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国家
 
福音的挑战――简述“非基运动”
发布时间: 2007/9/21日    【字体:
作者:安得烈
关键词:  基督教 社会  
 
 
 
                                     安得烈
 

    福音进入到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后,给这个古国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祝福,因为社会、历史、文化、政治等原因,福音被国人误解,反对,甚至想要消灭它,但是它仍然继续在传播。在此通过一些历史资料,来讨论二十年代全国两次大规模的反基督教运动,给予我们思想和反省,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和学习。
 
    一、非基运动的起因
  
    简单的说,非基运动产生的原因(背景)有两个:一即新思潮的运动;二即外交上的反应。在二十世纪一十年代,知识分子寻求救国之路,他们积极的从西方输入各种思想,并且热切的学习和推广。五四运动以后,知识分子的思想渐渐变得政治化,希望通过知识以及实践来救国。他们的思想受到无神论、自由主义、怀疑主义、世俗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思潮的冲击。而从海外来的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激发了年轻人的民族主义热情,对基督教的反感增加。另外因海外宣教士受到不平等条约的保护,军阀割据、政局的动荡不安;一些年轻学生被外国人打死;以及一些领袖在背后的政治操纵,导致了国人对基督教的仇视增加,以致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非基运动。
 
    二、第一次的非基运动(1922)
   
    此次运动的导火线是因当年四月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决定在北京近郊的国立清华学校召开十一次会议。因《青年进步》及《生命月刊》的宣传,公开这次国际性的会议在中国举行。这宣传和报道很快引起了上海一群学生的反应,他们发起了“非基督教学生同盟”的组织,于3月9日发出宣言,带着毁谤的语气,公开指摘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的罪状。3月11日,在北京出现了“非宗教大同盟”的组织,不仅攻击其他宗教,而是其他一切宗教;他们言词激烈的批评基督教不合科学。非基督教运动展开后,北京大学五位教授周作人、钱玄同、沈兼士、沈士远及马裕藻在3月31日发表“信仰自由宣言”,重申信仰自由的精神,反对攻击基督教。可是学生们很快将这种反基督教言论传递到其他地区的大学,各地积极的响应,同时也激发了很多社会人士的爱国情操,以致于影响到全国,引发了大规模的反基督教运动。虽有这些搅扰,但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却按照原定计划,于4月5日至9日在清华学校举行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基督与革新”,两个最令人关注的课题是:基督教与资本主义和基督教与战争。会议的最后一天,非宗教大同盟在北京召聚了一千多学生,召开集会,邀请社会上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发表演说反对基督教。虽然这运动开始时群众情绪激动,四月份达到高潮,但不久这些活动就趋于零散、沉寂了。到了1922年底,非宗教大同盟似乎销声匿迹,而非基同盟失去了往日的气焰。到此这一运动就暂告一段落了,但它的影响是深刻的:
   
    第一,这运动给教会一次反省信仰的机会。激发了中国基督徒思想基督教与中国前途的问题。它帮助人重新评估基督教的意义。赵紫宸指出,“面对这次全面性的非宗教行动,基督徒开始对信仰的真实性加以检讨,同时开始回应基督教所面对的攻击”。
   
    第二,是给教会更新的机会。通过这次运动将假信徒清除出教会,使得教会的真正信徒越发热心,积极参与对教会制度和事工的评估和改善。全国基督教大会对事工进行反省,要提高宣教师的素质。 
   
    第三,是促使教会重视服务人群的工作,以表彰福音的社会责任。教会领袖反驳这些受政治煽动的言论,指出基督教历来反抗社会上的欺压和剥削,是属于人民的宗教。福音要参与重建中国社会的工作,传福音是要将国家基督化。
 
    三、第二次的非基运动(1924-1927)
 
    1.非基同盟 
    为了要救国,孙中山设立黄埔军校,学校学习课程讨论的资料,被刊登在《民国日报》上反对基督教。陈独秀和蔡和森也采取相似的立场来反对帝国主义和黩武主义。1924年7月在两座城市中出现帝国主义大同盟,而8月非基同盟在上海出现。 这运动从学生运动开始,但不久就被政党策划和推动,使得这运动进行得极有步骤,并且更具规模。广州同盟支部在1924年12月22至27日定为“非基督教周”,动员群众游行示威、并到教堂扰乱秩序,强占讲台,强迫听者离场。
  
    2. 五卅惨案
    1925年5月30日的上海惨剧,立刻激起连锁性的仇洋排外行动,震撼全国。北京、南京、重庆、宁波、厦门、广州等城市,起而响应,学生和工人纷纷号召罢工、罢市、罢课,来抗议外强的残暴行为。这个惨案把国家主义和帝国主义之间的斗争具体化起来,成为二十年代爱国情绪表露无疑的时刻。沪案成为一次反教的良机,在全面反帝国主义的浪潮中,基督教首当其冲,成为打击的对象。五卅事件除了激发民众排洋的情绪外,也同时为收回教育权运动推波助澜。
 
    3.收回教育权运动
    这一运动最初是从1922年开始的,惹起民众对教会学校不满的原因,是1922年间中华基督教教育调查委员会所出的《中国基督教教育事业》报告书。到了1925年初,收回教育权运动发展到了成形阶段,中华教育会促请基督教学校向政府注册立案。不是立案问题刺激国人,而是传教中小学的庞大数量,以及自成系统使他们侧目。动荡的局势到了年底才转平静,因北京教育部在11月16日公布教育新例,为外人办学提出了彻底解决的办法。
 
    4.国民党北伐
    1926年7月国民党北伐开始,国民军得到苏俄的供应和共产党的合作,在蒋介石指挥之下,势如破竹,举兵北上,从广州出发,直捣华中。到了第二年的3月,长江以南的地域,差不多已全部在国民军的掌握之中。然而,革命引致的动乱,也为非基运动火上浇油。北伐期间,学潮先后发生。许多大学的学生罢课,游行示威,抨击学校,毁谤教员,情况紊乱,一时难以收拾。在1927年3月发生了“南京事件”,使外国人对革命的形像改变了,它加速了西教士的撤退行动。国民的革命使中国教会面临一个紧要的关头,引发了更多人反基督教。国共分裂,造成了新的政治局面。在蒋介石的工作下,呼吁全国人民不要误解“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不能因仇视洋人或反教的缘故,而破坏在华洋人应有的宗教自由。7月,中央教育部发出声明,批准国内私立学校可向政府立案,任何人不得以收回教育权为借口,在学校进行暴动。至此,第二次非基运动告一段落。但它的影响是深远的,有以下四方面:
   
     第一,中国基督徒团结起来,对政治事件作出回应,参与后援工作。他们认识到团结起来,与非基督徒一同作一些事情,以尽信徒天职。为了打消多年来基督教与帝国主义的嫌疑。 
   
     第二,它是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一些知识分子的号召立即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支持,参与人数极多。 
   
     第三,它是大部分知识分子的共同思想:在这段时间中,科学与人生、宗教问题等等的讨论,胡适、陈独秀、丁文江、朱经农、吴稚晖、蔡元培等名知识分子,使用他们所推崇的学说和所持的政见,不约而同地攻击基督教。
  
     第四,除了部分时间之外,它大致上不是采用暴力的方法,而是以理性及学术的讨论、笔战或游行演说的形式来表达的。 这些影响使教会对福音事工有新的以及全面的思考。
 
     四、非基运动的评论
 
    1.基督教与中国文化 
    远在唐代时当福音进入中国,西方文化就与中华文化发生冲突。当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西方宣教士在宣讲福音时,无意识或有意识的带入西方文化。因为当时正是西方科技日新月异的时候,西教士传福音时无意识的高举本国文化,表达时态度出现对中华文化的轻视,使中国人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中国是一有五千年文化的古国,在骨子里认为中华文化具有超越性,甚至比西方文化更好,不知不觉间拥有优越感。中国的知识分子代表国人发言,虽未直接明言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但在心里是这么认为:基督教与西方文化没有明显的区别,故此对基督教产生了排斥。
   
    基督教在传播时仍然高举它的超越性,使中国人难以接受。福音在传播初期就要将福音与文化作清楚的区分,免得国人对它们的概念混淆,盲目的攻击。故此,非基运动提醒中国基督徒要传播的是什么信息,说明真理时不必带着攻击性的语言。同时要找到福音与中国文化中的共通之处,作为突破点带入基督教信仰。将福音用中国人能够明白的语言表达,是要不断的努力和更新的。
 
     2.基督教与科学主义
    年轻的大学生们,一方面从心里羡慕西方文化,认为要努力学习他们的科学,并且在将来要超过他们,显示中国人并不比西方人低。曾经去过西方的留洋者,对西方科技有一定见识的青年学者带头反对基督教时,马上就有很多的跟随者。他们认为只有科学能够救国,而基督教只是一种宗教罢了。
宣教士在传播科学知识时,勿让国人感到科学万能,什么都能做到。基督教信仰中包含科学,但它不是科学本身。科学只是一种观察而得到的实验性知识,而基督教信仰的有些教义不是通过证明才能接受的,它是超理性的。科学增加人对世界的认识,而基督信仰是改变人对生命的态度,积极的去过现实的生活。
 
    3.基督教与民族主义
    前面已经提到部分宣教士在中国传播科技的态度不正确,让中国人感受到被轻视。使少数对于福音不了解的人爱国的民族情绪被激发,产生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认为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任何民族无可比拟。西方宣教士受到不平等条约的保护,可以自由的传播福音,此时因为时机的恰好,使得百姓将积压在内心深处的愤怒和不满一下子发泄出来了。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很多方面确实不比西方差,但是这一运动对西方教会和所有与西方有关的机构、学校进行排斥,确实令人可惜和遗憾。但是为了高举自己民族利益,让西方宣教士受到那么大的伤害,是不智慧的做法。基督爱每个民族的人,他从来没有偏爱某国的某些民族。这提醒中国基督徒不要因同胞拒绝福音,就放弃对他们的爱,而要一直借着语言和实际的行动表达对他们的爱。
 
     4.基督教与帝国主义
    通过历史资料我们不否认,基督教与帝国主义难以分离,因为宣教士被传教条例保护。1922年中华续行委办会出版了《中华归主》一书,详细纵览国内的传教事业,展示基督教的实力及其广阔活动范围。这发展迅速的宗教现象让中国人怀疑它真正的动机,基督教是否想雄霸天下?西方国家的受到膨胀的自我主义,唯物的科学主义、实用主义和社会的达尔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使得他们向中国扩张,带着帝国主义不可一世的姿态,使中国人深受伤害。也使中国人对基督教产生反感。
    查考很多历史性资料,让我们看到绝大部分的宣教士是存着纯正动机到中国来的,毫无根据的将所有的宣教士跟帝国主义挂上钩,是不明智和不客观的举动。这提醒人们福音应当不与政治挂上任何联系,它是为了改变人的生命,天上的国与地上的国是无可争竟的,因主耶稣说:我的国不在这世界。
 
    5.中国基督教的神学
    当时著名的神学家赵紫宸对非基运动的言论,持乐观态度,认为上帝的旨意是要救中国脱离内忧外患的窘境。他从宗教道德的角度和政治社会的角度作出回应。从宗教道德的角度来看,非基运动所针对的是信徒生命素质的问题。他认为基督教在中国的目的是宗教性的,就是要“使人准确的成为基督”,“完全实现基督”。他相信中国能够基督化,是因基督教适合任何国家的国性,也适合中国的国性。从政治的角度看,他认为:基督教为一个政治社会问题;即运动中取缔教会学校、收回教育权、抨击基督教的迷信等等运动,无一不带着政治的色彩,无一不借着政治的势力来与基督教及教会相周旋。
   
    赵氏作为一位留洋的自由主义(新派)神学家,他的思想带着强烈的西方味道。他的神学与圣经的教导有一定的差距,将信仰与政治混合在一起,这样对教会是弊大于利,让人以为基督教是为了现实的利益而存在,与世上的政府争夺权力。基督的国在每个信他的人心里,他可以藉着在不同岗位工作的基督徒来影响国家,基督徒参政只能以个人的名义,而绝不能将教会当作一个政治团体。他的思想也反映其受到实用主义或现实主义的影响,过于强调宗教的现实性,而忽略了它更是有超越性在其中。非基运动作为一个政治性的运动,最终是远离历史的舞台。
 
    6.基督教与本色化
    基督教是从外国传入的,无论在思想、组织、礼仪、行政各方面,带有浓厚的西洋色彩,而这些西方的色彩很容易成为在华发展的阻碍,故中国教会需要本色化。非基运动使得中国教会面对本色化的思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践本色化:一是教会要合一,包括各宗派之间的合一和各教会在事工上的合一。二是西方教会要移交对教会的管理权,使中国教会自立、自治和自养。三是重视华人传道工作,不只是让宣教士讲福音。四是本色化的工作:即是指将基督信仰与传统文化联上关系,尽量泯除彼此的歧异和冲突,消除不必要的误解,使之能和谐协调地互存互长。这需要从礼仪和神学两方面去操作。五是关连化的工作:即是教会如何面对及回应时代的处境和问题,其实就是“基督教在中国人的生活上占有何种角色与功能”。当基督教在中国的本色化越来越深入时,被攻击的可能性会减少。
 
     五、基督教在中国的未来
   
    基督教(复原教)进入中国已经近二百年了,它在中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要使中国成为一个基督化的国家,还需要漫长的过程。基督徒要留心找到同胞反对基督教的原因,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他们的感受,体会他们的软弱和挣扎。凡有真正信仰的信徒都要有使命感,竭力成为基督与未信者之间的桥梁,使他们看到有基督生命者的与众不同。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上工作时,要将之看作是侍奉神,尽职尽责的去度过每一天。需要寻找各种机会来作福音的预工,使得国人对基督教的反感去除,心里预备好了解和认识基督信仰。在社会中作为公民的基督徒,尽本分来服务于社会群体,发扬基督的爱心生活。基督教在中国需要更多的文字工作者,使用不同领域(专业)的通俗语言,表达基督教信仰。在这过程中,每一个基督徒要学习依靠神,使用各样的策略和方法将基督的话丰丰富富传给每一位还在福音门外的同胞,使他们与我们同得这福音的好处。

____________
参考书:

1.林治平:《基督教与中国历史图片论文集》,初版,台湾:宇宙光出版社出版,1979年。
2.林荣洪:《曲高和寡》,初版,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出版,1994年。
3.林荣洪:《中华神学五十年》,初版,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出版,1998年。
4.梁家麟:《福临中华》,初版,台湾:天道书楼有限公司出版,1988年初版,2002年第五次印刷。
5.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初版,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59年初版,1998年5版。
 
 
                                      ( 本文转自:基督教神州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基督教和宪政
       下一篇文章:关于“伊斯兰社会主义”的问答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