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坛如今性丑闻一箩筐。先是纽约州州长斯皮策因卷入嫖妓丑闻宣布辞职,接着,纽约新州长帕特森上任不到24小时就传出绯闻,承认几年前曾与几位女性发生婚外恋情。最新主角是4年前因同性恋婚外情而辞职的前新泽西州州长麦格里维,他29岁的前任司机佩德森向媒体披露,麦格里维夫妇俩婚前婚后都曾与他多次发生三人性爱关系。
和陈冠希“艳照门”在东方社会被泛娱乐化的遭遇不同,美国清教文化不给婚外情和嫖妓任何暧昧的借口。和开明的欧洲大陆不同,美国政坛从来喜欢将政客的道德水准和执政能力融为一谈,这几乎成了清教主义文化铸造的美国政治的浓厚特色。
清教主义之于美国正如儒家思想之于中国。清教传统像一条红线规范了从殖民时代到今天的美国政治文化与社会文化,清教主义可以说是美国文化的根。从美国作家霍桑的《红字》中描绘的氛围来看,在提倡清心寡欲的新英格兰清教时代,人们的情感被紧紧地裹藏起来,即便是正常的情欲都受到严厉的限制,更别说婚外情和嫖妓了。美国最早的移民是来自英国的清教徒,他们为了逃避英政府的压迫而背井离乡,最后定居在北美大陆。他们认为自己是新时代的圣徒,肩负着神圣使命,要离开旧世界去开辟在美洲的人间乐土,建立一个新的以色列。清教徒(Puritan)一词原是他们的反对者为讽刺他们生造出来的,说他们自诩比别人圣洁、纯净,而清教徒骄傲地接受了这个绰号,他们生活俭朴、严格自律,以此取悦并荣耀他们所信仰的上帝。
去过美国的人都会获得一种印象,眼前真实的美国与想象中的美国不太一样。在美国很多城市,夜生活并不丰富多彩,没有灯红酒绿的不夜城,没有莺歌燕舞的红磨坊,在宗教影响较强烈的中西部地区,夜晚尤其寂寞单调。星期天各个家庭的日程安排里,很少是逛购物中心或者玩私人游艇,更多的是社区教堂的活动。
这是一个扑朔迷离的双面美国。这一面,美国人狂热地追求财富,追求舒适豪华的物质生活,让人们认为美国是一个非常世俗化国家,但这似乎只是表象的一面;另一面,根本上却是一个非常宗教化的国家,基督教新教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国民心理上起着关键的主导作用。美国学者把美国社会表现出的强烈的世俗性与同样强烈的宗教性,称作是“宗教信仰无所不在与世俗精神历久不衰的共生现象”,是一种“令宗教学者感到困惑的普遍的拜物性与显著的宗教性的悖论式结合”。美国世俗化研究学者丹尼·贝尔说,美国人得了“精神分裂症”,有两个不同的语系,一个是拜物的、功利的、利己主义的语系,一个是宗教的、利他的社区的语系。而对特权人物,他们必定用后一个标准“严防死守”地严加看管,因为他们的道德自律影响着行政的效率、执法的公正、社会的安全,说白了,影响着他们世俗化的个人利益。
清教主义气息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伦理文化的冲击而从美国人的意识中退位,政教分离和政教合一像神秘的多变魔法,隐藏于美国政治文化和社会伦理的潜规则深处。在美国,政治人物竞选时都渲染自己对家庭的爱,甚至对宠物的爱,强调自身私生活的严谨,表现出一副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的正直形象。无论是在议会还是政府,政治人物包养情妇,必然会身败名裂以至不得不终止政治生涯。许多非政界的公众人物为保持好的形象也保守私生活的严谨。谁让你是公众人物?你享受着公众赋予你的盛名,你就必须背负沉重的道德义务,尽管这种道德义务经常是苛刻的、尴尬的甚至是不够人性化的。斯皮策就是背叛义务的又一个不光彩典范,他曾以严厉维护美国司法公正著称,然而他作为性情中人的旺盛荷尔蒙分泌必须服从于神圣道德义务,身体不能逾越道德义务。
身体与道德是人性的两难,表现在英雄人物身上也不例外。你可以认为,美国民权运动英雄马丁·路德·金的伟大历史作用和他偶尔嫖妓没什么关系。然而如果马丁·路德·金个人生活无可指责,他的形象会更完美。
在现代文明的困境中,身体日益成为政治话语、道德话语和自然话语关注的中心。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从自然的快乐原则与文明的道德原则两方面说,人类的婚姻、情感、性的观念的探索还有太漫长的道路要走。
(本文转载自:2008年03月26日《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