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近半个世纪以来,烽烟的味道从未在这个国度消散;民主的声音似乎刚刚在这里破土重生;现代的脚步还在踌躇与徘徊中向她悄然靠近……再大的变革与更迭都无法覆盖和淹没她——以亘古从容的“微笑”感动世界,就像任何狂风与骤雨始终无法折服一个上善若水的灵魂!
乌本桥与缅甸人的“六和精神”
“乌本桥,不属于这天,也不属于这地,它实实在在属于这黄昏!”像是醉后的絮语,然而,这竟是我对乌本桥的第一印象。这座全世界最昂贵的木桥,横跨在烟波浩渺的东塔曼湖上早已越经百年了。它的存在似乎是160年前缅甸贡榜王朝的辉煌的缩影,是最有说服力的佐证。
1856年,缅甸正是贡榜王朝的敏东王时期,那时的乌本桥一带的湖区本还是低洼之地,雨季湖水上涨,对当地交通形成巨大的影响。霸气十足的敏东王一声令下,由1000多根桥柱支起的乌本桥赫然立起在了湖面上,勤劳聪颖的缅甸工匠全靠斗榫技术,让整座桥相接处没有使用一颗铁钉。
当然,让它配得上“举世无双”四个字的原因,实则还是它那稀有的材质。当时为了使桥梁不至腐朽,从桥墩到桥面及护栏,全部采用素有“万木之王”的柚木。而建造这座桥所用的柚木体量近百万立方米,有人按照目前柚木的价格为这座木桥的造价进行了略估,整座桥的造价已在100亿元人民币以上。也只能在盛产最优质柚木的缅甸,才能诞生这等奇迹。
人们总是“锦上添花”地将任何美好的事物与爱情相联系,乌本桥再孤傲于世,也难免于此,当地人称它为“情人桥”。因建桥时,桥头桥尾和桥中共建了六座亭子,以供行人遮阳躲雨。缅甸人将他们信仰的佛教“六和精神”与之合而为一,即:戒律面前平等;行为上互不侵犯;言语上和谐;精神上志同道合;在思想上有共识;经济上均衡分配。这样的愿望亦与中国人崇尚的“以和为贵”异曲同工,同时也帮助我们认识了缅甸人的情爱观。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缅甸人在相恋时,会赶来乌本桥,立誓永葆这六种和睦互敬的精神。
当我们置身于这座历经百年风雨而绝世独立的乌本桥,游人在此合影留恋,恋人在此笃定终身,行人在此匆忙过往,僧人在此超然修行……与这妙曼的黄昏浑然天成的一幅画卷。瞬间,她那昂贵无比的桥身与无价的爱情寓意都化作这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意境。然而,日出日落并没有为它而驻足,1.6公里的起始也蔓延不尽这“执子之手”的一生。只是,记忆,它在此定格,在此镌刻的和谐与唯美成为了游人心中比这桥更奢侈的礼物。
缅甸人“出家”这件事儿
缅甸是当之无愧的佛国,90%的缅甸人信仰佛教,缅甸男人一生中有两件大事:第一是出家,第二才是结婚。俗话说“缅甸三样宝,和尚排第一”,在虔诚礼佛的缅甸社会,和尚当仁不让地属于“一等公民”。
有人用电影《阿凡达》中大树的根形容信仰之于缅甸人的意义——“这神奇而赋予灵性的树根不但让这个民族获得力量,也保护着这个民族。”
缅甸人从出生,便受到佛的教诲,这个主题贯穿了他们的一生,并潜移默化地注入他们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无论男女老少临睡前都会叩拜祈祷,男孩子在5到16岁之间到寺庙学习,到了结婚的年龄还俗,然后到老年继续“出家”习佛涅槃。缅甸人的一生,都与“出家”这件事紧密相连,往往每个人会有几次“出家”的经历,比如16岁以前进入寺庙见习,20岁左右再度出家。出家一次,可以是几天、几个月、几年,也可能是终生。出家当和尚是缅甸人的宗教义务,是沿袭的传统,也是答谢父母的方式,也可能是遭遇烦恼或做出重大决定前的一种修身养性。
寺庙的教育,让这个民族温和而谦卑,他们不会固执己见地强求改造一切,更不会自以为是地进行抗争。即使是灾难,也让这个民族的性格更为柔软,而柔软却不等同于软弱,更多的时候他们以“乐观”代替了怨恨与咒骂,或许这便是“缅甸式微笑”感染了世界的原因。
放下你的“长枪短炮”吧
曼德勒的“人气儿”自然与这些寺庙的僧侣密不可分,当我们在清晨醒来,吃早餐之余的雅兴望一望窗外的街道,便会看见一队一队的小和尚们出来,托着钵,接受这个城市中人们的布施。
或许正是因为缅甸人将信仰的力量沿袭到生活中的每一处细节,在他们看来日复一日的事儿,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事儿,在远道而来的游人们眼中却格外的鲜有。这一点在“观千人僧饭”这个仪式上,被集中突显了。
上午十点一到,僧人们从不同的地方汇集到缅甸最著名的僧院——马哈根德昂伽江僧院。无论是穿着白袍的小沙弥,还是红袍小和尚不一会儿的时间就集中起来,排成长长的队,按照规矩托钵必打赤脚,目光只能到前面三尺内的戒律……他们每天都以这样的方式来表示对信徒布施的重视与感恩。
缅甸的僧人是严格遵守“午后不食”这个规矩的。因此寺庙里每天只能吃两顿饭,早饭和午饭。所以,每天上午10点15分,佛学院钟声准时敲响之时,这一队队的和尚有序的列队接受信众的布施,他们只是默默地双手捧着手中的钵,让施主把饭盛进钵里。如果施主准备的还有菜,和尚就会再拿出一个小圆盒, 让施主把菜倒进去。然后盖好盖,转身离去,听不见任何交流说话的声音。
这样有序而安静的布施场面,让来自全世界的游客好奇万分,他们拥挤在长长的队伍侧面,掏出自己的“长枪短炮”记录对这一刻的好奇;甚至对着小沙弥的脸恨不得让镜头贴上去捕捉细微的表情……有人笑说“这儿是千人僧饭,万人拍照”,队伍里安静有序的世界与游人的拥挤杂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世间的心浮气躁与急功近利绝然被屏蔽在他们的僧袍之外,俗世纷扰与他们心中的空宁悄然阻隔……
即使是年纪尚小的小沙弥眼中透出的从容、谦卑与寂定,也可以让你在瞬息之间豁然深味于心——原来他们是如此自在恬然地游走于一个空寂沉静的世界,这近在咫尺亦或远在天边的喧嚣都于他们丝毫无关、无染、无浊、无伤,胜似全然未见……这是何等不可思议的景致?你会顿觉手中的长枪短炮在顷刻间已是毫无意义和趣味,因为在扑捉影像的冲动之外,你会已然洞见外境所现与内在世界的秘密交感互融,深藏于心灵深处的法喜不知不觉间已油然苏醒……
在没有到达这里之前,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想象出蒲甘的撼人景象;在品阅过蒲甘日出与日落之后,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将此当作一份平常的记忆收纳脑海。
这片土地上,流传着阿奴罗陀传教立国,开凿运河,俘降300名博才的高僧,以及他南征大理的功绩;流传着江喜陀卧薪尝胆,夺回王位的传奇一生;流传着忽必烈的铁骑横扫与此的传说。这里的君王,无论成败,总是对修庙筑塔虔诚用心,经年累月的积累,蒲甘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四百万宝塔之城”。蒲甘经历沧桑岁月900多年,历史变迁和地震灾害已使它的昔日辉煌烟消云散,我们只能从这些断壁残垣的间隙,以及墙体上斑驳的壁画中去推测那一段又一段的废都往事,以及夜幕之下,万塔灯明的蒲甘大地。
历史从不允许假设,当我们踏上蒲甘平原的那一霎那开始,便开始习惯于这尘土飞扬中塔影斑驳的色彩,便不再惊诧这里相较“曼德勒的人气儿”似乎凄凉又清冷,因为我们清楚,和柬埔寨的吴哥窟一样,历史曾万千宠爱于此,然而,时过境迁之后,他总是留给后人无尽的悬念,总是对此欲言又止。
“赤脚”闯蒲甘王国
对缅甸的好感不止因为在佛的教悟下,缅甸人淡定若闲的气质,更多的是它们对信仰的坚守,这样的坚守或许在外人眼中稍显固执,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这个民族的欣赏。
即使是废都,即使它目前的作用更多是游览,蒲甘在缅甸人心中的地位并没有像那些年久失修的宝塔一般,在一次地震之后轰然倒塌,他们依然敬畏着这些庙宇建筑,这些佛像与壁画。于是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游览蒲甘,和游览所有缅甸的庙宇一样,必须是一场赤裸裸的“赤脚战”。
庙外脱鞋,不能穿袜,绕庙一圈下来,人们都捏着脚,相互唏嘘。当稍大一些的砂石刺伤了脚底,我们才意识到用伤湿膏贴住脚底的方式是最“无伤大雅”又减少疼痛的办法。
然而打着赤脚登塔,早已成为蒲甘旅行的一种地道风味。三天蒲甘游下来,我们最渴望看到的竟是国内比比皆是的足浴按摩店,但这却是难以实现的奢望,因为这里是缅甸。
沉醉于蒲甘日出日落之间
蒲甘的美,在于每一座风格各异,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庙宇和塔楼之间传递的细节,也在于这沧桑之后依然淳朴的风土人情,当然还带着些许冒险的意味。而让人沉醉到无法自拔的必然是蒲甘的日出与落阳。
我本是个天生“懒觉”爱好者,但为了蒲甘的日出,竟也能每天五点半跨上小毛驴(一种在蒲甘佛寺间穿行的电动车),打着电筒,摸着黑来到几处著名的观景塔楼上,等待着清晨的第一丝晨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普照蒲甘平原。
Shwe san daw Paya(瑞山陀塔)是蒲甘最著名的日出日落观赏点。当你打着赤脚,憋住“恐高”的心里,顶着电筒或头灯,赤手空拳地爬上陡峭的塔顶,才发现这里早已被摄影爱好者们挤得水泄不通。为了在最好的方位拍摄到“日照蒲甘”最美的画面,摄影师们往往是舍身忘己,不畏古塔的高险,不畏人群涌动的艰辛,只为等待与定格黎明召唤下大地的复苏。
当日出刹那,晨光穿透黑暗世界最后一刻的挣扎,大地依次被点亮,阳光的手掌一一抚摸过蒲甘的塔顶……这时,远处的热气球有如精灵一般冉冉升起……这一刻令人震撼之美,没有辜负人们黑暗中的企盼,它令人充满了希望升腾与美梦成真的兴奋,实实在在地让我热泪盈眶。
在这大自然与淳厚历史联袂上演的美丽剧目中,无尽的欢呼与雀跃成为了最有力的盛赞,虽然人世古往今来历经斗转星移,但此刻你必定确信这亘古完美之胜景已然瞬间永恒。突然想起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缅甸民主革命先行者昂山素季的经典语录:“我随时都在想,这世界沉默而脆弱地等待着,被地平线那头悸动的第一线黎明之光唤醒,这让我无比感动。”此刻了然,原来这句话是写给蒲甘的。也终于能够理解,昂山素季之所以能够直面无尽的人世悲苦而恒久忍耐,并能在饱尝磨难之下仍能绽放出灿烂笑容的缘由,必是因为她对这片土地与人民怀有无比深沉的爱与盼望。
蒲甘行的期待,在于日出与日落如一对璧人一般,不离不弃地牵引着每一个人的心魂,少看一场,都会觉得是辜负了这天地,辜负了这场蓄谋已久的旅行。所以,你不得不起早贪黑,不得不为它忍饥挨饿。而你会发现,我们总是在改变自己的方位去追寻日出日落最美的视角,但晨曦与落霞从未改变他们的轨迹;大自然的从容与古迹的沧桑依然故我,无论你是狂奔,还是呐喊,收获日出的惊喜还是日落之时温暖的惆怅;在尘土飞扬之间,你自会周而复始地期待下一个黎明的到来。蒲甘就是这样无声无息,却让你无论如何不忍挥袖离开。
来到仰光,这个缅甸的旧都,当然也是缅甸知名度最高的城市。关于大名鼎鼎的仰光大金塔就不多言了,已有太多旅人描述过它的壮美。在此,我想说说缅甸的女子,这一路走来遇到了很多,她们大多头顶重物或者手里忙碌着重活,承担着生活的重担。
缅甸并不像世界其它国家一样,女人拥有“半边天”,他们依旧沿袭着男尊女卑的传统。比如男人出家可以还俗,而女人一旦出家,则终生不能还俗,一生远离红尘,侍奉佛祖。然而她们并没有为此感到多么不平,无处不在的细节都展现了她们的善良与坚强。昂山素季,正是在这方水土养育下女性坚强之典范。
当我们入乡随俗买来一套隆基(缅甸传统服饰),她们会细心地帮我们在头上插上小花,并帮我们涂上缅甸特产树脂制成的“防晒霜”,然后微笑着用并不地道的英文说“OH!MYANMAR LADY!(缅甸女子)”。从她们天真的双眸里,我们看不出一丝因繁重工作而可能潜藏的哀怨。
信仰的力量
在全球化势头越发高涨的今天,缅甸却像是个刚刚被人叩开门扉的世外桃源。我们无法预见多年后的缅甸,是否会如同今日的泰国一样,以宽阔的胸膛交揽世界游客;是否会像中国一般,高楼林立……军政府长期的封闭统治与西方的制裁让缅甸成为现代世界里一片稀有的“原生态土壤”,但未来或将喜忧参半?
有人说,缅甸现在正处于“变革”的早期,是一个“分水岭”的阶段。而缅甸人似乎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对此深以为然,他们并不热衷于谈论政事。对于他们而言,这一切不过是尘世表象,他们依然故我地享受着平静而安详的生活。
他们相信自己生长的国度得到了佛主的护佑,以及天地间的太多恩泽——其它国家掘地三尺也挖不出的珍贵宝石,在这里仿佛“信手拈来”;喜马拉雅山脉似乎也万分偏爱这方土地,让它免受洪涝之灾,终年风调雨顺。人们每年只需种一季稻子,然后悠哉地谈笑着,就能够温饱一整年,还能收割出全世界最好的稻米。
不得不说,缅甸人真的很喜欢笑,而他们的笑容中,没有轻蔑,没有放肆,也没有隐晦,有的是一种仿佛与生俱来的谦和,恰与这个国度的名字谐音一样——腼腆。但透露出一种高渺境界——对世事与命运的乐观。
或许这便是信仰的力量?缅甸,能够神奇地把一个心浮气躁的人摁在那里,然后静静地看着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自然界最为平常,却让外界无比向往的一种乐天知命的纯然生活画卷,在缅甸以“天人合一”方式自然上演着。
转自腾讯佛学
http://rufodao.qq.com/a/20150701/018504_all.htm#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