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慈善
 
斋戒与施舍
发布时间: 2018/9/13日    【字体:
作者:叶哈雅 编译
关键词:  斋戒 施舍 伊斯兰信仰  
 
 
莱麦丹斋月是全体穆斯林斋戒的月份,是穆斯林大众锻炼自己身心与信仰的月份。斋戒期间,穆斯林在日出与日落之间禁食禁水、戒除性欲,但是,斋戒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这些,只不过是通过斋戒去戒除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需求去求得安拉的喜悦。
 
斋戒的一大意义,就是强化我们的信仰、加深我们对真主的敬畏,培养我们的社会意识。
 
伊斯兰信仰要求穆斯林要在生活各个方面严格自律,通过斋月,伊斯兰进一步要求、激励穆斯林规范自己的言行与举止,努力成为更好、更优秀的个体,从而更好地在社会大集体中生活。因此,莱麦丹斋月就是提升我们信仰、激励我们多加施舍、培养我们敬畏的大好契机。
 
莱麦丹斋月的本质要求我们,我们应当敏锐地体会、感知贫苦之人平日里的饥渴以及诸多磨难。伊斯兰教导我们,施舍能让我们求得真主的喜悦,真主赋予我们诸多恩典,我们应当与人分享真主的恩典。伊斯兰极为看重施舍与分享,真主甚至将天课定为伊斯兰信仰的五桩天命之一,通过天课,真主命令我们务必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斋月期间,我们更应当变得更加乐善好施。须知,斋月期间的施舍与善行,能让我们取得真主加倍的回赐与厚待。伊斯兰信仰教导我们,除了日常施舍之外,我们还必须在斋月结束前完纳“开斋捐”(又称“麦子钱”),倘若我们本身有能力施舍、却没有帮助身边的穷苦之人,倘若我们没有在开斋节会礼前完纳“开斋捐”,我们的斋戒就并不完整,我们甚至无权欢庆充满喜庆的开斋节。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伊斯兰所提倡的社会责任感,这种面向贫民的社会福利,注定会激励更多人去慷慨施舍。
 
施舍的种类各式各样,重点在于我们的内心,而非我们施舍的钱财,施舍也不仅仅局限于钱财。只要我们做了任何能改善他人困境的事,这件事就属于施舍。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人体的各个关节在太阳照射的每一天均应施济;在两个人之间履行公正是施济;帮助一个人骑上骑乘,而后再把行李递给他,这也是施济;美言是施济;为到清真寺礼拜而走的每一步都是施济;扫除路障亦是施济。”【布哈里圣训集2989段】
 
使者(愿主福安之)还说:“人真正的财富就在于他在今世所行的善功,当他归真时,人们会问:‘他留下了何物?’而天使则会问:‘他带走了何物?’”
 
因此,请我们每个人都扪心自问:“我到底为别人做了些什么?我是否施舍过别人?”如此,我们或许能更好地衡量自己到底有多慷慨。
 
若你施舍,你的财富其实并不会减少,你自身的价值也不会降低,相反,施舍会从各个层面给你带来提升,若主意欲,它会给你带来今后两世的回赐。
 
我们务必要明白,真正的慷慨与施舍,与我们的收入水平并没有多大关联,施舍的关键,在于施舍者的内心。
 
正如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所言:“施舍并不会让你变穷。”很多人其实有能力施舍,但是,他们却没有一颗愿意施舍的心。很多人拥有的其实很多,但是,他们拥有的越多,施舍的就越少。因此,若你想要施舍,请不要单纯打开钱包去展示你的慷慨,你要做的,是要从心底带着纯洁举意去出散你的钱财——伊斯兰教导我们,最好的施舍,就是隐秘的施舍,隐秘到我们用右手施舍时,我们的左手甚至毫不知情。
 
生活不只是财富与地位,还在于我们为他人所做的贡献,我们付出的越多,我们的回报就会越大,正如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所言:“真主造化人类,实为使世人互帮互助、互相受益。”
 
要记住,我们的存在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倘若我们能够给他人生活带去美好,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会变得异常美好。倘若我们不愿去给别人带去美好,我们自己的境况亦会每况愈下。
 
转自伊斯兰之光
http://www.norislam.com/e15/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46&id=7945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社会组织立法“三合一”:因何?何以?如何?
       下一篇文章:为了纪念一位天主教的圣女而设立的节日——国际慈善日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