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慈善
 
宗教界是公益慈善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发布时间: 2015/10/10日    【字体:
作者:学诚法师
关键词:  宗教界 公益慈善事业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快速发展,2010年成为紧随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以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尤其是收入分配失衡所引发的贫富分化,越来越成为引发社会动荡的主要因素。
 
目前国家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动员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大力发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对于全面解决仅由市场机制形成的初次分配及由政府调控机制形成的二次分配而产生的种种不平衡现象,具有非常重要的补充作用。
 
作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包括佛教界在内的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具有独特的优势。具体谈三点认识:
 
一、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具有丰富的精神资源和明确的道德指向。
 
从事公益慈善事业,因为没有现实经济利益的回报,所以需要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具有充实的精神境界作为支撑。凡是流传至今并广为世人认可的宗教信仰,通常都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能够做到以天下为己任,以众生福祉为追求的目标,从而更容易持之以恒地从事利益民众、利益社会的公益慈善事业。佛教中所特别注重的慈悲精神,便是这种情怀的真实写照。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慈心,便是希望众生得到一切快乐;悲心,便是希望众生离开一切痛苦。这种完全以众生的苦乐为重,完全以社会的需求为重的责任意识,是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巨大推动力。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以这种慈悲精神去推动公益慈善事业,与借助种种事业传教,需要加以明确地区分,这也是宗教界人士从事公益慈善事业需要明确的一个原则。这就与企业家、艺术家从事公益慈善,并不会寄希望于接受帮助的人从商或从事艺术是同样一个道理。若是内心寄有这种期望,那就是对接受帮助的人设立了条件,便会降低公益慈善本身的价值和品位。
 
二、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具有丰厚的积淀和优良的传统。
 
宗教信仰,自从形成之日起,便具有良好的延续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时代的变迁,尽管宗教信仰本身也在变化,但宗教信仰的根本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的,宗教信仰的各种传统仪式,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就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方面,有些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这也是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优势之一。就汉地的佛教传统来说,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设立了类似今天慈善基金会的“无尽藏”,南齐时设有类似今天慈善医院的“六疾馆”,到了唐朝又出现了类似今天福利院、养老院的“悲田养病坊”。当然更不乏放生造林、修桥补路等传统。到了民国,佛教寺院也开始参与兴办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这些传统的公益慈善模式,即便在今天也还是有它们的广泛适用性。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宗教界可以找到更多为社会民众服务的契入点,在延续传统中,更多一些与时俱进的创造。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方面,宗教界人士应当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不宜仅仅局限于宗教在信仰层面的单一价值,宗教本身还有伦理道德、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的价值。根据社会民众的需要,宗教本身也应有自身的多方位发展。 
 
三、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具有坚实稳固的民众基础。
 
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事业,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具有广泛而持久的民众感召力。信教群众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适当地加以引导,就能够成为稳定社会民心的一支重要力量。宗教虽然没有国界,但宗教徒都有自己的国家。一个宗教徒,首先是国家的公民。这是宗教界人士应有的觉悟。中国的五大宗教,历来都有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这也是宗教能够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佛教中特别强调“上报四重恩”,其中就有报国土恩。有了这个基本的立足点,我们才能说,自己的生命是属于整个世界的。除了报国土恩,还要报众生恩。从事服务社会的公益慈善活动,当是报众生恩的最好方式之一。
 
目前国家发展正面临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能否顺利跨越这个陷阱,决定了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前景。跨越这个陷阱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之一,便是缩小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以及消除某些社会的不公现象。这就需要实现财富由富裕人群到贫困人群的自发或自觉的转移。这种转移的前提是民众慈善意识或爱心的充分启发,以及通过合适的社会平台,让普通的民众更加愿意参与到慈善的行列中来。宗教界往往具足纯粹的慈善精神,以及较高的社会公信力,因而在这种财富转移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怀着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中国五大宗教团体应当携起手来,努力摸索出一条更加富有成效、能够真正有助于社会走向公平正义的公益慈善之路。
 
载于学诚法师著《善的力量》,转自佛教在线,20150916日。
http://www.fjnet.com/jjdt/tj/201509/t20150916_234414.htm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基督徒艺人袁立:做大爱清尘志愿者关怀尘肺病人 有上帝的命定和旨意
       下一篇文章:生存战略或文化交流:近代中国基督教会慈善福利事业概览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