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活动
 
柏格理在石门坎的教育实践
发布时间: 2017/11/23日    【字体:
作者:刘军宁
关键词:  柏格理 石门坎 教育实践  
 
 
柏格理教育理念是基督教的教育理念,他个人是虔诚的基督徒,按照他的信仰与理念在中国做他要做的事情。基督教教育理念在中国相对来说是陌生的。
 
在所有宗教当中,犹太教和基督教是最重视教育的。世界上不少著名的顶级大学,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牛津、剑桥,这五所学校当初都是作为教会学校兴办的,没有教会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今天世界大学的面貌会很不一样。
 
1949年以前,尤其是20世纪初,中国不少很好的大学也是教会创办的,其中大部分的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详:北京的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上海的圣约翰大学、震旦大学、沪江大学,苏州的东吴大学,杭州的之江大学,成都的华西协和大学,武昌的华中大学,南京的金陵大学,福州的协和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长沙的湘雅医专,广州的岭南大学,济南的齐鲁大学、天津的工商学院。凡是上过教会学校的,那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意味着受过结实的现代教育。
 
没有这些教会大学,中国近现代的教育面貌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基督教的教育思想是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基督教主张的自我是一个立体的自我,个人根据与时、与空、与人、与神的关系来给自己定位,来确定自己的最终位置。
 
其中,最重要的关系是自己与神的关系,这个自我不是高于一切的自我,而是神以下的自我。
 
在基督教的教育理念中,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每个人发现自己的特性、特长,或者说是自己的天赋。按照基督教的看法,上帝对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计划,上帝把每个人创造成平等的人,是平等而又不同的人,所以人与人之间在权利与自由上必须是平等的;在天赋上则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才有人与人之间的不一样。
 
基督教的教育理念,是要在尊重每个平等个体的基础上,尽可能提供一种环境,让个人能够发现自己的天赋,发现自己与他人的差异。通过找到自己的天赋,知道自己如何利用自己的天赋,将来应该干什么。教育就是帮助每个人发现自己的天赋,确立自己的天命,并实现自己的天命。这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从柏格理在石门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教育思想。在基督教进入以前,石门坎的居民没有接触过山外的人物,也没有人能够走出石门坎来成就一番自我。柏格理在这里办了教育以后,出现了很多的精英,只是后来这个进程被中止了。换句话说,在苗族的山寨里面,也有各种天赋的人,只不过是没有那样的教育体制,天赋没有被发现。
 
接到会议邀请的时候,我第一个反应是,让我们谈柏格理的教育思想,柏格理没有留下写教育方面的书,我们应该怎样去了解柏格理的教育思想呢?再一想,我发现我的理解是错误的,柏格理用他的生命与实践再现了基督教的教育理念。要理解柏格理及其基督教教育理念,我们不需要读他写的教育方面的书,只需要看他怎么做的就足够了。
 
从柏格里在石门坎的作为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基督教教育思想的一些基本点:
 
第一、教育是一个实现造物主意图的过程。
 
上帝造就了每个人的心灵,把每个孩子设计为需要通过知识、智慧、技能来变得成熟,每个孩子都应该会说、会想、会写。我们可以看到柏格理在石门坎是这么做的。他认为每个孩子都应该会说、会想、会写,上帝给了每个人心灵,这个心灵要通过会说、会想、会写来实现个体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否则只是吃饭的有机体而已。
 
第二、教育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人去做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不会自动实现的。如果没有教育,每代人所积累的经验,在代与代相传的时候就会丢失很多。这就需要学校专门做这样一件事情,人类文明的传播,人类对自然、对神的理解就不会中断。
 
所以有位保守主义思想家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灵魂一代一代的传递。教育必须有人去做,有人去推动,而且上帝给人类特有的大脑,大脑就是不断地接受新的信息,要每天都接受新的信息,新的知识,所以教育是持续的过程。
 
第三、基督教教育帮助人们按照造物主的意志去生活。
 
每个人的心灵不应为世俗所铸造,而是应保持自己身上的神性。教育就帮助每个人去认识自己,认识造物主,认识自己的天赋,进而在未来实现自己的天命。教育就是让每个受教育者学会服从造物主,而不是服从君王。
 
第四、教育给了人们更好认识上帝的机会。
 
我们会看到苗文《圣经》,就是柏格理办教育很重要的一条是通过《圣经》让苗民识字,通过读《圣经》让苗民认识上帝,这两个是一个合二为一的过程。如果看不懂,不能理解阅读《圣经》,听不懂上帝的话,当然难以理解造物主。
 
浩武先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给我们打开了一个窗户,让我们有机会重新认识柏格理,让中国和世界重新认识柏格理。柏格理在英国也罢,中国也罢,都不是国家级的知名人物,但是他所做的事情绝不小于任何国家级知名人物,他自己在石门坎的所作所为就是基督教教育理念的见证。他很早的时候就知道应该干什么,他响应上帝的呼召,不怕任何艰难困苦,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传教,他不是为了英国人的事业,也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神圣的事业,这个神圣事业的源头不在英国,而在耶路撒冷。
 
转自香柏领导力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印度耆那教徒的素食观
       下一篇文章:大圓滿法及其與禪宗的關係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