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激励宗教人士服务社区食物站、照看病人、在社区甚至世界各处为他人建造房屋和学校呢?
这是否是为了回应礼拜堂里“爱邻舍”的教导?是否来自祷告内省时与上天的交流?
或是如某些分析家所言,某些信徒参与志愿活动较多,是因其所在的社群提供了更多服务他人的机会?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成果,问题的答案可能与上述猜测都有关系。研究发现,信仰、宗教活动和社交网络推动了信徒日益增多的志愿服务。
近期一项研究考察了人们整个成年期宗教与志愿活动的关系,研究基于“美国生活变化”的四个浪潮。结果显示,信仰动机和宗教活动参与的增加都促成对他人更多的服务。
印第安纳大学研究员约瑟·约翰斯顿总结说:“该研究证明,宗教的激励和参与久而久之会影响志愿服务行为增加。”
另一项新的研究分析了2008至2009年“美国教会会众生活调查”提供的数据,发现信徒在个人祷告中投入时间越多,越有可能出借钱财,照顾病人,帮助他人寻找工作。
“个人祷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员珍妮弗·麦克卢尔说,“是,社交网络有所影响,但个人祷告同样会产生影响。”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激烈的政治斗争指向政府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拨款,与此同时,没有宗教信仰的美国人数量上升,这些使得确定宗教人士志愿服务动机的需求越发紧迫。
对许多美国人而言,宗教组织和志愿者提供食物、收容所、应急资金帮助和医疗服务,是对至关重要的社会保障网络的补充。研究表明,少数来自宗教群体参与社区服务的志愿者也能产生特别的影响,因为不仅信徒自己更有可能成为志愿者,而且他们会影响非信徒一起参与志愿服务。
根据哈佛大学罗伯特·普特南和圣母大学的大卫·坎贝尔进行的“信仰事务调查”,比起不在宗教群体中服务的美国人,服务宗教群体的美国人有两到三倍的可能性会服务普通社会群体。
“比起同地区背景相似的非信徒,信仰认真的美国人在时间和财物上更为慷慨。”普特南和坎贝尔在他们合著的《美国恩典:宗教如何区分并联合了我们》一书上写道,“无论是在纯宗教事务上,还是世俗事务,尤其像帮助有需要的人、老年人和年轻人这样的事上,都是这样。对于多数偶然的善举更是如此。”
据普特南、坎贝尔及其他研究者所引,信徒们具有高度志愿服务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在礼拜堂所建立的社交网络。基督教会,犹太教会堂和清真寺都会鼓励人们参与志愿服务,提供宗教和世俗的服务机会,并建立社会联系从而使他们更有可能回应成为志愿者的要求。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潘美分校的史蒂芬·美利奴研究发现:“无论个人有无信仰,与教会的活跃分子建立关系会增加被鼓励参与志愿服务的可能性。
威斯康星大学的林蔡胤和新奥尔良洛约拉大学的卡罗尔·安·马基高的另一项研究也发现,非信徒若拥有参与宗教活动的密友,更有可能因宗教或世俗原因成为志愿者。
然而,发表于最新一期《宗教科学研究杂志》的两项研究表明,社交网络并非所有的原因。
约翰斯顿分析了从1986到2002年“美国人生活变化”研究的四个浪潮,发现宗教信仰的增加使得人们更有可能在宗教机构里参与志愿服务。在宗教机构中的志愿服务增加了人们参与其他形式志愿服务的机会。
“宗教信仰和参与是相关的,这意味着在增加志愿服务上,动机和机会可能发挥着相互作用。”约翰斯顿写道。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麦克卢尓的研究分析了37000份“美国教会会众生活调查问卷”的数据,来衡量会众生活中哪些因素影响着人们为非家庭成员提供社会支持。她发现,在教会中拥有亲密朋友会带来不同,但对参与社会支持最稳定的影响因素是个人的祷告活动。
信徒在祷告、默想或《圣经》阅读上投入时间越多,越有可能出借钱财,关心生病的人或帮助失业的邻居找工作。
《圣经·雅各书》中有这样一句名言:“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科学研究也支持了相应的原则——信仰鼓励人们
去服务他人。
(翻译:马冰珂)
(本文为普世网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