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政治
 
天主教教宗:曾致信习近平并收到回信
发布时间: 2014/3/21日    【字体:
作者:佚名
关键词:  天主教 政治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进行周日例行祈祷讲道时也不忘提及失联的马航客机,率领信众为马航祈祷。

   
     方济各近日也首度讨论中国问题,透露他曾致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并收到了习近平的回信。他是历任致函中国领导人的教宗中首个透露有接到回信的人。

     教宗方济各近日接受意大利媒体访问,其间透露了他与习近平互通信件的经过,他表示:“我们关心中国。习近平主席晚我3天当选。他当选时,我寄了封信给他,他也回了封信给我。我们和中国之间有些联系。我十分关爱这个伟大的民族。”

     据查,方济各去年3月13日当选为教宗,习近平是在3月14日当选国家主席。

     方济各受访中提及中国的寥寥数语,是他上任近一年来首次正面就中国问题发声。此前,他曾在去年4月为雅安地震灾民祈祷,并在五月呼吁信众为中国教会祈祷。

     观察家认为这展示了中梵领导人改善关系的意愿,但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凤凰卫视 综合报道

     天主教教皇方济各上任一年,罕有谈及中国事务,但根据天主教亚洲通讯社(简称天亚社)引述报道,教皇方济各上任后数天,已致函刚成为中国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并获得对方覆函。这是教皇首次披露接获中国领导人回信。评论认为,这显示中梵领导人均有改善关系的意愿,但距离真正改善尚有漫漫长路。

     天亚社报道,意大利主要报章《晚邮报》于3月5日刊登教皇的访问,当中,教皇首次公开谈论中国及透露中梵有联系:「我们关心中国。习近平…当选时,我寄了封信给他,他也回了封信给我。我们和中国之间有些联系。我十分关爱这个伟大的民族。」不过,报道没有提及中梵联系的具体情况,遑论教皇对有关联系的进度是否满意。

     由此观之,教皇方济各去年4月为四川雅安地震灾民祈祷,又在当年5月呼吁信众为中国教会祈祷,均是在两位领导人通信之后。

     中国教会观察家管平雄接受天亚社访问时说,教皇披露通信事宜,是向外界展示中梵双方领导人对改善关系的意愿,对推动进一步对话或接触具有重要意义,但中梵都各有底线和难题,相信中梵双方都有着「继续要走一段长路的心理准备」。

      时任教皇本笃十六世曾于2007年发出致中国天主教会牧函,重申教廷愿与中国政府对话沟通,但教廷在任命主教事务上必须完全自由,当政权干涉教会的信仰问题和教律时,「我们亦不能就此屈从」。但中国的三自教会其后对主教任命有所干涉,中梵关系未能缓和。

      中国内地教友对教皇的访问反应较为积极,在内地的神父甘保禄在其博客上以「中国教会能积极响应“方济各态度和精神”吗?」为题指出,教皇的谈话,不但光是表达至真关切,「更是向中国政府和人民传递的友善与对话诚意」,是「方济各态度和精神」的体现。他以提问的方式呼吁中国教会「积极配合并响应他(教宗)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教会的「方济各态度和精神」,而不是寻找各种借口来忽略甚至消极抵制呢?」

     另据天亚社披露,传闻几位前任教皇也曾致函中国领导人以表达善意,但公开披露的,则数教皇方济各为第一位。

    (CG)

    (本文转载自:凤凰资讯: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4_03/17/34855990_0.shtml
)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如何理解“告弟兄姊妹书”中的“合一”?
       下一篇文章:中国礼仪之争部分解禁七十年的反思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