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政教关系
 
原教旨主义、容忍和良心的自由 (之一)
发布时间: 2009/9/3日    【字体:
作者:临风
关键词:  世界 宗教  
 


                                       
临风


    卡特总统2002年在奥斯陆接受诺贝尔和平奖的时候致词。他曾说:“这个时代,对那些一生根据待人要仁慈的宗教信仰而生活的人而言,是充满了挑战和困扰的。”
 
    最近一连串的新闻,引动了我的一些联想,感觉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人类共同的盲点,特别是与意识形态相关的盲点,才是人类祸害的最大根源,而不是信仰的内容。
 
                                     选美风波
 
    朱易的博文报道了最近美国小姐选美的风波。这个事件很有代表性,值得我们再提出来讨论。这个事件相隔去年底加州“第8提案”关于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议案,和今年初电影《米尔克》(Milk)得到两项奥斯卡大奖两件大事之后,并不太久。因此意义重大。
 
    在今年美国小姐的竞赛中,裁判希尔顿(Perez Hilton)问了加州小姐凯莉•普里珍一个敏感的问题:是否同性恋婚姻应当在全美各州都合法化。凯莉•普里珍回答说:“我认为很棒,美国人可以自己作选择。我们活在一个可以容许选择同性婚姻,或是异性婚姻的土地上。我不想得罪别人,但是你知道,在我们那个地方,和我的家庭,我的确相信婚姻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结合。我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希尔顿听罢大怒,认为这是“选美历史中最坏的回答”。他告诉美国广播公司的电视新闻说:凯莉•普里珍是因为这个回答而失去后冠。她诚实(而委婉)地表达了自己个人的想法,但是因为她的回答不符合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而遭到否决!希尔顿的表现绝对是歧视,是迫害,与任何原教旨主义对异己所作的迫害,在本质上没有两样。
 
    不论凯莉•普里珍小姐本身是否有什么包袱,她的回答是很合理的,也代表许多非同性恋者的立场,就是反对任何对同性恋者的歧视,支持他们《公民结合》(Civil Union)的权利。我们无法强迫这些人推翻对“家庭”的观念。对别人,我们可以容忍,对自己,我们应当维护与尊重这种良心的自由,不应当受到意识形态的操纵。
 
    再从《米尔克》这部电影来说吧,它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怀疑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电影界为要补赏加州同性婚姻提案的失败。剧中主角哈维·米尔克那种对“爱情”的随便与泛滥,让我这个向来对同性恋的生活方式缺乏了解的人,不禁怀疑,难道这就是同性恋者对“爱情”的看法?难道他所要争取的神圣权利,就是这种乱性的生活方式?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并没有成功刻画出社会对同性恋者的歧视,除了他执着不舍的精神以外,所突出的不过是那种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我可以容忍它的放映,也尊重影商放映的权利,除此以外,我并没有得着什么开启。我也不能泯灭自己的是非观,和个人良心的自由。
 
                               伊斯兰教的例子
 
    媒体报道(注1),巴基斯坦一位17岁的少女,因为,没有男人陪伴离开家门,当地的伊斯兰教的极端分子根据“伊斯兰法”,当众用皮鞭抽打,四周还围着一圈看热闹的男人。这个残酷的景象被人偷录下来,流传开来,引起了轩然大波。
 
    上个月有大约300位妇女勇敢地走上喀布尔的街头(注2),抗议阿富汗新通过的法律,容许丈夫强奸妻子。结果这群抗议者被一群愤怒的男人追逐、吐口水、和丢石头攻击。这些人喊着:“杀死伊斯兰的敌人!”“我们拥护伊斯兰法!”。最后这些受尽攻击的妇女不得不请求警力的保护。
 
    如果我们去问任何一批没有受过教条主义熏陶的孩童,这种对待妇女的手段是否合理,我相信全世界的孩童都会告诉我们,绝不合理。那么,难道这样欺凌妇女的“伊斯兰法”真是《可兰经》的教导吗?还是它被那些原教旨主义者所利用,为要达到他们意识形态上的和政治上的利益?我绝不相信这是《可兰经》的教训。《可兰经》教训夫妻要彼此尊重。
 
    更可观的是,自伊拉克战争发生以来,伊拉克内部两大回教派系间的杀戮,而且往往用的手段是诉诸圣战的人肉炸弹。这些事件还只是原教旨主义者和回教极端分子对自己本国同胞的表现。
 
                                原教旨主义的特征
 
    拿到最近一期(5月18日)出版的《时代杂志》,封面画的是美国共和党的党徽,加上两个大字:“Endangered Species”(凭临灭绝的物种),其中标题最醒目的文章:“宴会结束了吗?”(Is The Party Over?)是一个双关语,指的是美国《共和党》(Republican Party)的盛期结束了,因着选举彻底的失败,加上重要人物倒戈民主党,它似乎前途茫茫,缺乏新的想法,也缺乏新的领袖。
 
    最近在《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内部酝酿,要把对手《民主党》改名为《民主社会主义党》(Democratic Socialists Party,注3)。这种幼稚的提案,可能是最大的亮点?
 
    多年来,特别是9-11以后,美国的政治和宗教界充满了原教旨主义的作风,助长了国内的政治危机,和国际上的孤立。虽然原教旨主义不是美国今天所有政治问题的根源,但它确实影响深远。
 
    保守的政论家斯卡波罗(Joe Scarborough)在同期的《时代杂志》撰文:“他们仅仅看来是死的”。文中他认为共和党应当从根本做起,接受新时代的来临,重新思考党的方向。他指出,共和党首先要突破当前对“保守派”的定义,共和党的领袖们容让自己被定义为“僵化的意识形态论者,盲目不屈地奉行固定的路线。”他说:“让我们正视,美国的保守主义已经与浪费支出、军事冒险主义和划一意识形态相等同。”
 
    几年前,正当美国政坛热烈讨论 “价值”之争的时刻,美国前总统卡特出版了一本书:“我们凭临绝种的价值 -美国的道德危机”(注4)。他见识广博,周游各国,对于各地原教旨主义的泛滥,有深刻的体会。在书中,他定义严重的原教旨主义,不论是什么文化环境,总有下列数点特征:
 
    ·几乎没有例外,原教旨主义运动常常是由一些有权威的男性所领导。这些人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并且在宗教群体中,他们有一种无可抗拒的认定,要妇女和其他的信徒服从他们。

    ·虽然通常原教旨主义者相信过去比今天更好,但是他们总会(选择性地)保留某些现代社会和古代宗教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

    ·原教旨主义者会在自己和他人间划出清楚的界线。他们才是真实的信仰者,走在正路上,如果任何人的立场与他们的不同,那么这人就必然是无知,甚至是邪恶的。

    ·原教旨主义者是好战的,要与任何怀疑他们信条的人战斗。他们常常是愤怒的,有时用言语上的,甚至是身体上的暴力,对付那些干扰他们执行任务的人。

    ·原教旨主义者的自我定义会越来越狭窄,他们会越来越孤立,用煽情的方式鼓动一些情绪性的议题。对他们而言,改变、合作、磋商、和其他解决分歧的努力,都是软弱的迹象。
 
    他在书中第三章总结说,“有三个字眼可以突出原教旨主义的特色,那就是:僵化、控制、和排斥。”
 
    我想,这是一个惟妙惟肖,恰到好处的描述。讲得更清楚一点,原教旨主义者注重意识形态远过于真理和事实,对他们而言,真理和事实都只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他们用教条主义的眼光看世界,他们的世界也是简单的黑和白,当然只有他们自己是白色的。
 
    近年来,美国的原教旨主义本来与被政治利用的“文化战争”关系密切。但是在9-11以后,美国整个的政治路线越来越走上注重意识形态的原教旨主义作风。如今,这种作风虽然逐步走入历史,但是这段教训还是值得我们深思,正因为我们为了维护信仰,常常也会不自觉地步上原教旨主义作风的后尘。
 
    下次,我们要介绍近年美国宗教和政治上一些原教旨主义的作风。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如果完全被敌人所困住,就很容易走上与敌人相像的境地。
 
    最后,我们要看看历史上,一些真正从基督教的信仰出发,对容忍异己和尊重良心自由所作的努力。
 
________________
注释:

1. 《纽约时报》2009年4月3日:Video of Taliban Flogging Rattles Pakistan, http://www.nytimes.com/2009/04/04/world/asia/04swat.html
2. 网上《时代杂志》2009年4月16日:Women Protesters Against “Marital Rape” Law Spat On And Stoned In Kabul, http://www.timesonline.co.uk/tol/news/world/asia/article6098614.ece
3. Brand Dems Socialists Says RNC Bloc, http://www.politico.com/news/stories/0409/21638.html
4. Jimmy Carter, “Our Endangered Values: America’s Moral Crisis,” Simon & Schuster, 2005.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c4a4f0100d6ow.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宗教和谐的机遇与挑战 \张文学
摘要: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东西文明交汇,国土虽小但种族、宗教多元。由于…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 \乔飞
摘要:我国的法制近代化、现代化,已走过了一百余年的时间;至上世纪末,最终确定治国方…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政教分离”与美国政治哲学
       下一篇文章:关于中国宗教问题的战略思考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