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活动
 
逾越节的核心:教育是心灵自由的通道
发布时间: 2018/4/26日    【字体:
作者:拉比约纳谭•杂克斯博士
关键词:  逾越节 教育 心灵自由  
 
翻译  Ben 
 
自由不是在战场上获得的,而是在教室和家里获得的。
 
摩西并没有直接谈论自由,而是谈论着教育。这样摩西所着眼的基本观点就是,想要摆脱当下的暴政尚且困难重重,而建立并维系一个自由的社会更加不易。
 
自由始于我们对孩子的教导。
 
这就是为什么犹太人变成了一个以教育为追求、以教师为英雄、以学校为城堡的民族。没有什么比逾越节更明显的例子了,犹太人历史的传承仪式正是以孩子们的提问开始。
 
逾越节,这个关于自由的犹太节日也是绵延诸世纪最古老的宗教仪式。在漫漫时间之流中,一代代的犹太人每年在逾越节里演绎着逾越节的故事,反复地激起我们对于奴役与自由的思索。
 
这些逾越节的仪式充满最直接的生动体验,比如吃matza(מצה - 未发酵面制成的饼)象征着体验苦难,品尝maror(מרור - 苦菜)象征着被奴役的压迫。这些仪式全部都在家庭当中进行而不是犹太会堂。或许这个节日仪式中最令人瞩目的一点就是,从始至终父母都会让孩子们参与其中,让他们从小为此而着迷。
 
拉比们根据《创世记》第12章与第13章中那些异乎寻常的叙述创立了逾越节的这些仪式。在当时的情景是,摩西召集了所有以色列人告知他们将到来的自由,于是这些流亡的被奴役的甚至被法老威胁着要杀害所有男婴的以色列人亲眼目睹了为他们而降下的一件又件奇迹。而摩西此刻告诉了他们,即将到来的为了重获自由而开始的漫漫征途。
 
我常常会问大家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你们跟随摩西踏上漫漫征途,觉得他谈论些什么呢?有些人说,当然是谈论将来的自由。有些人回答说,当然是展望一下我们旅途的终点站那“流淌着奶与蜜之地”。
 
当然,也有人说会谈论这场旅途的艰辛和穿行在荒无人烟的旷野会遇到的种种麻烦和危险。
 
上面谈到的任何题目在一些领导者那里都能变成一场伟大的演讲。但是,摩西并没有这么做,这一点就是他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领袖的原因。
 
如果仔细地去读一下《出埃及记》,你会发现摩西将一些主题在这里反复强调了三遍:孩子们,教育以及遥远的未来。“你们的儿女问你们说、行这礼是甚么意思?"(《出埃及记》 12:26)。“当那日、你要告诉你的儿子说、这是因上主在我出埃及的时候为我所行的事”(《出埃及记》 13:8)。日后、你的儿子问你说、这是甚么意思、你就说、上主用大能的手将我们从埃及为奴之家领出来”(《出埃及记》13:13)。
 
摩西并有直接谈论自由,而是谈论着教育。他将愿景放在了遥远的未来而不是即刻的自由;也没有把这愿景放在成年人身上而是寄托希望于孩子们。这样摩西所着眼的基本观点就是,想要摆脱当下的暴政尚且困难重重,而建立并维系一个自由的社会更加不易。
 
从长远来看,这样做的方式只有一种。保卫国家需要军队,而保卫文明需要教育。这就是为什么摩西和卢梭——世界上最伟大的自由社会的构造者都声明:每一代人中,父母都有教育孩子自由的重要性和如何得到自由的义务。
 
自由不仅仅是战胜残酷的暴政和压迫者,否则这种自由仅仅是新的暴政与压迫的前奏,新的压迫将随着这种所谓的自由产生,周而复始,永无自由。真正的自由的基础是法律与正义,在这个司法制度下,一些人的权利不能通过剥夺其他人应有的权利而取得。
 
自由始于我们对孩教子的教导。这就是为什么犹太人变成了一个以教育为追求、以教师为英雄、以学校为城堡的民族。没有什么比逾越节更明显的例子了,我们历史的传承仪式正是以孩子们的提问开始。
 
逾越节所传递的信息一如既往的强而有力。自由不是在战场上获得的,而是在教室和家里获得的。如果你希望孩子们永远不会失去真正的自由,那就开始教育他们关于自由的历史吧!
 
转自锡安号角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二十世纪初大陆佛教与台湾传统佛教的互动
       下一篇文章:台湾道教「奠土」仪式的「土地观」及其现代意涵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