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案例选编
 
爱国教育与宗教自由(二)西弗吉尼亚州学校董事会诉伯纳特案
发布时间: 2007/8/17日    【字体:
作者:佚名
关键词:  宗教  
 
 
    West Virginia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 v. Barnette
    319 U.S. 624 (1943)
 
    一、案件事实
 
    西弗吉尼亚州政府为教导美国价值观,强制教师和学生向国旗敬礼,以此作为必修课程的一部分。不遵从者将被开除,学生会被定为不正当缺课,直到被学校重新接纳。一群耶和华见证会的信徒拒绝向国旗敬礼,因为这种行为被信徒们认为是在拜偶像。
 
    二、本案判决
 
    在以八比一通过的判决中,法庭裁定学校强制学生向美国国旗敬礼,侵犯了学生们的权利。
 
    三、主要意见(由杰克逊大法官提供)
 
    学生拒绝宣誓并没有侵犯其他学生的权利。国旗敬礼要求学生们声明一种与自己信念相悖的信仰。政府没有主张,如果学生在宣誓时保持被动,将会造成明显而现时的危害。和戈比特案的判决不同,本法庭不认为赞同个人权利胜过政府权力是一个虚弱政府的标志。“在为宗教宽容的长期努力中,良心的顾虑不能使个人免于遵守并非针对促进或限制宗教信仰的一般法律。仅仅拥有与政治社会关系相抵触的宗教确信,不能免去公民的政治责任。”最后,强制不是创建国家团结的合法手段。
 
    四、重要意义
 
    本判决直接推翻了早先法院在“戈比特案”中的判决。本案中,法庭注意到被强迫敬礼和强迫学生声明与自己信念不同的信仰。不顺从所造成的最小损害,也不足以取消学生践行宗教信仰的权利。
 
 
      (石飞 等 编译 )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宗教信仰自由与服兵役义务的冲突与协调 ————兼论《兵役法》第3条的合宪性解释 \赵宗
摘要:宗教信仰自由和服兵役义务的冲突问题,已成为不同法律体系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不…
 
英国在孟加拉地区的传教活动及其影响研究(1793-1857) \黄成凤
摘要:基督教传入印度的历史十分悠久,印度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依旧保持了自身…
 
论宗教在宪政发展过程中的法治价值 \梁铭明
摘要:宗教作为一种长期存在于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社会发展中发挥过许多…
 
宣誓的神学基础:以亨利八世时期效忠宣誓运动为例 \王凯
摘要:宣誓在人类历史上普遍存在,至今依旧被用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场合。在基督教神学…
 
游走在上帝与凯撒之间——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的政教关系研究 \李松锋 李树忠
宗教作为美国的立国基础,在美国一直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世俗政权的联邦政府如何…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爱国教育与宗教自由(一)麦纳斯威勒校区诉戈比特案
       下一篇文章:宗教活动自由与公共福利案件(一):谢 波 特 诉 弗 纳(Sherbert v. Verner,U.S. Supreme Court, 1963)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