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化推动了节日的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跨阶层传播与发展,这构成了当代节日传承的社会语境。节日是民间社会共同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文化资源,具有公共文化资源属性,这既是当代节日传承的文化语境,也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节日传承的背后,自上而下的国家文化战略与自下而上的民众文化实践紧密相连,以礼俗互动的方式完成了国家意识形态与民间日常生活的整合。因此,重视并发掘节日的文化潜力,推动节日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而且可以直接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资源。
一、问题的提出
城市化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依托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牵引着城乡两个维度的人口、信息、资本和文化流动,不仅重构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乡关系及其背后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体系,还深刻影响着日常生活世界的形态。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节日传承的社会环境、时空语境和文化场域均产生了诸多嬗变。同时,节日也在不断进行社会重构和文化重组。目前,学术界普遍关注城市化与节日的互动,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方面,从节日出发,讨论城市化与不同类型节日传承的关系。大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方向:一是分析城市化与新兴节日的联系。新兴节日大多先出现在城市,它们高度依赖于城市社会活力与文化氛围。例如,因电商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兴起的“双十一”,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生活的重要节日。又如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衍生出来了“10.24”程序员节。二是城市化对传统节日的影响。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节日的传承语境,造成了传统节日的衰落。三是城市化也赋予传统节日新的发展契机,激活了传统节日的魅力,使得它们不断进行自我调适,从而获得重新发展的活力。例如,本已丧失传承活力的乞巧节,在西方情人节的影响下,被打造成中国情人节,重新激发出新的传承动力。
另一方面,从地域出发,探讨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和农村节日的发展趋势。大体可分为如下三个研究方向:一是分析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节日的传承与创新。例如,很多学者关注城市化背景下清明节的文化调适过程、实践与逻辑,以及近些年进行创造性转化较为成功的七夕节。二是分析城市化对农村节日的影响。例如,有学者以武汉郊区元宵节为例,分析城市化背景下村庄的日常生活和集体记忆在节日活动中得以再生产,村民借助节日对村庄的功能和意义进行了再建构。三是分析城市化对少数民族地区节日的影响。如有学者以傣族泼水节为例,分析了不同群体的加入,使得节庆空间表述呈现出多元复杂性。
既有研究成果围绕着城市化与节日传承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而精彩的研究,但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聚焦微观层面的经验研究,较少关注城市化背景下节日传承与国家文化战略的联系;二是侧重本体的节日形态研究,较少关注作为公共文化资源的节日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关联;三是偏重新兴节日和传统节日,而对少数民族节日、地区性节日等关注不够。
鉴于此,本文立足田野调查,以笔者长期关注的德昂族节日体系为例,从城市化对节日传承的社会影响,及节日本身的文化属性出发,分析节日在当代中国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
下面,笔者对德昂族进行介绍。德昂族是生活在中缅边境的一个少数民族,截至2021年,中国境内的德昂族有22354人,主要分布在德宏、保山、临沧等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德昂族寨子一般都位于山顶或半山腰,与四周的傣族、景颇族、佤族、傈僳族、汉族寨子比邻而居,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交通不便,环境相对封闭,与外界交流较为困难。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德昂族地区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属于重点扶贫区域。改革开放后,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帮扶德昂族,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兴边富民、对口支援等政策施行,使德昂族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德昂族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2019年4月,德昂族实现整族脱贫,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生活。
二、城市化:节日传承的社会语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成为影响中国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德昂族节日体系及其传承语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城市节日向农村地区传播和发展。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的地位愈发重要,成为现代社会运转的核心。人口大量集聚,社会流动频繁,交通条件便捷,全球与地方、现代与传统、新兴与古老等多种文化汇聚于此,并不断进行文化再生产,愈加丰富了城市的节日类型和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在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主导下,传统节日翻陈出新,流行节日越来越多,呈现出节日日常化与日常节日化的发展趋势。凭借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辐射力,城市节日不断向农村地区蔓延。比如,近些年来,源自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开始在德昂族地区盛行,年轻的德昂族群众十分看重这一类节日,和城市年轻人一样,按照浪漫、爱情的方向去建构节日文化内涵,比如给恋人送礼物,看电影,吃大餐。同时,以春节、中秋节、重阳节、七夕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也逐渐被德昂族所接纳,并结合本民族文化传统,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另外,在新中国成立后,德昂族所在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德昂族群众的“五个认同”逐步加强,因此他们对政治性节日和公共性节日的认同感较高,比如对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的喜爱程度逐步增强,并在政府引导下,每年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
另一方面,农村节日也开始成为城市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很多农村节日成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并结合当下的城市审美风潮和流行文化元素,进行有意识的重塑。如德昂族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举办的“烧白柴”节,目前已成为德昂族的标志性节日之一,吸引着大量城市游客前来参观。德昂族信仰南传佛教,传说每年的这个时候,天气逐渐转凉,需要烧白柴,供佛祖取暖。本来“烧白柴”是一个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节日,但是近年来逐渐走向世俗化,突出其中的表演情节,比如身穿德昂族传统服饰的男女配合外来游客的镜头进行摆拍。另外,近年来涌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将“烧白柴”打造成德昂族的元宵节,由于时间点刚好契合,外来游客习惯性将其视为“另类”的元宵节,当地政府、媒体和民众也欣然接受这一说法。除城市游客喜欢来德昂族村寨亲身体验德昂族节日外,一些德昂族节日也进入城市公共空间。例如,大量德昂族人去昆明打工,每年到了浇花节的时候,他们便自发在昆明的一些公共广场举办节日庆祝活动,这已经成为惯例。又如从2016年开始,一些在上海打工的德昂族人把浇花节等德昂族节日的习俗也带到了上海。可以说,德昂族节日不仅吸引了大量城市居民参与,而且在活动空间上逐步向城市迈进。
以上是从城乡互动的视角来分析德昂族节日的嬗变,当把地域和民族因素带入其中,我们可以发现如今德昂族的节日体系兼顾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本民族与其他民族多种文化因子。正如有学者分析的那样,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大众媒介的深度介入,德昂族的浇花节走出山寨之外,而春节则由外界传入,重新形塑了德昂族的节日体系。笔者近年通过田野调查也发现,除浇花节外,德昂族的龙阳节、开门节、关门节也越来越被外界所知晓,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同样,除春节外,中华传统节日(比如重阳节、清明节)、纪念日(比如十一国庆、五一劳动节)、流行节日(比如双十一)以及西方节日(比如圣诞节)都传入德昂族村寨,并且深受德昂族群众的喜爱。可以说,德昂族的节日已经跨越了地域、民族、文化的边界,逐渐建构起开放、包容、现代的节日体系。
城市化已经成为主导德昂族节日体系嬗变和节日文化重构的核心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德昂族节日体系就完全受外在环境影响。在经济与文化、外在与内在、现代与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德昂族群众一直发挥着主体性和能动性,积极主动调动各种文化资源,建构出既符合历史传统,又契合时代趋势的节日。比如,笔者曾分析过的德昂族龙阳节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虽然龙阳节是一种“传统的发明”,但是既扎根于德昂族文化传统,又呈现出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中华文化认同取向,彰显出德昂族的文化主体性。
因此,城市化不仅推动城市与农村节日文化的互动与交流,而且也加速了节日的跨地域、民族和文化传播,重塑了节日的社会形态和文化体系。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城市化对德昂族节日体系产生影响的这一现实,并且应该充分肯定城市化所带来的节日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及其对德昂族群众日常生活、社会节奏和文化情感的影响。当我们讨论当代中国节日体系建构,以及在公共文化建设中扮演的角色时,我们应该直面城市化对节日传承影响这一事实,并将其视为当下节日传承的社会语境。
三、公共文化建设:节日传承的文化语境
节日是民众共同创造、传承并享用的文化资源,具有社会性、集体性和大众性的特点。也就是说,节日能够不断传承与发展,并不是少数人文化建设的结果,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孕育出来的文化结晶。只有在一定社会范围内被接受,拥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节日才具有生命力。
更为重要的是,人具有群居性的特性,人与人会形成社会关系网络,比如家庭、家族、社区、组织,乃至更大范围的民族和国家,均是建立在社会性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节日的丰富文化内涵和社会聚合属性,使之能够穿透地理疆界、族群边界和文化界限,促使不同民族、阶层、性别和年龄的群体凝聚在一起,夯实了社会有机团结的文化基础,使之成为一种公共文化资源,这也是节日的文化属性。
具体到德昂族节日,其作为公共文化资源,具有一个动态性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改革开放前,德昂族村寨较为保守、封闭,与外界接触较少。在此背景下,德昂族的节日主要是由本族群众共享。村寨内举行节日活动,参与的对象大多是本村寨的居民,他们甚至十分排斥陌生人来参与节日活动。如据很多老年人回忆,改革开放以前的泼水节,他们每次都要派专人在寨门口值守,担心有外来人员进入,给寨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当然,这并不是说在改革开放之前,德昂族与其他村寨完全没有交集。由于信仰南传佛教,德昂族节日与傣族节日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且按照南传佛教的派系划分原则,将每个村寨都纳入一个相应的赶摆圈。在开门节之后,彼此间相互赶摆。如三台山德昂族自治乡的出冬瓜老寨在历史上就一直与缅甸德昂族邦斯代村寨、风平傣族光杏寨子、勐戛德昂族风吹坡寨子一起赶摆。可以看出,这样一个赶摆圈超越了国界、地域和民族的界限。但是,赶摆这种节日,其活动规模、交往对象和互动时间十分固定,所以并不具有普遍性意义上的超越国界、地域和民族的公共文化资源属性。
改革开放以后,德昂族节日逐渐走出村寨,被纳入地方性节日体系中。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流动频繁、文化交流增多,节日与民族的严格对应关系被打破。换言之,节日不再与民族身份紧密绑定在一起,而是成为一定区域内多民族共享的文化资源。如德昂族的官方节日浇花节,被纳入德宏州官方法定节日。每年德宏州政府、三台山德昂族自治乡、各德昂族村寨都会举行相应的节日活动,其参与群体不只是德昂族,周围的傣族、景颇族、傈僳族、阿昌族、汉族等群众都会前来参加,成为一个区域性节日。
随着2008年浇花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赋予德昂族浇花节以国家级“官方”身份,此时的德昂族浇花节已不再是本民族节日和区域多民族节日,而是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成为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节日。近年来,随着民族旅游的兴起,以及短视频等社交媒体的影响,德昂族浇花节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来到德宏,这无疑进一步扩大了德昂族浇花节的参与人群范围。
此外,其他法定节假日、纪念日、传统节日也逐渐在德昂族村寨传播并被接受,甚至创造出带有本地文化特色的节日形式与内容。如笔者在2016年之前去德昂族做过调研,当时德昂族群众过春节的热情并不高。但到了2019年,德昂族群众逐渐接受了春节的文化,吃团年饭、贴春联、看春晚、走亲访友已经成为德昂族春节的常态。同时,德昂族充分发掘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加入了水鼓舞、嘎桑间舞蹈、篾弹弓、拉活、打陀螺、弩箭等特色民俗活动。每年春节期间,德昂族村寨都会吸引大量外来游客,感受不一样的春节氛围。可以说,德昂族春节充分彰显出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性,打造出既符合春节礼俗传统又别具一格的春节文化。在此发展趋势下,德昂族春节已经超越了民族、地域的边界,上升到中华文化层面,成为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资源。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德昂族节日一直都是公共文化资源。但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互动、文旅开发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德昂族节日在“公共”的范围上不断得以拓展与深化,从最开始的本民族内部共享的公共文化资源,逐渐演变为区域内多民族共享的公共文化资源,再上升到中华民族共享的公共文化资源。
德昂族节日的“公共”属性嬗变,既是德昂族文化资源禀赋的具体呈现,多样化的节日充分展现了德昂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的生命活力,让社会大众能够欣赏这一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是德昂族文化自觉的体现,德昂族群众充分发掘各类文化资源,利用节日这一文化符号,有意识在民族国家框架体系内重新定位自身的历史坐标,进一步激活了德昂族节日文化再生产的动力。更是近些年国家公共文化建设在德昂族地区文化实践的体现:一方面是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是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我们的节日”活动,推动传统节日在少数民族地区落地生根、扎根发展。
总之,城市化视域下德昂族节日传承的案例,充分展现出节日的公共文化资源特性,并且已经深度参与到当下中国公共文化建设之中,取得了明显的政治效益、社会成效和文化效果。可以说,节日的公共文化资源属性,不仅是当下公共文化建设的切入点,而且构成了当下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文化语境。
四、礼俗互动:节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目前,中国正在快速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提出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可以看出,公共文化建设不仅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服务的重要渠道,也成为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文化强国建设的成效。
目前,公共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如何提供与人民美好生活相适应的公共文化产品,这是提升城乡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节日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事项,关联着宇宙观念、社会想象和道德伦理等精神层面,嵌入社会结构、文化体系和宗教信仰之内,并具象体现在节日器物、场景、歌曲、舞蹈、仪式及活动之中,既是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区隔于日常生活的文化魅力。节日具有日常生活属性,连接着神圣与世俗、外在与内在、社会与文化等多重关系,是维系社会运转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城市化视域下的节日传承构成了公共文化建设的社会语境,节日的公共文化资源属性构成了公共文化建设的文化语境。
其实,近年来开展的“我们的节日”活动,已经充分证明了节日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时代价值和意义。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依托丰富的节日文化资源,各地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不仅充分激发了民众保护、参与和传承节日的热情,促进了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而且推动了节日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关键的是,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各地的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集中体现在公共文化服务意识日渐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公共文化组织能力日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等方面。
毫无疑问,依托于“我们的节日”活动以及其他各地组织和开展的节日传承活动,节日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过程中,已经深度参与了当代中国公共文化建设。那么,我们需要追问的是,节日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其最终的核心指向是什么?笔者认为,节日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不仅是充分发挥节日的公共资源属性,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资源,而且要有机融入国家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设计之中。其核心在于,充分发挥节日的文化资源禀赋和社会价值意义,使之成为增强各民族群众中华文化认同的媒介。也就是说,节日不应该只是为公共文化建设提供资源,而应该指向公共文化建设的本体所在,也就是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只有有效增强各民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才能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前提条件和现实保障。
下面,我们以德昂族节日为例,按照其类型特点,分类说明节日是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有效达到增强中华文化认同这一新时代公共文化建设目的。
第一,传统节日和公共节日。这里面既有全国统一的节假日,比如春节、端午节、清明节等,也有德宏地区的州庆纪念日。近些年来,传统节日在德昂族地区快速传播和发展,深深扎下根来。比如,以前德昂族丧葬习俗是“认奘不认坟”,也就是德昂族没有坟地,祭祀祖先是以奘房为中心。近年来随着清明节文化的流行,德昂族开始修建坟地,形成了“认奘又认坟”的新传统,并且利用孝道文化来贴近清明节的文化意涵。借助于清明节,德昂族也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文化认同。
第二,民族节日。德宏地区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德昂族的官方节日是浇花节。虽然,浇花节是德昂族的民族节日,其实与傣族的泼水节大体一致,沿用的也是老傣历。近些年来,在主流话语宣传中,经常强调其是傣历新年,正如有学者强调这是一种制造出来的传统,但是也明显受到以春节为文化模型的传统新年文化影响,以及以元旦为代表的现代新年文化影响。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浇花节是德昂族新年的说法,不仅是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而且很好地将德昂族历史文化整合进入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之中,从而表达、呈现和增强了德昂族的中华文化认同。
第三,民间节日。受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地区文化的影响,德昂族形成了缤纷多彩的民间节日,比如开门节和关门节,这主要与南传佛教有关。按照南传佛教说法,在关门节后,佛祖要去天庭讲经,等到三个月后,德昂族群众要举行开门节迎接佛祖回到人间。在开门节后三天,要举行传统的赶摆活动。以往的赶摆是赶摆圈内各村寨彼此走访,历时较长。现在的赶摆是一年集中在一个村寨,并且和各地的民族团结进步月结合在一起,将其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资源进行打造。党的十八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在开门节及其后续赶摆活动中,着重凸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民族工作主题,也是意图增强德昂族的中华文化认同。在此过程中,德昂族群众有意识地向民族团结这一民族工作目标靠拢,弱化开门节及赶摆的宗教属性,着力凸显其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面向。
德昂族节日的发展现状表明,中华文化认同是其传承与发展的主导因素。从历史演变和现实发展的角度来看,德昂族节日的传承,均是自觉向中华文化认同靠拢,并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基准,来不断推动节日的传承、发展与再生产。此时,就涉及另外一个核心的问题,也就是明确了节日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及其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中发挥的强大作用,那么在城市化背景下,节日是如何达成这一目标的呢?这也就是节日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来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作用机制。笔者认为,包含如下两个维度:
一方面,当下节日的传承,与国家文化政策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关系十分密切。甚至可以说,自上而下的政策设计、制度推动和权力支配关系,在节日传承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并扮演着关键角色,这不仅构成了节日传承的政治背景,而且深刻影响了节日传承的社会语境。国家通过对节日传承的制度性设计,将文化战略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期望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
另一方面,民众始终在节日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以城市化进程主导的社会转型和日常生活变革深刻影响了节日的传承形式、内容与语境。但是,民众作为节日的主体,依然适应时代、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现实,积极参与节日传承及其文化再生产。这种自下而上的民间文化实践不仅是当代节日传承的重要推动力,更赋予节日以新的生命力,使其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新的意义与价值。
在中国社会现实中,节日的顶层设计和底层实践并非割裂开来,而是呈现出相互交融的状态,这在上述案例中得到充分体现。这种现象归因于礼俗互动的中国社会运行机制,国家层面的化“礼”为“俗”和民间层面的由“俗”入“礼”相互融合,并且延伸出复杂的、动态的、开放的礼俗互动形式与内容,从而将国家政治与民间“微政治”贯通起来,并以中华文化认同的方式消除潜在的张力,保证社会秩序的有效、稳定。因此,在公共文化建设之中,节日之所以能够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其核心作用机制是礼俗互动。
可以说,城市化视域下的节日传承本身就是一场潜在的公共文化建设运动,通过自上而下的文化指导和自下而上的文化实践,关联着国家、社会、资本和民众,有效完成了节日传承的社会动员。因此,我们要正视并尊重城市化对节日传承的牵引作用,重视并发掘节日的公共文化潜力,着力推动节日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其转化成公共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增强中华文脉的赓续,而且可以直接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资源,服务于国家文化战略。
五、余论
节日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也是表达、建构与增强文化认同的重要媒介,与民族国家建设密切相关。如近代以来,中国引入了国家纪念日,借此服务于不同时期政治建设的目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节日变迁,体现出国家政治合法性建构对节日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热议的节假日制度的设立与调整,本质上是国家文化战略的实施,带有明显的文化导向性和社会治理色彩。很多民族志的研究成果也表明,节日直接关乎国家政治合法性构建、社会治理成效及民族国家认同建构。可以说,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节日已经成为塑造民族国家形象、凝聚民族情感、增强国家认同的重要媒介。
城市化已经深刻影响到节日的传承,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社会事实。也正是在城市化的驱动下,节日成为连接城乡社会的重要枢纽,影响着城乡人口、资本、文化和信息的流动,并重构着城乡社会关联和文化再生产。城市化是节日传承的社会语境,这为节日参与当代中国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社会基础。
同时,节日本身就是一种公共文化资源。在城市化背景下,节日的公共性不断增强,其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使得节日跨越传统的民族、地域和文化的边界,成为共享的中华文化资源。公共文化资源属性是节日传承的文化语境,这为节日参与当代中国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文化基础。
在此背景下,节日深度参与当代中国公共文化建设,通过礼俗互动的方式,完成了国家意识形态与民众日常生活的贯通,并有效增强了中华文化认同,这也成为当下节日传承的核心动力。
这也提醒我们,当代中国节日体系的构建,向上关联着国家文化战略,中间调节着社会运行机制,向下连接着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整体全局的视角来看当代中国节日体系建设。笔者认为,有三个关键点必须重视:第一,构建包容开放的现代节日体系。在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节日的来源日益多样化,节日的类型日益丰富化,不同的节日相互影响、互动和交融,衍生出新的节日民俗,乃至于新兴的节日,这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包容开放的心态,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和门户之见,积极吸取不同节日的文化内容,并服务于当代中国节日体系的建设。第二,区分不同节日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节日,需要分门别类,采取不同的文化策略。其中,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灵魂”,维系着中华文脉的传承与赓续,因此要加大传统节日的保护力度,推动传统节日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民间节日与地方历史、社会和文化紧密相关,是地方民众日常生活、情感记忆和文化想象的核心,要推动民间节日的现代化转化,做好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少数民族节日众多,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性的直接彰显,我们要保护好少数民族节日,并且按照民族团结方向,推动少数民族节日的现代化发展;西方节日传入中国,已经较为普遍,我们要推动西方节日与中华文化的有机融合。第三,推动节日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进入网络时代、媒介时代和数字时代后,人类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均发生革命性变化。节日的传承,需要与时代和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因此,我们需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结合国家文化战略实施、中国社会现实以及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背景,着力推动节日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只有这样,节日才更具时代活力,能够持续不断地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提供生生不息的文化资源。
《节日研究》第二十三辑
节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