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国家
 
东正教塑造俄罗斯精神
发布时间: 2017/7/7日    【字体:
作者:周来顺
关键词:  东正教 俄罗斯精神  
 
 
  自325年“尼西亚宗教会议”后,基督教逐步分为东西两派,而395年罗马帝国的分裂则进一步加剧了基督教内部的分裂,逐渐分化为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的东派和以拉丁语地区为中心的西派。由于文化风俗等的不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东派更为注重希腊教父思想、神秘与思辨,强调权威以及东方基督教长期以来所积累的正式、非正式遗产。而西派则注重早期的教父思想,较为崇尚法律与务实,强调成文法规与客观标准。这种差异最终导致东西方教会于1054年彻底分裂。
 
  在东正教传入之前,作为东斯拉夫人的一支,俄罗斯人信仰多神教,相信万物有灵。他们认为无论是水、土、火、风等自然现象,抑或是森林、熊、狼等动植物,还是逝去的祖先等,都具有某种神奇的、主宰性力量。例如,他们信奉林神、水神等,通常在打猎或捕鱼时会敬献、祈祷,以期获得好的收获,并把太阳神、雷神、风神、火神、畜神等视为主神,将雷神泊沦奉为最高神。一般来说,这些神灵的神像,通常是木制的。神像也并无固定的庙宇,通常被放置在室外,特别是小山丘上。
 
  到10世纪,弗拉基米尔·斯维雅斯拉维奇大公在完成基辅公国的重新统一后,于988年将希腊正教引入罗斯。弗拉基米尔大公下令基辅罗斯全体居民烧毁多神教神像,接受拜占庭教士的洗礼改信东正教,违抗此令则被视为敌人,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为“罗斯受洗”。自“罗斯受洗”后,东正教被立为国教。但这并不意味着东正教立即取代了原有多神教信仰,而是两者长期并存。罗斯基督教化并非是一个孤立的时间节点与历史事件,而是经历了十分曲折、漫长的过程。
 
  东正教并不是突然传入罗斯的,此前在与拜占廷帝国的长期贸易和政治往来中,罗斯的一些上层人士已开始逐步接受基督教,如伊戈尔王公在位时,不但一些上层人士,甚至他的妻子奥丽加也信仰了东正教,并于957年亲自到拜占庭帝国进行友好访问。此外,自罗斯受洗后,经历了与拜占庭漫长的斗争过程,罗斯公国才逐步摆脱君士坦丁堡教区对各方面事务的干涉,获得了独立宗教权。
 
  罗斯为何要改信东正教呢?俄国编年史作者涅斯托尔记载了一个有趣的传说:约987年,弗拉基米尔大公经与王公贵族商议后,决定派使节到邻国考察,看哪种宗教更适合作为罗斯的新信仰。结果当使节到达君士坦丁堡后,被拜占庭教会宏伟的建筑、华丽的排场、庄严的仪式所臣服。传说仅仅是传说,真正的原因既与多神教的局限有关,如多神教存在着血族复仇、活人殡葬等野蛮落后的习俗,这种信仰不利于实现公国的统一、发展等,同时,也与当时拜占庭帝国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扩张战略密切关系。
 
  “罗斯受洗”对俄罗斯而言是影响巨大的历史性事件,它长久地决定了俄罗斯的历史命运和文化道路。东正教的传入不仅对俄罗斯的社会组织、政治理念、经济建设、文化发展,而且对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精神气质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斯受洗”也推动了罗斯接受当时拜占庭帝国的先进文化,进而促进了罗斯教育的提高与普及、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等。此外,与基督教中的其他分支相比,东正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特征,如对世俗政权的依附性、坚持教义上的正统性、浓重的神秘主义色彩、重视神人观念、重视灵修方式、重视末世论、注重宗教仪式、圣像与圣徒崇拜传统等。
 
       时至今日,东正教不仅塑造着俄罗斯民族的深层信仰、文化发展、性格品质,甚至对经济方针、政治决策等仍有重大影响。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http://reli.cssn.cn/zjx/zjx_zjsj/201707/t20170704_3568404.s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民族性与普世性之间:改革派犹太人的文化认同及其启示
       下一篇文章:凯波尔的政治神学:国家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