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民间信仰和新兴宗教
 
“无生老母”信仰:明末清初以来民间宗教思想的太阳
发布时间: 2021/10/24日    【字体:
作者:濮文起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无生老母 信仰运动 反抗运动  
 
 
[提  要] 在明末清初民间宗教世界,“无生老母”信仰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从“无极圣祖”信仰到“无生父母”信仰再到“无生老母”信仰,最终实现“无生老母”信仰体系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从此,“无生老母”信仰作为清代民间宗教思想的主旋律,改变了传统中国民间宗教世界的信仰格局,引领了一场比明代规模更加宏大的民间宗教信仰运动,并不时转化为数量与规模都超过以往任何朝代的下层民众武装反抗运动。
 
在明末清初以来的民间宗教世界,没有比“无生老母”信仰更具精神吸引力、心灵凝聚力、情意感召力和行为驱动力的了,她犹如一轮悬挂在民间宗教信仰天空的太阳,普照下层农民的痛苦心田。那么,“无生老母”信仰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内涵与外延?又对下层民众产生了哪些巨大又深远的影响?这正是本文要探究的问题。
 
一、从“无极圣祖”信仰到“无生父母”信仰再到“无生老母”信仰
 
中国人对母性的眷恋与崇拜源远流长,神话传说中的女娲娘娘,道教信仰中的王母娘娘,佛教信仰中的观音娘娘,民间信仰中的泰山娘娘、妈祖娘娘等,都是中国人心中的圣母。在这些母性神灵身上,既闪烁着耀目的神圣光环,也洋溢着脉脉的母爱温情,因此受到中国人的普遍敬仰;而“无生老母”信仰在明末清初民间宗教世界的横空出世,既是对中国人母性崇拜的继承,更是一种超越,她在民间宗教神灵谱系中的无上地位与其对下层民众终极追求的引领作用,既巨大又深远。
 
“无生老母”信仰萌芽于明中叶无为教的创立者罗清。
 
罗清(1442~1527),又名梦鸿。山东莱州府即墨县人,世代隶属军籍。自幼失怙,跟随叔婶长大。14岁时,代叔从军,戌守北直密云卫。成化六年(1470),开始参师访友,寻求了脱生死、悟道明心之路。经过12年修炼,于成化十八年(1482)创立无为教,随即在密云卫、古北口、司马台、江茅峪等地倡教传徒,并在司马台建造经堂,传法布道。
 
罗清在无为教经典《五部六册》中,为人们创造了一位造物主——“无极圣祖”。这位“无极圣祖”既是“无边虚空”的真正主宰,也是万能的造物主:“大千界,天和地,无极执掌。……五湖海,大洋江,无极变化。……天和地,森罗象,无极神力。……日月转,天河转,无极神力。……掌教的,三千佛,无极变化。……发春秋,和四季,无极变化。……五谷粮,四季田,无极现化。……草木树,诸果木,无极现化。……男和女,臭皮囊,无极现化”;同时,“无极圣祖”又是尘世众生的救世主:“无极圣祖大慈大悲,恐怕众生作下业障,又转四生六道,不得翻身,故化显昭阳宝莲宫主太子,叹退浮云、一切杂心,显出真心参道,救这本来面目,出离轮回生死苦海,又化现鹿王、善友、恶友、金牛太子,劝化众生。”罗清还进一步提出“母即是祖,祖即是母”,即母与祖为一义,祖与母集于一身,于是一位慈祥如母的至尊女神将要呼之欲出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启迪下,罗清异姓传人完成了从“无极圣祖”信仰,到“无生父母”信仰,再到“无生老母”信仰的根本性转变。
 
无为教除罗氏世袭传教家族外,还有一支异姓传人。其中,出家传人释大宁和在家传人孙真空、明空对罗清的“无极圣祖”信仰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释大宁,生卒年月与籍贯均不详。正德十三年(1518)皈依无为教,拜罗清为师,从此亲侍左右。为阐扬师说,相继撰写了《明宗孝义达本宝卷》、《心经了义宝卷》及《金刚了义宝卷》,以拓展无为教教义思想。
 
释大宁在继承罗清“无极圣祖”既是造物主又是救世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无生父母”信仰,认为“无生父母”是诸佛之本源,万物之根基,人人之家乡,无极之法体,天下之主宰,东土众生“离故乡,在外边,认境随形;真父母,在家中,每日盼望”。因此,众生儿女应该听从“无生父母”召唤,及早还乡。
 
与《孝经》宣示的渗透着渗透浓烈政治气息和取消独立人格精神的孝道不同,释大宁提出的是两重父母观,即认为每人都有两重父母,一重是生命渊源的生身父母,一重是人性渊源的“无生父母”,并主张只有崇奉“无生父母”的人,才能完成最高的和最圆满的孝道。忠君显亲的传统孝道就这样被两重父母观所改造,变成了联络超越血缘关系而具有相近利益人群的道德纽带,因而能够吸引更多下层民众聚集在这面信仰旗帜之下。
 
孙真空,山东人。俗名孙三,混名傻瓜。嘉靖年间拜罗清妻王氏为师,成为无为教异姓第四代传人,曾创立南无大道(又称南无教)。撰有《销释真空扫心宝卷》。
 
孙真空在汲取释大宁“无生父母”信仰的基础上,又编造出一个“无生父母”安天立地,生化东土众生,以及普度原人,返本归源的完整的宗教神话:“起初在家之时,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无寒无暑,无烦无恼,又无忧虑,乃为一气发生,同共一心,无有分别。只(自)从古佛安下乾坤,立就世界,观看东土并无一人住世,因此才将自己本家儿女发到下方,串彀住世。”“想当初,未曾起身,无生父母,眼含着痛泪,两手摸顶,重重嘱咐,你到东土,莫要贪尘恋世,迷了真性,不得还乡。”岂料本家儿女“到了东土,改作众生,只贪红尘,男女配合,花花世界,饮酒食肉,贪欢作乐,各赌刚强,认定聪明,夸会夸能,专习琴棋书画,再不思本来家乡也,不肯思想无生的父母”。尽管如此,“无生父母”不以为忤,反而大发慈悲,委派孙祖师(孙真空自诩“无生父母”代理人)设立南无教,普度众生,回归家乡。
 
明空,法号变音。“俗名仲智,父陈敖,母张氏。原系永平府东城卫中所人,在刘家口居住。应役祖差,被本官守备选壮丁为边外尖哨。自幼持斋,因荤素不便,于万历三十九年二月内,更移石匣城”,得到无为教第六代传人徐玄空指点,悟道明心,认清“出身之路”,并被徐玄空指定为衣钵传人。撰有《佛说三皇初分天地叹世宝卷》、《佛说大藏显性了义宝卷》、《佛说销释保安宝卷》、《销释童子保命宝卷》及《销释印空实际宝卷》。明空的杰出贡献是在《佛说三皇初分天地叹世宝卷》中,将释大宁、孙真空“无生父母”信仰转化为“无生老母”信仰,将其作为无为教的最高崇拜,并借助“无生老母”之口,指出“般若”乃是觉悟“无为妙法”之路,实现龙华三会“总收源”之途:
 
无生老母言:“我在婆娑世界,处处救苦,搬运众生,人人空念佛,不识大慈悲;逐朝尘劳滚滚,时时贪恋身心;染着五欲,不怕无常到来,何处归着;诸佛大开方便行门,不解如来大意;贪恋红尘,不想皈家之路。可惜了,无价宝,愚迷不认真,只因大地,凡圣交参,邪正难认,邪法混杂,正法掩藏,未显明暗。我今无情,与《大藏经》中搜出一段大因,直指本性成佛,不违本愿。只见《大般若经》有六百余卷,内有一卷,此经奥妙难穷,声声喝开地狱,行行番透玄门。般若卷者,乃诸佛的根源,万类之法性,度中生之妙典,切经书而差错,论大乘而无过此,无为妙法,甚是难参。大地众生,背恩忘义,无有孝道之心。吾今留下真宗,普化十方,万善同归。”
真宗传世间,普化要有缘;末后龙华会,三会总收源。
明空在《佛说三皇初分天地叹世宝卷》中所说的“无生老母”,还处于朦胧不清状态,于是他又在《佛说大藏显性了义宝卷》中,以梦幻方式,将“无生老母”化身为一位“叫街贫婆”,并将自己说成是“无生老母”之子,经过“无生老母”点化,撰经写卷,行走尘世,教化众生的无为教传人。
 
接着,明空又在《销释童子保命宝卷》中,继续以梦幻方式,演述他觐见“无生老母”,遵从“无生老母”旨意,于崇祯二年撰写《销释童子保命真经》,传扬无为教,“度脱众生,跟找圆人”的心愿。
 
最后,明空又在《销释童子保命宝卷》中,劝导尘世众生听从“无生老母”召唤,修习“无为正法”,赶紧与“无生老母”在家乡团聚。
 
明空以“无生老母”信仰替代释大宁、孙真空提出的“无生父母”信仰,在中国民间宗教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为明末清初“无生老母”信仰体系化与民间宗教思想理论的最终形成,提供了根本性纲领。
 
二、“无生老母”信仰体系化
 
与此同时,随着无为教在民间的迅速流传,深受无为教教义思想影响,并以无为教为范型,相继出现于明代中末叶的黄天道、东大乘教、西大乘教、弘阳教,其传人或创立者也纷纷表达了对“无生老母”信仰的认同、尊崇与信奉。
 
黄天道创立者李宾异姓传人普静(俗姓郑,名光祖)在编造黄天道传承谱系时,便以“无生老母”名义,提出了“无生老母所生十祖”续度说:
 
无生老母所生十祖,达摩西来,直指单传,乃为初分祖;神光接法,九十余载,乃为二祖;度准少林,五十四春,本是三祖,月明和尚;来度柳英,四十八载,乃是四祖;五祖投胎,……说法六十三春,度准惠能,碓头和尚,七十二年,以留六祖坛经;乱传大法,五百余年,才显七祖,号是普明;普传大道,六返振动,暗阴七载,度出八祖,号是普光;三周续度,度出九祖,号是普静。不过三十余年,三祖说法,因末法相投,混沌原因,释教满满三千七百,以末法众生,诸病来侵,古佛显圣,收元了道,连泥带水,一齐皈元。
在普静编造的黄天道传承谱系中,十位祖师都是“无生老母”所生,即初祖达摩、二祖神光、六祖惠能,袭用的是佛教南禅宗的传承谱系,又杜撰了三祖月明、四祖柳英、五祖碓头,替代南禅宗的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普明(李宾)接续六祖惠能,是为七祖,普光(李宾妻王氏)接续普明,是为八祖,普静则是接续普光之后的九祖,普明、普光、普静“三普”接续,普度人缘,圆佛心愿:
 
古佛慈悲,对天发下四十八愿,普度九十二亿人缘,遣差七祖下界,普明直指单传,指透无为正路,口传心印真诀,得了明天大道;续度普光传经,度就人天百万,返还归圣,三周说法;续度普静收元了道,留下十册真经,按合一揽大藏,诸经之母,遗留普静宝卷三十六分,分分度生,留经一部,句句消灾,行行灭罪,普度一揽大藏,五千四十八会,诸佛头行,总领九十二亿皈元,圆佛心愿。
与黄天道一样,东大乘教创立者王森异姓传人天真古佛(俗姓未知)在其所撰《皇极金丹九莲正信归真还乡宝卷》中,也将“无生老母”作为最高神灵,加以顶礼膜拜:
 
盖闻古佛显教,治下乾坤世界,留下金木水火土,分定五行,内生八卦,开天辟地,化生阴阳,产生万物,圣玄中古佛,造定三元劫数,三佛临流掌教,九祖来往当机,分定过去、见(现)在、未来三极世界,各掌乾坤,自从历劫,直至如今,红尘埋没,不惺毫分,诸佛转化,借假修真,传法普度,天地众生,贤良有惺,早认无生,无缘错过,后度难逢,古佛立教,演法利生,灯灯相续何曾灭,祖祖相传至如今。老母天宫法令行,敕诏弥陀下云宫;落凡笼,暗钓贤良,传正宗,皈根命,皈根命,道当来,续长生。老母天宫告大千,诸佛诸祖莫迟延;驾法船,离灵山,下南阎,传真道,传真道,暗钓众仙贤。老母天宫宝藏开,玉篆灵符共金牌;古佛差,九莲牒,写明白,原来数,原来数,度彀了,上云台。老母天宫告无为,休误时年后天机;下云梯,三心立根基,龙华会,龙华会,收源赴莲池。
上述两段经文,前一段经文说的是“早认无生”,后一段经文说的是“老母天宫”,“无生”与“老母”,两者合起来,就是“无生老母”。
 
西大乘教创立者归圆(俗姓张)提出了“无生老母”转化说:“诸祖满天,圣贤神祗,惟有无生老母为尊,菩萨即是老母,老母即是菩萨”。而这位合二而一的救世主,第一回临凡转化为顺天保明寺的开山祖师吕菩萨,第二回又转化为西大乘教的创立者归圆:“观音母,来落凡,脱化吕祖;在口北,送圣饭,救主回京。景太(泰)崩,天顺帝,又登宝位。封皇姑,送上黄村。与老祖,盖寺院,安身养老;普天下,男共女,来见无生。”于是归圆便成为现实世界的救世主和集“无生老母”与观音菩萨为一身的最高女神,尘世众生只有加入她创立的西大乘教,才能躲劫避难,回归家乡,永享极乐。
 
到了弘阳教创立者韩太湖(1570~1598),则将“无生老母”视为“混元老祖”妻室。韩太湖认为,“混元老祖”是世界的创造者和尘世的救度者,是儒、释、道三教及各种天神地祗之父,执掌着至高无上的神权,享有人类的最高崇拜。在此基础上,韩氏自诩圣人、释迦、老子的小弟弟,“混元老祖”与“无生老母”最疼爱的么儿,号“飘高祖”,并编造了一个拯民救世、舍我其谁的宗教神话——为了拯救东土众生,“混元老祖”先是差遣众儿孙即诸位神佛临凡收元,众儿孙依次降临东土,脱化为人,救度众生;“混元老祖”与“无生老母”也临凡东土,或乞食街头,或夜宿窑中,在人间受苦,都是为了拯救大地元人;接着,“混元老祖”又派遣“飘高祖”舍弃天宫,跟随父母及众位兄长下到人世,降临北直广平府曲周县韩门,脱化为韩太湖,演述弘阳法,建立弘阳教,担起普度众生的大任。
 
从无为教创始人罗清提出的“无极圣祖”信仰,到其传人释大宁、孙真空提出的“无生父母”信仰,再到明空提出的“无生老母”信仰,经过黄天道异姓传人普静、东大乘教传人天真古佛、西大乘教创立者归圆、弘阳教创立者韩太湖的解释、推阐,遂使“无生老母”信仰日益清晰,而最终将“无生老母”信仰体系化,并由此构建一套民间宗教思想理论者,则是明末清初大乘天真圆顿教创立者弓长弟子木人。
 
木人,又称目人,亦称木子、西木子,即李姓,名字不详。北直保定(今河北省保定市)潞陵庄人。万历三十七年(1609)生,卒年不详。家境贫寒,吃斋向善。崇祯十五年(1642),木人“不幸室人亡故,流落都京”,在“耳东”陈姓度师、“一土”王姓引师、“子孙”孙姓保师的引荐保举下,参拜弓长为师。由于木人虔诚求道,又聪慧好学,遂使他在弓长众多弟子中脱颖而出,成为弓长“头一护法”。于是弓长决定将自己悟道所得和传道经验悉数传与木人,留下了“弓长演法,木人听经;口传心授,妙理玄功”的真情实录。
 
崇祯十七年(1644),弓长去世,木人接掌教权。他遵循其师教导,继续修道,于“戊子年中明心性”,即于清顺治五年(1648)尽得弓长思想精蕴。于是木人先是将弓长演述的大乘天真圆顿教教义思想,于顺治九年(1652)整理成《古佛天真考证龙华宝经》,并于两年后刊印问世;接着,木人又在顺治十一年撰写《销释木人开山显教明宗宝卷》、顺治十六年(1659)撰写《销释接续莲宗宝卷》,并相继印行流传。木人撰写的三部宝卷,被其后世信众尊为“李祖三部经”。
 
木人认为,“无生老母”是创世主和人类的祖先,是一位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至仁极慈的创世主。她居住“真空家乡”,又称“太皇天都斗宫”,“乃是赡养佛国、极乐世界,以(已)无寒暑,以(已)无凋变,有楼台殿阁;有八功德水,充满池中;有七宝行树,金绳界道;有玻璃合成,金银琉璃;有水流风灯,演出摩诃;有鹦鹉、舍利、加陵频伽、共命之鸟,演音歌唱无生曲调,细巧灵音,美耳中听;有天乐迎空,异香满室;有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步步莲开。”
 
“无生老母”开始把混沌——宇宙分出天地日月、两仪四像、五行八卦,创造出山川河海、草木禽兽和万物之灵人类。“古佛出现安天地,无生老母立先天”。“无生母,产阴阳,先天有孕;产先天,怀圣胎,变化无穷;生一阴,生一阳,婴儿姹女;起乳名,叫伏羲,女娲真身”,是为“人根老祖”。伏羲和女娲经过金公、黄婆两位神仙为媒,匹配夫妻,从此生下96亿皇胎儿女即人类,在真空家乡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因为乾坤冷静,世界空虚,无有人烟住世”,所以“无生老母”便打发皇胎儿女降临人间。
 
可是,皇胎儿女来到尘世以后,不仅立即陷入生老病死和酒色财气之迷,而且遭受大自然与各种人为的折磨,历经了一次又一次劫难。每当劫难之时,或赤地千里,草木为枯,五谷不收;或大水滔天,浩荡无涯,吞没一切;甚至白日无光,百兽乱舞,蟒蛇成群;而尘世魔王动辄刀兵相向,杀戮人类,以至白骨撑天,血流殷地,人类百不存一,世界末日来临。“无生老母”不忍皇胎儿女遭受苦难,大发慈悲,决定把皇胎儿女度回自己身边,永在真空家乡,不再堕入轮回。于是,“无生老母”又成为救世主。
 
为了救度尘世众生,“无生老母”把世界从时间上分为三个时期,依次是青阳时期、红阳时期、白阳时期;在这三个时期,依次召开龙华初会、龙华二会、龙华三会。青阳时期(龙华初会)代表过去,“无生老母”命燃灯佛掌世;红阳时期(龙华二会)代表现在,“无生老母”命释迦佛掌世;白阳时期(龙华三会)代表未来,“无生老母”命弥勒佛掌世。每期之末,都要道劫并降,降道度回儿女,降劫收杀恶魔。于是,燃灯佛首先下凡,执行“无生老母”的神圣旨意。然而,由于燃灯佛办理不力,在青阳时期(过去世)的龙华初会,只是道降君相,仅度回2亿儿女。接着,释迦佛也辜负了“无生老母”重托,在红阳时期(现在世)的龙华二会,只是道降师儒,也仅度回2亿皇胎,还剩下92亿皇胎儿女在尘世受难,而且许多恶魔也没有消灭。这时青阳、红阳二期已过,龙华初会、二会亦已召开,“无生老母”就将度回92亿皇胎儿女重任都交给了弥勒佛,命他在白阳时期(未来世)的龙华三会一次度完,叫做“末后一着”。
 
那么,弥勒佛如何完成这个既重且大的神圣使命呢?为此,木人创造性地提出了接续莲宗说。木人认为,从时间上,燃灯、释迦、弥勒三佛接续莲宗,弥勒佛是完成“末后一着”的佛祖;为了实现这一神圣使命,弥勒佛要亲自下凡,化为人身,开创一个教派,而这个弥勒佛化身和所创教派,就是其师祖王森和东大乘教;王森身后接续莲宗者是翠花张姐(张祖)、弓长,他自己则是弓长的莲宗接续人。在这种说教中,木人宣称他所领导的大乘天真圆顿教,正是为了实现“末劫总收圆”,他手下的“三宗五派九干十八枝”大小会首,均为“领法知识”——传道师,他们的任务是“替祖传法,阐教扶宗”,到各地开荒办道,普度众生。木人还认为,由于实现“末后一着”任务神圣而又伟大,届时,天上诸佛、诸祖、诸大菩萨、罗汉圣僧、中天教主、天龙八部、森罗万象、三界内外一切善神以及名山洞府得道真人等,都会临凡降世,帮助他完成“末劫总收圆”,同赴龙华三会。
 
这种说教尽管美妙动听,但是若想真能拨动下层民众信仰之心弦,从而引领下层民众对其趋之若鹜,还必须另有劝道手段。于是,木人在汲取佛教劫难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入教避劫”思想,宣扬弓长创立的大乘天真圆顿教是“古佛设教,天真为祖,大乘为法,圆顿为门,一字为宗,乃是真正佛门也。”沦落尘世的芸芸众生,只有拜弓长,入圆顿,才能躲避劫难,幸赴龙华三会。否则,就会身遭大劫,永堕轮回,也就不能回归“真空家乡”,与“无生老母”团聚。
 
如何才能躲避劫难,幸赴龙华三会?木人借“无生老母”之口,为其信众制定了十步修行:头一步修行,恰定玉诀,开闭存守;第二步修行,先天一气,穿透中宫;第三步修行,卷起竹帘,回光返照;第四步修行,西牛望月,海底捞明;第五步修行,泥牛翻海,直上昆仑;第六步修行,圆明殿内,性命交宫;第七步修行,响亮一声,开关展窍;第八步修行,都斗宫中,显现缘神;第九步修行,空王殿里,转大法轮;第十步修行,放去收来,亲到家中。又借“无生老母”之口,为其信众规定了真言口诀:“芦伯点杖,钥匙开通。这分点杖,自从海底点上昆仑,共计三十三处,三关九窍,各有步位。这便是后天出细修行也。”木人提出,只要按照十步修行与真言口诀修炼,就能归家认祖,亲见无生,超佛越祖,永续长生。
 
木人又以“无生老母”名义,为其徒众规定了通过修行而达到的品级:
 
无生母又曰:“我这里安排就了,我与大众地修行儿女立下三乘九品,量级定果,立下云城,立下金城,立下银城,立下五盘,立下四贵,立下天盘,传法知识,尽是提头之数。有功贤圣,续在上上品,红梅品;上中品,增级品;上下品,玄极品;中上品,永寿品;中中品,长寿品;中下品,续寿品;下上品,修真品;下中品,慧级品;下下品,荣贵品。尽是三乘九品,极头圣果,尽是得道人之品级也。我这里有赏有罚,有升有降,按三宗五派九干十八枝,都续在九品莲宫。有功的,升为上首;无功的,降下来,与诸佛着执事,抬伞扇,拥护佛身。有道者,在都斗宫,安身立命;聚贤宫,三茶六饭,体挂仙衣,逍遥自在;万寿宫听佛说法,等候龙华三会,愿的相逢。”
木人还遵循其师弓长遗愿以“九宫八卦”形式为大乘天真圆顿教建立了“三宗五派九干枝”的组织体系。
 
“三宗”:头宗普圣子位在干卦宫,二宗普德子位在坎卦宫,三宗普行子位在艮卦宫。
 
“五派”:头派普成子位在震卦宫,二派普道子位在巽卦宫,三派普福子位在离卦宫,四派普寿子位在坤卦宫,五派普虎子位在兑卦宫。
 
“九干”:红梅头干总引普亮子,红梅二干总引普宽子,红梅三干总引普洪子,红梅四干总引普睛子,红梅五干总引普定子,红梅六干总引普环子,红梅七干总引普丹子,红梅八干总引普体子,红梅九干普贵子。
 
“十八枝”:红梅第一枝总引普理子,红梅第二枝总引普意子,红梅第三枝总引普觉子,红梅第四枝总引普性子,红梅第五枝总引普先子,红梅第六枝总引普通子,红梅第七枝总引普吉子,红梅第八枝总引普祥子,红梅第九枝总引普广子,红梅第十枝总引普慈子,红梅第十一枝总引普智子,红梅第十二枝总引普慧子,红梅第十三枝总引普名子,红梅第十四枝总引普扬子,红梅第十五枝总引普万子,红梅第十六枝总引普古子,红梅第十七枝总引普常子,红梅第十八枝总引普春子;而木人则身居中央戊己宫,为九宫教主。
 
于是木人作为明中叶以来民间宗教运动的理论回响者和明中叶以来民间宗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理论勇气,通过汲取、整合、升华无为教、黄天道、东大乘教、西大乘教、弘阳教等教派的教义思想,终于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民间宗教思想理论,这就是以“无生老母”为最高崇拜,以“弥勒佛与其化身”为信仰核心,以“入教避劫”为劝道手段,以“十步修行”与“真言口诀”为信众修持,以“修道品级”为修行目标,以“三宗五派九干十八枝”建立组织。
 
三、“无生老母”信仰巨大又深远之影响
 
“无生老母”信仰在明末清初民间宗教世界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中国民间宗教世界的信仰格局,遂使“无生老母”信仰成为有清一代民间宗教思想的主旋律,从而引领了一场比明代规模更加宏大的民间宗教信仰运动,并不时转化为数量与规模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的民众武装反抗运动。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藏的“宫中朱批奏折”与“军机处录副奏折”统计,自雍正初年始,至宣统三年(1911)止,被清政府立案查禁的民间宗教教派有120多种。其中的大多数教派高举“无生老母”信仰大旗,将“弥勒佛当主天下”思想,播撒于普罗大众之中,深刻地影响与型塑着下层民众的思想与行为。举其荦荦大者,如天地门教、八卦教、张保太大乘教、清水教、混元教、三阳教、西天大乘教、天理教等教派,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顺治七年(1650),山东武定府商河县(今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人董计升创立的天地门教(又称一炷香教),以“无生老母”为最高崇拜,以“真空家乡”为理想境界,以弥勒佛化身董计升为信仰核心,以“九宫八卦”建立起“林传八支”与“山传八支”的组织体系,在山东、直隶、东北等地区拥有广大信众。天地门教虽遭到清廷多次查禁,但至今仍在这些地区民间流传。
 
康熙初年,山东曹州府单县人刘佐臣创立的八卦教,以“无生老母”为最高崇拜,以龙华三会为理想境界,宣称过去燃灯佛掌教,一年六月,一日六时;现在释迦佛掌教,一年十二月,一日十二时;未来弥勒佛掌教,一年十八月,一日十八时,弥勒佛掌教的未来世界才是理想世界。刘佐臣也以“九宫八卦”形式建立组织,故称“八卦教”。
 
乾隆初叶,八卦教刘氏教首提出了“平胡不出周刘户,进在戊辰已巳年”的政治主张。所谓“胡”,喻指满清王朝;所谓“周、刘”,“周即是刘,刘即是周”,显然是暗指刘氏八卦教首。刘氏教首利用这种宗教预言的形式,“也学太公渭水事,一钓周朝八百秋”,以“平胡”即推翻清政府统治,复兴汉室江山为己任,并预言清政权的灭亡时间:戊辰年即乾隆十三年(1748),已巳年即乾隆十四年(1749),这就将他们置于与清王朝不共戴天的境地。
 
乾隆三十七年(1772)二月,山东当局在查办八卦教案过程中,在坎卦教头目孔万林胞兄孔兴己家中搜出“无名邪书内,有走肖、木易、卯金刀来争战等句,较之王中逆词周、刘等字,尤为悖逆。此外,尚有贼星八牛,火焚幽燕及朝廷离幽燕,建康城里排筵宴等句,亦皆悖逆之极。”乾隆帝闻知后,认为“其为大逆显然”,严令山东、河南两省巡抚,“务将为首行教及逆书指实缘由,并教内传播党羽,令其逐一据实供吐,尽法惩治,毋任丝毫遁饰,致奸徒少有漏网。”五月中旬,山东按察使国泰奉旨亲往单县主办此案。八月上旬,三法司以“大逆”之罪,拟将刘佐臣四世孙刘省过凌迟处死,后奉旨“从宽改为应斩立决。至刘省过之弟刘省愆,并其长子刘铨,法司均照大逆缘坐律,拟以斩决。今思刘省愆、刘铨,究系缘坐,非本身罪犯可比,均着从宽改为应斩监候,秋后处决。”此后,八卦教虽屡遭清廷剿杀,但仍在民间潜行默运,伺机奋起,特别是他们提出的“平胡兴汉”的政治主张,已经成为其后继者反清斗争的思想武器,在清中叶以后的华北大地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民众起义风暴。
 
康熙二十年(1681),云南太和县(今云南省大理市)人张保太创立的大乘教,宣扬“无生老母”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与主宰者,是无所不能的至尊神灵,必须顶礼膜拜;张保太及其传人自诩“转世弥勒”,号称“收圆祖师”,其信众遍及西南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接着,又快速传入长江中下游地区,还将其势力渗透到江西、广东、安徽、河南、陕西、山西等省。大乘教的迅猛发展,引起了清廷的高度警觉,终于引发了乾隆初期波及全国的“张保太大乘教案”,各地教首被凌迟处死,骨干被枭首示众。但是,该教派并没有被斩尽杀绝,其余党仍以极大的宗教热情,在民间从事复教活动。
 
乾隆三十六年(1771),八卦教徒、山东寿张县(一说阳谷)人王伦以“清水教”名目从事传教收徒活动。清水教以无生老母为信仰核心,尊奉八卦教创始人刘佐臣撰写的《五女传道宝卷》中的观音、文殊、普贤、白衣、鱼蓝五位菩萨为保护神。
 
乾隆三十九年(1774),鲁西北歉收,为对金川(今四川西北)作战,清政府又在山东“妄行额外加征”,使广大人民无以为生。王伦利用民间的不满情绪,于是年八月二十八日率众举行起义,攻占寿张县城,建立政权。义军“伪收人心,不杀掠,一切食物,均易之以价。有一贼食人梨而少与值,立斩之,而倍以偿。于是,无知细民,咸谓贼无所害,而稍有知识者,亦图苟安,不思远避”。
 
清水教起义失败后,教首王伦举火自焚,其家属,不分男女老幼,被当局尽行处斩;同族五服亲属,一并迁徙三千里。清水教起义虽只有一个月,但它发生在清朝统治力量较强的运河两岸,不仅揭开了清中叶民间宗教大规模武装反抗清朝统治的序幕,而且打破了“康乾盛世”以来天下太平、社会矛盾缓和的假像,成为清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给清朝统治者心理上造成了巨大创伤,乃至事过十八年之后,即乾隆五十七年(1792),乾隆帝还命山东巡抚吉庆亲往寿张“将王伦祖坟复加刨挖,所有遗剩骸骨,尽行烧毁”,以纾解留在他心头上的刻骨仇恨。
 
乾隆后期,混元教、三阳教、西天大乘教在湖北、河南、四川、陕西、甘肃、安徽等地民间社会广泛流传,成为一种令清廷惊恐万状的强大的异己力量。乾隆五十九年(1794),在乾隆帝“责所司穷索”的指令下,各省地方官“竟以查拿邪教为名,四处搜求,任听胥役多方勒索,不论习教不习教,只论给钱不给钱,以至含恨之人与习教者表里勾结,借无可容身之名,纷纷蠢动”。湖北襄阳县令还擅自给匪棍李奎、刘相、刘大刀顶戴令旗,“同捐职理问刘滋、牌甲刘二贼,沿乡托名查拿邪教”,实则“藉此勒索,贿赂即为良民,无钱财即为教匪,混行擅杀,抄掳家财,作践妇女”。仅湖北荆州、宜昌就“株连罗织数千人”,疑犯被解押省城时,每船像柴草一样,装运两百余人,饥寒就毙,浮尸于江。从宜都到省城的江面上,到处可以看到无人收敛的漂浮尸体,腥风血雨,惨绝人寰。
 
面对清政府的残酷镇压,混元教、三阳教、西天大乘教以“弥勒转世”“劫运将至”的宗教预言为思想武器,“皆以官逼民反为词”,于嘉庆元年(1796)策动、领导了历时九年的民众大起义。这次大起义,先后有四五十万民众参加,遍及川、陕、鄂、甘、豫五省。为了镇压这次大起义,嘉庆帝调集了十六个省兵力,被起义军击毙的一、二品高级将领达二十多人,副将、参将军官四百余名,而军费开支竟高达二亿两,几乎耗费了清朝初期的历朝积蓄,促使清王朝由盛转衰,开始踏上了穷途末路。
 
嘉庆十六年(1811),由八卦教支派直隶坎卦教首林清、河南震卦教首李文成与离卦教首冯克善组成的天理教,崇奉“无生老母”,宣扬末劫思想,倡言白阳劫,“有青阳、红阳、白阳三劫,此时,白阳应劫”;宣称这一劫数,将由林清、李文成克服收圆:“专等此中归汉帝,大地乾坤只一传”。
 
嘉庆十七年(1812)冬,林清与李文成在直隶大兴县(今北京市大兴区)宋家庄会面,约定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十五日,在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同时起义。嘉庆十八年九月初七日,河南李文成提前率众起义,与清军鏖战豫北;接着,直隶林清派遣几十名教徒于九月十五日杀入皇宫,在紫禁城内与一千多名官兵,进行了两天一夜搏杀,“以致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震撼了全国,震惊了世界。
 
伴随着这种惊心动魄的民间宗教信仰运动与其转化的下层民众武装反抗运动,“无生老母”信仰还通过信众编写宝卷经书和修建“无生老母”庙宇的形式,在民间快速传播。最迟在乾隆初年,民间宗教世界便出现了一部专门宣讲“无生老母”信仰的《无生老母宝卷》。该部宝卷,十二品,其品目如次:老母上殿议论品第一、老母讨宝号品第二、老母出离镇安品第三、老母出灵山品第四、老母投胎转化品第五、老母度四众元人品第六、老母点全身修行品第七、老母圣传大道开法品第八、老母显万样宝贝品第九、老母行孝品第十、老母报恩品第十一、老母传道归家品第十二,现仅存前五品。从十二品目与仅存前五品内容可知,该部宝卷演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名叫“透灵老母”的女性信徒,接受“无生老母”派遣,临凡尘世,救度众生,“归家认祖,达本续长生”。
 
此后,又有《无生老母血心谕》等经卷问世,其流风所及,乃至民国年间,又出现了诸如《无生老母救世血书宝卷》、《无生老母收元宝卷》、《无生老母修行八卦宝》、《无生老母十指家》等坛训,在民间社会广为流传。
 
据清道光十八年(1838)十月,鸿胪寺卿黄爵滋奏报:河南汲县潞洲屯有“无生老母”庙宇一处,内“有坟塔庙碑,实为邪教祖庭,请饬查办”。道光帝闻报后,立即敕令河南巡抚桂良严密查办。经过四个多月查办,道光十九年(1839)三月,桂良将查办结果上报清廷:“该省各州县查出无生老母庙三十九处,关系建自前明,现已全行拆毁。”由此可知,早在明末,河南境内已建有39处“无生老母”庙宇。
 
又据道光年间直隶沧州知州黄育楩撰《破邪详辩》记载,明末沧州城内建有一处“无生老母”庙宇,户部尚书戴明说曾撰写《无生庙碑记》,“内言无生着于明世,至万历时,灵异尤甚”。清初沧州捷地也建有一处“无生老母”庙宇,保定清苑县国公营佛教观音寺内还建有一座“无生老母”骨骸砖塔。两处“无生老母”庙宇和一座“无生老母”骨骸砖塔,均被黄育楩派员拆毁。雍正四年(1726)修建的直隶井陉县云盘山雾云观,也是一座供奉“无生老母”的庙宇,亦被当局拆毁。由此可见,明末北直和清初直隶,也建有多处“无生老母”庙宇。
 
[原文出处] 《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中西文化”栏目
https://journal.ipm.edu.mo/images/journal_c/2021_4//d4c07-202104079-.pdf
 
汇智澳门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拜:礼俗与中国民间信仰实践
       下一篇文章:织女的工作安排与牛郎的户籍归属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