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国际事务
 
教宗方济各:将希望的信息传给中国人民,他们是希望的大师
发布时间: 2024/9/19日    【字体:
作者:走进教会
关键词:  教宗 中国 希望  
 


教宗方济各在接受耶稣会中华省媒体的专访中指出,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因而“不要糟蹋自己的遗产”,而应“耐心地将这遗产传承下去”。教宗也表示愿意前往这个亚洲国家,尤其希望来到佘山圣母朝圣地。

 

(梵蒂冈新闻网)“希望的信息”和对全体中国人民的祝福,这是教宗方济各524日在宗座大楼的图书馆接受耶稣会中华省通传中心主任谢神父专访的中心思想,这一天刚好是进教之佑、佘山圣母瞻礼。如同在访谈中所说的,佘山圣母朝圣地正是教宗渴望前往的地方。这篇访谈在社交媒体的相关频道上发表,具有强烈的灵修特质,并穿插了教宗的个人回忆和他对教会未来的省思。

 

将这遗产传承下去

 

教宗表示,在这个亚洲国家,他希望与主教们和“忠诚的天主子民”会面。“他们是那么忠诚的子民⋯⋯。他们经历了许多事,却依然保持忠诚”。谈到中国天主教徒,尤其是天主教青年,教宗重申“希望”的思想:即使“我觉得,将希望的信息发送给一个在耐心和等待方面是大师的民族,似乎是多余的”。

 

教宗强调,中华民族拥有“希望”的感染力,“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这个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因此“不要糟蹋这份遗产,应耐心地将这遗产传承下去”。

 

批评和阻力

 

在访谈中,教宗也讲述了他的教宗牧职,解释这是凭著合作、聆听,以及咨询各部会的部长及众人所履行的职务。他说,“批评总能带来帮助,纵使它们不见得有建设性”,因为批评“总是有所帮助,让人反思自己的行为”。“在阻力的背后,也可能有良好的批评”。另外,有时也需要“痛苦地忍耐”,如同现今所发生的,一些小团体给教会制造阻力。尽管如此,教宗重申,“在艰难或神枯的时刻,总是藉著上主的神慰得到解决”。

 

战争及其它的挑战

 

谈到伯多禄牧职到目前为止经历的许多“挑战”,教宗特别提到“新冠疫情大流行”严峻的挑战,还有战争的“当前挑战”,尤其在乌克兰、缅甸及中东的战争。教宗解释,圣多默·摩尔(St. Thomas More)的祈祷文对他帮助很大,“我尝试透过对话来化解它们,当行不通时,就耐心等待,也以幽默感面对”。

 

经历过的个人危机

 

至于个人方面,教宗谈了作为耶稣会士在修道生活中经历的一些“危机”。他解释说,这很正常,“否则我就不是人了!”但危机能以两种方式来克服:要往上走,“就像走迷宫那样”,从“上”走出来;其次,“永远不要独自一个人走出来,却要在别人的帮助或陪伴之下走出来,因为“接受别人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教宗继续表示,他向上主“祈求被宽恕的恩宠”。“愿主对我有耐心”。

 

神操、穷人、青年、共同家园

 

教宗也讲述了于2019年为耶稣会今后10年指明的四项普世性使徒优先的使命,即推动神操及分辨、与穷人和被排斥者同行、陪同青年创建充满希望的未来,以及照料共同家园。教宗表示,这是“互相整合”的四项原则,“彼此不能分离”。教宗也著重指出,陪伴、分辨,以及传教精神是耶稣会的基点。

 

教权主义和世俗化,教会的两大祸患

 

著眼于教会的未来,教宗提到,有人认为教会将变得“更小型”。“我认为,教会必须警惕,不要掉入教权主义及灵性世俗化的祸患里”。教宗引用吕巴克(Henri de Lubac)枢机的话,说灵性世俗化是“教会可能遭遇到的最严重的恶习,比起教宗有情妇的时期还要恶劣”。最后,关于他的伯多禄牧职的继任人,教宗方济各提醒祈祷的重要性,因为“上主在祈祷中会说话”。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美国的多元宗教概述及成因分析 \贺相铸
摘要:美国是个多元宗教并存发展的社会,整个宗教种类繁多、宗派林立。但就其源流,多…
 
“完全的天主教”在拉美社会中的影响 ——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智利为中心 \张琨
摘要:自欧洲殖民者进入拉丁美洲以来,天主教就持续影响着拉美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
 
民法典背景下宗教活动场所监督管理研究 \蒋子翘
摘要:<正>《民法典》第92条第2款规定,依法设立的、具备法人条件的宗教活动场所自愿申…
 
宗教政治化: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再次兴起及其对印度外交的影响 \许娟
摘要:自2014年莫迪当选印度总理以来,印度教民族主义在印度政治思想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宪法中契约观念的始源与演变 \揭梅
摘要:近代古典自然法学派的社会契约论源于早期日耳曼的部落社会契约。中世纪以后,一…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论世界三大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下一篇文章:教宗接见阿拉伯地区主教:点燃希望的火焰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