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地方民间信仰崇拜,伴随早期移民的足迹而传衍到印度尼西亚群岛,在印尼华族社区的出现、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闽粤民间信仰在印尼的传播经历了个体崇拜、家庭崇拜和社群崇拜三个时期,大量由闽粤华侨创建或兴建的华人庙宇的出现,使得闽粤民间信仰逐步进入印尼各群岛华人社区,在华族中流播开来。
闽粤地方民间信仰崇拜,伴随早期移民的足迹而传衍到印度尼西亚群岛,在印尼华族社区的出现、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闽粤民间信仰在印尼的传播经历了个体崇拜、家庭崇拜和社群崇拜三个时期,大量由闽粤华侨创建或兴建的华人庙宇的出现,使得闽粤民间信仰逐步进入印尼各群岛华人社区,在华族中流播开来。
闽粤民间信仰在印尼的传播
多姿多彩的闽粤民间信仰习俗在印尼的存在、发展、演化,表现出中华文化与印尼各民族间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对印尼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风俗民情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华人的迁徒不只是为迁徒而迁徒,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间不同文化的相互对话和交流。闽粤民间信仰在印尼各群岛的传播,与闽粤华人移居印尼有密切的关系。
华人出国时对于海路艰险、前途未卜的恐惧,使得他们在出国前往往到家乡民间信仰祠庙祷告,祈求神明庇佑,有的便将家乡神明的香火、符袋、神像随身携带远渡重洋。这时候,闽粤民间信仰流传入印尼群岛属于华人个体信仰,但这种个体信仰具有普遍性特征。到达印尼侨居地后人生地不熟,殖民地政府的欺榨压迫,劳动环境的恶劣,侨居生活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延续了华人们从家乡带去的信仰崇拜。
在印尼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建家立业,落地生根,是华人融入印尼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时候,华人们往往将从家乡带去的民间信仰神像,和祖先的神位供奉在厅堂之上,年节奉祀,对家乡神祗和祖先的信仰是整个家庭的整体意识,包括一些娶印尼其他民族为妻、生下混血儿的家庭也是如此。印尼华人相信家庭荣辱盛衰与祖先、家乡神祉戚戚相关,只有虔诚地遵奉参拜祖先和家乡神祉,才能得到列祖列宗英灵和家乡神祗的保护,华人们虽身处异帮,但自始至终感受到祖先神灵和家乡神祉无时无处不在,家庭的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在祖先和家乡神祉的监督下,每个家庭油然而对祖神的崇敬和恐惧,形成了家庭自我约束、遵守礼教的道德观念。对祖宗神明和家乡神祉的崇拜由于祭礼在印尼华族民间化的广泛展开,逐渐沉淀为印尼华族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心理态势,列祖列宗在华人后代心目中是崇高的创业者形象,后人在现实生活中所作的种种努力。都被看成是完成家庭祖先未竟的事业,所取得的各种功名或成就,也都是家庭祖辈和家乡神祉在天之灵庇护的结果。
闽粤民间信仰在印尼构成华族民间信仰的主体
闽粤民间信仰在印尼华人社区历史上构成了民间信仰的主体。在印尼早期开发的历史上,闽粤人是迁徒印尼移民中的生力军,华人们在开垦过程中,建家立业,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家庭,一个又一个的村镇,为了生存发展,为了平安健康,华人们就把家乡的神明供奉到了印尼。印尼华人移民中闽粤占了绝对多数,其所信奉的闽粤民间信仰中的神明,自然成了当时印尼社会华人信仰的主流。因此,闽粤民间信仰对于印尼华人民间信仰的形成与发展始终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印尼华族最早的民间信仰活动,是祭拜“土地公”。华侨开荒垦植,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而把家乡的神明带往印尼各群岛奉侍,在居住地附近建立“土地公”庙。创业之初,华人来自四面八方,为了团结一致,同舟共济,一道发展事业,华人们非常崇敬“关公爷”,“关公”被视为乐于助人、恪守信义的象征。清光绪十一年兴建于棉兰的关帝庙,,就是在棉兰开埠之初,闽粤华人公议在沙湾埠兴建的,已绵绵相继一百多年。[注五]闽粤海上交通发达,为华人移居印尼提供了方便,而以海为生的人特别崇拜“妈祖”海神,明代时期,一般海船都设有“妈祖”女神的神龛,并把其信仰活动带到印尼各群岛,对印尼华人社区影响很大。
闽粤民间信仰是印尼华族维系团结的精神力量
闽粤宗教信仰是印尼华人维系各自群体团结的精神力量。印尼在华人还没有南渡迁徒之前,大部分地区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华人的大批迁徒落地生根,揭开了一场虽无轰轰烈烈,却又功垂千秋的拓荒垦植活动的帷幕。面对杂草丛生、野兽出没的荒山野岭,华人们开垦过程所遇到的困苦是难以想象的。印尼华人为了加强团结,一些侨领都会带头倡议募捐建造寺庙,并派人专程返回家乡奉迎神祗南渡印尼,所奉迎神祗是华人尊崇的神佛,印尼华人寺庙的建成,使印尼华人团结在一起,成为华人移民势力的中心,也形成了印尼华族社群崇拜的出现。类似这种情况在印尼华人社会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不同籍贯奉崇不同的神明,即使是同一神灵,也因分香于不同神庙而成为不同人群的崇拜对象,如妈祖女神,来自莆田的叫湄洲妈;来自泉州的叫温陵妈;来自同安的叫银同妈。保生大帝也有白礁与青礁之分等。早期华人移民为了生存,为了建家立业,需要利用共同的信仰来联络感情,进行合作。谁想置身于家乡信仰组织之外,谁就无立足之地,既会受到其它民族的欺侮,也会遭到同乡人的歧视。这也就导致了印尼神明的五花八门,繁杂凌乱的局面,在清代初期的印尼社会,华人对桑梓神的崇拜占主导地位,这是当时按籍贯划地开垦,各自尊奉家乡神明的结局。
闽粤民间信仰之所以能在印尼流传,而且经久不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强烈的民族意识。华侨创业初期历经艰难困苦,在荷印殖民者及其代理人的种族歧视下,华侨倍受磨难,在这种压迫和欺凌的环境下,客观上需要大家团结起来,因此每处新开埠的地区,华侨都建有同乡会馆,馆内供奉家乡神明,所有同乡走进馆内,都会在感情上引起共呜,即民族认同感和老乡的情谊,而民间信仰恰好适应这种需求,成为印尼华人同乡精神寄托的象征,也是不忘祖根,团结和睦的情感纽带。
印尼的每一座华人庙宇,不管奉祀什么神明,都勒有碑记,每方碑文的字里行间都包含了海外游子不忘故土家山,怀念“唐山”的真挚情感。历史翻到了今天这一页,民间信仰活动仍然是印尼华人维护团结、思祖念亲的最理想方式,这种传统代代相承。近年,印尼华侨纷纷回到大陆家乡寻根谒祖,交流民间信仰活动,促进了祖国同印尼华人社区民间信仰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转自中国妈祖网
http://www.chinamazu.cn/xsdg/msxy20150929/29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