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活动
 
南湾子北遗址兴隆洼文化石人像与祖先崇拜
发布时间: 2024/5/16日    【字体:
作者:魏巍
关键词:  南湾子北遗址 兴隆洼文化 石人像 祖先崇拜  
 


广袤无垠的内蒙古草原,牧野辽阔,碧草如茵,呈现出独特而美丽的塞外风光。水草丰美的内蒙古东南部,地势开阔,地貌多样,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大小凌河蜿蜒其间,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这里也是全国田野考古工作开展最早的地区之一,几代考古工作者接续努力,基本构建起了这一地区史前至早期青铜时代完整的文化序列,为赤峰大地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光环。

 

在赤峰众多的史前文化中,距今82007200年的兴隆洼文化,是内蒙古东南部史前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确立了西辽河流域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并行发展、相互影响的历史根基。201679月,为配合学生田野考古实习,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对翁牛特旗广德公镇的南湾子北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揭露出了一处兴隆洼文化晚期的小型村落,保存完好的房子,连同其中出土的各类器物,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距今7400年前当地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南湾子北遗址出土的大量重要文物中,最为亮眼的,无疑是出土于F2内的两件完整的圆雕石人像。

 

两件人像均出土于编号F2的房址内,呈半躺卧状置于房子中心灶址的后方。两件人像一高一矮,高度写实。其中,较高的人像通高46厘米,头顶较平,略有外弧。面部刻画清晰,双眉弯曲呈新月状,分界明显,双目圆睁,右眼内放有圆形带孔蚌片表示眼球。双耳外凸呈弧形。三角形鼻,鼻头较宽,鼻梁隆起。嘴巴为圆形浅坑,其内嵌有半圆形蚌片,其上刻有浅槽表示牙齿。双手刻画明显,右手搭于上腹部,左手置于胸前。胸部有明显凸起的两圆点,应是乳房的表现。腹部未见隆起,下身表现不明显。人像背部内凹,正面略外凸,整体呈站立状,气势十足。该件人像选材上乘,雕刻精细,巧妙利用了石材正面中部的棱脊,各部位均在棱脊两侧的平面上对称雕刻,是目前所见兴隆洼文化圆雕人像中最生动、最写实的一件。

 

另一件石人像通高32厘米,略显矮胖。头顶圆弧,面部五官清晰可辨。半圆形双眉相连,未见分界,眉弓凸出。眼睛圆睁,三角形鼻外凸不明显,双手置于胸前,未见明显性别特征的表示,腹部及下肢未表现。正、背两面较为平整,底部呈尖楔状。

 

南湾子北遗址出土的两件石人像选材讲究,圆雕精琢,造型生动形象,应是雕琢前明确设计、精心选料的结果。石人像原应立置于灶后的居住面之上,面对灶址和门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首次在兴隆洼文化房址内发现能够区分出男女的成对石雕人像,可能代表当时聚落内共同供奉的祖先形象,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对于了解兴隆洼文化晚期的祖先崇拜等原始信仰具有重要意义。

 

祖先崇拜,是一种以祭祀死去祖先的亡灵而祈求庇护为核心内容,由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灵魂崇拜复合而成的原始宗教,是人们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恩格斯在论及原始宗教信仰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时指出:“在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神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在所有文明民族所经历的一定阶段上,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同化自然力,从而创造了许多神。”原始人们在创造神的时候,把祖先崇拜的观念和意识渗入其中,借以强化了原始宗教的地位。祖先崇拜对于加强氏族部落的团结,有效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增强氏族部落的战斗力,有着显著的作用,对人类发展史产生了极为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祖先崇拜观念产生的时间很早,影响极为深远。《论语》中便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记载,慎终就是为父辈或祖辈办理丧事,追远就是举行祭祖活动,这也是祖先崇拜的主要内容。再往上追述,夏禹“致孝乎鬼神”,《礼记·祭法》称夏人“祖颛顼而宗禹”,都是说夏代对祖宗的祭祀活动。陈梦家在评价商代祭祀时指出:“祖先崇拜与天神崇拜逐渐接近、混合,已为殷以后的中国宗教树立了楷模,即祖先崇拜压倒了天神崇拜”。先秦至历史时期的文献记载与今人的研究,均表明中华民族自古便是重视族系、孝道、祭祖的民族。南湾子北出土的石人像表明,祖先崇拜观念早在史前时期就已出现,到兴隆洼文化晚期时已发展得非常成熟。类似的石人像,在白音长汗、西门外等遗址也有发现,表明祖先崇拜是当时社会内普遍流行的信仰观念,这种观念被其后的红山文化先民继承并进一步发展,成为西辽河流域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表现之一。

 

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据表明,兴隆洼文化时期,中国主体区域所表现出的较为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知识体系,以及较为复杂的社会形态,将中国文明起源提前到距今8000年以前。兴隆洼文化是当时中国北方极为强势的考古学文化之一,以大规模的稳定聚落、先进的房屋建筑技术、高超的手工业发展水平、发达的原始信仰等为代表,兴隆洼文化次第向外传播扩散,彰显出强大的活力与影响力,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湾子北遗址出土的这两件石人像,作为兴隆洼文化先民祖先崇拜观念的实物证据,生动地反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激励我们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

 

文博中国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罗马教廷对宗教改革的回应 \张锐
摘要:1517年宗教改革运动爆发,1545年罗马天主教会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特兰托召开大公会…
 
孟加拉国世俗主义发展道路的嬗变与现状 \杨玉龙
摘要:世俗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学说、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是当代孟加拉国体制的主要…
 
宗教组织法人类型定位及其治理结构研究 \黄晓林
摘要:《宗教事务条例》中的三类宗教组织法人属于《民法典》中的非营利法人。其中,宗…
 
博尼佐的政教关系思想研究 ——以《致友人书》为例 \潘鹏程
摘要:在11世纪中后期关于帝权与教权的众多论战文章中,《致友人书》以历史为载体,旨…
 
民法典编纂背景下宗教财产归属的法律思考 \杜应芳 李荣
摘要:宗教财产归属不明,导致社会乱象比比皆是。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对宗教财产…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唐宋时期寒食、清明地位之演替——以扫墓习俗为核心
       下一篇文章:顺时调和,风土相宜——二十四节气的饮食养生习俗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