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调查
 
半满教与一音教
发布时间: 2018/2/24日    【字体:
作者:圣凯
关键词:  半满教 一音教  
 
摘要:菩提流支是以“半满二教”为核心,确立大乘与小乘的差别,最后归结到“一时异说”“大小并陈”的“一音教”(即“一时教”)。将“一时教”落实到佛陀说法的方式,即是“顿教”;而将教法落实到修道者的修行历程,则为“渐教”。菩提流支的判教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地论学派整个判教思想的发展。
 
地论学派以弘扬菩提流支、勒那摩提所译《十地经论》为中心,兼习《华严经》《涅架经》等,经过慧光、道宠等人的弘扬,形成了南北二道。菩提流支,或作菩提留支,意译道希、觉希、觉爱等,北印度人。其师承为世亲一金刚仙一无尽意一圣济一菩提流支,他将北印度瑜伽行派学说译传到中国。作为重要的译经家与地论学派创始人,对北朝佛教乃至隋唐佛教皆有重大的影响。
 
一、菩提流支的生平与译著
 
有关菩提流支的生卒年代不详,其传记收录在《续高僧传》卷一、《历代三宝记》卷九。《金刚仙论》提及,从世亲至菩提流支间为“二百年许”。菩提流支“遍通三藏,妙人总持”。北魏永平元年(508)至洛阳,宣武帝下敕,令住永宁寺,供给衣食等四事,并且令七百梵僧协助翻译,以菩提流支为“译经之元匠”。但是,道宣亦记载永宁寺是熙平元年(516)为灵太后胡氏所建,所以菩提流支可能是在建成后,住在永宁寺。①
 
正始五年(508),中印度的勒那摩提在皇宫内翻译经论,菩提流支开始助译,后来因互相竞争,各自翻译经论。此外,《续高僧传》中提到佛陀扇多,除他参与翻译《十地经论》外,其余皆与《历代三宝记》相同。
 
洛阳译经时,李廓当时看到“三藏法师流支房内经论梵本,可有万夹;所翻新文,笔受草本,满一间屋。”《续高僧传·菩提流支传》说:“然其慧解与勒那相亚,而神悟聪敏,洞善方言,兼工咒术,则无抗衡矣”,但“惧惑世纲,遂秘不宣”。
 
洛阳融觉寺昙无最,特善禅法,通达《涅架经》《华严经》,僧侣千人跟随他学习。菩提流支见到他,礼拜而号他为“东土菩萨”,将他所撰的《大乘义章》译为梵文,送至西方。西方僧侣皆向东礼拜,称为“圣人”。正光元年(520),昙无最受孝明帝之勒,论争佛道优劣,批破“老子化胡说”。于是,孝明帝判定道士伪妄,欲加极刑于道士,菩提流支谏止,流配马邑(山西朔县)。
 
昙鸾(476—542),中国净土宗的先驱。因患病,前往江南寻陶弘景求授“仙经”,途经洛阳,问菩提流支:“佛法中颇有长生不死法,胜此土仙经者乎?”菩提流支授以《观经》,告诉他说:“此大仙方,依之修行当得解脱生死。”根据汤用彤的研究,菩提流支所授除了《观无量寿经》以外,一定还有《无量寿优波提舍经论》。所以,昙鸾的净土信仰受到菩提流支的影响。
 
李廊《众经录》记载,菩提流支至天平年间(534— 537),翻译经论的总数是39部127卷。但是,后代有不同的说法。(1)永平二年(509)至天平年问(534—537),译出38部127卷;(2)永平元年(508)至天平二年(535),译出30部101卷, 州 这是将般若流支、毗目智仙所译而混入的经论分离出来。其有明确译年的经论,依《历代三宝记》卷九,列表如下:
 
菩提流支的著作,除了《金刚仙论》,相传有《入楞伽经疏》《法界性论》《别破章》等。
 
《东域传灯目录》说:“《人楞伽经疏》五卷,中国大乘论师菩提留支自翻自讲。”《三论玄疏文义要》卷一说:“次彼留支三藏,又见彼师楞伽经亲译自讲疏。”《八识义章研习抄》多处引用了《人楞伽经疏》,解释分别事识以及阿梨耶识通七识、八识。
 
对于《入楞伽经》卷十的龙树悬记,《三论玄义检幽集》卷五说:“菩提流支《楞伽疏》云:其龙树(以?)前,正以大慧阿难传持等人,此持正法。依《付法藏》及《摩耶经》,初迦叶,次阿难,次商那和修,次优波掬多,如是次第,二十五人,云云。”
 
湛睿《五教章纂释》卷下八说:“《人楞伽经菩提留支疏》第五十(五?)云:罗汉极利一生、三生,极钝六十劫,辟支佛百劫矣。”依说一切有部的观点,成为阿罗汉,根机极利者要三生,极钝者要六十劫。二者有差别。但是,《金刚仙论》说:“但欲一生、三生乃至六十劫,劬劬行道,速出三界,尽分段生死,证罗汉果。”所以,《入楞伽经疏》的观点与《金刚仙论》一致,为《入楞伽经疏》为菩提流支所作的确凿证据。
 
《三论玄疏文义要》卷六说:“十卷《楞伽疏》,留支新译自讲,引《大庄严经》云:非想八万劫为一日夜,乘此经无量劫,云云。”
 
非想非非想天的寿量,说一切有部主张为八万劫。菩提流支依八万劫解释“无量劫”,凝然《五教章通路记》卷五十一说:
 
道寂师《法华疏》云:问:经言:八万乃至一万劫,为大劫?为小劫?答:是大劫,若小劫则无量,故云:得诸三昧身,无量劫不觉。然留支解‘无量劫’云:以悲(即‘非’)想八万劫为一日夜,以此日夜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积此岁为大劫,彼寿无量大劫;过此劫后,即发大心。案此解,复过八十小劫,为大劫之劫。
 
窥基《妙法莲华经玄赞》亦曾引用相同的观点,可见菩提流支的解释在当时非常独特。
 
菩提流支《法界性论》主要为智额、湛然以及后来的天台宗著作中引用。《法界性论》的主要内容有判教论、行位思想、佛性思想等,如强调《法华经》是释迦佛成道42年后说;释迦佛成道有两种说法:(1)19岁出家、30岁成道,(2)29岁出家、35岁成道。视此书为菩提流支的撰述,这是毫无疑义的。
 
《别破章》主要是批判当时中国佛教界的判教学说的书,珍海《三论玄疏文义要》卷一在论述刘虬《无量义经序》的“五时七阶”判教后,提及“留支《别破章》则破其也”;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在批判“五时七阶”时,引用了“且依菩提流支法师斥破”长文,最后说“广如菩提流支法师别传所破,此即《别破章》立教不同”《别破章》中还建立了自己的判教思想。《三论玄疏文义要》卷一说:“又留支三藏立一音教,见彼师《别破章》。”珍海《大乘玄问答》卷十引用:“菩提留支《别破章》并《金刚仙论》第一同云:
 
《十万偈般若》成道五年说,云云。”《金刚仙论》卷一说:“第一部十万偈,《大品》是......初第一部如来成道五年在王舍城说。”所以,《别破章》是引用《金刚仙论》的观点,而且破除“五时七阶”第二时为有教,释迦佛成道后十二年说小乘。虽然窥基、珍海皆引用了《别破章》,但是《别破章》为独立的一部著作,或是书中的一章,则未可知。
 
从思想层面来说,菩提流支所传译的经论,以世亲早年的著作为中心,牟宗三认为这是“一时不成熟之见”。但是,从思想史的发展来说,世亲无疑继承了瑜伽行派初期的思想,菩提流支所译经论是理解初期瑜伽行派与早年世亲思想的重要依据。
 
转自社会科学网
全文阅读请游览
http://reli.cssn.cn/zjx/zjx_zjyj/zjx_fjyj/201802/t20180205_3840452_2.s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蒙古地区佛教艺术与弥勒造像
       下一篇文章:试论摩尼教消亡的时间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