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观察
 
麦积山第43窟:故人已去,独留空冢
发布时间: 2021/8/13日    【字体:
作者:侯楠山
 

 

 
第43窟为麦积山特窟,位于麦积山石窟东崖下部,该窟外观为仿木结构建筑,前檐三间四柱, 檐柱内有廊。平脊两端处的平行线脚上翘并内弯成鸱尾形,是麦积山现存的9个北朝石雕崖阁建筑之一。
 
窟内分为前廊及前、后室,前室为平面马蹄形穹窿顶,后室呈现长方形,因其结构特殊,被断为是西魏皇后乙弗氏安厝的墓室。这座墓窟和佛龛相结合的大型单檐庑殿崖阁,称“寂陵”,俗称“魏后墓”。第43窟开凿的时间,据《后妃列传》推断,应当为西魏大统六年,也就是公元540年。西魏废帝元钦在位时,将母亲乙弗氏的墓迁出,与文帝合葬于永陵。
 
现窟内(前室 )后侧正中塑一倚坐佛,后壁上方高浮塑双龙椅背及两供养菩萨。左右侧前方各塑一身胁侍菩萨,前廊左右侧各塑一身力士,后室内左侧前方立一尊石刻佛像。此窟的倚坐佛在造型风格上与 133 窟的释迦会子主佛造型样式相近,应是同时期所塑;二胁侍菩萨造型特别,据说为五代所塑,宋代重修,其服饰与第4窟第六龛内右侧靠门的菩萨形制相似;前廊二力士为典型宋代风格。
 
对于43窟的年代记述,在1953 年文化部组织的麦积山石窟勘察团所编写的 《麦积山石窟内容总录》 中,认为该窟始建于北魏早期,经西魏、唐、宋重修;1957 年,洪毅然先生通过实地考察后,首次提出第 43 窟开凿于西魏,是西魏文帝文皇后乙弗氏之 “寂陵”所在,这一观点遂为之后的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初师宾先生则从崖面的布局入手,通过对该窟所处崖面位置和形制等的判断,认为该窟的开凿年代为隋,是隋初敕葬神尼舍利的崖阁式石冢。
 
南山供秀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宗教和谐的机遇与挑战 \张文学
摘要: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东西文明交汇,国土虽小但种族、宗教多元。由于…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 \乔飞
摘要:我国的法制近代化、现代化,已走过了一百余年的时间;至上世纪末,最终确定治国方…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申遗成功!泉州最大佛教寺院
       下一篇文章:“魔都”繁华深处:一座古寺 一味清欢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