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夕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如源于对星宿、时间、数字等的崇拜,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起因是,在中国传统历法中,有重日为节的习俗,如正月初一春节、二月二日中和节、三月三日上巳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九月九日重阳节等,因此,七月七日乞巧节也属于重日设节。后又嵌入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和美好情感的愿望。
一
七月七日(指农历,下同)为七夕节,又称“乞巧节”,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为妇女乞巧。民间传说中,织女是灵巧智慧的象征,她拥有一双巧手,能织成天上七彩云霞,所以,妇女们在此夜陈列酒食瓜果于庭中,遥拜牛郎、织女星相会之余,还在月下穿针乞巧。
乞巧风俗起源很早,《西京杂记》卷一《七夕穿针开襟楼》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初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可见西汉时,宫中就开始流行以穿七孔针为主要内容的乞巧风俗。
到魏晋时期,乞巧节俗活动内容开始向多样化发展。除乞巧外,还有乞子、祈福等,据晋人周处《风土记》载:“七月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河鼓(《尔雅》曰:河鼓谓之牵牛)、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颇有受其祚者。”七月七日成为欣赏天庭欢会、祈求人间幸福的良宵。诗文中也有描写七夕穿针之俗,宋孝武帝《七夕诗》:“迎风披彩缕,向月贯玄针。”北周庾信《七夕赋》则对北方地区乞巧风俗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兔月先上,羊灯次安。睹牛星之曜景,视织女之阑干。于是秦娥丽妾,赵艳佳人。窈窕名燕,逶迤姓秦。嫌朝装之半故,怜晚拭之全新。此时并舍房栊,共往庭中。缕条紧而贯矩,针鼻细而穿空。”
唐代,七夕节乞巧风俗大盛。当时宫廷内外都非常流行七夕节乞巧,《开元天宝遗事》卷四《乞巧楼》记载宫中风俗:“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高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在宫廷影响下,民间乞巧之风也极盛。据《丽情集》载:“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秦人风俗,是夜张锦绣缯绮,树瓜花,陈饮食,焚香于庭,谓之乞巧。三拜毕,镂针于月,衽线于裳。”唐人崔颢《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林杰《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李商隐《七夕偶题》:“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李中《七夕》:“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可惜穿针方有兴,纤纤初月苦难留。”这些诗作中反映的都是唐朝流行的乞巧风俗,由此可以看出唐代七夕乞巧风俗之盛。
到宋元时期,七夕节日文化气氛更加欢乐热闹,在北宋都城汴梁还形成了专门买卖乞巧物品的市场,称为乞巧市。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载:“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竞夸鲜丽。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到了元明清时期,在京城内外还形成了妇女七夕投针于水的乞巧风俗。
七夕节除乞巧外,还有系五色缕、曝书、晒衣等其他许多习俗内容。
二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镶嵌在七夕节中,使其带有唯美凄楚的感伤情怀。
先秦时期,牵牛星与织女星是人们仰观天象而识别的两颗星,它们无知无识,彼此并没有发生情感的关联。到了汉代,牛郎和织女两颗星演变成了恋爱的神仙,有了鹊桥相会的故事,最早记载此故事的是《淮南子》:“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乌鹊填河,不辞劳苦,造就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欢会。东汉应劭《风俗通》云:“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
古代诗人咏叹牛郎织女爱情的诗歌首推《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诗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银河阻隔,在水一方,两人在寂寞中相望相守,泪眼蒙眬,意境凄美动人。此后,歌咏牛郎织女爱情的诗歌如绵绵瓜瓞,不绝如缕。如谢惠连《七月七日咏牛女》:“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遐川阻昵爱,修渚旷清容。弄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短暂幸福和蓦然离去的哀怨宛然如在目前,令人应声而滴泪。牵牛织女这一题材写得最好的首推北宋婉约派词宗秦少游的词《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此词一改牛郎织女抒情叙事的悲切凄迷,而唱出了乐观、阳光的调子,“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意谓爱情最可贵的是忠贞不渝的永恒之恋,是灵犀相通和心灵契合。这一观点可谓化腐朽为神奇,立意高远,古今无匹。无独有偶,明末曲家施绍莘《南吕调·二郎神·七夕》亦继秦少游之后传唱出男女欢爱的祥瑞之音:“秋风起,人在西堂西复西,见淡月鹅黄才半缕。高楼笑语,共唤取穿针来去。恰好葡萄酒熟时,觞牛女,幕天席地。今宵里,自一夜长生,做万古佳期。”
三
时至当代,七夕节的文化内涵越发具有时代精神。随着线上、线下大小商家持续不断的造势,七夕节成了一个代表浪漫的“中国情人节”,牛郎织女成了忠贞不渝的“爱情代言人”。年轻情侣互赠礼物,单身的人在社交网络自嘲。在清明上河园,还会举行热闹非凡的宋式婚礼,有坐花轿、拜高堂、喜船巡游等带有传统韵味的多种形式。
全国很多地方举行了七夕文化节展演活动,大多以歌唱爱情为主题,这与人们追求爱情幸福生活的文化内涵关系密切。同时,七夕节乞巧的文化内涵也应同步发展,它与我们当下提倡的工匠精神委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乞巧体现的就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七夕节涵盖了爱与慧,是爱情与巧艺的合一,自历史中流淌而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通过这种珍贵的文化传承、价值赓续、情感涵养,我们捕捉到的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深层动力。“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我们在享受饱含爱与慧意蕴的七夕节时,应审视其文化底蕴、汲取其精神养料、享受其情感慰藉,以最好的生活姿态、坚定的文化自信,迎接健康幸福生活。
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