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经济
 
宗教信仰对消费行为的十大影响
发布时间: 2011/9/19日    【字体:
作者:李利安
关键词:  宗教 消费  
 
 
李利安
 
    自古以来,宗教信仰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当今世界仍然有80%的人信仰各种形式的宗教,所以,在现代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宗教信仰所特有的作用。宗教在思想、文化、风俗、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影响已为大家所熟知,但在消费领域,宗教到底有多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又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一问题并未引起世人的足够注意。本文对此试作分析,但愿能引起读者的一定兴趣,并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与宗教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一致,宗教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也是多层次、多角度的。这既与宗教本身的教义、礼义、禁戒等具体内容有关,也与信奉宗教的个人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虔诚程度、信仰侧重及各自不同的理解等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不同宗教和不同的信徒中间,这种影响便会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表现出来。

    首先,从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在总消费中所占比例来看,在宗教信仰者之中,用于宗教生活的消费支出在总消费中均会占有一定的比例,其程度随着信仰者的虔诚程度和生活方式而有所增减。从陕西省的情况来看,农村地区的宗教信徒全年人均支出约在100-200元之间,城市内的宗教信徒人均支出在600-800元之间。另外,此类消费的表现方式在不同宗教有不同的特点。以佛教为例,此类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寺院的门票(现在越来越多的寺院对持有居士证的信徒在农历初一和十五免收门票)、给佛菩萨的香、蜡、花、果等各种供品、对师父的各种衣食日用供养、请购经书、木鱼、念珠等各种法器、佛菩萨的各类画像、塑像、雕像,请购各种经咒神像的佩戴物、装饰物、种种名目的布施(如救济、建庙、开光),用于印经、放生等积福行善活动的开支,用于请法师们作各种道场的费用,等等。

    其次,从消费行为的制约因素和消费结构来看,由于与宗教教义背道而驰或不相符合的、或不被提倡的生活内容、生活方式在宗教信仰者当中受到各种形式的限制或禁止,用于这方面的消费支出相应地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或禁止。如种种污浊社会风气下的不道德活动及不健康生活内容,各宗教均予以禁止;葱、蒜及各种荤腥食品受到佛道教的禁止;除分蹄并反刍类动物之外的猪、驴还有各类凶禽猛兽及一切动物的血等受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禁止(这只是其中最基本的,具体的禁忌内容比较复杂,各教也不太一样);各种烟、酒受到几乎各个宗教的禁止或限制(各宗教具体规定不一,而且对不同类型的信徒其要求的程度也不一样);歌舞厅及其他一些游乐活动和文娱项目受到佛教、道教及伊斯兰教教义与戒律的限制(程度不一)。

    第三,从消费行为的季节性来看,也会受到宗教信仰的不同影响。如佛教的各种节日期间、大型法事活动期间、个别即私人性的祈祷、还愿、荐亡等特殊的日子里,应严守食物禁忌并禁止一切与教义或戒律不符合或相违背的活动内容(当然各人遵守的情况会有差别),用于这方面的消费支出便会在这些特殊的日期内中断或下降,而用于宗教生活的消费支出却会在这些日子里大幅度上升。估计每年这些日子里的宗教消费支出占全年宗教生活消费支出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第四,从消费方向及其增减变化来看,消费行为还会受到宗教教义的非直接影响。如虔诚的宗教信仰者往往不注重现世的荣华、舒适与安逸,不追求高档的物质享受,反对一切奢侈的生活方式,所以,用于各类物质享受或娱乐活动的消费支出在其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比一般人小,比一般人增长缓慢(当然对所有宗教信仰者来说,这种消费行为特征也会受到各自不同的信仰层次、信仰偏重、及虔诚程度和理解程度的影响而表现出各种差异来);另一方面,这类人用于宗教生活方面的支出的比例便会增大,用于间接宗教生活的消费支出也比一般人高,如购买各种文化用品、各种图书、特别是宗教文化用品和宗教文化书籍等。

    第五,从消费的自利性与公益性关系来看,由于宗教普遍提倡乐善好施、救助弱者的道德观念,有些宗教更把这种行为作为其修道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佛教的福、慧双修,其中修福除了宗教意义的礼拜、印经、朝圣等以外,更普遍的修福还是积福行善活动),所以,对宗教信仰者来说,用于救济帮助他人的社会慈善性消费支出便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支出项目(当然在不同时节、不同人身上均有不同反映)。从总体上看,这类支出与个人自利性消费支出的比例,宗教信仰者一般会高于非宗教信仰者。宗教徒对这两类消费支出的关系往往有不同于非宗教信仰者的看法。例如,佛教徒把利他作为一项重要的修行,认为只有在利他的基础上才能求得自利,所以,利他同时就是利己,这样一来,两种不同性质的消费在观念上便合而为一了。
    第六,从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来看,一些宗教教义或戒条不提倡甚至禁止积累钱财(各宗教规定不一,对不同类型的信仰者要求也不相同),所以,对于某些宗教信仰者来说,存款便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轻视,而这又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消费方式的变化。如消费行为在时间上的平均性将得到加强,而平时积攒一时突击花费的不平均性,甚至出于嗜好的守财型存款将会受到限制。由于宗教在这方面的戒条规定与中国传统的勤俭节约有相互抵触之处(尽管并不完全一致),所以,与西方不同,宗教在这一层面上对中国人消费行为的影响便不是十分明显的。

    第七,从消费心理来看,宗教信仰及由此产生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对消费行为也有重要影响。一个虔诚的宗教徒,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遵守宗教的戒律与宗教的教义,自然而然地按照所信奉的宗教的精神主导自己的各种行为,在变幻不定的商品市场面前,也会严格保持自己的冷静与主见,所以,市场上的各种风潮很难冲击到他们身上。例如,对一位非常虔诚的佛教徒来说,他们就很难加入到因商品价格涨跌之风所引起的抢购潮流中去,因为教义告诉他们,社会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一定的因与一定的缘在一定时期的相互聚和而成的,犹如空中之花,无法实得,不可执著,人若失去对社会现象之本质的总体性把握,时时为外界所牵,则是背离菩提,将永难解脱。至于社会上那种追求名牌、追求新潮、以高价自我炫耀等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也很难污染到他们身上(因其虔诚程度与理解不同而有区别)。

    第八,从宗教文化的社会化对非宗教信仰者消费行为的影响来看,从古到今,任何宗教都有各种延伸到世俗社会之中的宗教性或民俗性文化活动,特别是大型宗教节日和大型宗教活动期间的文化活动,往往会在宗教活动场所周围或宗教信徒聚集地区,形成各种形式的商业活动和与宗教内容有关或无关的文化娱乐活动,许多非宗教信仰者出于好奇、娱乐、经济、文化等各种不同的目的而加入其中,促使其实施或多或少的宗教性消费,致其消费行为烙上宗教的印记。

    第九,从宗教旅游来看,由于许多宗教活动场所本身就是旅游观光之地,这种披着宗教神秘面纱的名山胜迹、寺观教堂等自古以来就不仅仅是宗教信仰者的朝圣之所,也是大量非宗教信仰者的向往之地,它们对非宗教信仰者也有着非同寻常的诱惑,特别是经济发达、生活不断提高的现代社会,文化消费和旅游消费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在这一类消费中,宗教名胜的旅游消费已经成为最重要的部分,于是,现代人会越来越多地把一部分收入用于这方面的消费。

    第十,从宗教消费品、代用品来看,近年来大量宗教用品突破了传统的宗教性用途,以工艺品、文化品甚至日常生活用品的形式进入千家万户,这也可以看作是宗教信仰对非宗教信仰者消费行为的一种间接影响。
总之,宗教信仰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就其性质来说,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就其深度与广度来说,无论哪种性质的影响,都因宗教信仰者的虔诚程度和理解程度的不同而有或大或小的差别。尽管目前宗教信徒在我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并不太大,但其绝对数字不小,某些地方且呈增长之势。所以,宗教信仰业已成为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值得学术界和有关部门去认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适的方式,正确引导,以有利于市场的繁荣与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转载自:《中国宗教》2005年11期)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当代台湾寺院经济与寺产问题
       下一篇文章:台湾佛教四大道场的经营与转型──佛光山、慈济、法鼓山、中台山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