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挞在葡萄牙被称为Pasteis de Nata,堪称“国民糕点”,如今在我们城市的大街小巷也都可以买到。不过,要吃到最最正宗的蛋挞,必须是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以西的贝伦区(Belem)。
葡式蛋挞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与其漂亮的外表和四溢的香气是分不开的。酥脆的外皮包着柔软的内馅,上面有一层薄焦糖,再洒上糖霜,色香味俱全,既不甜腻又不单调。
2006年,奥利地在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主办了主题为欧洲咖啡馆的文化活动,蛋挞被选为代表葡萄牙的甜点。2009年英国的《卫报》更是把蛋挞列为了世界上50种最好吃的食物之一。
说来,这种美味甜品已有200年历史,而且口味一直没变。其起源竟然还与修道院和修女相关。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贝伦区著名的热罗尼莫修道院始建于16世纪,这里便是葡式蛋挞的诞生地。18世纪初,当时修道院里的修女们习惯使用蛋白给洗好的衣物和头巾上浆,这样使衣服和头巾更立挺,但剩下的蛋黄怎么办?为避免浪费,修女将蛋黄用于制作糕点,蛋挞就是其中一种。时至今日,葡萄牙至今还流传着许多用蛋黄做甜点的菜谱。
1820年,因世事变迁,宗教获得的捐献减少,许多修道院面临危机;这座修道院的修女在附近糖厂卖蛋挞,以维持生活。没想到蛋挞推出后大受欢迎,因为当时修道院所在的地区是贝伦区,所以这种蛋挞便被当时的人们称为“贝伦挞”。
1834年修道院被迫关闭,修女不得已把蛋挞配方卖给糖厂老板,糖厂老板于3年后开了一家甜饼店,出售蛋挞。直到今天,该饼店仍由这个家族拥有。
饼店自开业以来,蛋挞的原始配方就被收藏在一秘密房间内。200年来,这份古老的配方未曾改变过,只有几个人知道。这家甜饼店是里斯本最受欢迎的旅游热点之一,平均每天销售蛋挞超过2万个。
不过,里斯本的葡式蛋挞跟香港和澳门的有点不同,英国人安德鲁·斯托(Andrew Stow)原本在澳门路环开店卖面包,后来引入了葡式蛋挞,并加以改良,以英式奶黄馅和少糖为招牌,非常受欢迎,辗转便成了澳门的著名小吃。
葡式也好港式也罢,不管哪个版本,都百闻不如一见。如果有机会去葡萄牙旅行,一定不能错过吃吃正宗葡式蛋挞的机会。边吃边回想当初修女是如何发明制作蛋挞的故事,瞬间也会让这种美味小吃变得另有一番“滋味”。
信德微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