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经济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及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 2024/9/27日    【字体:
作者:蔡丰明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当代价值  
 


内容简介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对于天体运行与气候变化规律的独特认识,深刻反映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宇宙观与自然观。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二十四节气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它们是激励当代人们对于自然世界与宇宙规律作出探索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是有助于当代人们遵从自然规律,建构和谐生活方式,树立良好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参照体系。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对于天体运行与气候变化规律的独特认识,反映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宇宙观与自然观,也正因如此,二十四节气也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第五大发明”。根据二十四节气的规则,一年可分为24个节气,每月两个。每月的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共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共12个中气。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即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宇宙观、自然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也对中华民族的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长期以来,二十四节气始终是中华民族指导农事活动,安排衣食住行,引发心灵感受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二十四节气的一套完整有序的规则体系,确立了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时序框架,支配了中华民族生命运动的节奏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二十四节气作为一份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绵延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没有中断过,自发现了二十四节气这样一个自然规律以后,它就始终伴随着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而被一直传承下来。如今,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有所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二十四节气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它鲜明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彰显了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同时也深刻反映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

 

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等一些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项目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4年,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等一些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项目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611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些事实充分证明了二十四节气在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世界中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深入研究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及当代价值是非常必要的,它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阐发保护、传承二十四节气的重要价值,更为充分地认识中华民族独特的哲学观念、知识体系与生活智慧,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一、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及其发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的规律制定的,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早在《尚书·尧典》一书中,就已出现了“四仲中星”的记载,所谓“四仲中星”,就是用四组恒星黄昏时在正南天空的出现来定季节的方法。其中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的说法,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据研究,“四仲中星”这项观象授时的重要成果至迟到商末周初已取得。据《左传·鲁僖公五年》记载,鲁僖公曾于“日南至”那天登观台观看云色,并说当时“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分”“至”“启”“闭”就是两分、两至、四立,说明春秋时已有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节气了。

 

战国时期,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变化和地面气候演变次序,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战国末成书的《吕氏春秋》中已记载有二十四节气的大部分名称。到了秦统一时制订的颛顼历中,把历元定在立春,证明二十四节气产生在秦统一全国之前。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便于掌握农时,因而我国民间一直沿用至今。

 

在西汉初的《淮南子·天文训》中,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已经全部出现。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当时采用土圭测日影(平均时间法),并以在黄河流域测定的日影最长、白昼最短(日短至)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均分24等份,每“节气”之间的时间相等,每个节气间隔15天。“土圭测日影法”划分的节气,把冬至列为“二十四节气”首位,始于冬至,终于大雪。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1645年起沿用至今)订立的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的方法,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排序上仍把立春列为首位),按黄经度数编排。也就是视太阳从黄经0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在赤道上),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黄道圆周36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每“节气”的“度数”均等、“时间”不均等。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划分的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总的说来,中国古人主要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参照天象、气象和物象等自然现象,总结一年中时令、气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由此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知识体系。

 

二、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在二十四节气中,包含了中华民族对于人生哲学重大问题的思考,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哲学问题、人生问题和世界问题的整体性观念与思想。二十四节气的内容看上去是以一些“节”的形式表现的,但实际上里面所体现的内涵却非常深厚。它们主要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1、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中华民族正是以“天人合一”为理论渊源和逻辑起点,创制了二十四节气,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指引着人们遵循天、地、人、物和谐共生之道。《易经》把“天地人”列为三才,重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老子更是明确地指出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也就是说,人处于天地之间,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和自然界具有息息相通的关系。

 

天人合一思想是具有农业文明特色的中华民族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哲学观,它的核心内涵就是把天、地、人放在一个框架中间去认识。这种哲学观具有两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其一是整体观,其二是辩证观。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是把天、地、人组织在一个整体的哲学框架中间进行思考的,因此,所有的人事活动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必须合乎天地运行节律,这样才能获得顺畅通达的结果。具体到二十四节气而言,就是要根据相应的气候、物候行事,立春开始了,就必须要进行播种;立秋来临了,就必须收割,即所谓春种、夏耘、秋收、冬藏,这种人事节奏与天地的运行规律是完全相对应的,反之就会无法实现目的。

 

第二个是辩证观,也就是说天地、自然是在不断在变化律动的,不断处于循环往复的状态当中,没有绝对的两极对立。这样一种观念,在二十四节气中间也是非常明显的体现出来。从代表春季节气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到代表夏季节气的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再到代表秋季节气的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再到代表冬季节气的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由此构成了一年的过程。然后又开始第二轮四季周转变化的过程。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由此形成了一种不断“变动”的态势。因此,人事活动也必须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之中,从一个过程走向另一个过程,从一个循环达到另一个循环。而在每个循环的各个环节之间,又保持着一定的对应性关系。

 

总之,二十四节气启示着人类与自然、天道相合的道理,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规律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密码,它为有效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有利的条件。

 

2、顺势而为的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二十四节气是由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具有悠久的农耕文明与农耕文化历史的民族发明的,因此二十四节气里面蕴含着深厚的顺势而为的农业文明思想。农业是利用生物的生命活动进行生产的社会产业活动,由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与光、温、气、热、水等因素密不可分,因此农业生产活动必须符合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时令、气候特点,这就要求人们准确观察天时,把握农时,顺其规律。以稻作生产、粟作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中华民族很早就懂得,农事生产必须要尊重天道。《吕氏春秋》云:“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意思是农业生产是靠人力实现的,但又必须立足于天地(自然)而生,依赖于天地(自然)而行。那么,农事生产活动要把握的主要规律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很显然,这些农业生产的规律,跟二十四节气的节律是紧密对应的。例如立春之日大概在26日左右,象征着春季的开始,气温回升,大地回春。这时便可以开始播种了。雨水之日大概在221日左右,降雪停止,开始下雨,雨量逐渐增加,这时农业生产上就要抓好田间肥水管理及中耕除草,屯集农家肥,制定大春生产工作计划。惊蛰之日大概在36日左右,开始雷鸣,蛰伏地下的冬眠动物开始苏醒和出土活动,树木生根发芽,这时是林果嫁接的最佳时期。春分之日大概在321日左右,太阳直射赤道,白天黑夜各占一半,是气候温暖的春季,这时农业生产上要抓好田间肥水管理,翻犁冬闲田地,筹备种子、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进入春耕备耕工作……总之,二十四节气跟农事紧密相关,反映了农事的规律,二十四个节气名称表征了各个时段时令、气候、物候的显著特征,通过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框架,中国先民便能够十分便捷地把握农时,使得农作物“得时之和,适地之宜”。

 

3、规则有序的生活习俗

 

不但中华民族的生产方式与二十四节气有着密切的对应性关系,而且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也与二十四节气有着密切的对应性关系。长期以来,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方式都是被嵌入在一个具有鲜明时序性特点的节气框架中而实现的,每个节气中都有一定的习俗相对应。

 

如果具体考察一下中国传统社会中广大民众的生活习俗,就会发现它们都是按照二十四节气的次序来排列的。如立春之日有春耕、咬春(吃春饼、春卷等)、打春牛等习俗;雨水之日有祭祀祈雨、观察气候变化等习俗;惊蛰之日有扫墓、驱蛇、祭祀等习俗;春分之日有踏青、食春茶、种植等习俗;清明之日有扫墓、踏青、放风筝等习俗;谷雨之日有春耕、祭祀祈福、破五禁忌等习俗;立夏之日有吃鸡蛋、游园、穿薄衣等习俗;小满之日有吃麦粒、插花祈愿等习俗;芒种之日有播种、祭祀等习俗;夏至之日有晒太阳、祭水、吃冷食等习俗;小暑之日有祭火、吃羊肉等习俗;大暑之日有避暑、吃草药、祭祀等习俗;立秋之日有祭地、食秋果、涂灰等习俗;处暑之日有祭祀、祈求五谷丰收等习俗;白露之日有饮白露酒、晒秋衣、祭祀等习俗;秋分之日有祭祀、食月饼、观月等习俗;寒露之日有祭祀、收割等习俗;霜降之日有穿厚衣、食肉等习俗;立冬之日有进补、割鱼、祭水等习俗;小雪之日有祭祀、腌制食物、晒衣物等习俗;大雪之日有祭祀、磨刀、制作冬衣等习俗;冬至之日有祭天、吃饺子、泡温泉等习俗;小寒之日有祭祀、进补、祈福等习俗;大寒之日有祭祀、进补、破五禁忌等习俗。

 

由此可见,根据二十四节气的排序规律,演化出极为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它们构成了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节日文化传统,并且有着极为广泛的民众参与程度。在长期的传统社会中,它们不但满足了人民群众对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的需求,而且也传递着深厚的乡土文化信息,引领着民众对天人合一文化价值观的认同。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十四节气的民俗形式中,具有着鲜明的地方性特点,各地除了一些全国共有的习俗活动以外,还有许多呈现着自身民情风俗特点的地方性习俗形式。例如在江南地区,到了清明时除了有扫墓、踏青、放风筝等习俗之外,还有食螺蛳的习俗。清明前后,江南一带的螺蛳十分肥壮。当地俗话有:“清明螺,赛只鹅”的说法。在杭州,清明这天吃螺蛳时要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做“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螺蛳壳在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在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等习俗。

 

4、感时应景的心灵咏叹

 

在传统社会中,二十四节气不但主导了大量的人事活动与生活习俗,而且也主导了人的情感活动。换句话说,在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中,实际上还包含着深厚的情感因素。人在不同的时序中,情感是会有不同的变化的。春天来了,人的情感往往是比较昂扬、舒畅的,而到了冬天,人的情感往往就变得比较悲凉、苦闷。这种根据不同的时序所反映出来的人们的不同心态与心情,在二十四节气这一时序框架中表现得十分鲜明突出。尤其是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季节与节气的变化往往非常敏感,并且常常深入其中,产生丰富的物我感应与联想,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与心灵咏叹。那么古代人们在节序里主要表现的是哪些心情呢?其一是思乡之情,其二是离别之情。我们现在已经进入高铁时代,人们的思乡之情与离愁别绪不是那么强烈了,但在古代社会,每当到了一定的时节中,这种思乡之情与离愁别绪就会表现得非常强烈。

 

我们可以从古代的许多诗词中充分看到这一点,如:

 

(立春)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宋·辛弃疾

 

谁向椒盘簪彩胜。

 

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

 

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

 

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

 

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清明)

 

《清明》

 

唐朝·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小满)

 

《咏廿四气诗·小满四月中》

 

唐·元稹

 

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

 

田家私黍稷,方伯问蚕丝。

 

杏麦修镰釤,錋(爪)竖棘篱。

 

向来看苦菜,独秀也何為?

 

(立秋)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立秋)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重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冬至)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冬至)

 

《冬至感怀》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小寒)

 

《早发竹下·结束晨妆破小寒》

 

宋·范成大

 

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小寒)

 

《窗前木芙蓉》

 

宋·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通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充分看到,古人在二十四节气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心灵感叹,应时而感,应景而发,正是这种物我一体的感觉,致使古人在二十四节气中留下了大量感人肺腑的诗篇。

 

三、二十四节气对于当代社会的重要启示

 

如今,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主要产生于传统农耕社会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具体的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已经不再那么突出明显,在当代社会中,由于二十四节气所依托的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以农耕生产为主导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此二十四节气与人们的关系已经不再像古代社会那样紧密了。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二十四节气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就是毫无意义的,实际上,在二十四节气中所包含的许多深刻的价值理念与文化内涵,对于当代社会而言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与启示,它们是激励当代人们对于自然世界与宇宙规律作出探索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是有助于当代人们遵从自然规律,建构和谐生活方式,树立良好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参照体系。

 

具体而言,二十四节气对于现代社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激励科学探索精神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民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人生的基本法则,反映了中国先民对于天地宇宙知识的积极探索,彰显了中国人认知宇宙和自然的独特性,体现了中国先民既尊重客观世界,又不断地掌控、利用客观世界的事实。这种科学探索精神并不是说到了某个时代就结束了,而是永远可以延续。在当代社会中,依然需要崇尚与倡导这样一种积极的探索精神,以此实现当代社会的人们对于许多现代高科技领域,如现代天文学、现代物理学、现代生物学、现代医药学、现代信息等的积极探索。

 

当代社会已经进入了科技大发展,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生的科技领域与知识体系快速产生,如量子力学、暗物质、人工智能等一些新生的物理学、天文学、信息学等概念与学科领域的出现,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与认识,并对当代人们的思想、道德、伦理、生活、情感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这些汹涌而来的新生事物,人们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如何把控?如何拓展?这些问题都需要作出进一步的探索。比如人工智能现在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人工智能以很快的速度发展当然好,但另一方面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因素,特别是它把人类完全放到了一个虚拟性的世界中间去进行表现,实际上从一定意义来说也是对人类自我的一种否定。所以对于现代科技的问题,必须用两面性的观点来进行理解,这也是一种辩证思维的需要。在这些方面,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些理念或许正可以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

 

2、有利于培养和谐有序的生活方式

 

二十四节气是一套根据一定的自然规律而制定的有节有序的生活程序,它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有节有序地去生活,告诉我们春天应该做什么,夏天应该做什么,秋天应该做什么,冬天应该做什么。这种顺应自然规律,和谐有序的生活理念与生活传统,不但对于古代人是有用的,而且对于现代人同样是有用的。

 

在当代社会中,应当积极遵循这一科学有益的文化传统,更好地培养和谐有序、符合时运节律的的生活方式,如健康合理的饮食方式、穿着方式、养生方式、作息方式、锻炼方式、娱乐方式等等,以此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延长人们的有生寿命。反之,对于一些违背和谐有序规律以及不符合时运节律的生活方式,则应尽量予以避免。如现在有很多食品是反季节的,这些反季节的食品不是说不能吃,但是对身体不一定好。至于说一些转基因的食品,由于不是按照自然规律生产出来的,因此更是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3、有利于创建生态文明环境

 

纵观人类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命题。二十四节气就是一种先民的预示,人必须和天、地同时存在,只能作为天地和谐发展的一个部分而存在,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来生活,更不能把自己作为天和地的对立体。

 

二十四节气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准则,对于当代社会来说依然完全适用。我们现在提倡建构地球生命的共同体,就是需要与广大的生灵与物种共存。我们需要和长期流畅的河流共存,也需要和大量的清新空气共存,如果失去了空气,失去了水,失去了森林,失去了河流,那么人类生存还有什么价值呢?因此,在当代社会中,应当进一步创造符合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建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具体包括加强对于农作物与生态植物的保护,对于山川河流资源的保护,对于土地、村寨、工具、建筑物的保护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生活得更好。

 

《上海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4)》,上海远东出版社2024年版

民俗学论坛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宗教和谐的机遇与挑战 \张文学
摘要: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东西文明交汇,国土虽小但种族、宗教多元。由于…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 \乔飞
摘要:我国的法制近代化、现代化,已走过了一百余年的时间;至上世纪末,最终确定治国方…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多样与和合:稻作文化的神话叙事与生态智慧
       下一篇文章:从村落习俗到城市节日:鄂西“刨汤宴”习俗的变迁及价值转化研究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