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11世纪中后期关于帝权与教权的众多论战文章中,《致友人书》以历史为载体,旨在论证罗马教宗的最高权威,具有重要的史学与神学价值。在这个时期,西欧的信仰生活逐渐复苏,社会趋于稳定,中世纪人开始追求信仰生活的更新,推动分散于各个地区的改革运动出现。然而,随着11世纪中期教宗权力的上升,罗马教宗逐步成为了这场改革运动的核心,罗马教会也逐渐主导教会改革的方向。与此同时,以神圣罗马帝国为代表的世俗政权在教会事务上的影响却大不如前,因而罗马教会试图摆脱对于帝国的依赖,掌握改革运动乃至信仰事务的主导权。在政教观念层面,帝国仍然沿袭“政教合作”的传统模式,罗马教会则试图拓展在非罗马教区的影响力,双方的分歧最终演变为争夺基督教社会的主导权。双方的冲突在北意大利地区,尤其是米兰教区最为激烈。正是在政教之争的背景下,《致友人书》阐述了“教权高于帝权”的政教观点。
《致友人书》共分为九章,记载了自创世起到11世纪教会的历史,并且重点阐述了教会与世俗政权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博尼佐通过历史书写的方式构建了政教历史的框架,不仅表明了罗马教宗的权威地位,也指出皇帝应当顺服教宗、保护教会,两者的和谐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基督教世界的稳定。博尼佐以顺服教会与否为标准将历代皇帝划为好—坏两类,这些历史先例本身也是证明教宗权威的有力论据。另一方面,博尼佐将他对政教关系的理解应用到现实局势的阐释中。博尼佐将现实中的政教冲突解读为各方邪恶势力对教会的逼迫,而引发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教会高层以及帝国不服从教权,未能履行保护教会的职责,从而无视教会内部的异端,反而参与其中。面对空前的危机,《致友人书》强调了罗马教宗的领袖作用,讲述了教宗格里高利七世担负起保护教会、整治异端、管教悖逆的世俗政权的重任。此外,《致友人书》也强调了底层民众在这场危机当中的作用,他们基于对教权的顺服,跟从教宗一同对抗教会的敌人,并且与罗马教会的联结也推动基督教社会的新秩序的形成。本文共分为三个章节,在导论后的正文第一章讨论了11世纪的政教关系的发展,北意大利地区爆发的帕特里亚运动,以及博尼佐个人生平与《致友人书》的大致内容,这些为理解博尼佐的政教关系观念提供历史背景;第二章则聚焦《致友人书》的前半部分,即第一章至第五章,试图阐述博尼佐的政教关系思想,以及他如何通过历史书写的方式构建教会历史发展的框架;第三章围绕《致友人书》的后半部分,即第六至第九章的内容,指出博尼佐将自身的政教理论应用在现实危机的解读上,展现博尼佐对于所遭遇迫害的独特理解,并在这过程中凸显罗马教宗的领袖地位以及底层民众的作用。总体而言,博尼佐笔下的《致友人书》创作于政教冲突的时期,这封书信表明了博尼佐对于政教关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他是采取历史书写的手法呈现了自身的政教关系理念,其中特别强调罗马教宗的普世权威地位,以及所有信徒顺服教权的必要性。
博尼佐的政教关系思想研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