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观察
 
乐山大佛归来!“洗了个脸”,焕发青春
发布时间: 2019/4/11日    【字体:
作者:中国佛教报道网
 
 
 
 
 
导读
 
曾经,我们熟悉的乐山大佛是酱紫,巍峨无比的同时,却有个“花脸”,好似得皮肤病一般。如今,经过几个月“清洗”、“治疗”,大佛的面部问题终于“治好”,看上去年轻不少。
 
导致“花脸”的元凶究竟是什么?
 
经过“诊疗”,维修人员发现,“病原体”主要为苔藓、地衣等藻类、菌类生物。
 
它们又如何被清除呢?
 
大佛“体检”项目负责人、中铁科研院西北院文保中心副主任孙博说:“这次脸部未添补任何材料,就像女孩做脸部SPA一样,只是擦脸、蒸面、打磨。”
 
为清除黑斑又不破坏大佛脸部面层,十几个工人只能拿无纤毛巾一点一点为其“洗脸”。针对个别地衣或菌类粘得特别牢的地方,项目组还使用了蒸汽法对其进行软化,再用砂纸挨个轻轻打磨。
 
“就像胶水粘信封,直接撕开的话,信封也会被撕破。但放在杯子上熏一会儿,操作会简单许多。”孙傅说,“暴力破解”很可能导致连植物带大佛面层一起撕开。
 
除头部脚手架已被拆除,3月25日,大佛胸部脚手架也在着手拆除;4月1日,九曲栈道将重新对外开放;4月下旬,大佛“体检”报告将正式对外发布。
 
提到九曲栈道,即为大佛右侧悬崖上一条自上而下盘旋至大佛脚下的险峻栈道。来一场惊险、刺激的栈道体验,近距离领略大佛的无限风姿,这是万千游客最为梦寐以求的。如今栈道重新开放,绝对是个大好消息。
 
大佛为何要“体检”?
 
本次胸腹部残损开裂区域的抢救性修复,自去年10月8日起,历时将近半年。而新中国成立后,大佛已经历9次较大规模修缮。
 
现在不妨探讨一个问题,大佛为何要“体检”呢?
 
因为它是一个相当脆弱的“老者”。大佛开凿于唐代,距今已逾千年,且所处山体为质地较软的红砂岩,保护难度极大。同人一样,岁月不仅带来阅历,还有种种疾病。
 
我们在时光车轮中回溯,2001年的大修,大佛头部、胸部、手部、脚部等均得到修缮。但景区管委会文物部门据长期监测发现:大佛头部发髻附加层材料,出现裂纹和脱落,并致使部分发髻裸露;颈部修缮材料起鼓崩裂,面积越来越大;胸腹部多处起鼓并出现较长裂口,且开始与大佛基岩脱离。这些不但破坏了乐山大佛的整体形象,破损部位一旦剥离坠落,还会危及下方文物本体的安全,存在明显隐患。于是,也就有了最近这次历时半年的修缮。
 
对维修人员来讲,修缮要讲究,拆脚手架也得讲究。过程应缓慢有序,确保不会意外碰伤文物本体与周边岩壁。同时,文保人员还会采用软梯从半空中对大佛手部指缝等平时难以清理位置,进行植物病害去除与清洁工作。
 
所有这一切,都旨在让乐山大佛以最佳状态重新与游客见面。
 
历经千年风霜雨浸,大佛依然安祥平和地俯瞰着足下惊涛。他是跨越千年的老者,但在文保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又不断焕发出青春。
 
揭秘佛像的前世今生
 
我们走进任何一座寺院的大雄宝殿,仰面即是巍峨庄严的佛陀圣像,然而佛像并不是一开始就端坐大殿。它也经过了岁月漫长的洗礼,一次次演变方成就了今天的样子。
 
在古代佛教最初的教义里,释迦牟尼本人反对偶像崇拜,佛教徒们也认为制造佛像是对佛的亵渎,仅以莲花座、足印等佛教标志寓意佛陀。直到公元前后,佛像才开始出现在世人面前。两千年来,佛像制作多样化发展,每个国家的造像者都将佛像结合了当地的民族文化特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造像风格。
 
在中国,佛教造像更是经历了数个朝代的更迭,从齐魏的端庄超神,到唐朝的世俗化,到宋元的平实近人,再到明清的庄严华丽,一个个朝代的造像者们在艺术上不断创新,为中国的佛教造像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回顾整个佛教造像史,几乎就是回溯了佛教发展的简史。
 
在原始佛教时期,神秘的足印就是佛像的前身。在这个时期,由于原始佛教具有强烈的无神色彩,人们只能用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我们现在最熟悉的莲花座,在那个时候,就代表着佛陀本尊。
 
到了公元一世纪,佛像开始大量诞生,于是这个时期便被成为佛像时期。佛陀开始以站立或打坐的方式被塑像,用各种神秘的手势表达不同典籍里佛陀传法的故事。
 
而后的大乘时期,造像者们开始往佛陀的手中放置法器,并用艺术的手法凸显佛陀智慧。如用佛陀头部的莲花光环象征智慧等。
 
随着金刚乘佛教的兴起,佛陀的形象变得丰富多彩,佛像的衣着与配饰也开始变得光彩,充满着造像师独运的匠心和精湛的技艺。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武当山古建筑群亟待维修
       下一篇文章:巴黎圣母院大火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