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窟为麦积山特窟,位于麦积山石窟东崖下部,该窟外观为仿木结构建筑,前檐三间四柱, 檐柱内有廊。平脊两端处的平行线脚上翘并内弯成鸱尾形,是麦积山现存的9个北朝石雕崖阁建筑之一。
窟内分为前廊及前、后室,前室为平面马蹄形穹窿顶,后室呈现长方形,因其结构特殊,被断为是西魏皇后乙弗氏安厝的墓室。这座墓窟和佛龛相结合的大型单檐庑殿崖阁,称“寂陵”,俗称“魏后墓”。第43窟开凿的时间,据《后妃列传》推断,应当为西魏大统六年,也就是公元540年。西魏废帝元钦在位时,将母亲乙弗氏的墓迁出,与文帝合葬于永陵。
现窟内(前室 )后侧正中塑一倚坐佛,后壁上方高浮塑双龙椅背及两供养菩萨。左右侧前方各塑一身胁侍菩萨,前廊左右侧各塑一身力士,后室内左侧前方立一尊石刻佛像。此窟的倚坐佛在造型风格上与 133 窟的释迦会子主佛造型样式相近,应是同时期所塑;二胁侍菩萨造型特别,据说为五代所塑,宋代重修,其服饰与第4窟第六龛内右侧靠门的菩萨形制相似;前廊二力士为典型宋代风格。
对于43窟的年代记述,在1953 年文化部组织的麦积山石窟勘察团所编写的 《麦积山石窟内容总录》 中,认为该窟始建于北魏早期,经西魏、唐、宋重修;1957 年,洪毅然先生通过实地考察后,首次提出第 43 窟开凿于西魏,是西魏文帝文皇后乙弗氏之 “寂陵”所在,这一观点遂为之后的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初师宾先生则从崖面的布局入手,通过对该窟所处崖面位置和形制等的判断,认为该窟的开凿年代为隋,是隋初敕葬神尼舍利的崖阁式石冢。
南山供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