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他山之石
 
古印度思想史上对神造世理论的批判
发布时间: 2021/12/10日    【字体:
作者:姚卫群
关键词:  古印度 神造世  
 
 
一、弥曼差派《颂释补》中对神造世理论的批判
 
  弥曼差派是古印度婆罗门教哲学派别中的重要流派。婆罗门教在发展中一般是主张有神论的,而且早期弥曼差派也不明显反对有神论。但此派在发展中,在理论上出现了反对有神论的倾向。论述这方面内容最典型的就是公元7—8世纪此派重要思想家枯马立(Kum0rila)所著的《颂释补》。
 
  《颂释补》主要是从逻辑分析的角度来对神造世理论进行批判,认为这种理论无法自圆其说。书中所举的例子很多,此处选录一些较典型的:
 
  批判之一:如《颂释补》46中说:“在那时(无人存在时),谁知道生主并把他的特点告知其后被创造的人们呢?如果谁也没有感知过他,那怎么确定他的存在呢?”这里说的“生主”也就是创造世界的神。枯马立拉的意思是说,在神造世时还没有人,因而现在关于神造世的说法是没人能证明的。
 
  批判之二:有神论者认为神创造了世界。那么,这神就应该有身体,而他的身体不可能是其自己造的,而是其他的创造者造的。但这样一来,造世的神将无穷无尽,这是不可能的。因而,唯一的最高造世神也就不能真的存在。如《颂释补》48—49中说:“如果认为生主有身体,那么这身体肯定不能是他自己创造的。这样我们就不得不设想(有创造这身体的)另外一个创造者。”在古印度的思想家看来,论证只要陷入无限循环,就一定是错误的。说神的身体由另一个神创造,那么,另一神的身体是谁造的?这样追问下去就无穷无尽,因而神造世说是不能成立的。
 
  批判之三:有神论者认为神创造了一切,并且认为神由于怜悯而创造世界。那么,神应该仅仅创造快乐的生物。但在世界或世间事物没有被产生之前,哪里来的怜悯对象呢?《颂释补》52中说:“在没有怜悯对象时,生主怎么可能有这种怜悯呢?即便他纯粹被怜悯所驱使来创造世界,那他也应仅创造快乐的生物。”因而,神造世之说存在着矛盾。
 
  批判之四:有神论者认为神创造了一切。但这创造的动机很难解释。《颂释补》55—56中说:“如果没有要达到的目的,即便是傻子也不会行动。因此,如果这创造者无任何目的地行动,那他的理智还有什么用处?”“如果造世者的活动仅仅是为了娱乐这种欲求,那这样说将与他的永远满足的特性相抵触,因为大量创造工作将会成为其无穷烦恼的来源。”神创世的说法和一般认为神是至善的和具有最为完美特性的说法不符。因而,神造世理论也不能自圆其说。
 
  批判之五:有神论者认为神创造了世界。那么,神是用什么材料创造的?神不应该是绝对地无中生有吧!《颂释补》51中说:“即便是蜘蛛织网也不被认为无需任何(物质)基础。因为蜘蛛织网的唾液来自于被其吃掉的小动物的身体。”这意思是说,创造总是需要材料的,但在神创造之前,神什么材料也没有。这样,创造就无法完成,神造世之说也就很难解释得通。
 
《颂释补》中还有不少此类材料,坚定地否定世间事物或世界本身是神造的,对古印度流行的神造世理论进行了有力的批驳。弥曼差派通过分析神造世说在论证上的种种问题,表明这种创造是不可能的。由于神造世之说通过逻辑推导被认为是不能成立的,因而枯马立拉等弥曼差派思想家得出结论:最高神是不存在的。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论宗教在宪政发展过程中的法治价值 \梁铭明
摘要:宗教作为一种长期存在于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社会发展中发挥过许多…
 
宣誓的神学基础:以亨利八世时期效忠宣誓运动为例 \王凯
摘要:宣誓在人类历史上普遍存在,至今依旧被用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场合。在基督教神学…
 
游走在上帝与凯撒之间——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的政教关系研究 \李松锋 李树忠
宗教作为美国的立国基础,在美国一直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世俗政权的联邦政府如何…
 
16-17世纪葡萄牙殖民当局以及教会在印度果阿推行的强迫性宗教改宗运动的历史 \顾卫民
摘要:本文讨论的是16-17世纪葡属印度殖民地当局与天主教会当局的强迫性宗教改宗运动,…
 
宗教团体合法性重建——以南京马家街道场为例 \谢燕清
摘要:通过建立净空派道场,南京净空派信众确立了自身的合法性,但获得体制承认还需努…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维吉尔史诗中的罗马主神
       下一篇文章:《薄伽梵歌论》玄言寻绎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