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他山之石
 
《希伯来共和国》译者前言
发布时间: 2023/6/23日    【字体:
作者:阿刻隆河学者
关键词:  《希伯来共和国》 希伯来时刻  
 


这本标题为《希伯来共和国》(The Hebrew Republic)的小书是哈佛大学政府系纳尔逊(Eric Nelson)教授研究共和主义政治思想传统的第二部专著,2010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推出。在此之前,剑桥大学出版社在2004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共和研究”——《共和主义思想中的希腊传统》(The Greek Tradition in Republican Thought)。

 

1492年,基督徒军队进入格拉纳达,终结了阿拉伯人在西欧的最后一个王朝,西班牙光复,伊斯兰强权对西欧长达七百年的压制就此画上了句号。曾经寄居在伊斯兰化的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犹太人在基督徒的驱逐之下,开启了又一次大流散。在巨大的动荡之下,渊深玄奥的犹太思想也开始离开封闭的犹太会堂,实质性地进入欧洲肌体,这是欧洲文艺复兴故事的另一部分内容:希伯来智识的崛起。其所造成的结果之一就是从罗马传承下来的保守的古典拉丁共和主义传统与来自东方荒漠的希伯来神权政体发生媾和,继而陡然催生出共和传统的激进维度。在决定性意义上,主宰近现代世界史演化线索的正是这个激进维度。纳尔逊的《希伯来共和国》研究的就是这个议题,——但仅限于最初发轫阶段(17世纪前)。

 

《希伯来共和国》全书分为三个子议题,也是三个命题和定理,分别从三个侧面界定了“希伯来共和国”的特质,从另一种意义上看,也是对共和主义传统的“希伯来时刻”的辨认和界定。这三个子议题是:(1)民主化的共和政体是“唯一正当”的政体;(2)土地(和财产)的“再分配”源自希伯来共和国;(3)被无神论自由主义传统视为镇宅之宝的”宗教宽容”观念是希伯来神权政体的直接产物。毋庸置疑,对于政治理论相关领域和学人而言,这三个子议题注定会掀起三波规模不小的暴风雨。

 

本书篇幅不大,一共229页,但注释部分就占了将近70页,它们以随文注、脚注和尾注三种方式出现,其中前两种数量很少,大概不足20个,剩余的559个均为尾注,被作者一并置于全书结尾,谋篇布局因此显得不太均衡,而且也有碍阅读的流畅感,这是尾注这种注释形式固有的不便之处。鉴于此,中译者针对全书注释统一做了整改:(1)全部13个脚注均改为随文注,以楷体字标识,与正文区别开来;(2)全部559个尾注均改为当页脚注,以保证阅读的流畅感。

 

本书作者虽然执教于政治学系,但精通希伯来文、拉丁文和希腊文,担任过引人瞩目的哈佛大学犹太研究中心主任,也是霍布斯早年《荷马史诗》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英译本的最新修订项目主持人,拥有可观的古典学素养,旁征博引是其最显著的写作特点,这在这本小书的注释部分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加上他所师承的“剑桥学派”对目录、版本这些外围细节的过度关注,以及本书所设文艺复兴博学议题(Renaissance erudition)的特性使然,因此,注释部分自然就成了本书翻译工作中最耗时的环节。其中需要单独说明的是,作者在正文用英文频繁摘录大段原典引文之后,喜欢把相应的非英文原文全部照录在注释里,这其中绝大多是拉丁文,比如霍布斯的《利维坦》或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等拉丁文版。在中译者看来,这是没有必要的堆砌,但只能亦步亦趋,把这一部分冗余文字原封不动地照搬到中译本里。除大量拉丁原文之外,另有零星的希腊文和希伯来文字句,作者本人均附有精准的英译文,中译者直接将英译文迻译成中文,原文不再照搬。对于书中存在的若干印刷错误,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都顺手改正过来,不再另行赘述。

 

以上各项变动均以不损害作者文章原意且能创造友好的阅读界面为宗旨。最后,作为一项例行但诚恳的声明,本书篇幅虽小,但难度不小,译文势必有各种错谬,这是中译者应当背负的文责,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除了尽情欣赏书中奇妙的观点和论证,同时也不忘把错谬记录下来,通过书评等方式告知中译者和出版社,以期未来推出更好的再版。

 

在翻译过程中,我和众多朋友们讨论分享了“希伯来共和国”的方方面面,智识的愉悦和冒险令人流连忘返,幅度和强度远远超出了这本小书的论域,谢谢他们。林国荣博士对第三章的翻译贡献良多,朱振宇教授针对本书中的意大利语文句提供了专业帮助。最后的感谢送给“三辉图书”的大度和宽容。

 

2021314 上海

 

阿提卡野话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德国联邦国防军军事教牧初探 \楼天雄
摘要:1957年2月22日,德国政府同德国福音派教会签署了有关军队宗教服务的“国家协议”…
 
双赢的分离:试析智利天主教会的去特权化——19世纪中期至1925年 \张佳蓉
摘要:智利建国初期,以天主教国教地位为核心的教会诸多特权得以确立。19世纪中期始,…
 
法治信仰:“法律信仰”之重构 \贾永健
摘要:"法律信仰"理论存在缺陷的原因是将"law"替换成了"国家制定法",并曲解了伯尔曼的…
 
欧洲市民社会的理性宗教问题——左派政治哲学视域下的德国早期浪漫派 \黄江
摘要:根据从海涅以降的传统看法,德国浪漫派的固有形象始终是作为一种反动文学的代表…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一场被低估的宪政革命 \刘吉涛
摘要:发生于16世纪亨利八世治下的宗教改革,被誉为"英格兰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革命",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土耳其大选与埃尔多安
       下一篇文章:越南社会中离婚现象增加,天主教徒逆势而上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