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活动
 
我要为各宗教夏令营说几句公道话
发布时间: 2018/6/21日    【字体:
作者:徐玉成
关键词:  宗教夏令营 青少年 信仰  
 
 
2017年11月9日,发布了一篇名为《各类各宗教夏令营活动泛滥亟待重视》的文章(以下简称“孙文”)。从标题和文字表述的立场来看,作者将各宗教夏令营视为有害的社会现象,建议取缔。我们认为,这篇文章的观点是错误的,具有误导舆论、迷惑群众的作用。因此,我想为各宗教夏令营说几句公道话,指出夏令营的意义。

一、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在1995年给中央领导写了《正确对待青少年信教问题》的信,这封信提出的根本原则是:“信仰宗教与不信仰宗教不是一种政治分野,不是衡量进步与落后、身心健康与不健康的标准,也不能笼统地把信仰宗教看成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障碍和祸害。我们国家有数以亿计的宗教信仰者,全世界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信仰宗教,不可设想,如此广大的群众因信仰宗教而成为思想政治落后及至反动、身心不健康的人。事实上,中外古今的大科学家、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及其他大学问家,为民族解放、社会进步献身的仁人志士,他们之中不乏宗教信仰者;至于为社会创造财富,推动历史前进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他们之中宗教徒之多更是不可胜数。信教的青少年可能难以健康成长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和党的工作者(如果他们坚持宗教信仰的话),但是完全可能成长为各种专业人才,成长为社会主义的诚实劳动者和忠诚的爱国者。”【1】我认为,赵朴初居士这封信的内容,对今天青少年信仰宗教问题仍然适用。

二、各宗教夏令营不是新鲜事物,而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开始的活动。最早是在赵朴初居士倡导下,在中央党政部门的支持下,由河北赵县柏林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举办的。据孙文统计,赵县柏林寺至2017年已经举办了24届,二十多年来没有人提出异议。孰知在中央刚刚宣布进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新阶段时,突然有了这篇责难各宗教夏令营的文章。。
 
三、作者并非宗教学专家,这篇对各宗教夏令营说三道四的文章类似瞎子摸象,内容不但切不中要害,而且还会贻笑大方。这正如我长期在中国佛教协会工作,不了解科技教育,如果擅自发表对科技教育说三道四的文章一样,也会如同瞎子摸象、贻笑大方,也必然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效果一样。
 
四、作者是法学教授,本来应该三句话不离本行。但是写这篇孙文却闭口不谈法律,拒不运用法律作为判断各宗教夏令营是非的标准。在各宗教夏令营既不违反宪法,又不违反《宗教事务条例》,更没有违反宗教政策的前提下,周文在通过罗列现象和大量数字的基础上,用自己的主观臆断枉下结论,闲置了法学教授宝贵的法律知识,实在可惜,导致文章逻辑混乱、主观臆断、漏洞百出、结论错误的效果。作者在脱离合法还是不合法的框架下,却得出各宗教夏令营“泛滥”这样带有贬义性结论,是逻辑混乱的主要表现。
 
1、各种宗教夏令营,都由主办单位向当地省、市党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过批准以后才能举办,都是在各地政府的合理掌控之中,何来“泛滥”之说?
 
2、孙文宣染各宗教夏令营“活动次数多,地域分布广”来证明“泛滥”也不成立。
 
第一、孙文说“到2017年止,全国各地举办佛教夏令营共177届/次”。我们就按照佛教24年共计355届/次(高于作者统计的一倍)计算,每年大约14.8届/次,仅占全国依法登记的佛教寺院3.35万座【2】的0.044%,即万分之四点四;假如全国五大宗教每个宗教24年办有355届/次各宗教夏令营,共有1775届/次,平均每年73.96届/次,全国有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14.4万处。【3】只占全国宗教场所总数的0.051%,即万分五点一。如此低的比例,何来泛滥之说!
 
第二、孙文说“接受夏令营培训的人数多,影响大”。如上假定全国五大宗教24年办有1775届/次夏令营,每届/次平均1000人,共计1,775,000人次。平均每年73,968.3人。据统计,按照孙文中提供的参加各宗教夏令营的年龄段为8至岁35岁的人。据科学测算,这一年龄段的人大约有5.6亿人【4】,每年参加各宗教夏令营的青少年只占全国青少年总数的0.0132%,即万分之一点三二,如此低的比例,何来泛滥之说?
 
五、孙文说“各种宗教夏令营以培养宗教后备人才为目的”。
 
作者列举了各宗教夏令营宣传用语,就主观断定各种宗教夏令营以培养各宗教后备人才为目的。这只是作者主观臆想,没有事实根据。
 
实际上,各种宗教举办夏令营主要着眼于传播宗教文化,普及宗教常识,净化青少年的心灵,向他们灌输善良、慈悲、忍辱、自律、无我的道德思想。至于有的青少年通过各宗教夏令营体验后愿意出家修行,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作为各单位举办夏令营的初衷并不以专门培养宗教接班人为目的。
 
中国五大宗教截至2017年9月,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设立的宗教院校共91所,其中佛教41所,道教10所,伊斯兰教10所,天主教9所,基督教21所。全国性宗教院校6所,分别为中国佛学院、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中国道教学院、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金陵协和神学院。宗教院校在校学生1万多人,历届毕业生累计4.7万余人。【5】各宗教培养接班人的任务主要通过上述宗教院校来承担。无需各宗教夏令营来培养自己的接班人。
 
即使真如作者主观猜想的那样,各宗教夏令营以培养宗教接班人为目的,也是合法的,没有什么可指摘的,更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习近平指出:“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6】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仍然是我国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国内,宗教界担负着团结教化信众,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积极参政议政的重任;在国际上,宗教担负着开展与各国宗教界人士的友好联系和交流的繁重任务:在东亚与日本、韩国佛教界友好联系,在东南亚,与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缅甸、泰国、尼泊尔、老挝、柬埔寨友好交往;在南亚,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友好联系;并且对美洲、澳洲、欧洲、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友好关系,配合国家的改革开放战略,担负着繁重的民间外交任务。中国五大宗教参加了“世界宗教和平会议”、“亚洲宗教和平会议”,“世界佛教联合会”等国际宗教组织;以中国佛教协会主导的“中韩日三国黄金纽带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和“世界佛教论坛”,为推动和促进世界和平进行了忘我的工作。宗教界不但在国内需要大批弘法人才,经典翻译人才,寺院管理人才,宗教教育人才,也需要大量的国际交流人才,国际活动人才,外语翻译人才等等。
 
习近平明确指出:“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尊重和发挥他们在宗教内部事务中的作用,努力建设政治上可信、作风上民主、工作上高效的高素质领导班子。要坚持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标准,支持宗教界搞好人才队伍建设。”【7】所以,通过各宗教夏令营培养愿意为中国宗教事业工作的后备人才,也是遵照中央领导的意图,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任何社会组织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九三学社需要有接班人,法学需要接班人,各宗教团体也需要有接班人延续下去。如果各宗教今后都没有接班人了,岂不是不久的将来中国就会成为无宗教的国家了?将来各宗教在国内的弘扬教义、教化信徒的事务,在国际上与世界各国宗教界的友好联系,由谁来完成了?要请你们九三学社的社员、周教授培养的法律接班人来越俎代庖不成?
 
六、孙文提出“各宗教夏令营的危害”有三,是根本不存在的。
 
作者作为法学教授,脱离法律轨道来评判各宗教夏令营合法还是非法,也不用社会道德标准来谁判定各宗教夏令营的是与非,而是凭主观愿望和对宗教的偏见给各宗教夏令营扣上三顶危害的帽子,同样是不存在的。
 
1、作者断言,各宗教夏令营“扭曲了青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这是一个很大的帽子,就凭这一点足可以致各宗教夏令营于死地。
我们以佛教夏令营为例,看看各宗教夏令营是否“扭曲了青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

佛教夏令营期间,营员入营以后,首先要教育营员要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等基本教教义,要求营员们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树立“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理念。在此基础上对营员们进行佛教的三学、五戒、六度、八正道和十善等基本教义的学习。

三学是戒、定、慧三学,用此三学克服自己内心的贪、嗔、痴三毒,就是教导营员们用“守戒”,“禅定”和“智慧”来克服自己内心存在的“贪心”、“嗔恨心”和“愚痴心”,做到身心愉悦,利益众生。
在三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佛教的五戒:即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淫 不妄语 不饮酒,学习这五戒特别对青少年具有现实意义,有许多青少年最开始就从这五戒方面犯错误的,导致最后走向犯罪道路。通过学习,人人坚守五戒。作一个严守戒律,遵纪守法的人。  
在五戒基础上学习六度,也称为六波罗密: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教育营员们,生活中要学会放下,要学会利他,忍辱,在学习的道路上精进不懈。
还要学习“八正道”,即:①正见,②正思维,③正语,④正业,⑤正命,⑥正精进,⑦正念,⑧正定。就是教育青少年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符合社会公德,用正确思想道德观念指导自己的一切行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十善:即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别的内容暂且不说,就这五戒十善的内容,如果每一位营员做到了,就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就会远离杀、盗、淫、妄、酒等违法违纪行为,远离说谎、两舌、说脏话、骂人、打架斗殴等青少年容易常犯的不良行为。难道教导营员们作一个好人,一个守法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诚实的人,一个有礼貌的人,一个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人,难道这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吗?
 
2、孙文说,各宗教夏令营通过向青年人灌输“轮回、来世”,“解脱、放下”、“堪破红尘”等思想,教导青年人“没有分别、取舍、爱憎”,“以净土文化理念,调适现代青年的生命观、价值观”,“对现实人生培养起厌离心、出离心,呼吁放下现世,为来世做准备”。“基督教夏令营则宣扬上帝万能”等。
 
众所周知,任何宗教的共同点都是出世的,当然各宗教夏令营宣传材料上写上这些出世的内容无可厚非,并不违法。作者对这些宣传内容加以断章取义另有图谋。我们知道,各宗教要求信徒有出离心、不执着、要放下,为来世作准备;基督教宣传上帝万能等,都是公开的,普遍的,并不奇怪,也不违反法律和政策。但作者把宗教界正常正当合法的宣传内容扩大其词,是为了蛊惑人心。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在《正确对待青少年信教问题》给中央领导人的信中指出:“当前妨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我认为是:政治上的自由化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思潮的腐蚀,表现为思想空虚,道德沦丧,法纪松弛,刑事犯罪,而不是少数青少年信仰宗教。”【8】因此,当前妨碍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突出问题,不是各宗教夏令营灌输的轮回、来世”,“解脱、放下”、或者“上帝万能”,而是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思潮的腐蚀,表现为思想空虚,道德沦丧,法纪松弛,刑事犯罪”。是社会上出现的这些丑恶现象“扭曲了青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不是各宗教夏令营。
 

1997年至2007年全国法院审理青少年犯罪情况统计:1997年,14至18岁的青少年犯罪共计:30,446起,到2007年上升到87,525起;1997年18岁至25岁的青少年犯罪168,766起,到2007年增加到228,872起。【9】

另据《法制日报》报道:2013年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4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检察院向《法制日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2年,该院共受理审查逮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12件219人。其中,2012年盗窃抢劫等侵财犯罪32件46人,占涉罪人数的51.7%;贩卖毒品罪26件31人,占涉罪人数的34.8%;故意伤害罪7件11人,占涉罪人数的12.4%。
 
《法制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涉罪未成年人中,文化程度偏低者占大部分。在海口市美兰区,2012年涉罪未成年人中,已离开学校且学历在初中以下的有69人,占涉罪人数的77.5%。未成年涉罪人员文化程度多集中在初中以下,这类人员普遍特点是厌学,过早进入社会。但由于心智还未发育成熟,且无一技之长难以找到固定工作,经常混迹于网吧、KTV、烧烤园等公共场所,盲目讲求哥们义气,急需得到伙伴认同,一旦受到成年人或同伙的怂恿诱惑,极易参与打架斗殴、抢掠侵财犯罪案件。
海口市关工委法制教育团副团长邓章英则表示,社会环境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加强对网吧、游戏机房和录像厅等娱乐场所的管理,控制在校学生进入娱乐场所,规范娱乐场所的管理秩序。从根本上净化社会环境,消除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源。美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郭慧丽介绍,海口市美兰区未成年人犯罪逐渐明显呈现上升趋势,而且体现为暴力化、团伙化、低学历等特征。【10】
从以上引用的《法制日报》关于青少年犯罪资料中可知,“扭曲了青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是那些存在于社会上的“网吧、KTV、烧烤园、游戏机房和录像厅等娱乐场所”,而不是各宗教夏令营。就是说,在青少年犯罪的诱因中,没有一个案例指向各宗教夏令营的。作者是法学教授,时刻想取缔各宗教夏令营,一定十分想找到参加各宗教夏令营的青少年犯罪证据,以此可以一举击垮各宗教夏令营。但是我敢说,周教授是无法找到此类证据的。因为在这些众多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绝对不会有参加过各宗教夏令营的青少年会去犯罪。如果这些犯罪的青少年中没有一个是参加过各宗教夏令营的人,周教授又有什么根据断定各宗教夏令营“扭曲了青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呢?
 
3、孙文说各宗教夏令营“误了青年人的学习,家庭生活,也造成了国家的人才流失。18到35岁期间,也正是一个人完成大学学业、建立家庭、为国家建设努力工作的黄金时间。由于受到佛教的影响而接受了佛教教义,放弃今生的一切,退学、辞职,出家或滞留寺庙的报道时有出现。”
 
这种说词毫无根据。
 
(1)孙文说各宗教夏令营“误了青年人的学习,家庭生活”。这是没有根据的。一是各宗教夏令营全部利用暑期举办的,是学生放假休息时间。特别在暑假期间,由于远离学校,无人看管,家长们害怕孩子放任自流,受不良社会影响容易学坏,希望将孩子交给各宗教夏令营;二是家长们害怕天气炎热孩子下河游泳等出安全事故,正好有各宗教夏令营参加,不但没有影响营员们的学习和家庭生活,而且保证了孩子们能够安全度过暑假。另外,无论哪一种宗教文化,都是一门哲学知识,是一门社会学问,了解宗教知识对于一个人拓宽知识面,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认识社会和认识人生奠定了基础。因为宗教是中国和世界上客观存在社会文化现象,宗教的存在是长期的,甚至比国家和阶级的存在还要久远。在国内有近2亿信教群众,【11】在国际上有47.25亿各宗教信徒,如何面对国内、国际这么多信仰宗教的群众是个大问题。如果没有对宗教知识的基本了解,那么他的其他知识再高,头衔再大,仍然是不全面的,只是一个跛脚的知识分子而已。所以,参加各宗教夏令营对于一个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将来走向社会具有正面作用。同理,也正是由于周教授本人从来没有参加过各宗教夏令营,所以他对宗教基础知识一窍不通,由于不懂宗教,写出这篇令人涕笑皆非的跛足文章,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2)孙文说各宗教夏令营“也造成了国家的人才流失”云云。 这是作者对各宗教夏令营一无所知出现的偏见。
 
现以河北赵县柏林寺连续办了24届佛教夏令营为例,凡是参加夏令营的青少年,首先道德品质有了提高,人变得善良了,回到学校或者工作单位后,更加热爱生活,勤奋工作。但是象作者担心的参加各宗教夏令营后就会出家当和尚的,只是极少数。退一步说,即使少数人通过夏令营体验后愿意当出家当和尚,也不能说是国家人才流失。因为人虽然出家了,他还在中国,怎么叫人才流失呢?出家的人,虽然不能成为一位科学工作者或者政治工作者,但他可以成为宗教界的优秀人才,经过他自身的努力,完全可以成为承担宗教事业的优秀人才,成为在国际开展宗教外交的优秀人才,他虽然不能在科学岗位和其他岗位上为人民服务,但他可以在宗教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宗教事业服务。例如:河北赵县柏林寺方丈明海法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生,出家以后虽然不能成为一位哲学研究工作者或者政治工作者,但通过他的努力,现已成为柏林寺的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长、河北省佛学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委员、河北省政协常委 、河北省政协民宗委副主任。并被中央民族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礼聘为客座教授。难道他在这些工作岗位上不是照样为国家的各项事业努力工作吗。作者把青少年出家视为国家的人才流失,是站在极其狭隘立场上看待宗教,甚至把宗教置于与国家对立的位置上去了。是极其错误的。
 
(3)孙文说“由于受到佛教的影响而接受了佛教教义,放弃今生的一切,退学、辞职,出家或滞留寺庙的报道时有出现。”
 
作者在这里把问题的绝对化了。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恢复宗教自由政策以来,青少年到寺庙出家的情况非常复杂,有些人虽然参加了佛教夏令营,学习了佛教基本教义后,在出家问题上反而比较冷静,对于出家不出家理性考虑比较多。反而那些没有学习多少佛教知识的人,遇事冲动反而更容易出家。至于孙文提到“放弃今生的一切,退学、辞职,出家或滞留寺庙报道时有出现”的说法,这是中国汉族地区自古至今存在的一种社会常态。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青少年出家与否与其接受宗教影响多少、与是否参加各宗教夏令营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使不举办各宗教夏令营,这些事情仍然存在和发生。作者把公民信仰宗教出家的原因基本归罪于各宗教夏令营,好象只要没有各宗教夏令营,这类社会问题就不会出现,人们就不会出家似的,这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幼稚的想法。
 
(4)孙文把各宗教夏令营可能“存在安全事故隐患”作为各宗教夏令营的一项危害不值得一驳。在此从略。
 
七、最后,作者根据上述对各宗教夏令营问题的分析,在缺少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的情况下,最后达到鼓动政府有关部门取缔各宗教夏令营的目的。
 
从以上对孙文的分析评论可知,孙文作者在完全脱离法律轨道和法律构架的情况下,没有任何违法事实的情况下,仅凭自己的感情驱使和主观愿望,对各宗教夏令营提出的各种指摘与非难,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当然,他在这个基础上建议取缔各宗教夏令营的理由也就根本不能成立的。因此,本文对他提出的取缔各宗教夏令营的建议就不一一分析批驳了。
 
结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在祖国大地上兴起的各宗教夏令营,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社会发展出现的新事物,是宗教利用暑期空闲时间,利用现成的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对青少年进行宗教基础知识普及,帮助青少年树立优秀道德品质的好形式。具有顽强生命力,否则不可能连续办二十多届而不衰。所以,各宗教夏令营不但不能取缔,而且还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越办真好。( 2018年6月14日定稿)                    
                           
 
注释:
【1】【8】原载中国佛教协会研究室主办《研究动态》1995年第5期。
【2】【3】【5】【1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白皮书:《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新华网2018年 4月3日。
【4】据统计,我国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平均每一年大约16,000,000人,以此类推,8至14岁:16,000,000×7=112,000,000人。15至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平均每一年为21,360,000人,15至35岁为:21,360,000×21=448,560,000人。那么8至35岁人口为:112,000,000+448,560,000=560,560,000人。
【6】【7】2016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9】《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10】2013年5月30日 《法制日报》。
 
附:
 
九三学社社员、合肥工业大学法学教授孙其标说,近年来,各类宗教夏令营发展迅猛,不仅有佛教夏令营,道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也都开始借鉴与学习其经验,开办各种形式的宗教文化夏令营活动,并呈现全国迅速蔓延的态势。
 
各类宗教夏令营活动具有如下特点:
 
一、活动次数多,地域分布广。以佛教夏令营为例,到2017年止,全国各地举办佛教夏令营的次/届数及地域分布不完全统计如下(共177次):河北柏林禅寺24届、陕西清凉寺终南山15届、江苏西园戒幢律寺14届、江西庐山东林寺14届、湖北四祖寺14届、四川文殊院14届、山西五台山13届、青海北海禅院12届、江西大金山禅寺12届、陕西法门寺12届、浙江台州、温州天台宗文化体验营11届、安徽鼓山寺11届、广东韶关南华禅寺11届。其它宗教夏令营也存在类似情况,如山东有青岛“基督爱我”夏令营、齐河县基督教夏令营;上海有清心堂主日学夏令营、青浦区基督教青年夏令营(已经举行了11届);山西永济县基督教夏令营、福建省石狮市基督教青年夏令营、南京市基督教莫愁路堂主日学夏令营,等等。
 
二、接受夏令营培训的人数多,影响大。以佛教夏令营为例,2015至2017年庐山东林寺每届净土夏令营招收营员都是480人;湖北黄梅四祖寺2011至2013年禅文化夏令营营员人数分别是:300、150、300人;河北柏林禅寺2017年第24届夏令营招收200人。资料显示,2013年之前几年,柏林禅寺每年招收营员人数在700至800人。苏州西园戒幢律寺2017年菩提静修营招收500名。上述寺庙都已举办十几次有的甚至二十多次此类的夏令营,累记接受培训的营员人数少则3000至4000人(黄梅四祖寺),多的已经超过10000人(柏林禅寺)。这仅仅是几个寺庙的情况,考虑到全国各地的情况,接受夏令营培训的营员总数就可想而知。另外,多数寺庙规定,凡是已经参加过此类夏令营的就不再招收为营员,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夏令营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扩大其影响力。基督教夏令营也同样如此,仅2012年7月福建省石狮市基督教两会举办青年夏令营,一次就有300多人。
 
三、以8至35岁在校学生为主要目标人群。在调查的35所佛教寺院的夏令营报名条件中,学员年龄要求在18到35岁的有34所。学历方面,要求学员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19所。其中,只招收在校大学生(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的有10所。如:山东阳谷海会寺、山东正觉寺、云南鸡足山九莲寺、广东韶关南华寺、云门山大觉寺、苏州西园戒幢律寺、青海北海禅院、南安雪峰禅寺、广州华严寺以及烟台福山合卢寺都要求报名者是在校大学生。基督教夏令营则是把小学生也纳入到目标人群中。如:青岛“基督爱我”夏令营的报名条件是8至18岁。
四、以培养宗教后备人才为目的。宗教夏令营的目的是为培养后备人才。这在各地夏令营的宣传语中可见一斑。“体验晨钟暮鼓的佛门生活和修行正道,聆听法师大德、诸善知识宣讲佛法、演化教理,“让菩提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大悟禅院少儿禅修夏令营宣传语)。使学员“有机会亲近三宝,学修佛法,体验僧团生活。通过佛法的熏习,让佛法沁入每个人的心田。”(五台山“清凉之旅”夏令营宣传语)。“将自己年轻宝贵的青春献给主,用火热的心侍奉上帝”(石狮市基督教青年夏令营宣传语)
 
宗教夏令营的危害表现如下:
 
一、扭曲了青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通过佛教夏令营培训,向青年人灌输“轮回、来世”,“解脱、放下”、“堪破红尘”(东华禅寺宣传语)等思想,教导青年人“没有分别、取舍、爱憎”(大金山禅寺宣传语),“以净土文化理念,调适现代青年的生命观、价值观”(庐山东林寺宣传语)对现实人生培养起厌离心、出离心,呼吁放下现世,为来世做准备。基督教夏令营则宣扬上帝万能。
 
二、误了青年人的学习,家庭生活,也造成了国家的人才流失。18到35岁期间,也正是一个人完成大学学业、建立家庭、为国家建设努力工作的黄金时间。由于受到佛教的影响而接受了佛教教义,放弃今生的一切,退学、辞职,出家或滞留寺庙的报道时有出现。
 
三、活动存在安全事故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可能造成群体伤亡的恶性事件。以佛教夏令营为例,寺庙的安全保障措施及设施都无法保证人数众多的活动能够安全顺利地举行夏令营活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可能造成群体伤亡的恶性事件。对此,寺庙也很清楚。为了推卸责任,所有举办夏令营的寺庙都会发表免责声明,要求学员自己承担事故责任。
 
为此建议:
一、有关部门下文或采取其他措施取缔各类宗教夏令营活动。
二、如果不宜完全取缔,建议限制各类宗教夏令营的举办数量和规模。可以规定该活动由现在的一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每次招收的学员数不得超过100人。
三、设定举办个类宗教夏令营活动的安全保障门槛条件。经国家相关部门检查并确认符合安全条件,能够确保学员个人信息安全,并且为参加活动的学员购买了相关人身保险的。否则,不得举办活动,以此来限制举办宗教夏令营活动的数量和规模。
四、禁止招收在校学生参加各类宗教夏令营。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神秘的满族萨满教祭祀
       下一篇文章:同异之间:礼与仪式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