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互联网宗教的“复兴神话”及其祛魅
发布时间: 2022/9/29日    【字体:
作者:黄海波 黑颖
关键词:  互联网宗教;复兴神话;祛魅  
 
 
【摘要】互联网与宗教的叠加在短短三十余年里呈现出极为丰富和复杂的态势,并产生了互联网刺激宗教复兴的“神话”。这个“神话”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其它相关问题的判断。然而真实情况是:①宗教并无利用互联网扩张之天然能力;②欧美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宗教持续衰退;③“百度指数” 表明中国网民对宗教的关注度保持基本稳定,且在近年来逐步下降。以上都打破了这个“神话”,从而推动认知和研究的“祛魅”,有助于对互联网宗教的理性化、法治化、规范化治理,有助于在互联网时代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为建立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和互联网宗教的健康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和广度嵌入日常生活,极大提升了经济运行、社会治理和个人生活的便利和效率。在此进程中,宗教与互联网的结合而产生的“互联网宗教”现象成为各方瞩目的社会事实,其丰富性和复杂性超出了传统认知。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迅速更新迭代,以及宗教自身超强的适应能力,更产生了宗教借助互联网而复兴的“神话”,其背后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即互联网对宗教整体而言是否具有扩大其影响、增长其规模的效应?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其它相关问题的判断,因此是理解互联网宗教首先需要处理的问题。本文基于历史事实和相关数据,尝试对这个问题作初步探讨,以期更加客观、冷静地认识互联网宗教现象。
 
一、互联网宗教的早期历史:宗教有利用互联网扩张的天然能力吗?
 
正如彼得·伯格所揭露的那样,人们通常会将某种人为秩序,视为在时间开端就一直存在的东西,从而忘记这个秩序是人为建立的。1同样,一些追溯互联网宗教历史的言说,营造出宗教在互联网时代的开端就已充斥整个互联网空间的“创生神话”,使人们误以为宗教天然有着利用互联网扩张的能力。我们需要结合互联网自身发展的历史来探究互联网宗教的形成。
 
20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从理论探索进入实际应用阶段。最初,美国几个高校实验室搭建了一个小型计算机网络,方便科研信息交流。随后,美国国防部支持开发了ARPANET(阿帕网),从而揭开互联网时代的序幕。不过,一直要到80年代中后期,互联网才逐步朝着民用方向发展。互联网上出现宗教信息,更与两个重要的技术进展有关:其一是1981年IBM公司研制出个人电脑并推向市场;其二是1983年电子公告板系统(BBS)升级为可以互动交流的网络论坛。这样,更多的人可以从不同的地方利用个人电脑连接进互联网,在BBS论坛上发布和回复信息。最初,BBS论坛主要交流计算机技术,随后发展出其它话题,“科技对精神和宗教的影响”是热门话题之一。不过,当时互联网上的宗教讨论只是一些科技人员使用新的交流方式来表达他们个人对宗教的“知识兴趣”,这种交流并不具有“宗教性”。2
 
赫兰德(Helland)发现,当时BBS上的宗教讨论群组经常充斥着挑衅和情绪化反应,与严肃的思想交流相与共,整体气氛倾向于反对传统的宗教信仰及其习俗。当时BBS上的宗教讨论群组也不提供宗教服务,无法满足宗教体验和情感需求。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些有宗教归属的科技人员由于在其它综合性讨论群组中经常感觉被冒犯,因此成立了单独的宗教讨论组,不再同其它知识性、批判性的宗教相关话题掺杂在一起。3这样,出现了以宗教情感和敬虔为主的讨论群组。但这种线上的宗教表达相当私人化,没有社会影响,是一种松散的平信徒的网络联接。
 
这一时期,美国、加拿大一些基督教团体,也尝试利用互联网进行了若干小规模的联络沟通,但持续时间不长,涉及面不广,属于对高科技的体验性质。1989年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发明为互联网的全球普及奠定基础。90年代初,美国长老会正式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络空间第一教会”,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宗教”开始出现。4
 
虽然有部分宗教人士担忧互联网会破坏宗教信仰,但多数宗教团体都对此持有积极、乐观态度。罗马教宗保罗二世更在2002年号召天主教会要在互联网上扩大其使命,鼓励“整个教会勇敢地跨过这一新的门槛,投入互联网的深处……”5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上出现了难以数计的宗教类网站、论坛、博客;宗教在互联网上呈现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特别是最近十余年里,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流行,以及各种移动应用(APP)的开发,互联网宗教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而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导致线下宗教聚集受到极大限制,从而进一步推动宗教向网络空间迁移。
 
简要回顾宗教进入互联网的历史,旨在说明,不能脱离互联网本身的技术进展来看待互联网宗教;宗教并非不受技术条件的约束而在网络上恣意蔓延。至少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互联网上的宗教元素还只是零星的、知识性的。而且,互联网上并非一开始就营造出有利于宗教的友好氛围;对宗教的批判和解构是当时的特点并一直延续至今。进入21世纪以来,宗教在互联网上据以表达和传播的平台与形式都更为丰富,互联网上宗教信息的数量也更加难以计量。这种肉眼可见的“繁荣”创造了互联网促进宗教“复兴”的神话,那么,事实如何?
 
二、复兴神话:互联网促进宗教增长吗?
 
在人类文明的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与之相应的主导性媒介,文明的转折通常伴随着媒介的变革。开启现代世界大门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正与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和流行有密切关系。而当下我们正在经历的由互联网所标识的媒介革命,其影响远超以古登堡印刷术和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前两次技术进步。互联网促进宗教复兴的“神话”,很大程度上与印刷术的发明催生了基督新教这样一种“历史记忆”有关。
 
15世纪中期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成为欧洲宗教改革的重要助推器。在其发明后的半个世纪里,全欧洲印刷的书籍约有一半以上是《圣经》、灵修类以及宗教礼仪类。当时的人们迫不及待地将印刷术作为“传递信息以及刺激虔诚和默祷的手段”。6古登堡印刷术极大提升了知识与思想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摧毁了天主教教会对《圣经》和拉丁语的垄断。人们能够获得以前无法大规模生产的宗教书籍,可以自主阅读和讨论,无需通过神父及教会。因此,“印刷术在一些地区快速发展,……在这些地区,新教快速发展,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建立”。7近代印刷术的发明对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新教诞生并扩张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但是,随后的两次媒介革命并没有重现印刷术推动基督教发展的辉煌历史。20世纪中叶广播电视的普及,促使当时很多宗教团体都利用广播电视宣教,出现了葛培理等一批成功的基督教电视布道家,他们的布道节目有极高收视率,使得他们领导下的教会团体或宗教运动得到迅速发展。然而,广播电视福音布道运动对基督教整体发展的效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明显。这个时期美国宗教变迁的主要趋势是新教主流宗派衰落,独立教会、基要派和新兴宗教增长,有学者认为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新技术是这个变迁的“唯一原因”。8
 
1951年,美国“全国教会理事会”资助了一项关于“电视作为福音传播工具之有效性”的研究。研究发现,广播电视布道主要吸引的是那些社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都比较低的人,其中女性和老年人占多数;当时的青年人并没有受到广播电视布道太多影响。80年代,随着新兴宗教运动的兴起,广播电视福音布道又激起一批实证研究。这些研究却都证实,广播电视布道的观众主要是虔诚的教会成员、老年人以及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更多是居住在农村的人,并且是电视的重度用户。这些发现与30年前相差无几。最关键的是,这些研究揭示了广播电视的布道活动“很少让教外人士皈信基督教”,只是增强了教内的凝聚力,只有“新兴宗教运动”才相对明显地从中受益。9
 
那么,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上的革命性优势是否会促进宗教增长?以美国为例,21世纪初美国几乎所有宗教及其团体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很多美国人早已习惯利用互联网进行信仰体验;互联网上具有宗教目的的活动除了浏览宗教网站,也包括发送和接收含有宗教内容的电子邮件、宗教节日贺卡,以及搜索宗教信息等。但是,进一步的研究再次与人们的预期相反。与广播电视的宗教传播一样,互联网上的宗教主要也是吸引了原先就稳定参加宗教活动的人,仍然只是加强了原有信徒的宗教认同;没有证据表明互联网本身是一种有效的新信徒招募手段。10最近两家权威调研机构的调查进一步确证,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并没有扭转美国社会的世俗化进程。11
 
其中与本文主题相关的关键性发现主要有:
 
首先,基督宗教的人数比例持续下降。调查显示,2021年自诉基督徒(新教、天主教、东正教)虽然继续占美国人口的大多数,但他们在成年人人口中的比例从2011年的75%下降到63%,十年里下降了12个百分点。其次,“无宗教归属者”(religiously unaffiliated,包括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等)占成年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从2009年的17%上升到了2021年的29%。年轻一代中的无神论者增长尤为明显:认同为无神论者的Z 世代12青少年比例(13%)是其他年龄层的两倍(约6%)。第三,宗教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持续下降。一方面,美国成年人中,认为宗教在他们个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其比例从2007年的56%下降到2021年的41%。而认为宗教在自己的个人生活中“并不重要”的人,其比例从16%上升到33%。另一方面,对基督教社会作用的评价也在持续走低;特别是年轻基督徒中,有高达41%的人认为教会与社会无关;而在婴儿潮一代的虔诚基督徒中这个比例只有11%。第四,美国基督徒对教会的忠诚度下降。有接近40%的成年基督徒不再固守唯一一家教会,这正成为美国基督徒的普遍特征。在Z世代中有高达54%的人认为参与教会并不重要。第五,基督徒的宣教热情在减退。年轻一代的虔诚基督徒中有几乎一半(47%)认为,向不同信仰的人分享自己的信仰,并期待他们皈信基督教,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而比他们年长的人群中持这种观点的比例仅为他们的一半左右。
 
因此,尽管美国社会长期被视为世俗化的例外,但是,从上述最新数据上看,美国社会的世俗化进程仍然是明显的,而且符合世俗化的多层次标准。13这正是在互联网更深、更全面地渗透进日常生活,以及各宗教团体努力扩大自己在互联网上的影响之背景下发生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中,宗教信仰在多个重要维度上都呈现明显衰退趋势,而他们正是教会领袖希望得着的“互联网的一代”。
 
如何解释互联网时代美国宗教的持续衰退?首先,这意味着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更加多元、更具竞争性的环境。并不是只有宗教才利用互联网,其它解释体系的能见度、吸引力也被互联网放大,宗教在互联网上的“意义市场”中并不具有优势。其次,互联网更为人们脱离传统宗教或者转为无神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对于在美国社会中被长期污名化的无神论来说,互联网为发展无神论者的群体意识和集体认同提供了空间,帮助他们消除边缘化身份,扩大能见度。14第三,研究表明,互联网使用程度越高,个人就越不可能祈祷、阅读神圣文本、参加宗教服务及其它传统的宗教实践;更多地使用互联网与更可能成为无神论者有着正相关关系。15这意味着,在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在互联网所提供的多种活动选择中,宗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人们在互联网上的时间和注意力被大量非宗教的信息和事务所占据,无疑降低了在宗教上的投入。这是互联网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三、中国网民的宗教关注度:另一个角度的“祛魅”
 
中国目前已成为互联网发展在世界占据前列的“数字大国”。16相应地,中国宗教也在互联网上有着十分丰富的表现。不过,很多国内的研究者倾向于认为互联网促进宗教尤其是基督教的发展,其主要理由是宗教类网站、网页数量快速增长。17但是,这种主要依据“宗教信息供给”的判断存在诸多问题。是否有更合理的工具来把握互联网对宗教发展的影响呢?目前,搜索引擎数据(search engine data,SED)的优势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被认为较可靠地反映了以网民为主体的社会公众对某个议题或现象的集体关注及其变化趋势。18这些基于“信息需求”而产生的搜索引擎数据,在把握“公众关注”问题时比“信息供给”的视角更具优势。19搜索引擎数据近年来已成为经济活动、民意变化和社会舆情的重要监控和预测工具。
 
本文使用“百度指数”考察我国网民对宗教的关注情况,以此来把握互联网对宗教的影响。需要强调的是,对宗教信息的搜索引擎数据单纯反映的是人们的主动搜索行为,与是否得到所需要的查询结果并无关联,它表明部分网民愿意投入稀缺的时间和精力在网络上搜索宗教信息,体现了某段时间内对特定宗教信息的注意力分配或关注程度。“百度指数”数据反映,我国网民对宗教信息的关注呈现以下特征:
 
首先,对基督宗教的关注度整体呈稳中趋降的态势。以“基督教”“赞美诗”和“耶稣基督”这三个关键词,获得对基督教的搜索指数并绘制趋势图。“图1”反映:尽管网民数量持续增长至今,但对基督宗教的关注度只在2006年至2014年年底期间保持增长,从2015年开始至2021年8月则持续下降。20这说明,网民数量的增长、上网便捷性提升等因素,整体上并没有促进人们对基督宗教的关注度或兴趣。“图1”趋势曲线的有规律尖锐突起,时间恰好都是每年圣诞节期间。这意味着每年圣诞节吸引了很多平常并不关注基督宗教的人在网上搜索基督教信息。这也表明,“百度指数”较准确地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特征。
 
其次,网民对不同宗教的关注度与各宗教在现实中的格局相符。“图2” 21表明:①人们对风水、算命这类传统民俗信仰的关注度或兴趣最高;其次为佛教;对这两者的关注度均大大地高于其它宗教。对各宗教与民俗信仰的关注度从高到底排序是:传统民俗信仰>佛教>基督宗教>道教>伊斯兰教,这与我国宗教信仰在现实中的格局一致。风水、算命等传统民俗信仰在每年2月春节前后搜索量猛增,在趋势曲线上呈现相应的锥状突起。从2015年3月开始对其搜索量呈较明显的下降态势。搜索指数反映网民对佛教、道教22和伊斯兰教的关注度整体上都比较平稳。在个别特殊事件上会引发大量关注。
 
第三,不同省份对涉宗教类信息的搜索情况,同各省网民规模、互联网建设的发达程度有关,也与各省宗教的现实格局基本保持一致(见“图3”)。具体而言:①对风水、算命等传统民俗信仰和佛教的关注度在绝大部分省份都大比例地超过对其它宗教的关注(除了宁夏和青海)。②基督宗教在所有省(市)的受关注程度均远低于佛教和传统民俗信仰。对基督教的关注程度较高的前四个省份依次是河南、广东、江苏和浙江,这与现实中基督教在这些省份的相对规模与活跃程度一致。③对伊斯兰教的关注度在不少省(市、自治区)超过了基督教。但这些省(市、自治区)整体的宗教信息搜索量都偏低。
 
综上所述,百度指数反映的我国网民对宗教信息的关注度,与我国宗教在现实中的分布格局和区域发展态势基本一致。而且,虽然我国网民数量不断增长,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度、渗透率日益提高,但是,对各类宗教信息的主动搜索与关注度整体上并没有随之增长。除了一些特殊的日期或事件外,网民日常对各类宗教的关注大体保持着平稳的态势,没有大起大落。对基督教、佛教和民俗信仰的关注度近年来都持续下降。没有证据表明互联网刺激了社会公众对某个宗教产生超出其现实格局的异常关注。可以合理推断,互联网上的宗教信息主要还是以满足信仰者的宗教生活需求为主。
 
四、结论与讨论:认知与研究的祛魅
 
互联网的兴起是一场深刻的“媒介革命”,正在全面改变人类社会,宗教也概莫能外。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制造出了基于“媒介中心主义”(media centrism)的种种神话;其中之一是认为互联网必将促进“宗教复兴”!然而,正如前文所述,在互联网产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即使是美国这样被认为是“世俗化之例外”、且是互联网发源地和互联网发展国际领先的国家,其世俗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和强劲。欧洲国家始终被认为是典型的世俗化地区,其中最世俗化、宗教信仰最淡漠的几个国家,其互联网的普及率都排名世界前五。23就我国而言,网民在互联网上的宗教关注度大致保持着平稳,近年来在网民人数持续上涨、互联网渗透率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反而持续下降。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互联网实质性地促进了现实中的宗教增长;互联网对宗教在整体上的弱化和约束,更强于局部的支持和促进效应。本文的分析有助于揭去笼罩在“互联网宗教”现象上的“复兴迷思”,并期待推动认知和研究进一步“祛魅”:
 
(一)认知祛魅。
 
宗教借助互联网而复兴的“神话”,源于对互联网技术的迷信。亦即认为互联网强悍的信息生产能力,以及互联网信息传播的自由性、跨域性、超距性、交互性、虚拟性、高流动性、即时性、非垄断性、开放性、全球性等等特征,将极大地扩大宗教的传播范围和影响,促进宗教增长。这种“技术决定论”(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片面强调计算机技术塑造社会的力量,24而忽略了作为行动者的互联网“用户”所起的作用,更忽略了宗教和互联网所处现实语境中复杂的权力关系与制度因素。25
 
从受众角度看,人们对互联网信息有各种心理过滤机制当今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人们接触宗教信息的机率大大增加,但在“信息冗余”“信息茧房”等互联网特有的信息效应机制作用下,宗教信息在互联网上被进一步稀释、分割、碎片化和意义解构,其传播效能大打折扣。很多研究已经发现,如果缺乏“线下”面对面的关系建构,互联网上的宗教信息在对教外人士的宣教或招募新成员方面效果相当有限。26从处境角度看,互联网并非脱离当下制度环境的纯粹技术工具;宗教亦受到宗教自身传统以及环境的制约;互联网和宗教这两者均不可能摆脱各自“线下”约束而“恣意”结合。“简单地宣称互联网正在改变现实的宗教文化是幼稚的。”27互联网对现实宗教的影响要经过社会结构和过程的过滤。
 
(二)研究祛魅。
 
当然,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毕竟创造出了独特的媒介环境、活动空间和话语构成;被互联网“渗透”后的宗教呈现出与传统宗教不同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互联网宗教研究已经历了四个研究波次,28从最初对互联网宗教的“乌托邦式迷恋或反乌托邦式焦虑”,经由描述性研究阶段,直至当前覆盖一系列深刻主题的理论阐发,相关研究在不断“祛魅”中推进。一些富有洞察力的理论视角也在研究互联网宗教现象过程中得到提炼和应用。29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和“多网融合”的发展,原有的“互联网宗教”概念也过渡到“数字宗教”(digital religion),强调探索当代“数字环境”中宗教的发展演变。
 
我国学界对互联网宗教的研究也有了一定进展,其中关于境外宗教利用互联网的渗透、非法宗教的互联网传播,以及涉宗教网络舆情等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相关的主题更受重视。总体上,我国对互联网宗教的研究多以描述与定性推断为主,侧重政策与治理的实务。不过,由于或多或少受缠绕在互联网宗教上的相关“神话”影响,现有研究对负面因素强调得比较多。30因此,亟需在研究方面进一步“祛魅”,“全方位开展互联网宗教研究,……分析其动力机制,探索其发展规律”,31形成对互联网宗教现象更加全面和客观的理解。
 
总之,互联网与宗教的结合是当今时代的正常现象,也是宗教在“数字化社会”继续生存的必然要求。多重证据表明,互联网与宗教增长与否并无直接关系。打破宗教藉由互联网而“复兴”的神话,其意义在于更加冷静和理性地看待互联网宗教现象,保持开放和谨慎的态度;既要重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又不能夸大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作出客观、科学的判断,谋定高效切实的引导举措、监管方案和治理模式。在保护并引导宗教在互联网上合法、合规、合理地正常表达的同时,防范和打击各种借宗教掩护而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暴力、恐怖和极端信息,各种破坏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以及敛财、欺诈等损害人民身心健康的活动与信息。随着《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生效落实,我国对互联网宗教事务的法治化、规范化管理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必将为世界各国共同探索建立互联网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互联网宗教的健康发展生态贡献中国智慧。32
注释省略
 
《世界宗教文化》2022年第4期
宗教社会学吧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儒家也有一种“个人主义”——如何理解儒家的自我观及其意义
       下一篇文章:再谈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诉求——儒学变迁史补叙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