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人遗弃的智障乞丐、盲亹女孩、麻风病人、灾荒贱民,有谁能真正把他们当人看?天主教会在战乱灾荒年代的慈善救助老照片。
教会在灾荒年代收留的孤儿
清末民初国家动荡,各路诸侯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的大王旗换得比翻书还快。
我国农村人口占有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很多农民因土地贫瘠或失去土地而到城市谋求生存,他们成为我国城市流浪人口的主要来源。
在历次大的自然灾害中,命运最惨的莫过于灾 民的幼小子女.一些走投无路的灾民绝望时往往卖 儿鬻女,有时甚至将婴儿遗弃或杀害。
上海新普育堂是民国时期上海著名的慈善组织,在三十余年的慈善活动中,留养十余万,施诊二百余万人,取得了显著的慈善业绩,堪称民国慈善组织的典范。
上海新普育堂不仅有多位献身慈善事业的卓越领导人,更有完备的章程和健全的组织结构,接受政府监督,信息公开,故能赢得广泛的社会赞誉,具有较高的公信力。
当时保定一处教堂就要救济如此之多的难民儿童。
江苏南京教会的神父兼医生为腿部溃烂的穷苦病人治疗。
恐怖!麻风病人老照片1933年,神父乔斯威尼在江门麻风病院。
叶神父青年时期即来中国传教,他曾任大名儒家寨,长垣堂区的本堂司铎,立志把一生奉献给大名教区的传教事业。后来他是华光智能发展中心创办人,被称为台湾智障教育之父。
1925年,Dietz神父和约翰修士(Bro. John)在广东恩平东成探视一位病人
民国时期天主教会献县教区收留救助老弱病残
1934年,布拉伯医生在新会为一老年患者诊病
1911年,升任主教的贾师谊着手筹建医院。1912年2月,天主教会在教堂两边临街两间平房门口,挂起“天主堂医院”的牌子,时称“郑州市中心教区慕霖路天主堂医院”,,对教友及贫困者免费治疗,又名“施药医院”。
1948年,麦健康神父为一位患者检查
麦健康出生在美国麻省的多切斯特(Dorchester),于1933年进入玛利诺会,1940年晋铎。同年,他就被派往中国的广西梧州教区传教。他先到香港,在那里先学习中文及广东话,一年后进入广西,由此一直到1948年,他才返回美国休假。
但他在假期未完就又赶回了梧州,参与战后教区的重建和拓展工作。1951年,他被新生的人民政府逮捕下狱。在狱中,他因饱受折磨而使身体健康状况恶化,次年被中国驱逐出境。
那些传教士离乡别井远涉重洋爬山涉水不辞艰辛来到中国大西北平凉。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些背井离乡从西班牙辗转来到平凉的传教士,在带来“上帝旨意”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仁心、爱心和慈悲心……
上海地区天主公教会难民救济所
淞沪抗战爆发以后难民剧增,上海地区的公教教友自发组成的一个以传教和社会服务事工为主要目标的教徒联合组织,在得到众多富裕而热心教友们的支援后,公进会先后开办了一系列包括济贫赈灾、抚养孤老、医药救治等内容的慈善救济事业。
天主教会还积极投身到救助灾荒、赈济难民的工作中,从而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救助体系,成为近代中国社会慈善的亮点,天主教会所办的育婴堂和孤儿院中,往往收养着数量众多的孩子。
如上海土山湾孤儿院,同治六年(1867年)间该院收养的孤儿达到342名。其中133名分别在各个工场,80名务农,20名从事园艺。而其他109名则因为年龄太小不能参加体力劳动而留在小学里读书读经。
自从晚清民初以来,天主教会的神父们更加注重发展医疗事业,除对原有的医院扩大规模外,又在各地新设了不少医院和诊所,为民众提供医疗服务,积极救助在战乱灾荒中那些被人遗弃的灾荒难民。
当时,内蒙古地区弃婴较多且为女婴,天主教会每一个堂口都设立育婴院收留被弃女婴,并每月发放一枚银元雇佣奶妈,让她们喂养女婴三年。
女婴长大后集中学习文化知识,由此在灾荒年间大批女婴得以获救。因此,天主教吸收了大量贫苦农民成为信徒。
Francis Connors神父 1933年他被指派为麻风病人的专职神父,在新会郊区一个墓地上建起的一座大型的麻风院。
Francis Connors神父 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在1927年被任命为神父,随即被指派到江门教区高州工作。在高州期间,他参观了石龙的麻风院,他马上被这项工作所吸引,并为之贡献了一生。他在中国渡过了11年的时间。
天主教孤儿院收养的盲女弃婴,可以看出她们在修女们的精心照顾下,穿戴干净整齐,生活无忧。
天主教修女在教盲女学习做针线活等生存技能。
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以渔。人总是靠自身能力生存而不可能是靠别人救济生存。教会在让贫、残、弱者衣能蔽体,食能裹腹的同时,教他们学习一些生存技能,真是难能可贵。
1929年,McDermott神父在阳江与一群盲亹女孩合照。她们都是被社会遗弃的盲女。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她们没有教会的收留与帮助,在那个兵荒马乱、灾祸连年的时代,等待这些被社会和家庭遗弃的孤苦伶仃的盲女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慧言历史妙语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