发布时间: 2021/7/16日    【字体:
作者:哈维尔
关键词:  信仰 《致奥尔嘉的信》  
 
 
瓦茨拉夫 · 哈维尔《致奥尔嘉的信》
 
亲爱的奥尔嘉:
 
作为新年寄语,我写的最重要的话就是请你坚持信仰,不要失去希望。我答应过你,我愿意再简单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当我谈到信仰和希望时,我心里想的并不是传统的乐观主义,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那种"一切都会好的"。我没有这样的信心,而且我认为,这种信心是一种危险的幻想。
 
我不知道"一切"将怎样变化,因此我就不能不承认另外一种可能性,即"一切",至少是大多数事物也可能变坏。
 
不过,信仰并不依赖于对可能出现的结果的预测。人们完全能够想像:一个毫无信仰的人却相信一切都会变好;而一个有信仰的人,却认为一切都将变糟。
 
因此,我在这里理解的乐观主义,不是简单的积极向上和充满生机,它甚至是一种相反的东西。我遇到过很多人,当他们觉得事情会变好时,便满心欢喜,劲头十足;但一旦碰上反面意见,他们立刻又怀疑一切。当然,他们的怀疑主义,就像他们先前的热情一样情绪化、肤浅和主观。这完全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简而言之,一个人如果需要靠某些幻想才能生活下去,这表明了他的虚弱,而不是表明了他的力量。人们所期望的,应该是生活的真实结果。
 
真正的信仰是一种远为深刻和神秘的东西,它当然不取决于一时一地现实看起来怎样。也正由于这个原因,只有那些在内心深处存有信仰的人才能看清事物真相。
 
或者,不如说他的心向真相敞开了。他不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扭曲真相,因为他没有这样做的个人或情绪上的理由。
 
没有信仰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没有信仰的人没有理由去努力追寻真相,因为这样的努力,也许比任何行为都更需要信仰。没有信仰的人只关心尽可能舒适、尽可能无痛苦地过日子。除此之外,他们对一切都麻木不仁。
 
这样的人所宣称的“真实”,将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服务于“生活”的概念。换句话说,他所宣称的“真实”是使他感到舒适的真实,他不能毫无成见地向真实的各个方面敞开自己的心灵。
 
但是,这种真正的信仰到底是什么呢?它从哪里来?它存在于何处?它指向何方?我无法给出一个透澈的回答,但我将试着确认两件明显的事。
 
这里所说的信仰,通常具有一些具体的形式,即它们通常是对某事物的信仰,但这个"某事物"又不是一个明确的东西,它不是某种偶像。真正的信仰是抽象的、根本性的,它超越明确的实体。
 
换句话说,是信仰赋予实体以灵魂,而不是相反。这个特点,正是真正的信仰与乐观主义者的热情的区别之一。
 
真正的信仰无需从某种现实或假定中吸取力量,它不依赖于它们而存在。乐观主义者的热情一旦失去依赖,便如同刺破的气球。
 
真正的信仰不是一种迷惑人心的东西所引发的迷狂状态,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一种深刻的存在感,一种你或者有,或者干脆就没有的发自内心的指导。
 
如果你有,它将把你的整个存在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的信仰,甚至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都无关紧要,唯一要紧的是:你有多渴望它,你多么深地被它代表的意义所征服。
 
这种征服,会在你全部行动和你与世界的关系中表现为悲天悯人的情怀。我在这里谈的,既是个人存在的意义问题,又是"根本意义的问题",即作为个人存在的意义的唯一和终极源泉,这种意义超越了相对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超越了人类功利性的计算。
 
正由于这种意义超越了相应现实世界,对此意义的信仰也就超越了相应功利考虑,并不受事物发展可能带来的后果左右。
 
对信仰来说,所有的事物哪怕是坏事,都有其自身或明或暗的意义。没有这种对意义的追求和投入,“荒谬感”是不可能体验到的。这就是所谓的荒谬艺术包含了信仰的道理,因为它是对丧失意义的状态的绝望呼喊。
 
可以断定:没有与信仰同行的艺术只能是商业性艺术。在任何情况下,信仰作为一种对“意义”的深深投入,总会遇到“虚无感”这位自然而然的对手。它们深深纠缠在一起。
 
实际上,人类的生命就是这两种力量为争夺我们灵魂而展开的永恒争斗。如何虚无胜利了,冲突消失,人向冷淡和漠然投降,这时的信仰和意义,只能作为一种背景存在,在此背景衬托下,别人可以意识到他的失败。
 
虽然,信仰可以表现为多种存在的形式,可以表现为特定的人类心境、状态、爱情或其他心理特性,但它显然还要更进一步。它把人与某种东西拴在一起,比如责任感,它总是与此紧紧相连。这种东西既在事物之外,又在它们之中:它是它们的"终极原点"。
 
这个终极原点,作为原初之物,作为意义承担者和给予者,绝不是一个冷冰冰、抽象的天文学或形而上学量度,而是提升人、人道和历史力量的源泉。
 
也许可以这样表述:如果人类是存在奇迹的集中体现,那么,这种奇迹千差万别的表达,其根源,正是那种将人类与存在的奇迹以原始而独特方式捆在一起的东西,即人类对这种奇迹意义的信仰。
 
很显然,这是一种无条件的、把自己完全托付出去的信仰,它是不可知又活生生的关于“意义”的体验。这两极之间永无休止的冲突,赋予人类所有行为以真正内在的张力,人类也因此而成为“人”。
 
在上封信里,我曾说我所敬重的圈子缩小了。写完后我意识到这种说法可能导致误解。我应该说:这个圈子的界线变得更清晰了,因为我自己已经在这方面形成了更精确的标准。
 
......
 
吻你,瓦塞克
 
1981年1月17日
 
哲学与艺术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从教宗方济各到墨子-“人际友爱”与“兼爱”
       下一篇文章:人类历史的五个文明形态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