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观察
 
钟、鼓、木鱼......寺院里这些常见法器都是干啥用的?
发布时间: 2022/9/1日    【字体:
作者:觉悟号
 

如果常去寺院,你一定见过很多庄严美丽的佛门法器,比如钟、鼓、云板、木鱼等等。但是,有可能有些法器面熟而不知名讳、有的只知道名字却对不上实物,有的即便对上了名字实物,对它的用途也一知半解。
 
今天,觉悟号为大家整理了8种佛门常见法器,名、物、义一次理清!
 
01
 
梵钟又称大钟、撞钟、洪钟等。多属青铜制,少数为铁制,一般高约150公分,直径约60公分,形式是上端有雕成龙头的钓手,下端有相对的两个莲华形撞座,称为八叶,撞座以下称草间,下缘称驹爪。
以上则分池间、乳间两部分,且乳间有小突起物并列环绕,又连结撞座,呈直角交叉的条带称为袈裟,又名六道。另外,钓手旁有呈圆筒状的插通内部。梵钟多悬于钟楼,作为召集大众或早晚报时之用。
 
02
 
圆木鱼,诵经时所敲打,大众诵经时,音声随其节拍而整齐划一。
 
此外,诵经敲打木鱼,取意于鱼的特殊习性,即不论在水中悠游或静止不动,眼睛都睁着不休息,佛门取其精进的特性,策勉修道者要用功,不可懈怠。
 
03
 
长木鱼一般雕刻成鱼形或龙头鱼身形。往往悬挂于斋堂或库房廊下,作为集合僧众之用。
因为它与民间乐器“梆子”的形制、发音都极相似,所以称为“鱼梆”。又因为它常常是在斋饭时敲击,所以也叫做“饭梆”。在佛教寺院中,长木鱼大都是头向山门悬挂的。
 
04
 
鼓,有羯鼓、鱼鼓、云鼓、摇鼓、金鼓、石鼓、悬鼓等。依其用途可分为:斋鼓(食时所用)、浴鼓(浴时所用)及诵经、梵呗等所用之鼓。
 
今之寺院,常见于大殿前的左右两方建钟鼓楼,分别安置钟、鼓,称为“左钟右鼓”。寺院每于晨昏击钟敲鼓,以警行者当勤精进,慎勿放逸,称为“晨钟暮鼓”。
 
05
 
大磬是以铜铸造的盂形法物,置于佛桌右侧,法会、课诵时,引导一切唱诵的起落,由维那以棓 ( 木制之棒 ) 击鸣。凡住持或尊宿、仕宦等礼佛,皆鸣三下。
 
“大磬”的敲用,多半是在“起腔”、“收腔”、“合掌”、“放掌”,以及“佛号”等处。
 
“磬”是“法器”中的主脑,在寺僧集体行动时,由“维那”或“悦众”用它指挥大众进退起止,号令赞诵。维那管用“大磬”,“悦众”持用“引磬”。上殿时,“悦众”一人或数人,站在维那师身后,悦众是维那师的部属。维那起腔,悦众接腔;维那转腔,悦众跟腔。他们必须声声响朗、字正腔圆,以防大众高低失准,参差不齐。
 
06
 
 
引磬俗称小手磬。底部中央贯以纽,附木柄,以小铁枹击之,于诵经礼佛起止时击之,以引起大众注意之法器。
 
07
 
云板是报知时刻或集会时敲打的器具。
 
云板挂在斋堂前,与梆相对称,结合禅林日常生活起居、法事仪程、集众、上殿、过堂(二时斋粥,朝食,即早饭;昼食,即午饭)之前敲“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会上佛菩萨”三遍,敲时心内默念,有节奏地依字敲之,“严”字轻敲,与梆及僧堂、殿堂、斋堂法会仪轨紧密衔接。药石,即晚餐,敲三下。
 
08
 
香炉是供养焚香的器具,亦称宝鼎。与花瓶、烛台一齐供养于佛前,为比丘十八物之一。
 
大殿供桌上的香炉,有铜、石或瓷质的,用以焚烧檀香。佛寺的大殿都有一个长方形的炉盘,放着一个焚烧檀香的精致小香炉,盘子前垂着刺绣的炉围,很庄严美观,是住持上香专用的;大殿的佛事完毕,如要到其他配殿礼拜,侍者师就捧着炉盘前行,和尚便随后到配殿上香。
 
而我们在寺院中多见于圆形的香炉,此香炉都有三足,一足在前,两足在后,是如法的放置;常以之譬喻佛教中的三宝,缺一不可。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人人都爱的蛋挞起源为何与修女相关?
       下一篇文章:云南景洪遭洪涝之灾,西双版纳佛教界迅速驰援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