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政教关系
 
政教分离的宗教组织
发布时间: 2009/2/10日    【字体:
作者:王思睿
关键词:  宗教 政治  
 
 
                                        王思睿
 
 
  在西方公民社会的形成中,基督教会起到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基督教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成为王权的制衡力量。宗教改革之后的政教分离、信仰自由,培育了多元、妥协的政治文化。马克思和韦伯对于宗教在现代化中的作用有过截然不同的评价,现在看来,是后者的观点占了上风。
 
  中国传统宗教的教义和组织,与西方和穆斯林世界有非常大的不同。但是,宗教情怀和宗教团契,同样是大多数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有人说,当年中共的吸引力,就来自于它的类宗教(准宗教)特征和功能。当它的这种性质被彻头彻尾的功利主义和机会主义取代后,各式各样的"气功组织"和家庭教会的迅速崛起,也表明了当代人对于宗教生活的渴求。
 
  自古以来,宗教组织就是一种安定社会、净化人心的力量。任何宗教教派都旨在劝人从善,慈悲为怀,并在赈灾、济贫、养老、慈幼、义诊、兴学、扶残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当代宗教组织的复兴和繁荣,与现代化的进程和公民社会的发展,也是并行不悖的。在台湾,自1989年以后,获准登记的宗教团体愈来愈多,除了在1996年和1998年以外,年成长率都在24%至103%之间,2000年的宗教团体数是1989年的13.04倍。至于台湾地区已登记在案的各宗教团体之社会服务发展概况,截至1999年底,则包括:医院29所、诊所19家、大学10所、专科学校6所、职校14所、中学30所、幼儿园、托儿所507所、其他文教机构590个、养老院16家、身心障碍教养院26家、青少年辅导院15家、福利基金会98个、社会服务中心71个、其他公益慈善事业120个。在各类宗教组织中,尤以慈济、法鼓山和佛光山等佛教组织的表现得最为出色。台湾研究人士指出:"由此可知,宗教力量之分布深广,已经嵌入台湾底层社会,其本身所蕴含丰富与多元化的潜在社会福利资源,及社会教化功能,自然应予重视与开发。"
 
  在中国大陆,所谓的"宗教信仰自由"只适用于官办宗教组织,当局对于民间的各种宗教组织和准宗教组织,采取了压制和打击的政策。根据李凡《基督教和中国政治发展》一文提供的数据:官方统计称,三自爱国教会人数在2000万左右,家庭教会有2000万。而家庭教会方面的统计称:仅家庭教会,天主教人数有1000万,新教有5000万到7000万。所以,基督教徒总数在8000万到一个亿之间。据说,有的内部统计数字还要高,可以达到1.3亿左右。如果按1.3亿算,则占中国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而按8000万算,也在7%左右(香港占10%,台湾占3%)。30年前,中国基督教徒只有大约200万,30年后翻了40~50倍。据说,目前仍然在以年增长率5%的速度在发展。按照这个速度,到2020年的时候,中国基督教的总人口会达到近两个亿。如何对待家庭教会,已经成为当局极为头痛的问题。如果承认其合法性,就等于承认了教会自治;如果拒不承认其合法性,就是把一亿多中国人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眼下,知识界中有人正在步康有为后尘,推行以儒教为国教的运动,这显然是在与政教分离的历史潮流背道而驰。从历史上看,中国自汉唐以来,就实行宗教多元化政策。从台湾的经验来看,在蒋介石独裁时期,天主教和基督教等外来宗教的人数迅速增加;而在解严以后,本土的佛道两教的发展势头就超过了外来宗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宽松而日益昌盛。政教分离,教会自治,多元竞争,是未来中国宗教发展的三大原则。
 
 
 
           (本文节选自“中国宪政民主的实现途径(上)”,原载领导者2008/12,第25期)。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从超越世俗到走向神圣 \曾润波
摘要:本文分析了俄罗斯总统普丁在公开国家发言中所涉及的宗教和神秘元素,选择了能够…
 
阶级投票、宗教投票与德国两大“人民党”的选举表现——基于北威州与巴伐利亚州的比较分析 \张孝芳 李祉球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在德国两大"人民党"中,联盟党的支持率保持相对稳定,而社民党…
 
南京国民政府基督教团体立案政策与实践 \杨卫华
摘要: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试图以立案为抓手,加强对基督教团体的管理与控制,并进行…
 
试析新教参与韩国政治的过程及特点 \郑继永
摘要:宗教对韩国政治有着重要作用。解放之后,新教在政治上处于有利地位,在政治和组织…
 
中国近代的基督教社会主义 \周伟驰
内容提要:在基督新教向全球传教的过程中,曾发生过“优先传文明还是传福音”的讨论,…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利维坦、恐惧与立法
       下一篇文章:中国政教关系再论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