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在完成我的古典研究之前,我终于可以交由公众评判我作品的第一部分内容了。从本质上来说,古典研究仍然将占据我未来人生的50年时间。我希望人们至少不要对这部作品的关注点提出异议。实际上,此标题涵盖了不同方面的内容;同时它也明确了我想研究的范围:最终的内容一方面是关于埃及原始时期;另一方面则会涉及时间上离我们更近的冈比西斯(Cambyse)入侵埃及。这一历史时期无可辩驳地成为值得纪念的时期之一,各时代年鉴都保存了这一历史记忆。这一时期的所有标志性事件,及其留下的所有文物古迹,同样值得智者去思考;他将发现,在法老统治下的埃及,最高利益所带来的丰沃源泉。法老统治下的埃及是如此不同于古波斯人统治下的埃及,不同于古希腊人统治下的埃及,尤其不同于当今应当有更好的国家命运的现代埃及。
考虑到这一主题的重要性,我不计气力、满腔热情,已毫无保留地致力于这项繁重的工程。在第一部分中,我将介绍埃及主要地方的埃及语、希腊语、阿拉伯语及其通俗名称,并介绍其真实方位和曾存在于这些地方的著名文物古迹。与宗教相关的部分可能将用于确定一个著名民族关于社会制度这一要素的总体观点。古埃及语言和不同文字的研究对用字母撰写而成的埃及抄本而言,将展现其准确概念,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某种程度上它将使人们进一步从这些宝贵文物中获益;而对于人们称之为“象形文字”的抄本而言,与这一重大议题相关的资料也将得以示人。通过这些内容,人们很容易会想到,在后续研究中能够为已经提及的时间场域中所发生的埃及历史找到新的例证,而这些事实也有益于提升仍然不断被激发的研究兴趣。
以上这些是整体介绍和我的工作计划。如果说我并没有夸大我研究的广度、遇到的困难,没人比我更清楚,虽然我不敢自诩已克服所有的困难,但可以肯定的是我获得了所有的建议和方法,至少它们让我怀抱希望。公众可以评判我是否有错误。
从一开始的被说服到随着工作计划展开,我每天都更为确信的是:最明确的指引,可能也是唯一让我坚定在埃及研究中专心从事的指引,便是对埃及原始语言日益加深的认识。而在最初的研究工作中,我把这门语言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在巴黎学习工作多年后,我已经完全专注于东方语言,特别是科普特语的学习研究。得益于那些能力超群、声名卓著的老师们所授的课程,我的研究工作才顺利开展。我陆续阅读了皇家图书馆中大量科普特语抄本文集,几乎所有的抄本我都做了摘录,还复印了一些抄本。借助于这些珍贵的材料,我在格勒诺布尔汇编了大量的东方书籍、几乎全套的科普特语及其相关的文集,这些书籍都是在欧洲各地印刷出版。
我在研究这些文书中很快认识到,直到今天,关于这门语言所出版的语法和词汇内容还远远不够。实际上,最早几版语法已经完全偏离了这门语言的本质所规定的秩序。这门语言严苛要求使用一套全然与学习欧语相反的学习方法。同时,我很快意识到阿拉伯人编撰的科普特语语法——有几册抄本收藏于巴黎皇家图书馆中 ,比起欧洲人编撰的语法,更符合这门语言的本质。
科普特语是单音节的,其组合规则是固定不变的,是长期思考得出的成果。这种“永恒不变”的文字适应于原始埃及所有的制度;科普特语可通过组合复合词来自我完备;其字素调度如此,所以即使只有两音节,我们也应视之为复合词。在本研究中,这一如此重要的发现离不开尊敬的瓦尔佩加·狄·卡卢索先生(M. Valperga de Caluso),他最早将其写入了实用且深奥的语法中。关于埃及语有一点很值得一提,且我们之后还会再说到它:那就是它在语法要素的组成上与汉字构成原则有一些质的相近,但我们无法从这种偶然的近似中推导出某些作家所说的中国人与埃及人之同源性。
上述内容可能已经足够使大家了解到,在把埃及语言中的单纯词和复合词分类在唯一且相同的系列的所有方法中,按字母顺序的分类方法是最不合适的,而“依照每个词的词根和基本词,根据单词构成本身所确定的某种顺序进行分类”,是唯一与该语言秉性相契合的。
以上考量都被我视为准则并将其应用于即将出版的《埃及语语法》和《埃及语词典》的编写中,之后这两部编著也将面世。《埃及语词典》根据埃及方言分为3个部分:底比斯语、 巴什姆语(baschmourique)、孟菲斯语,形成三卷(4 开本)。在词典中,所有收录进拉克罗兹(Lacroze)词典中的单词以及大量我从科普特语—阿拉伯语抄本或者皇家图书馆抄本中摘录的大量单词,是按照单词词根及其拉丁语和法语意义排列的;有时在我认为有必要的情况下,我也会用作品选段中的引文来解释我给出的一个单词的意义。目前,这项旷日持久的工作已经完成。
以我早期的研究结果为支持,通过运用这些大量的资料,我期冀自己能在埃及语研究中——我指的是阅读用字母书写的埃及语抄本研究中,圆满达成一个极其有用且唯一的目标;毕竟,如果排除科普特语抄本中所出现的希腊语单词,就语言层面而言,在科普特语抄本和其他不同的埃及语抄本中,不同之处仅在于其所使用的字母符号。在其目的如此重要的研究中,首先要做、无疑也是最简单的,便是阅读罗塞塔石碑上的埃及原文:我有幸看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几乎赢得了一致的赞赏;我所采用的顺序需要与我对该宝贵文物的研究结论一致,在此之前,我在出版的两册书中已经引用了多个埃及语原文选段。我所得出的结果同样也收在巴黎皇家馆馆藏之中。我也在某些特殊的藏馆中找到了一些有用的文件资料,而且异常幸运的是,在拥有大量丰富藏书的格勒诺布尔公共图书馆的古藏馆,我被委任为图书管理员助理,承担其馆藏的古代文献资料的保存管理工作,这给我提供了诸多最具价值的参考资 料。
大家很容易会发现我并没有忽视前人的研究,若能从中得出某些成果,于我而言更欢喜。一直以来,我也把研究工作和古今古典主义者的研究结合起来,并且严令自己要注明援引的文献的确切出处,就是要让大家看到研究中的旁征博引,同时我也是一直以第一手资料为参考的。为了使我的作品不失其独有的面貌,我很高兴能为读者提供用科普特语和希腊语的特殊文字印刷的文本;考虑到在欧洲,人们对科普特语和希腊语原文知之甚少,我会用拉丁字母对这些原著进行标注解释;由于我仍希望在这部作品的后续内容中用埃及字母符号本身来介绍所引用的埃及语原著,因而请容许我再次表达这样一点:任何一个让我对自己作品充满希望并坚信它对文科必有助益的途径,我都没放过。
学者和公众可以通过如今的这两册书对此进行评价。这两册书包括对法老统治下的埃及的地理描述;在我对埃及及其边界、固定的自然划分、以希腊语“诺姆(Nomes)”为名的政治划分——包括其数量、各自的边界范围,以及最后各主要地区的古今状况与埃及语名称做出介绍之前,相关主题的讨论就已经展开,并得出了结论,也完全予以了证实。对这些地区如今尚存的文物古迹的描述,也应当成为每一单项相关研究的一部分,而且事实上,这些描述常常用来解释并证明这些研究结果。在我这部分研究中,我以最公允、最即时的评论为导向:因为《埃及记述》(la Description de l’égypte)合撰者的结论最大程度体现了这两点,同时展示了一座永不枯竭的矿藏——它包含确凿的事实、未曾涉猎的材料,所以我占尽先机,对其内容或查阅或借用,并从中得出宝贵的研究结果;将其有效地运用在了本书之中。
第一册内容包含位于南部菲莱岛(Phil.)和比孟菲斯稍微偏北的布西里斯(Busiris)村庄之间的上埃及。下埃及则是第二册的内容。与尼罗河古代支流及其埃及语名称相关的研究,旨在与众多谈论到这些内容的希腊与拉丁作者之间达成一致,我介绍的与此主题相关的研究结果是基于对这些地方现实状况的确切了解,对这些地方的现状有了准确的了解,自然就容易推导出之前的状况。我据此绘制的地图标明了这些地方的布局;但其中不包括埃及的属地,因为它们并不只属于下埃及。这些属地标注在了埃及《地名表》中,涵盖其埃及语、希腊语、阿拉伯语和通俗的名称;这个地名表就在《埃及记述》之后。这种全新的同义表达方式对于我的研究工作是必要的补充。结尾的附录内容包含了一些相关证据,其中有一首科普特语诗歌形式的赞美诗。我完整地转述了这首诗,想以此带给人们此类文学作品能引发的愉悦感受。本书也将涉及许多其他作品的选段,它们节选自我手头的科普特语抄本;这些内容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这是科普特语韵律诗诗文第一次被引用。按字母顺序编录是为了使这两册书的使用简单方便。
想起当初人们对于开头引言部分的极大宽容,对于这两册书的命运,我无疑应该感到非常放心。1811 年时我寄出一些样本,给国内外一些人与文学机构,以征询他们的宝贵意见;其中大部分人在报刊上公开表达了对我的支持,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鼓励,在最需要也是最支持我的人中,有一个我必须提到,那就是希尔维斯特·德·萨西男爵先生,他尽力以其观点来佐证我研究工作的首要基础,正如他所说的“引用埃及的科普特语地名即引用埃及语名称”:而这正是我研究工作的主要目标。
尽管我的研究范围非常广、筹划时间非常长,但是总体来看还是存在不足之处,或者说有些部分还是存在错误。有一位值得赞赏的卡特勒梅尔先生(M. Quatremère),我曾在书中多次引用他在科普特语研究中的成果。他特地写了《关于埃及地理某些方面的评论》,公开指出他认为在我上述引言中发现有几处不准确,并将我的引言称为“内容简介(une espèce de prospectus)”。我仔细阅读了卡特勒梅尔先生的评论,我很遗憾没能向他表示感谢,感谢他合理的批评、精确的评论。尽管这些批评和评论缺乏文人间彼此应有的善意,但我仍坚持以善意回应。
我不敢自我吹嘘已经完全证明,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学界享誉盛名的人士十分愿意向我表示出这样的善意,或者说君主授予我最杰出的职位、最值得尊敬的头衔能够完全证明这种善意。但我强烈感受到他们的殷切关注给予我鼓励;他们十分愿意按照自己的期望来评判我的论文,既考虑我的现在,也考虑我的将来,他们相信如果我20岁时做得不够好,那么我可能在40岁时可以做得更好些。希望他们的宽容可以让公众给予我更多一些宽容!
于埃及
【内容简介】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的历史文化悠久,且具有独特的神秘性,痴迷于此的商博良自19世纪初起投身于更深入的古埃及文化研究中,并于1814年最终发表了《法老统治下的埃及》一书。
在书中,商博良考证了古埃及的山脉、河流和城市等,并结合科普特语、希腊语等多方面资料进行考订,进一步解读埃及文化的发展历程,为读者呈现了法老统治下的埃及面貌。
正如他在书中所言:“法老统治下的埃及是如此不同于古波斯人统治下的埃及,不同于希腊人统治下的埃及,尤其不同于当今应当有更好的国家命运的现代埃及。”
【目录】
序
第一卷
引言
第一章 埃及的自然划分和政治划分
第二章 埃及的名称
第三章 尼罗河
第四章 上埃及及其边界、划分和埃及语名称
一、尼罗河上的岛屿
二、上埃及的城市
三、中埃及的城市
四、马利斯即上埃及的诺姆
第二卷
第五章 下埃及及其自然划分和政治划分、各地埃及语名称
一、自然状况
二、下埃及的埃及语名称
三、尼罗河及其支流、尼罗河支流的埃及语名称
四、大三角洲和众多小三角洲
五、三角洲地区以外的下埃及领地、其划分及其埃及语名称
六、下埃及的政治划分
第六章 下埃及的诺姆
一、三角洲地区的诺姆
二、提亚拉比亚,亦称下埃及的阿拉伯地区
三、尼法伊亚特,亦称下埃及的利比亚地区
第七章 埃及的属地
一、利比亚的埃及属地
二、埃及的东部属地
第八章 方位不确定之地的埃及语名称
一、科普特作家们流传下来的埃及语地点名称
二、阿拉伯人记录并沿用的方位不明之地的埃及语名称
三、希腊人保留的方位不明的埃及城市名称
法老统治下的埃及地理同义词表
附录
关于地图的说明
名词索引表
勘误表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