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国际事务
 
梵蒂冈参加北京世园会
发布时间: 2019/5/9日    【字体:
作者:海鸥传信
关键词:  梵蒂冈 北京世园会  
 
 
    梵蒂冈参加于4月28日至10月7日举行的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并设立自己的展馆。
 
    新闻部门负责人Alessandro Gisotti表示,此次梵蒂冈受邀参加世园会,是该国第一次正式参加世界园艺博览会,也是梵蒂冈首次参加在中国举行的国际展览活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于4月17日下午的例行记者会上,就这一话题回应道: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国际级别最高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世界上约有110个国家和组织参加。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世园会与参会各方共同促进绿色发展。陆慷还透露,梵蒂冈宗教文化委员会的主席拉瓦锡,将是北京世园会梵蒂冈方面的总代表,并将应北京世园会组委会邀请出席相关活动。
 
    在谈到中国与梵蒂冈的当前关系时,陆慷说,大家也看到,自从2018年9月中梵签署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以来,双方继续保持着接触商谈,双方也都在积极努力推动改善关系的进程。
 
    据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2月19日在2019年世园会组委会第四次会议上指出,北京世园会是今年中国主场外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意义、外交意义十分重大。
 
    文化委员会主席拉瓦锡(Gianfranco Ravasi)在4月16日的记者会上,介绍了圣座将在中国北京世园会上推出的展馆设计方案。
 
    该展馆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将展出梵蒂冈图书馆收藏的植物标本和记载了草药植物药用特性的文件。此外,还将展出梵蒂冈博物馆收藏的伯多禄·文策尔(Wenzel Peter)的名画《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厄娃》。另外,该展馆内还将设立一个创新的室内温室,内含尖端技术。其他展品包括:此前未曾展出过的带有罗盘玫瑰的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青铜浮雕、一尊镀金的橄榄树雕塑等等。
 
    拉瓦锡在记者会上表示,“人们在世园会上所看到的,将是一次绝妙的文化对话。其任务是创造一种可以比谈话更进一步的氛围,不仅在宗教领域,更在艺术、文化和科学研究领域。”
 
    拉瓦锡还引用了明朝时期来华天主教神父利玛窦的事迹称:“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进行交流的神父们,都以一种非常具有创造性,同时非常谨慎的方式在进行工作,也就是本土化。”
 
    拉瓦锡表示,尽管目前中梵双方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但梵蒂冈仍能够与中国政府部门进行直接合作,在此过程中,也有意大利、荷兰等第三方国家使馆人员的协助。
 
    梵方预计,此次赴中国设立展馆预计总花费不到100万欧元,拉瓦西称之为“最小的投资,最大的回报”。
 
    圣座负责来华设立展馆的副特派员特拉夫尼(Tomasz Trafny)在接受梵蒂冈新闻网采访时表示,此次梵蒂冈的展馆,主要希望呈现天主教教宗方济各在2015年公开发表的通谕精神,表明教宗对环境问题的特别关切,每个展览元素都将附有这份通谕的引文“显示为双方可以搭建一座桥梁、一个连接点的种种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这将是一次成功的文化行动。”
 
2018年9月,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超同梵蒂冈代表团团长、教廷与各国关系部副部长卡米莱利签署了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梵双方将继续保持沟通,推动双方关系改善进程继续向前发展。
 
    2019中国北京世园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 美丽家园”,主要凸出的主题包括引领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融入自然,树立绿色、低碳、环保等生产和生活理念。
 
   而现任教宗方济各在上任之后,也将环境问题作为其主要的议程之一。他在2015年发表的题为《愿祢受赞颂》(Laudato Si)的通谕中强调,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暖化,将对地球环境造成史无前例的破坏,并呼吁全球天主教教徒肩负起道德责任,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上进行深入改变,以减缓气候变化对贫困弱势群体的不良影响。
 
    此外,正在巴黎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会议的圣座常驻教科文组织观察员弗洛表示,当地时间4月17日上午,与会的各国代表们将一起到遭遇火焚的巴黎圣母院广场上,表达团结互助的心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将通过一份在文化和经济上,为重建巴黎圣母院提供支援的声明
 
    弗洛称,“所有58个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的成员国都将参加这项行动,不仅是那些基督信徒占多数的国家会参加,中国也将参加。”
 
 信德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交流互鉴的启示
       下一篇文章:伊斯兰教、中国与印度洋:历史联系与世界史背景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