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法律解读
 
自然人及法人
发布时间: 2016/1/29日    【字体:
作者:天主教法典
关键词:  自然人 法人  
 
 
 
第一章 自然人之法定条件
0096 
 
人因洗礼加入基督的教会,成为教会内的人,并享有基督徒以其身份应有的权利与义务;惟须与教会共融而未受法定处罚者。
 
0097 
 
1项-年满十八岁者为成年人,十八岁以下者为未成年人。
 
2项-未成年而未满七岁者,为婴儿,视为无行为能力之人;年满七岁者,推定为有办别能力之人。
 
0098 
 
1项-成年人有能力完全行使自己的权利。
 
2项-未成年人行使其权利时,依从父母或监护人的权力;但神律或教会法对未成年人另有规定者,不在此限;有关监护人的设立及其权力,应遵照国法,唯教会法另有规定,或教区主教,对某些特定事件,有合理的理由,认为应另选监护人者,不在此限。
 
0099 
 
经常缺乏辨别能力者,视为无行为能力之人,视同婴儿。
 
0100 
 
凡人在其住所内者,为居民;在其准住所内者,为侨民;不在其住所或准住所者,视为旅客;在任何地方均无住所或准住所者,视为无定所人。
 
0101 
 
1项-子女的出生地,即使他是新受洗者,以其出生时父母的住所为出生地;父母无住所时,以父母的准住所为出生地;如父母无共同的住所或共同准住所时,以母亲之住所或准住所为出生地。
 
2项-无定所人的子女,以子女之出生处所为出生地,弃婴,则以其拾得处为出生地。
 
0102 
 
1项-住在某一堂区或至少教区内,以久居的意思无故而不变更者,或在该区居留实际已满五年者,即为设定其住所于该区。
 
2项-凡住在某一堂区内或至少教区内,有意居住至少三月,无故而不变更者,或在该处居留实际已满三月者,即为设定其准住所于该处。
 
3项-在堂区内之住所或准住所,谓之堂区住所,其在教区内者,虽不在堂区内,谓之教区住所。
 
0103 
 
修会或使徒生活团的成员,其所属会院的所在地,即为其住所设在地;准住所之设定,应遵守102条2项的规定。
 
0104 
 
夫妇应有共同住所或准住所,但合法分居或有其它正当理由时,双方得各有其住所或准住所。
 
0105 
 
1项-未成年人应以其管理人之住所或准住所,为其住所或准住所,七岁以上之未成年人,亦得设定自己的准住所;依国法规定,已合法获得独立的未成年人,且可设定自己的住所。
 
2项-凡人不因未成年,而以他种理由合法被交付监护或管理者,均以监护人或管理人之住所或准住所,为其住所或准住所。
 
0106 
 
凡离去而有意不返回其住所或准住所者,即丧失其住所或准住所;但105条的规定不在此限。
 
0107 
 
1项-人藉其住所或准住所而属堂区主任司铎和教长。
 
2项-无定所人以其实际住在地之堂区主任或教长,为其堂区主任或教区教长。
 
3项-仅有教区住所或准住所者,以其实际住在地之堂区主任为其堂区主任。
 
0108 
 
1项-血亲的计算依亲系及亲等。
 
2项-直系血亲的计算,共同祖先除外,以一世为一亲等。
 
3项-旁系血亲的计算,共同祖先除外,有几世即有几亲,从两旁系计算之。
 
0109 
 
1项-姻亲产生于有效的婚姻,有效未遂的婚姻亦同,又姻亲存在于夫与妻的血亲间,和妻与夫的血亲间。
 
2项-姻亲的计算,夫的血亲亲系及亲等,为其妻的姻亲亲系及亲等;妻的血亲亲系及亲等为其夫的姻亲亲系及亲等。
 
0110 
 
依国法规定而收养的子女,其身份与收养人的婚生子女同。
 
0111 
 
1项-属拉丁礼教会的父母,其子女因接受洗礼,而为拉丁礼教会的成员;如父母一方为非拉丁礼,但双方同意其子女接受拉丁教会洗礼者,亦同;缺乏此种同意,则其子女归父亲所属的礼仪教会。
 
2项-应受洗礼的人,满十四岁者,可自由选择在拉丁教会受洗,或在其它自治的礼仪教会受洗;如此,他即属于他所选的教会。
 
0112 
 
1项-受洗后,得加入独立的其它自治礼仪教会者为:
 
1.向圣座取得许可者;
 
2.夫妇结婚时或结婚后,一方声明转入对方的自治礼仪教会者;但在婚姻解除后,仍可自由回归拉丁礼教会。
 
3.在1及2款所列者之子女,未满十四岁者;同样在混合婚姻中,天主教会一方的子女,依法转入他种礼仪教会者,均属各该自治礼仪教会。但年满十四岁后,则仍可回归拉丁礼教会。
 
2项-依自治的某种礼仪教会的礼节领受圣事,虽系常期之习惯,亦不因此而属于该教会。
 
第二章 法人
0113    
 
1项-天主教会及宗座,有法人资格,乃天主所制定。
 
2项-在教会内除自然人外,亦有法人,即依教会法符合其性质,作义务及权利的主体。
 
0114    
 
1项-法人之设立或出于法律的规定,或由主管当局用法令特别给与的。此法人或为社团,或为财团,其目的均以符合教会使命者为限,故超过个人的目的。
 
2项-1项所谓之目的视为有关敬礼、使徒工作时以及精神的或物质的慈善事业等。
 
3项-社团或财团确属追求有益目的,既经深思热虑,预料具备有足够方法以达到此目的者,教会主管当局方可给予法人资格。
 
0115    
 
1项-法人在教会中或为社团或为财团。
 
2项-社团的组成,至少应有三人;凡其行为,依法律及章程的规定,须由享有同等权利或不等权利会员集体议决者,谓之集体社团,否则谓之非集体社团。
 
3项-财团亦即自治基金会,乃由财物亦即事物所组成,财物或为精神者成为物质者,其管理依法律及章程之规定,由一位或多位自然人负责,或集体负责。
 
0116    
 
1项-公法人为由教会主管当局所设立的社团或财团,使其以教会名义,在指定范围内,依法律之规定,为公益尽其所受托的任务。其余法人为私法人。
 
2项-公法人资格的取得,或由法律,或由主管当局以特别法令明示给与;私法人资格的取得,则仅由主管当局权力以特别法令明示给与。
 
0117    
 
任何社团或财团,为取得法人资格,其章程必须经由主管当局所核准。
 
0118    
 
凡普通法或特别法,或公法人章程认定的合格代表,以该法人名义行事时,则代表公法人;私法人章程认定的合格代表,则代表私法人。
 
0119    
 
关于集体法人的行为,除法律或章程另有规定外,依下列之规定:
 
1. 如为选举,应有被召集人过半数出席,出席者中绝对过半数的同意才有法律效力;在两次投票无结果后,以其中得票最多之二位作为候选人,或如得票最多者有数字时,以其中年长者为候选人,投票:进行第三次投票后,得票较多者当选,如得票相同时,则应以年长者为当选。
 
2. 如为其它事项,应有被召集人过半数出席,出席者中绝对过半数的同意才有法律效力,如经两次投票后,得票数仍相同时,主席得投票,改变同等票数。
 
3. 凡对全体会员有个人利害关系,必须由全体会员一致通过。
 
0120    
 
1项-法人本质上即为永久性的,但如为主管当局依法撤消,或法人停止活动满一百年者,即为消失;而私法人因下列原因而消失:该社团依章程被解散,或因主管当局认定该基金会依章程已不复存在。
 
2项-凡集体法人之会员,仅余一人,且该社团依其章程未消失时,此会员有权行使社团之一切权利。
 
0121    
 
数个公法人之社团或财团,如因合并而成为有法人资格时,以新法人获得前数法人所遗的财产及权利,并接受其所负的义务;尤其对财产之用途以及义务之满全,应顾及创设人及捐献者的意愿,并其既得权利。
 
0122    
 
有公法人资格的社团被划分时,如其一部分并入其它法人,或被划出之部分另设立一公法人时,主持划分的教会当局,除应遵守创设人和捐献者的意愿,并依照既得权利及已批准之章程外,还应亲自或藉执行人注意下列事项:
 
1. 凡能分割的公有遗产及权利,债务或其它义务,权衡双方的一切环境与需要后,在双方法人间,给予公平而合理之分配。
 
2. 不能分割之财物的使用权及收益权,亦应遵照公平合理之比例,给予双方法人;应负担的义务亦同。
 
0123    
 
公法人解散后,其财产、权利及义务,依法律及章程处理之;如法律及章程均无规定时,由该法人的直接上司处理之,但常应遵照创设人及捐献者之意愿,与既得之权利。私法人解散时,其财产及义务应依其章程处理。
 
 载于《天主教法典》总则第六题,转自信德报
http://xinde.org/ebook/fadian/Book1.htm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再议基督教新教伦理对美国宪政中现实主义发展的影响 \刘贤达
摘要:本文从基督教新教文化和美国政治中的现实主义来作为本次论文探讨的主要方向。本…
 
马丁•路德的世俗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余佳琦
摘要:马丁·路德是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也是基督教路德宗的开创者。他不…
 
僧尼遗留财产的分配路径——从民法解释论到宗教法治方案 \刘焓
摘要:对于僧尼遗留财产的分配问题,现行立法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也不具有一致性。…
 
政教协定的界定、历史源流及当代嬗变 \刘国鹏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天主教会拥有国际主体性的最高权威圣座(SantaSede/HolySee)与一般主…
 
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的财产偿债责任与宗教用益何以安处?——《民法总则》之下基于信托法理的涉教财产制度构建 \刘太刚 吴峥嵘
摘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确立的制度框架下,作为捐助法人的宗教活动场所,…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个别行政措施
       下一篇文章:沙里亚在特殊情况下的灵活性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