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法律
 
包公黑脸的法律文化隐喻
发布时间: 2023/10/27日    【字体:
作者:范忠信
关键词:  包公 黑脸 法律文化  
 


中国的司法礼仪文化,还有一个特别的标志性符号,就是包公黑脸。把包公黑脸当成中国司法文化的一个礼仪符号或价值标示来看待,也许更能解读中华法律文化的DNA。包公黑脸,是一个特别文化符号,是古时清官的专用标识。历史上真实的包公长什么样子,《宋史·包拯传》并没有记载。今传有一幅据称是包公的画像,也慈眉善目,看不到黑脸的样子。什么时候包公变成了黑脸?这大概是文化解释学要解释的。在古装戏中,包公的那个脸谱,黑脸白眉白鼻、额有白色月牙形疤纹,据说是包公一人的专用脸谱,别的角色都不能用。这实际上是一个“司法官标准脸谱”,或者是国人心目中的“法律的脸谱”。为什么要这样呢?显然是想表达一些价值观,特别是国人关于法律和司法的认知或追求。包公的脸为什么必须是黑脸,为什么不能是白脸、红脸、黄脸?为什么与司法联系在一起的必须是黑脸?这个黑脸到底有什么特别象征意义呢?结合中国法律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和价值观,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六重涵义。

 

   第一,黑色象征法官铁面。一般来说,黑色是铁的颜色,黑脸当然就可以延伸为无私的铁面。民间文学一定要把包公说成是黑脸,无非是期待法官都铁面无私,不徇私枉法。在这里,其隐喻主要是二者:一是取铁的坚硬不易变之义,意喻法律应稳定少变,即法家所言“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27)的追求;二是取铁坚硬锋利之义,意喻法律应凛然使人不敢犯,就是法家所崇尚的“天下之吏民……不敢开一言以枉法”(28)的追求。铁,不易变、不敢碰,黑脸正象征这两义。如果用其他颜色的脸,那就无法象征这些追求了。

 

   第二,黑色象征法律应纯而不杂。黑色是一种简单颜色,相对于五彩斑斓而言,它十分纯粹,不复杂。很多颜色一遇到黑色,就被吸收到其中。黑色的这种属性,对于法律现象而言,能象征什么呢?我理解,是要强调法律应该纯而不杂:一方面是不可法令滋彰、法出多门;另一方面就是司法应该理大罪、赦小过,不应吹毛求疵,不应苛刻。此即唐人杨相如所云:“法贵简而能禁,刑贵轻而必行。小过不察,则无烦苛;大罪不漏,则止奸慝。”(29)法律如果太啰唆太苛刻,国家就治不好,人民就无所适从。传统法律文化中关于法律应该纯简(宜粗不宜细),忌讳苛刻(抓大放小)的愿望和追求,正通过包公脸谱(黑脸)有所表达。

 

   第三,黑脸隐喻司法忌用情感。国人认为,一个好法官,应该是“铁面无情”或“黑脸无情”的。黑脸象征无感情,所以阳间的包公、阴间的阎王,都是以无情的黑脸为标志的。黑脸不认人,就是不讲人情,不认亲戚,不向私情妥协。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法家文化所崇尚的司法应有属性。徐忠明教授认为包公黑脸有刚直不阿、正气凛然、铁面无私的意涵(30)。先秦法家主张执法者“我喜可抑,我忿可窒,我法不可离也;骨肉可刑,亲戚可灭,至法不可阙也”(31),其实就是主张法官必须黑脸无情;认为执法讲情感或人情,就难保公正。这种关于法律和司法应该“黑脸无情”的主张,与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关于“法律是纯粹的理智,是超脱一切情与欲的”“法律恰恰正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祇和理智的体现”(32)之主张正相通和呼应。

 

   第四,黑脸象征法律或国家之怒。我们通常说,“某人脸黑下来好可怕”,某个人脸色发黑,就表示生气或发怒,不高兴了。包公的黑脸,是否也是一种国家或法律之怒的隐喻?在古人看来,执法用刑就是国家正式发雷霆之怒、显虎狼之威。徐忠明教授认为,包公黑脸的“黑色与瘟疫、恐怖、神秘之类的意象相关,具有‘威慑’的力量”(33),是说黑脸正象征“怒而威”。国家的“怒而威”,通过法律特别是司法来表达,法官黑脸就是这种表达的最典型标志。如果包公被描述为红苹果或白冬瓜一般高颜值脸蛋,还能代表国家和法律之怒吗?

 

   第五,黑脸象征法刑是凶丑不祥之物。从国人一般审美观来讲,黑脸是凶丑的、不祥和的面容。中国传统文化也将法和刑视为凶丑不祥之物,这与包公黑脸隐喻正相吻合。“法令者,治之具,而非致治清浊之源也”(34)“刑法凶丑而不可罢者,以救弊也”(35)“刑乃不祥之器”(36)“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37),古人的这些说法,代表了中华文化对法律特别是刑罚的基本判断:法律是“凶器”,是不祥之物;虽然正常社会少不了,但不应崇尚;这就像人们不能把防身保家的刀枪当成吉祥物供奉起来一样。一旦世道太平了,刀枪剑戟全部该收藏起来。

 

   第六,黑为五行中的水色,隐喻法律“平之如水”。按照传统的五行学说,金德尚白,木德尚青,水德尚黑,火德尚赤,土德尚黄,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五方。五行说以火为阳、水为阴,故“阳为德,阴为刑”(38)“水主阴,阴刑杀”(39)。秦朝自以其德为水,故“衣服旌旗皆上黑”“色尚黑”“事统上法”。信奉“水德尚黑尚法”的秦始皇“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无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40)。包公黑脸隐喻也许正是“阴德”(水德尚法)文化或法家精神的延续,当然也可能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所云法应“平之如水”(即后世云“端平一碗水”)的追求相吻合。


   包公黑脸的六重涵义(41),正好就是传统中国文化对法律和司法的基本看法。这些看法,不管今天看起来是非对错如何,都是中华民族法律文化的真实观念,包公黑脸就是这些观念的外在符号之一。这六重涵义,可以启发我们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除这六重涵义外,徐忠明教授有两点特别解读给我重要启发。其一,他认为包公那月牙疤黑脸即“阴阳脸”,跟英国法官戴假发穿法袍的用意相类,实为一副赋予包公以“穿越阴阳两界”之神性的面具;把包公画成黑脸就是为了使他超越“凡俗”变成“神性”的存在,也就是为了使包公有降魔伏妖的神性力量。其二,他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黑色代表忠诚和美德,包公黑脸也有这一意涵(42)。这两点我事先没想到,对我构成重要启发和补充,也许可以作为包公黑脸的第七、八重涵义或隐喻。

 

   包公黑脸,当然不仅仅是面部颜色或表情的问题,更有关于执法司法行为的特定态度、模式和价值追求与之相应。在包公的执法实践中,其“黑脸”执法态度、模式或“黑脸价值观”的实践方式,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刚直无畏,不畏权势。据《宋史·包拯传》记述,包拯曾在朝廷“数论斥大臣”,并上述弹劾国丈张尧佐、权臣郭承佑等人。当时有民谚说“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把包公比成执法公正的阎王爷,“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也许真的是事实。对于皇亲国戚、高官显贵,他公平执法,敢于摧折权贵,为制裁犯罪权贵甚至不惜得罪贵妃和皇帝,不惜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为抵押,这就是典型的“黑脸”执法模式。

 

   其次是铁面无私,就是执法不顾私情,甚至六亲不认。史书说他“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几乎没有私人往来;“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时表情过于严肃,叫人害怕,“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43),就是说看他笑比看到黄河变清还难。他曾当过谏官,人称“铁面御史”。戏曲中反复强化“包龙图铁面没人情”(44)的形象,《铡包勉》就反映了其六亲不认的执法态度,史书也曾记载他“鞭挞从舅”亦即对堂舅用刑,这些“黑脸”作风都承载了法律冷峻无私无情的属性。

 

   最后是用刑威猛,就是执法中惯用严刑手段。真实的包公执法用刑是否威猛,史书并无直接记载,但文学作品中的包公无一例外都是威猛的。包公那三口铡刀(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那是包公黑脸执法模式的典型标志,是中国司法文化的典型道具。用极其严厉的刑讯和刑罚对付犯人,包括酷刑或不人道待遇,都被视为正当;对坏人没有什么仁慈可讲,这是中华法律文化的基本看法。在戏曲中,包公刑讯逼供的方式有敲牙、拔指、剔眼睛、脑箍、烙铁、搧穴(45),还有“看铜铡,取夹棍,灌热油”,动不动就把犯人打得“皮开肉绽损肌肤,鲜血模糊,恰浑似活地狱”(46),这都是作为正能量来宣传的。“只因老包心性直,打死无数不平人”,“你本是天上一座杀人星”(47),真让人不寒而栗。包公在执法用刑时所展现的“雷霆之怒”“虎狼之威”(48),其实就是代表国家法律和司法所发的怒和威。这些文学作品,其实不经意间演绎了普通百姓潜意识中的司法公平正义观念。

 

《中国法律评论》()2017年第20171期第105-121页,系《公堂文化、公正观念与传统中国司法礼仪》一文中的第三部分内容

法治文化研究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德国联邦国防军军事教牧初探 \楼天雄
摘要:1957年2月22日,德国政府同德国福音派教会签署了有关军队宗教服务的“国家协议”…
 
双赢的分离:试析智利天主教会的去特权化——19世纪中期至1925年 \张佳蓉
摘要:智利建国初期,以天主教国教地位为核心的教会诸多特权得以确立。19世纪中期始,…
 
法治信仰:“法律信仰”之重构 \贾永健
摘要:"法律信仰"理论存在缺陷的原因是将"law"替换成了"国家制定法",并曲解了伯尔曼的…
 
欧洲市民社会的理性宗教问题——左派政治哲学视域下的德国早期浪漫派 \黄江
摘要:根据从海涅以降的传统看法,德国浪漫派的固有形象始终是作为一种反动文学的代表…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一场被低估的宪政革命 \刘吉涛
摘要:发生于16世纪亨利八世治下的宗教改革,被誉为"英格兰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革命",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法国伊斯兰教的治理现状探析
       下一篇文章:涉及宗教教职人员民事纠纷法院诉讼管辖的边界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