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活动
 
从圣经与历史视角看崇拜礼仪
发布时间: 2017/3/23日    【字体:
作者:谢章
关键词:  圣经 崇拜礼仪  
 
 
现代神学教育一般将崇拜礼仪归为实践神学科(Practical theology),所谓“实践”重视将神学在不同处境中实际的应用。回顾历史,崇拜礼仪确非一成不变,在不同的时代处境、文化背景中都曾经历更新。崇拜礼仪的发展,是将崇拜神学在不同处境应用的结果。
 
中国基督教有着自己的发展历程、文化背景、当下处境等独特性,思考如何提升、更新中国教会的崇拜生活,十分必要。在进行教会崇拜礼仪设计、更新时,需掌握变与不变的平衡。更新并非完全抛弃传统,虽然不能完全照搬旧日的作法,但仍要抓住教会礼仪传统的神学内涵。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以适切当下处境、文化的形式发展。
 
崇拜是人与上帝相会的关系,[1] 在相会时,必有一定的礼节(礼仪)、有彼此的互动接触、也有着相应的主题(目的)作为彼此交流的内容。
 
一、从圣经教导看崇拜礼仪
 
从创世记到启示录,分别讲到人与上帝美好的关系被破坏和这个关系最终被修复,开启一个新世界。贯穿这个开始与结局间的历史,是上帝如何救赎人类,修复人与他的关系。[2] 上帝表现出主动的作为,呼召人类悔改,以开放的态度,接纳人与他亲近,作为会遇的另一方,合宜的回应才能促进“相会的成功”。
 
服事上帝的崇拜
 
圣经中用于描述“崇拜”的词语,在原文中有服务、服役的意义,可直接翻译为对上帝的事奉、服事。[3] 说明崇拜中的相会不是朋友间随意的会悟,敬拜者在与至高上帝亲近时,应当以谦恭的心进前服事他。
 
从旧约以色列人在祭司领导下毕恭毕敬的事奉,以及启示录中天上敬拜的影像可以看见,整个崇拜的过程不是以人情感的满足或宣泄为目的,是蒙恩者在至高上帝面前的事奉。耶稣在回答撒玛利亚妇人关于崇拜的问题时,指出人应该关注如何让上帝悦纳,而不崇拜的地点。[4] 因此崇拜应该是一个以三一上帝为中心,人谦卑参于的事奉。
 
宣扬救恩的崇拜
 
圣经中救恩从预言到成就,是藉着基督得以实现。是上帝之子,甘心道成肉身、舍身十架,成就非凡的恩典。因此初期教会将崇拜设定在复活的主日,因为教会已将基督成就的救恩视为最重要的事迹,而对基督的纪念、尊崇自然成为崇拜的主要内容。
 
我们虽然无法根据新约圣经有限的记述,完整重构初期教会的礼仪形式,但许多学者指出当时的崇拜元素都是指向耶稣,早期的基督徒就将崇拜注目在上帝藉耶稣基督所施行的救赎上。[5] 没有基督所成就的事迹,就没有教会群体的存在,教会在崇拜中应当将基督视为中心,通过不断重述基督的事迹,讲述救恩的成就。[6]
 
二、从礼仪演化看崇拜礼仪
 
教会发展至今,崇拜礼仪随着时代的变化,经历过种种演化的过程。历史上曾使用过的形式不少都保存至今,成为教会崇拜的重要传统,通过这些传统,能了解礼仪背后的神学。
 
彼此相交的崇拜
 
早期教会的历史文献有限,参考殉道者游斯丁所著《第一护教辞》,[7] 以及公元四世纪的礼仪手册《使徒宪章》,[8] 可以看到早期教会十分重视以认真设计的礼仪进行崇拜。当时的礼仪环节中具有明显的“交流”色彩,体现崇拜是人与上帝、人与人之间相会、交通的内涵。读经、讲道是在聆听上帝的话,祷告、赞美,奉献等是人对上帝的回应,礼仪中还能看到执事、主教代表上帝的勉励、祝福等等。一来一往间,通过严谨的设计,生动展现了崇拜中彼此相交的情景。
 
注重圣道的崇拜
 
中世纪时教会的崇拜出现了礼仪与神学上的偏差,宗教改革针对中世纪错误信仰的纠正,导致对教会礼仪的重新设计。虽然不同的改教传统有不同的崇拜礼仪,但却有一点共同的特征:重视圣道在崇拜中的作用。[9] 圣道的表达在不同礼仪传统中,除了直接的宣讲,还有通过动作、符号等不同形式来宣扬,讲述基督的事迹。[10] 足见在崇拜中注重圣道是教会重要的神学传统。
 
上文简要探讨了圣经与传统中有关崇拜的一些神学内涵,崇拜礼仪神学广博,刍论以上要点抛砖引玉,希望启发教会同工在推动崇拜礼仪更新时,对神学内涵继承与表达的重视。
 
[1] 韦柏,《崇拜:认古识今》,何李颖芬译(香港:宣道出版社,2012),2。
[2] 韦柏,《重寻珍宝——历代教会的崇拜》,孙宝玲译(香港:香港浸信会神学院,2002),2。
[3] 胡忠铭,《礼拜的更新》(台南:人光出版社,2000),13。
[4] 陈康,《崇拜与圣乐》(香港:基道出版社,2005),35。
[5] 同上,33。
[6] 韦柏,《崇拜:认古识今》,同上,105。
[7] 同上,53。
[8] 陈康,《崇拜与圣乐》,同上,64。
[9] 陈康,《崇拜与圣乐》,同上,78。
[10] 韦柏,《崇拜:认古识今》,同上,34。
 
转自福音时报
http://www.gospeltimes.cn/index.php/portal/article/index/id/40035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正教会的斋期
       下一篇文章:佛教的现代传播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