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他山之石
 
日本神社与佛寺的分工合作
发布时间: 2020/8/29日    【字体:
作者:楚狂儿
关键词:  日本神社 佛寺  
 
 
日本的「神社」和「佛寺」,总让外国观光客搞不清楚。基本上日本主要宗教信仰就是「神」与「佛」,神道是日本原有宗教,佛教是1300 年前遣唐使从中国带回的。由于佛教深得历代天皇与武将支持,因此,日本的神和佛就各司其职,「神社」与「佛寺」成为日本人生活和文化很重要的一部份。
 
仔细看看下方屋顶的设计,你看出了什么端倪?
 
神社
 
「神」的由来
 
神道没有偶像崇拜,但是有所谓的「八百万の神」。动画片「千与千寻」中,那些造型可爱淘气又温馨的角色,就是来自「八百万の神」的想象与具体化的作品。「八百万の神」是一种多到不可计算的数量总称,这些神大多来自自然万物或现象,例如太阳神、海神、山神、河神、树神等。
 
祭拜各种「神」的「神社」
 
祭祀「八百万の神」的地方就是神社(有些叫神宫)。而神社里有各种阶层的神职人员,一般来说分为宫司、弥宜、权弥宜等,规模大的神社阶层更复杂,而一般我们在神社看到跳神舞的巫女,也是神职的一种。
 
日本到处都有各种神社,祭祀「八百万の神」里不同的神样。「八百万の神」各有个性,像希腊神话一样,那些神有些贪吃、有些贪玩、有些爱妒嫉,非常有趣。日本的十月叫神无月,因为十月各地众神都到岛根县的出云神社去聚会玩乐,各地神社闹空城,因此叫神无月。
 
崇尚自然的「神道」
 
神道崇拜自然现象,自然万物皆有神,因此日本人尊敬大自然,也向往和大自然共处的生活。我们经常会在日本神社,看到百年甚至千年的巨木,因为日本人总是说:「神灵坐在树上呀~」,所以他们尊重树,保护树,不会砍那些神木。
 
日本人一生至少要朝圣一次的「伊势神宫」
 
「神社」与「佛寺」的关系
 
神社和佛寺以前是合在一起的。和全世界历史一样,当宗教力量足够威胁到政治力量时,就会被迫分散。明治初期下令神佛分家,因此现在的日本除了一些乡下以外,大部份的神社和佛寺都是分家经营。
 
「神社」与「佛寺」各司其职
 
日本的神社和佛寺,如何分工合作?基本上,人生喜庆由「神社」掌管。悲、老、往生由「佛寺」负责。
 
「神社」与日本人生活的关系
 
神社与日本人的生涯发展紧密相连,结婚可以到神社举行「神前式」。而婴儿出生一个月到神社祈求健康长大。小女孩三岁和七岁时会穿着美丽又可爱的和服,到神社祈求幸福一生受宠,小男孩五岁时也会穿着帅气的和服到神社,祈求勇敢长大不畏艰难,这也就是日本人所谓的「七五三」节日。这些特别的日子到神社祈福,对日本家庭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大事,几乎没有人会缺席。
 
佛寺
 
「佛寺」的重要性
 
等到人渐成长,渐衰老,就到佛寺,以人生的悲苦,来修行坦然面对彼岸。撒手后,葬礼及之后的供养就交给佛寺。日本每个市乡镇上的佛寺,基本工作就是负责镇上居民往生后的所有事宜。佛寺同时经营墓地,从念经、到永代供养,提供ㄧ连串的配套服务。
 
有别于中国人印象的和尚生活
 
日本佛寺里的和尚,可以恋爱、结婚、生子、吃肉、喝酒…,所以在日本佛寺里,看到卖什么般若酒的,也不用觉得奇怪。日本和尚大部份是佛教大学毕业,其中以高野山为最高学府,和尚必需持有和尚执照,才能从事神职相关工作。日本和尚和神社里的神职人员一样,都是一种「职业」,一种神圣的职业。
 
日本和尚为什么可以结婚?中国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因为日本很多佛寺都是家族经营,代代相传,不能结婚生子,就后继无人了。
 
认识日本神社与佛寺的分工合作后,下次再到日本,就不会许错愿,给「神」「佛」添加负责范围以外的工作负担囉!
 
 京都伽藍記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部落政治与利比亚民族国家重构
       下一篇文章:“日本”国号出现考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