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财产
 
文化交流融合视域下的景教图像演变
发布时间: 2025/1/3日    【字体:
作者:王敬
关键词:  文化交流 景教图像  
 


“景教”是对唐代传入中国的基督宗教聂斯脱利教派(Nestorianism)的称谓。(丁光训、鲁贤主编:《基督教大辞典》)景教在5-6世纪通过古丝绸之路,经由波斯、中亚传入中国,在唐代时曾经极为兴盛,《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说是“法流十道”“寺满百城”。景教在中唐时逐渐衰微,但在东南沿海地区直到唐末仍有景教徒活动。元代时,景教重新开始在中原地区传播,元代之后逐渐衰微。

 

景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反映了当时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情况,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文化交流融合的状况反映在各种关于景教的文献记载中,也直观地表现在不同时期的景教图像之中。

 

目前关于景教文献的研究已经比较多,本文主要是以景教图像遗存为中心,探讨其演变过程,以及其中所展现的文化交流融合的状况。

 

 

景教绘画遗存,主要包括新疆吐鲁番高昌遗址、敦煌莫高窟遗址、罗布泊米兰遗址的壁画。尽管目前残存的景教绘画不多,但却是珍贵的资料。

 

20世纪初在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外的景教寺院遗址中发现的壁画残片,是唐代西域景教绘画的代表。其中一幅相对完整的壁画,描绘了当时高昌举行景教“棕榈枝主日”的宗教仪式,因此通常被称为“棕枝主日图”或者“圣枝节图”。这幅壁画残片生动体现了古代丝路上不同文化元素的交流融合,既承袭了当时中亚地区的自然主义绘画技巧,又融合了唐代中原地区写意画的风格。例如,这幅壁画融合了唐代中原地区的绘画元素,最明显的就是壁画的平面布局,不讲求焦点透视,而是通过画面结构的疏、密来突出人物的重要性,而以画面构图的节奏来突出画作中心人物的画法正是唐代中原地区人物画描绘场景的模式(比如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此外,画面最右侧女子的服饰也是唐代流行的衣饰,显然是参照中原地区的形象而绘制。而另一幅壁画残片描绘了一位红衣女子忏悔或祈祷的画面,从其服装样式来看为回鹘人,不过壁画的画风则与唐代“仕女图”如出一辙,也是受到中原地区人物画的影响。

 

景教寺院遗址中发现的壁画残片还体现了不同宗教文化的交流融合。例如,2021年,新疆奇台县唐朝墩古城遗址北部的景教寺院中殿内发现了一幅景教壁画,画面也是描绘棕榈枝主日的场景,主体为一位骑马(驴)的人像,身着华服,饰有飘带和铃铛;头部绘制背光,卷发、戴祥云十字架帽冠;手持红色权杖,杖头顶的十字架与帽冠的表现形式相同。这幅壁画中就有莲花的佛教装饰纹样,而且这座景教寺院的边上还有佛教寺院遗址,生动体现了当时多元宗教并存、多种文化交流融合的局面。

 

 

随着景教在唐代的流行,景教图像也更多融入了中国文化的元素。例如,立于唐建中二年(781)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石碑立于石龟之上,有螭首,合抱一大珠;十字架绘制在螭首中间,用莲花和祥云加以装饰。在河南洛阳出土的建造于唐元和九年(814)的景教经幢,勒刻《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经文、幢记及6幅图像。这座景教经幢采用了佛教陀罗尼经幢的形制,为八棱石柱;尤其是经幢上端雕刻有对称的天使像,凌空飘逸,步下还有流畅的祥云,造型与唐代佛教雕刻、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极为接近。无论是十字架与莲花、莲台图案相结合的图像特点,还是景教的天使像与佛教飞天形象的相似性,都说明景教逐渐吸收中国佛教的艺术形式与内涵,形成了中国景教图像特有的艺术形式。

 

而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唐代景教绘画更是如此。20世纪初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绢本残片景教圣像画,大约绘制于唐代中晚期(910世纪),画中人物冠冕上有景教十字架,胸前配挂着景教的十字纹,杖头也有十字架的装饰,这些十字架的形式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这幅绢画的绘画风格是以唐代佛画为基调的,采取了中国古代绘画中菩萨像的画法:头部绘制了背光,身披纱衣;佩戴有十字莲花装饰的头冠,坠有十字架的项圈;左手持杖,右手姿态呈莲花指状,与敦煌壁画中菩萨所持的施法印相似;画面中的主体形象占据大部分画面,背景是零星飘落的小花朵,这种画面设计与其他地区的圣像画不同,极大增强了形象的亲切感。据史料记载,在10世纪前后的敦煌地区流行采用佛画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景教内容。(朱谦之:《中国景教》)这幅绢画应该就是其中之一。

 

三、景教图像的中国化在元代表现得更为明显。

 

例如,福建泉州的十字架图样,下面有莲花或者祥云衬托,显然融合了中国佛教装饰艺术的风格。1946年在福建泉州发现的墓垛石,中间雕刻着一对合捧十字架的飘带天使,耳下有垂环,肩上有飘带,袖袍宽大,与中国佛教的飞天形制相似。1975年发现的四翼天使墓碑石更是典型的中国化的作品:碑面浮雕一位天使,结跏趺坐于祥云之上;头戴波斯王冠样式的三尖冠,两耳垂肩,脸庞丰盈;披着元代流行的云肩,颈饰璎珞;双手捧莲花十字架在腹际;肩后两对展开的羽翼后有飘带。这类飘带天使的刻画在泉州景教石刻极为常见,都是采用中国佛教的造像艺术形式,与泉州元代菩萨坐像相似。

 

此外,1919年发现的元代房山景教十字寺的两方十字架石刻,端面刻有十字架,中央有宝相花花瓣,下端雕刻有莲花座等作为装饰,侧面雕刻有一牡丹花,不仅汲取了中国佛教艺术元素,同时还采用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作为装饰;后者的碑额为双龙戏珠,也是中国化的设计形式。

 

景教图像遗存是古代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见证,不但生动反映了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也体现了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包容性特点,值得深入研究探索。

 

《中国宗教》杂志2024年第8

微言宗教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近代以来日本宗教对话发展的政策性动因论析 \陶金
摘要:受1893年万国宗教大会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的宗教团体已经出现了多…
 
从“基督教世界”到“信纲式国家”:现代宗教权利的萌芽 \董江阳
摘要:人类历史从宗教暴力,到宗教宽容,再到宗教自由,经历了一个漫长艰苦的演化过程…
 
良心自由:公民社会的“灵性资本” \张生
——《良心的自由——从清教徒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评介<正>《良心的自由——从清教…
 
德国联邦国防军军事教牧初探 \楼天雄
摘要:1957年2月22日,德国政府同德国福音派教会签署了有关军队宗教服务的“国家协议”…
 
双赢的分离:试析智利天主教会的去特权化——19世纪中期至1925年 \张佳蓉
摘要:智利建国初期,以天主教国教地位为核心的教会诸多特权得以确立。19世纪中期始,…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金陵刻经处对韩国佛教的影响
       下一篇文章:没有文章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