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慈善
 
建筑作为社会过程:无止桥乡村公益建设实录
发布时间: 2023/4/21日    【字体:
作者:潘曦
关键词:  建筑 社会过程 无止桥乡村公益建设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非常感谢黄老师的邀请让我有这个机会。今天我虽然是一个人出现在屏幕里,但今天我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我们北京交通大学和兄弟院校无止桥团队的200多人次志愿者,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团队从2017年到20225年以来,在一个华北的小村庄里的乡村社区营造实践。同时,也是趁这个机会,来介绍记录了我们团队五年实践故事的新书——《建筑作为社会过程:无止桥乡村公益建设实录》。

 

缘起:奔流175公里的纽带

 

从北京城区出发,由怀柔出城,再沿白河、汤河一路向北,经过175公里的路程,就来到了河北省丰宁县汤河乡的小窝铺村。这个村子看起来是一个寻常的华北村庄,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20人(2021年底)。村民主要靠务农为生,大量青年村民外出务工,村中常住人口主要为中老年人以及在邻村和汤河乡上学的中小学生。村子的生活通常很平静,但是也有一些热闹的时候,比如妇女们经常组织广场舞、绣花等活动;每年的三月、七月,村中会请神求雨、唱戏祭祀;冬季农闲时节,尤其春节前后,是各类喜事宴请最为集中的时期。

 

然而,因为“水”这个关键词,这个看似平常的华北村庄和首都北京连在了一起。北京作为一个218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有着很高的用水量需求,其中将近一半的用水量都来自于城北的密云水库。2015年,联合国观察员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对密云水库上游流域的水源地进行普查之后,将小窝铺村作为北京的水源地列入了欧盟的“大都市饮用水源地可持续保护项目”(Megacites and their Watersheds),在村中陆续建设了河流缓冲带、生态厕所、透水广场等一系列设施,并于2017年开始在村中筹建溪芽环境教育中心,作为水源地保护的公众教育场所,我们无止桥团队幸运地得到了这个设计委托,于是从2017年开始,一批又一批地大学生志愿者一次次地往返于北京和小窝铺之间,开始了在这个村庄中的公益建设。

 

从交大校园到小窝铺村距离约175公里。五年来,这175公里的路程见证了首都城市的车水马龙,见证了密云水库的广阔沉静,也见证了潮白河水系源头的一座村庄里,一群大学生和一群村民之间的互动。五年来,我们团队和中国农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珠海学院等高校和多位社会义工一起,在这个村庄完成了6个设计项目,以及一系列服务民生的社会活动,今天我就会和大家分享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相信看到刚才的图,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就这么6个小项目,需要这么多人五年的工作吗。如果交给一名职业建筑师,或许5个月就全部搞定了,大学生做项目,经验少、速度慢,而一趟又一趟地来回往返,其实项目成本还不低。这样的乡建是不是太理想化、太不接地气?12年前,当我才刚刚以一名学生志愿者的身份加入无止桥的时候,我曾经问过当时的无止桥基金主席、香港中文大学的吴恩融教授,当时吴老师的回答是:“Education is expensive“。他认为,这样的实践不仅仅是在支持乡村建设,也是在培养大学生,因此项目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有相当一部分是花费在学生的成长上的。

 

行动:建筑作为社会过程

 

而今天,我想给出另一个答案,我发现这样的实践对于乡村来说,也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乡村而言,这些实践的产出并不仅仅是那几个小房子(确切地说很多连房子都不是),还有很多无形的效益。实际上,我们是把“盖房子”这个事件,作为一种途径、方法,去搅动乡村社区,就像是在平静的池塘里扔下一块石头,以此去激活人心,推动乡村社区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我把我们团队的核心理念概括为:“建筑作为社会过程”。

 

1、初试:废弃小学的改造

 

最开始的项目是村中废弃小学的改造,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最初对于环境教育中心的选址。这所学校建成于1986年,自2011年村小撤并后已废弃多年,是一个小型公共空间的理想的场地。而无止桥基金会则希望这个地方同时也可以成为其华北地区的一个基地,为各所大学的无止桥团队提供实践教育的平台。同时,村委会也提出要求,希望改造后的场地要满足村中红白喜事举办宴席、妇女广场舞活动、村民集体议事等需求。此外,毗邻学校用于唱戏祈雨的戏台也已年久失修,驻村的戏班子也缺少住宿之处,村委会希望项目能将戏台一并修缮、并在校舍内提供戏班子的住宿空间。

 

于是,这个1700平米的基地(建筑面积不到300平米),承载了三个甲方的诸多需求。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方面作为社区中心,为村民设宴、观戏、集会、锻炼提供场所;一方面作为水源地的教育机构,向公众提供环境教育,以及配套的服务设施;同时,还是京港两地大学生的乡村建设实践基地。面对这些方面的需求,我们通过几个方面的努力完成的第一阶段的设计工作。

 

第一,通过集体记忆的保存,增加认同感。这所学校的校舍建于1986年,作为学校使用的时间甚至更长、以致于村民们无法准确地回忆。所以,学校虽然已经废弃不少年了,但是在村民的集体记忆和村落认知中,仍然是重要的公共空间。所以我们想,既然要让这里重新成为一个公共空间,那么就希望能在改造中把一些局部留存下来,保留村民们的集体记忆,来获得村民对这个地方的熟悉感和认同感。所以我们留下了学校的校门门垛作为入口的标志,留下了学校围墙的墙垣、提示学校和戏台观演空间之间的边界,还留下了场地中的8棵树提供遮荫,以及伙房与校舍很有年代感的外立面,包括墙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这句校训。

 

第二,通过空间秩序的梳理,增加公共性。这块场地在学校停办以后,使用的情况并不好,原先的院落是一个尽端路,从村落方向需要调转180°才能进入,加上围墙紧锁,使用十分不便。因此我们希望对场地的空间秩序做一个梳理,一方面保留过去的一些空间格局,延续空间的记忆;另一方面,提高空间使用的效率。

 

首先,我们保留了校门的门垛和两颗柳树的位置,作为第一个空间节奏的节点;接着,在原校门口升旗、集会的位置设置了一口碾盘,作为人群环绕、停留的一个小中心;第三,在院落东侧设计了矩阵花坛和一个室外讲台,因为曾经在这里上学的孩子们说,这里原本是一片杨树林,在她的记忆中,这片树林是“一大片方格子”,她特别喜欢在格子之间跑跑跳跳,加上IUCN要求设置室外教学空间、种植地方植物,矩形花坛就很快定稿了。然后,我们拆除院落西侧围墙、在东侧增加了一个次入口,一方面形成轴线转折,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增加入口,增加交通的便利性;最后,我们在南侧外墙扩大了村务公告栏的面积,并且增设了栈道,完善了整个场地的环形流线。

 

第三,对仪式空间和象征元素的营造。我们认为,这块场地作为村落核心公共空间,它的气质应当和日常空间有所区别。尤其是戏台本来就是唱戏愉神、祈求风调雨顺的地方,这个村子又是作为首都北京的水源地要作为环境教育的基地,因此希望场地中能适当地体现其中的纪念性。

 

这种纪念性一方面体现在戏台上,戏台不仅是公共集会的地方,实际上也是文化的教化发生的地方,我们以原有的学校围墙为一条侧边修整了戏台场地的另一条侧边、加强了戏台和观演空间的对称性,增加了空间的仪式感,场地的对称轴指向河流对岸的土地庙、形成对话关系。同时,场地本来模糊的边界,导致周边居住的村民时有加建房屋、堆放物资而占用公共空间的现象,公共空间边界的明确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这些现象。

 

另一个纪念性的节点则是院中设置的碾盘。我们发现这块碾盘被弃置在戏台一角,又把它重新组装好、安置在了院门门内,并接通水源、形成了一处泉水。作为小窝铺村北京水源地身份的象征。同时,这个碾盘依然保存着使用功能,村民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进入院落使用碾盘,也增加了院落的一个使用功能。

 

第四,室内空间的可变性。前面我们提到,三位甲方提了很多设计要求,挑战最大的地方其实是校舍的室内设计。我们要在校舍不到200平米的空间里满足一大堆的功能需求:又要摆设宴席、又要集会讲课、还要容纳住宿并配套洗浴。所以,可变空间好像就成了唯一的选项。

 

我们把校舍的其中8间教室打通形成了一个大空间,其中最东侧开间将地面抬高、形成讲台。余下的7个开间,设计了4组可变家具。校舍东侧的两个双人客房和淋浴间。这样以来,通过家具的变换组合,这个空间可以形成三类模式:1)集会模式。配备投影、音箱、风琴、灯光,最多可容纳160人集体活动。2)宴席模式。红白喜事时,讲台可以作为仪式空间,其余家具收拢,可容纳8桌、80人聚餐。3)住宿模式。每组可变家具可提供双人床、书桌、屏风,讲台作为榻榻米,加上两个双人客房,最大可容纳14人住宿。

 

听到这里,你可能又会产生疑惑。诶这些不都是建筑师常用的手法吗,“建筑作为社会过程”这个理念体现在哪里了?

 

其实这个理念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磕磕碰碰的项目过程中逐渐发现的。在室外场地的施工中,校门的门垛在施工中被车辆撞倒,场地中试图保留的9棵大树为了给太阳能广电板的安装让路被悉数砍伐,一度给团队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这些保留元素本来是我们得意的设计,谁想到设计方案做出来了,但设计条件没了!

 

但令人欣慰的是,第二年春天,村里广场舞队的阿姨因为经常在院子里练习,对这里产生了认同感。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在院落中的花坛里种上了花,还给我们发来了照片和视频。而且可以看到,这些花并不是随意栽种的,而是经过精心的组织和种植方案设计(横竖间隔种植、灯下夜来香),是大家集体完成的。领头的阿姨说,一家分一个花坛,怕大家维护的积极性不一致、最后整体效果不好,所以大家商量着一起种、一起养。这件事情给了我们极大的触动,让我们意识到,空间和人,始终都是在相互塑造的。当物质空间的改变切实改善了村民生活,这同时也会增加他们的认同,而这种认同,是推动空间进一步建设发展的重要动力。

 

2、发展:社区式环境教育中心

 

于是,从2018年阿姨种花的这个春天开始,我们开始调整团队的工作方式。一方面,我们更加重视“硬性”的物质建设和“软性”的民生活动两者的平衡,除了项目的调研、设计、施工组织外,还开展了很多服务村民日常生活的工作,让村民更加了解我们和我们的工作,最大程度地争取他们的认同。慢慢地,把我们为村民做设计,变成我们和村民们一起做设计,一起把村子变得更好。另一方面,我们发现社区community是农村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单元,所以环境教育也好,物质空间建设也好,实际上都是“嵌入”在村落社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不限于一个改造的学校,而是可以把整个村子变成一个“社区式”的环境教育中心。当我们把社区、把聚落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那么人居环境的改善、社会活力的激发和环境教育的沁润其实是可以不分彼此地综合推进的。

 

于是,2018年,我们完成了小学室内的改造,这个前面已经介绍过不再赘述。

 

2019年,我们完成了2个项目。1个是把小学原来的伙房改造为社区厨房。随着来这里集会、跳舞、办事的村民越来越多,村里就提出把这栋闲置的伙房改造成公共厨房,由村委会和广场舞队的阿姨各执一份钥匙,同时在室外加盖了一个半室外的棚子用于临时搭设室外的锅灶。这样红白喜事、村子集体活动的时候可以用社区厨房来备菜做菜,戏班子、驻村志愿者也可以把这里作为厨房和活动室,小学作为社区中心的功能更加完善了。

 

另一个是公共取水点的建设。小窝铺村最早是依靠村子东侧的一处泉水发展起来的, 村民们称其为“东水泉子”。这处地下泉水四季长流、水质清冽,是村民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水源。在2018年之前,村民们用水管将泉水沿排水明渠引至主路边,日常用水需要蹲在水管口处,十分不便。后来我们在这里设计修建了一个取水平台,不仅让村民们取水用水更加方便,也重新唤起了人们对于本地龙王“缺尾巴老李”的集体记忆。

 

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我们没能够落地实际的空间改造项目,但是我们利用之前收集的资料,给村里制作了数字博物馆。这个数字博物馆后来成为环境教育中一个非常有用的平台工具,不仅让村民们用全新的视角看待自己生活了多年的村庄,也可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去更仔细地观察和发现村落中的各类自然元素。

 

2021年,我们的“社区式”环境教育中心进一步扩展了范围,从小窝铺主村扩展到了其它村组。在除主村外常住人口最多的干柴沟村组,我们为村民们修建了一处活动广场,给村里红白喜事办室外宴席、阿姨们跳广场舞、孩子们打篮球一个舒服的地方。最想给孩子一个篮球场的父亲主动让出了家门口的玉米地,广场顺利地修了起来。

 

同一年,我们还在村民们最常用的过河点设计了一座步行便桥和一处滨水的环境教育小讲堂。这里不仅可以方便村民们日常劳作过河、休憩,而且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式”环境教育中心的体系。历年来修建的场所、设施,与村子里的道路、河流、空间节点集合,为环境教育的室内和室外课程提供了所需的空间。不过可惜地是,因为项目涉及沿河的诸多农田,关系的协调工作未能很好地完成,现在仍然出于悬置阶段尚未落地。希望将来能有机会付诸实施。

 

3、理念:建筑作为社会过程

 

模式1:多方参与的组织模式

 

考虑到环境教育中心要满足多方人群的使用需求,因此整个项目过程的组织采用了村委、村民、非盈利组织及志愿者多方参与的模式。其中,村民和学生志愿者是最主要的实施者,方案的设计与表达主要由志愿者在与村民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完成,施工建造由村中工匠指导志愿者和其他村民共同完成,村委会和非营利组织提供建议和资金支持。

 

我们在项目的每一个重要节点,都会和各相关方充分地沟通,保障大家都满意了,才继续往下推进工作。(示例:村民大会)线上的村民大会,大家涌到了镜头前。

 

模式2:“忙里偷闲“的合作模式

 

小窝铺村作为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村落,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受农业生产周期的影响很大,施工建造需要在农闲时期进行;学生志愿者也需要完成教学环节,只能在课余时间进行调研和设计工作。因此,每年的项目被分为调研、方案沟通、材料运输、前期施工、主体施工等不同阶段,整个项目是分散式地嵌入在村落的农闲期和高校的假期之中完成的。

 

模式3:建设与使用交织的推进模式

 

不同于常规建设项目“策 -设计-施工-使用”的模式。我们的项目采用了建设和使用交织、滚动前进的模式,村民对这处物质空间 的日常使用与其设计建造交织缠绕在一起。简单来说,就是盖一点、用一点;用一点,再盖一点。每一次建设过程给村民带来的积极影响,都会反过来促进下一次的建设更加顺利地进行。可以说,建造和使用形成了一种“利滚利”的良性循环模式。项目作为一个“社会过程”,深深地嵌入到了乡村的社会网络与日常生活中。

 

展望:“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

 

在三个具体的模式中,第三个可能是最为关键的,也是最接近乡土社会中乡土建筑本身特点的。每一次建造活动都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增加了村民们对团队工作的认同,而这种认同又反过来促进下一次建设更好地进行,从而形成一种“利滚利”的良性循环。而且也使得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被密密地编织进了一张人情的网络中,逐渐地成为一个建造的共同体。

 

回过头来看,这个共同体的良性运转,也比较好地回答了我们最初对项目的三方面设想。

 

从乡村社区营造的角度,我们通过物质空间的建设,各类便民服务的提供,为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为他们的公共活动提供了场所,切实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激发了社区的活力。

 

从实践育人的角度,我们通过走出校园、走进乡村,让学生主导去完成整个项目的策划、调研、设计、落地、使用后维护,也有效地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让大家褪去了一些青涩,变得更加成熟,既能仰望星空,也能脚踏实地,成为更加踏实的理想主义者。

 

从公众教育的角度,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得到了多家社会与专业媒体的报道,也连续多年参展北京国际设计周,尽管声音仍然微弱,但是也为增加公众对环境保护和乡村建设的关注度贡献了绵薄的一份力量。

 

很幸运,团队的付出,不仅得到了村民们的肯定,也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项目在2018年和2021年分别获得了WA中国建筑奖和ADA年度亚洲设计大奖,在专业期刊《新建筑》作为封面作品刊登。不过对于团队师生而言,最看重的荣誉始终是小窝铺的“荣誉村民”。如今,每一次进村对于志愿者们而言就像是去“走亲戚”,而志愿者们的心愿,便是和这些亲人们一起,把这个村庄建设地越来越美好。

 

社會學會社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战后日本“政教分离”原则下的政治违宪——以自民党与统一教的关联为例 \赵刚
摘要:2022年7月8日,日本宪政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行刺者是一位深…
 
主教制度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时期的国家建构 \赵博文
摘要:英国宗教改革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都铎王朝的君主们确立了一个听命于至尊…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世界孤独症日|抱“星”者,不能使其黯淡于星空
       下一篇文章:中国慈善联合会传播委员会成立,聚合各方力量助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