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团体
 
《西游记》中的儒释道观
发布时间: 2023/6/23日    【字体:
作者:单继刚
关键词:  《西游记》 儒释道  
 


胡适先生在其《<西游记>考证》中说该书蕴藏着“极浅极明白的滑稽意义和玩世精神”,此言非虚,但他又说其中根本无甚“微言大义”,所谓金丹妙诀、禅门心法、理学义蕴皆道士和尚秀才们的穿凿附会而已,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文以载道,著书乃是立说,这本是古代文士们恪守的创作准则,况汝忠之作,“其词微而显,其旨博而深”(吴玉搢《山阳志遗》卷四)呢!如果仅把该书解读为“起于民间的传说和神话”(胡话语),而忽略了它的载道功能,则毫无疑问是降低了其价值。《西游记》所载何道?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表明:书中既有金丹妙诀,也有禅门心法,更有理学义蕴,三教 [1]可以归一;三教也必须归一,只有这样,才可保江山永固;归一是以儒为主体,以释道为补充的整合与杂糅,儒高于释,释高于道。本文所据版本为齐鲁书社以“李评本”为底本点校整理的普及本《西游记》,以下凡引此书只注回数。

 

一、三教义理之阐发

 

(一)儒家

 

1、忠孝。忠孝为儒家第一义。唐僧虽为佛门中人,却也不能免俗。“我已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第十二回)。猴王欲夺玉帝之位,被佛祖镇压于五行山下;泾河龙王奉圣旨而阴违,为魏征斩于剐龙台上,皆不忠之报也。唐僧恨逐猴王,八戒智激悟空,待他赶来欲救师父,却被妖怪羞辱,他竟然讲出如下道理来:“你这个泼怪,岂知‘一生为师,终生为父’,‘父子无隔宿之仇’?你今害我师父,我怎么不来救他?”(第三十一回)当初刚归顺时,猴王哪把师父放在眼里,居然心存不善,欲棒杀之,还不是被那紧箍儿咒折磨得死去活来?龙马三太子纵火烧珠,被其父告了个忤逆之罪,虽有菩萨说情,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终要受“胯下之辱”。正反两方面教材,汝忠之意无他,劝人忠孝矣。

 

2、诚信。八戒因动凡心,着了四圣的道儿,被珍珠衫罩住,吊在树上受了一夜的罪。还是这位老兄,答应去巡山却找了个地方睡起觉来,结果被悟空捉弄得不亦乐乎,这都是对不诚不信的惩罚啊。反观唐僧,因有对唐王的一诺在先,一路上虽历经苦难而痴心不改,受尽折磨仍捐躯努力。待取得经卷,却发现里面无半点字迹,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投入回报的问题,而是“诳君之罪,诚不容诛也!”(第九十八回)悟空对师父的评价是“志诚君子”(第四十六回),斯言诚哉!

 

3、家族。西游一书中家族观念最强者莫过于悟空。他梦游幽冥界,强销生死籍,“拿过簿子,把猴属之类,但有名者,一概勾之”(第三回);搅闹蟠桃宴,盗丹兜率宫,酒醒后知大事不妙,隐身遁去,但为了让众猴品尝到玉液琼桨,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再赴瑶池;迎敌花果山,大战十万兵,部下虽被捉去不少,他却说“我同类者未伤一个,何须烦恼?”(第五回)由于他对家族关系过于信赖,以为遇到红孩儿、罗刹女、牛魔王只要叫一声贤侄、嫂嫂、大哥便万事大吉,不想却吃了大亏,看来干亲还是靠不住啊。

 

4、尊卑。悟空之所以反出天宫,全是尊卑等级思想在作怪:我在花果山称王称祖,在天界却只做了个未入流的弼马温,“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第四回)这种思想不止他一个有。二郎与悟空斗法,各施变化绝技,当悟空变作花鸨这种鸟中的至贱至淫之物时,二郎见他变得低,耻于傍拢,故取弹弓射之。休说人与神,就是物件也要分出个尊卑来。紫金铃、紫金葫芦各有两个,一个见了另一个便不灵光,何也?雄尊雌卑也。

 

5、仁义。臣子尽忠尽孝,君王则施仁施义。唐王大赦天下罪人,出恤孤榜文,将三千六百宫女配军,访相良还债,嫁御妹于刘全,皆仁义之举也。天上的君王也一样,玉帝这位高天上圣大慈仁者对泼猴可谓仁至义尽,只因他太顽皮,招安不成才诉诸武力。当然仁义这种美德不止体现在君王身上。泼猴自从跟了唐僧,野性逐渐收敛,一路平妖荡魔,扶危济困,上护持师父,下照顾师弟,不计恩怨,不较得失,亦被小龙赞誉为“有仁有义”(第三十回)。

 

6、礼仪。悟空一般情况下是个懂礼貌的猴子,兽性发作时除外。受招安入主大圣府后,“见三清,称个‘老’字;逢四帝,道个‘陛下’。与那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汉群神,俱以兄弟相待,彼此称呼”(第五回)。受到观音、唐僧等礼仪高手的调教后,层次愈进,虽遭师父赶逐仍不敢忘记拜别,虽遭罗刹怒斥仍能满脸堆笑,到雷音寺见了**,竟长跪不起了。不过佛门中不乏“唯物主义”者,不来点实惠的礼,怎肯把真经给你?直到唐僧把吃饭的家什双手奉上,才算了事。

 

7、功名。石猴当初飘洋过海寻求仙道的一大动力便是为将来建功显名觅些资本,不想后来却被封了个没有品从、待遇低下的弼马温,焉能不恼?等到“齐天大圣”的称号获得玉帝认可,级别待遇均大幅度提高后,才消了怒气,可见名份之重要也。第三十八回中猴王自己交待得清楚:老孙只是图名,那里图甚宝贝”。唐僧不愧为悟空的师父,其立功扬名的思想并不比悟空逊色。当他看到有人因利重本轻而舍命履冰去做买卖时不禁感叹道:“世间事惟名利最重。似他为利的,舍死忘生。我弟子奉旨全忠,也只是为名,与他能差几何!”(第四十八回)

 

(二)佛教

 

1、因果。因缘果报之说是佛教特别是中国化佛教的核心所在,也是西游一书所着力宣扬的。唐僧师徒为何在取经途中倍受磨难?只为有金蝉不敬佛祖、悟空大闹天宫、天蓬元帅醉戏嫦娥、卷帘大将失手碎物的因缘在。君无戏言,太宗因不能兑现对泾河龙王的承诺只得到地府走一趟。在他观看了阴司中的种种景象之后,点头叹曰:“善哉真善哉!作善果无灾!善心常切切,善道大开开。莫教兴恶念,是必少刁乖。休言不报应,神鬼有安排。”(第十一回)乌鸡国王把文殊菩萨泡在河里三天,**则把国王浸在井里三年。莫怪佛祖菩萨们心狠啊,一切都是你自找的。用文殊的话说,就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第三十九回)。

 

2、轮回。有因果,就有轮回。各人因善恶之业不同而于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中轮回不已,“那行善的,升化仙道;进忠的,超生贵道;行孝的,再生福道。”(第十一回)作恶的可就惨了:阴山背后;寒风滚滚,奈何桥下,血浪滔滔。轮回的具体操作办法参见第十及十一回。佛、仙、神圣三者可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

 

3、慈悲。玄奘献给太宗的济孤榜文中有如下之句:“大开方便门庭,广运慈悲舟揖,普渡苦海群生,脱免沉疴六趣。”(第十二回)在实际中他也是这么做的。西行路上,遇老弱病残,则使徒弟帮扶之;遇死难者,则超度他们的亡灵。爱护众生,给予欢乐,怜悯众生,拔除苦难,真是个“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第二十七回)的有道圣僧。**更是位大慈善家,为了使大家都有机会成个一佛半仙什么的,自愿放弃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将多年积累的学术成果以大大低于成本价(基本上是无偿)转让给了唐僧。

 

4、布施。师徒四众西行路上以“化斋”为生。“斋僧”便是一种布施。他们也将自己的所有布施给众生,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财施”只能偶尔为之,布施的主要形式还是“法施”。唐僧的拿手好戏是做道场,念经文;三徒则担负起保卫人民群众安全的责任。在天竺国玉华县,他们更是直接把武艺传授给三位小王子,且竭尽全力,不留后手。这可以从效果上得到验证:受了真传的三位王子膂力大增,武艺大进,什么“千斤之棒,八百斤钯杖,俱能举能运”(第九十回)。

 

5、持戒。佛教的戒律很多,最基本的有五戒,男女四众皆须遵守。它们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唐僧是位持戒模范,但有些迂腐,甚至一度滑向了教条主义的泥坑。如他不辨忠奸,把个赤胆忠心的行者赶回了花果山。不过总的说来。他诚实善良,作风正派,嫉恶如仇,慈悲为怀,是一位优秀的佛教徒,并为此赢得了徒弟们的尊重。可尊重归尊重,徒弟们持戒的功夫要比师父差点,特别是八戒,名不副实,劣迹斑斑,酒后乱性戏嫦娥,四圣面前动凡心,答应巡山却找地方睡大觉还要回来骗人,从独角兕大王点化的楼房内偷来棉背心……不过这些行为均受到了惩罚。

 

6、禅定。禅定是僧家第一功夫,其目的是炼魔养性,寻求智慧。按照唐僧的解释,“禅者,静也;法者,度也。静中之度,非悟不成。”(第六十四回)他在木仙庵前大谈禅法,一副颇有心得的样子,表明他的确品到了个中真味。禅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很高,据唐僧自己讲:“我自幼年遇方上禅僧讲道,那性命根本上,定性存神,在死生关里,也坐二三个年头。”(第四十六回)所以他敢与车迟国师比试坐禅。

 

7、精进。精进度懈怠。唐僧一路上见塔扫塔,遇庙渴庙,拈香礼佛,打坐参禅,“时时常要方便,念念不离善心”“第二十七回”。这种专精一念,惟思进取,生命不息,修行不止的行为正是“精进”的最好写照。第三十六回他与行者的一段对话充分表现了他这种优秀品质。“行者道:‘你自幼出家,做了和尚,小时候的经文,那本不熟?’三藏道:‘我自出长安,朝朝跋涉,日日奔波,小时候的经文恐怕生了,幸今夜得闲,等我温习温习。’”

 

(三)道家与道教

 

1、无为。“无为”是道家思想的灵魂,也是它的最主要特征。书中对此做了不少渲染。其中以第九回张稍李定的山青水秀之辩最为集中,第六十四回木仙庵四老的诗也多能达意,但境界最高的还数第一回中须菩提祖师教唱的《满庭芳》:“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2、贵柔。悟空的“檀杨说”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移”(第八十二回)的道理:“杨木性格甚软,巧匠取来,或雕圣象,或刻**,装金立粉,嵌玉装花,万人烧香礼拜,受了多少无量之福。那檀木性格刚硬,油房里取了去,做柞撒,使铁箍箍了头,又使铁锤往下打,只因刚强,所以受此苦楚。”(第八十二回)八戒听了大师兄一番教导,深受启发,还真把要办之事给办成了。唐僧不会武功而且心太软,却能把三个徒弟调教成真心英雄,也算是一种“柔弱胜刚强”吧。

 

3、长生。道教的神仙都是肉身成道而霞举飞升,他们的年龄可不好猜。五庄观里两个绝小的道童清风明月都已一千多岁了,您说那肉头老寿星该有多大?玉帝自幼修持,苦历过 1550劫,每劫129600年,他又该有多大?石猴离山求道的直接原因是对年老血衰的恐惧;车迟国师拜求金丹圣水无非是想要寿比南极;唐僧肉之所以成为众矢之的绝非因它味道好极了,而完全在于它的独特功效——吃后可长生不老。五庄观二门上的春联表达了道教追求长生的理想:“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第二十四回)

 

4、占验。袁守诚熟谙六爻,精通八卦,往往能于星相云气风雨寒温之几微间推断人事的祸福吉凶。他“能知天地理,善晓鬼神情”(第九回),占验的结果竟与玉帝的圣旨分毫不差。泾河龙王在改了降雨时辰,克了降雨点数之后来寻衅滋事,又被他识破面目,不由毛骨悚然,胆颤心惊!魏征的功夫虽比不得袁守诚,但也是自幼得授仙术,长于推算,他料定唐王会还阳,果应验。

 

5、符箓。悟空在车迟国与国师斗法求雨,只见“大仙执着宝剑,念动咒语,将一道符在烛上烧了。那底下两三个道士,拿过一个执符的像生,一道文书,亦点火焚之。那上面乒的一声令牌响,只见那半空里,悠悠的风色飘来。”(第四十五回)通过发符烧檄打令牌,风雨雷电诸神均已到位,若不是猴子捣乱,定有一场好雨降下。由于符箓在沟通人神、扶正镇邪方面具有方便、迅速、安全、高效的特点,也受到了道教以外的有识之士,如观音菩萨的重视。

 

6、丹术。丹有内外之分,太上老君炉中炼的是外丹,能令生者延寿,死者还魂。乌鸡国王所服之“还魂丹”即是老君炉中的优质产品。内丹是以身体为炉,采炼天地日月精华结内胎而成。第三十六回悟空就采炼时机大谈感受后沙僧又做了重要补充,直听得唐僧满心欢喜,茅塞顿开。结内丹的第一高手恐怕还数黄袍怪(奎星),他的内丹舍利居然有鸡子般大小,能从口中吐出,对治疗心痛等症有奇效。

 

7、修炼。服外丹结内丹都是修炼的基本内容,但道教的所谓“修炼”绝不仅限于此。悟空、八戒、沙僧本系道教神仙,对如何修炼均有很深的研究,从第十七、十九、二十二、七十等回他们自述的成仙过程看,他们都深晓吐纳导引、养精炼气、存思守一之理,熟谙交通气血、接引元阳、化神为虚之道。什么任督二脉,大小周天,全通!什么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全行!当然,八戒还有一手绝活,那就是知房中之术,会熬战之法。

 

以上只是对《西游记》所阐发的三教义理的部分归纳,但这些已足以说明胡先生的观点有些站不住脚了。同时,上述归纳亦表明,三教并非各各独立的,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它们之间整合与杂糅的情况。

 

二、三教的整合与杂糅

 

(一)儒释

 

1、援释入儒考虑的主要是其价值性而非真理性。

 

太宗自冥府归来后,拟修建水陆大会,超度阴司孤魂,太史丞傅奕闻旨,即上书止浮图,以言无佛。他的主要论据是:(1)佛教不论礼序,无君臣父子;(2)以轮回之说蒙诱愚蠢;(3)以因果之说骗人;(4)出家是为了避免承担世俗义务;(5)违反自然;(6)有损君威;(8)没有佛法照样有清明政治;(9)佛法侵入是夷犯中国。宰相萧瑀的反驳意见是:(1)佛法的广泛传播已是既成事实;(2)它有弘善遏恶之功;(3)它有冥助国家之效;(4)佛是圣人,圣人不可非。太宗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又召太仆卿张道源、中书令张士衡,“问佛事营福,其应如何”(第十一回)。两位对此做了肯定的回答,并以历史事实说明了三教不可偏废的道理,太宗这才下定决心。看来他关心的主要是佛教的社会作用,而非其真假诚妄。他之所以对大乘佛法感兴趣,就在于它具有“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第十二回)的功能。玄奘投其所好,请命取经,并称“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第十二回)。这话正说到太宗的心坎里,他不由大喜,一时激动,竟与之拜为兄弟。

 

2、援释入儒的前提是国家有足够的能力控制佛教并保持儒家思想的优势地位。

 

要发挥佛教积极的社会作用而又避免它危及儒家伦理的主流地位,就必须把它置于国家权力的控制之下。控制的方法很多,往往恩威并施。就对人的控制而言,措施有:担任领导职务的僧侣必须由政府官员推选,标准是根红苗正(玄奘由三朝臣于山川坛里选出后,太宗问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关于他的出身问题的,当得知他就是学士陈光蕊之子时,不由得称赞举之不错);所推之人必须由朝廷册封(玄奘被封为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国家对有功于江山社稷的僧侣进行奖赏(玄奘被赏了五彩金袈裟一件,毗卢帽一顶)等等。玄奘出发时,太宗更是满脸堆笑,一口一个御弟,又是赐钵赐马,又是赐号赐酒,还要在酒里撒一撮尘土,念两句歪诗,搞得玄奘心理负担很重,不取真经哪里还有脸面回来?再如对思想的控制,国家可以强迫僧侣先读儒书,再研佛法,还可以直接把儒家思想灌注到佛教义理之内,如佛教所讲的“报四恩”之一就是“报国主之恩”。

 

3、儒释教化的对象、产生作用的方式不同,在伦理层面上可相互补充。

 

儒家教化的对象是“文化人”,佛教教化的对象是“粗人”。**说得好:“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何耶!”(第九十八回)其言外之意是:你儒家虽德刑并用,但对不吃这一套的人却毫无办法,要使那些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之辈,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诚不信之徒改恶向善,还得靠我佛教。其实**也并非全是说大话,他的确有一套。你不是造孽无边、恶贯满盈吗?好吧,我让你下地狱。地狱有十八层,一层比一层惨,你怕不怕?如果弃恶从善我可以让你托生个好人家,没准还能让你成个一佛半仙什么的,你想不想?威之胁之,利之诱之,哄之骗之,吓之唬之,其效果岂是你儒家伦理所能比的?傅奕真是个大书呆子、大右派,并且很有点形而上学,只看到了佛教虚妄怪诞、有悖纲常的一面,哪里懂得它的诸多妙处?哪里懂得我儒家可在开放中将其改革的道理?唐僧不是被我们成功地改造了吗?**、观音都可以儒化一点嘛!甚至可以考虑给他们一个“圣人”的荣誉称号嘛!

 

(二)儒道

 

1、本体论系统。

 

儒家的本体论系统不发达,虽有《周易》,但由于主要是本卜筮用书,阴阳八卦之理均较固定,神秘色彩亦较少。不过符号本身的象征性、多义性都为再解释留下了足够的空间。道家与道教充分地利用了这一点。《西游记》开篇描述的天地人的诞生过程就是一个儒道合一的系统:宇宙由昏朦而混沌,而开明,而有根,天开、地辟、生物、生人。元会运世、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四象八卦均粉墨登场,担当起解释“形而上者”的重任。以《皇极经世》经纬《周易》,把个先天象数之学演绎得淋漓尽致。

 

2、天上的朝廷是地上的朝廷的投影。

 

玉帝上朝与唐王听政并无二致。官员亦必须听宣上殿,序齿列班,拜伏参见。未授天箓的(如二郎神手下的梅山六兄弟)则无缘睹得君王面。所奏表文也要一律经引奏官转递。文官武将也有品从,傣禄也有高低,所援官职亦是由卑而尊。机构一般臃肿,人员同样超编。三十三座天宫,七十二重宝殿,竟只少一个养马小官!(天廷官员的升迁更加艰难,因为大家都是神仙,都没有寿限,靠年龄优势或把对手熬死而升职的希望等于零!)总之,无论是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还是运作的方式,两个朝廷并无实质性差异。这也难怪,因为它们所遵奉的都是同一种指导思想:儒家的伦理纲常。玉帝的全称是“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第一回),既“圣”又“仁”,非“儒”若何?紫阳真人赴佛会时,路经朱紫国,见国王有拆凤之忧,恐妖怪将皇后玷辱,有坏人伦,后日难与国王复合,便将一旧棕衣变作五彩霞裳,皇后穿上则妖王根本无法近身。道教神仙对儒家伦理何其重视,真可谓“门派虽然各异,卫道何分彼此!”

 

3、以儒为主,儒道相辅,共为保江山永固出力。

 

儒家思想是封建王朝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其修齐治平之理论往往能与保江山永固的实践直接结合起来。道家主张“无为”,提倡“修养生息”,从另一角度对儒家的治国理念做了重要补充。且道家鼓励人们寄情山水,清心寡欲,这无疑大大削减了倾轧争斗的动力,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道教的入世精神比道家强一些。袁天罡“精风鉴,相人穷通辄其中”(李叔还《道教大辞典》),怎甘于忍受终南山中的寂寞?于是脱道袍,换官服,当起了“钦天监台正先生”。其职责想必是观察星象云气,研究术数堪舆,负责人神交通,预言祸福吉凶之类。当然也间或献些丹药,以博皇上恩宠。同佛教一样,道家和道教也必须处于儒家思想的管理与统辖之下。管辖的方法之一便是把儒家圣人改扮成道教神仙,打入对方内部,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施展潜移默化的功夫。悟空发课念的是“周易文王、孔子圣人、桃花女先生、鬼谷子先生”(第三十五回),这表明儒家圣人已成功打入并取得了领导地位。

 

(三)释道

 

1、本体论系统。

 

悟空为释道联手育出。花果山上的仙石,“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第一回)——符合道教的象数原理。“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月精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第一回)——遵循道教的采炼法则。“内育仙胎,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石猴。”(第一回)——按照佛教的方式出生。此处直接提到了胎生、卵生、化生,“四生”已占其三,倘若考虑到花果山的地理位置(大海之中)、生态环境(瑶草奇花、青松翠柏、仙桃修竹、藤萝草色),此处肯定湿气凝聚,石猴之育出亦有“湿生”之因素,则“四生”备矣。“孙悟空”的名字也兼含了释道两家义理:姓合老子婴儿之本论[2],名则是佛教的世界观。

 

2、两教神仙大交往。

 

两教神仙均能驾云御风,所以交往起来特别方便。王母的蟠桃宴所请的客人中既有五方五老,也有上中下八洞神仙。他们或住南北两极或住十洲仙岛,海陆空相隔遥遥,竟可同时赴宴。这一方面表明了他们法力高超,也表明了他们的关系很好。的确,太上老君与燃灯古佛曾坐而论道;观音菩萨与捧珠龙女常共赏荷花;玉帝奈何不了悟空,请**帮忙,他慨然应允;菩萨求情赦免小白龙的死罪,玉帝亦毫不含糊;地狱系统的佛教神仙更是改换门庭,集体加入道教,地藏菩萨摇身一变,成了幽冥教主;悟空、八戒、沙僧则反其道而行,脱道入释;玄奘虽是凡僧,但却是金蝉子转世,与镇元大仙是五百年前的旧交;他西行路上有两教神仙组成的联队护持,经过木仙庵还与道教小仙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虽然“道化贤良释化愚”(第五十回),分工不同,但正如唐僧所说:“我是僧,你是道,衣冠虽别,修行之理则同。”[3](第三十三回)求同存异,这正是两教神仙交往的基础。

 

3、义理与法术的沟通。

 

本文第一部分对西游一书所阐发的三教义理进行总结时,侧重的是它们的区别,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在某些方面,如唐僧所提及的释道修行之理,确有相通甚至是相同之处。佛教讲“禅定”,道教讲“守一坐忘”,名虽各异,其理一矣。再如戒律,道教的根本戒是“老君五戒”,与佛教的“五戒”要求是全一致的。法术方面的沟通则在观音菩萨医治人参果树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菩萨将柳枝蘸出瓶中甘露,把行者手心里画了一道起死回生的符字,教他放在树根底下,但看水出为度。那行者捏着拳头,往那树根底下揣着,须臾,有清泉一注。”(第二十六回)菩萨说只能用玉器舀那水,理由是它不许犯五行之器。舀得水来,菩萨将杨柳枝细细撒上,念动经咒,人参树果然复活。菩萨画的是道教的符字,念的是佛教的经咒,真是圆融贯通,立破无碍啊。道教的神仙肯定也向佛教的神仙们学到了不少东西,因为佛祖讲课时,他们也去听讲。

 

以上分别从儒释、儒道、释道三重角度粗略描述了三教整合与杂糅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它们实际是归一的。但归一是否意味着平等参与、不分主次呢?非也。

 

三、三教地位考辨

 

(一)释高于道

 

1、佛爷们先请——同档次的神仙,佛教的级别高半格。

 

王母设蟠桃宴,按上会旧规“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祟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这是五方五老,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第五回)显然,这个排名是由尊而卑、由高而下的。五老属同一档次,所占方位分别是西南东北中(逆时针)。西方世界诸神为五老之首,也是所有客人中的最尊者。研究一下释道的最高领袖**和玉帝的关系,也许更能看出两教地位的高下。在这个问题上吴承恩好象很为难,玉帝毕竟是“帝”啊,岂能屈尊人下?可佛祖毕竟是“祖”啊,又怎甘居次席?所以他让他们很少往来,以避免安排上的困难。他们仅有的一次会面是在悟空大闹天宫时,没办法,只得让**出场。佛祖既然来了,玉帝再不露面也确实不像话。从这次见面的前后过程看,佛祖地位略高的证据至少有四:(1)佛祖知道玉帝的来龙去脉,年龄要比他长,道行要比他高。(2)**与悟空赌胜,如果输了,他有能力和权力让玉帝搬出天宫到西方居住。(3)**见玉帝可不遵朝礼,只合掌称谢。(4)**在安天大会上高坐首席,王母娘娘亲自净手摘桃,施礼拜谢。

 

2、佛爷挥手我前进——不同档次的神仙,释于道可有主仆、师生、上下级关系,道于释则没有。

 

**让唐僧来取经,又设下层层障碍,这可苦了道教的小仙们。什么六丁六甲、值日功曹、山神土地,一路上忙前忙后,忙左忙右,既要让他受够了难,又要保证其人身安全。真是“主人动动嘴,奴才跑断腿”啊。菩萨去东土寻取经人时,没地方住,径入一土地庙,慌得个土地忙叩头接人,又急报城隍、社令及长安各庙神祗,大家都来请恕迟接之罪。菩萨说是借土地庙住几天,可哪里是借,分明是强占,直到把土地赶到城隍庙里借宿了事。菩萨虽然救苦救难,但对道教小仙们却并不心慈手软,犯在她手里的,都没有好果子吃。熊罴精虽被收为守山大神,红孩儿虽被收为善财童子,但实际上还不是干杂役,并且头上都被戴了箍儿,不由得你不听使唤。在收服红孩儿时,更是让他一步一拜,直拜到落伽山,方才收法。地藏虽然成了幽冥教主,有事找玉帝而不是**,但他毕竟还是一位菩萨,还保留着佛教神仙的身份。十殿冥王则不同,他们算是彻底地脱释入道了。地藏是冥府的一把手,抓全局,不坐班,作为下属的十王则要在森罗殿办公,遇大事要去地藏的住处翠云宫汇报。唐僧是个地道的佛教徒,他的三个徒弟虽受了戒,但在未成正果以前,还不能算是完全脱了道教神仙的谱系,因为他们并未严格遵守佛教的戒律。唐僧统帅三徒,亦暗含了道为释之麾下之意。

 

3、道教神仙解决不了的问题,佛教神仙来解决。

 

悟空在受了招安,得封“齐天大圣”后,仍不安分,犯下一系列罪行后逃回花果山,于是道教神仙总动员(部分佛教低职神仙友情出演),一齐来捉。什么五大天王、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全到!十万天兵布十八架天罗地网,硬是奈何不了悟空。二郎真君若无托塔天王的照妖镜、太上老君的金钢琢相助,也断然赢他不得。把他推入八卦炉中锻炼,又被他逃将出来,整个天宫顿时一片混乱……莫慌,**到了!玉帝是我哥们,天宫是我别墅,岂容你泼猴在此撒野!五指一盖化为山,压你没商量。道教神仙的顶尖高手居然逃不出佛祖的手掌心,您说到底谁厉害?把你压在山下,你还不服气,弄个压帖儿一贴,你还不得照样乖乖的!什么?来了两个美猴王?玉帝还辨别不了真假?没问题!有我**,没有摆不平的事!悟空断了人参果树的灵根后,遍求活树之方,先去蓬莱仙境,无方!再到方丈仙山,无方!又到瀛洲海岛,还是无方!什么三星九老、东华帝君,全没辙。幸有观音菩萨妙手回春,才化干戈为玉帛。而且她的活树之法杂有道教的手段,颇有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味道,怎不令道教诸仙汗颜。

 

4、佛教神仙成功地对顽劣不顺的道教神仙进行了改造,并使他们皈依而成正果。

 

观音菩萨把熊罴精收为守山大神、把红孩儿收为善财童子的目的就是要对他们进行改造。虽然改造的方法有点残酷,但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他们都由野蛮而文明、由桀骜而乖巧,由妖怪而神仙了,红孩儿更是由一名问题儿童变成了听话的好孩子。当然,最成功的范例还是对悟空、八戒、悟净的改造。下面以悟空为例,简要回顾一下改造的过程。首先,佛祖亲自出马,劝化不成则惩罚之,先挫其锐气,敛其野心,并给他五百年的悔过时间。然后把他交给唐僧,以使改造工作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但唐僧没有法力,镇不住悟空,这时菩萨及时出现,面授机宜,二人合力,把他引入了预先设计好的圈套。悟空戴上了紧箍儿,一时口服心不服,菩萨便许他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并给了他三根救命的毫毛。悟空毁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菩萨又充当起和事佬,一方面树立了佛教的良好形象,增加了感召力,另一方面也再一次提醒悟空释比道高明。此外,文殊、普贤等菩萨也都纷纷登场,为改造工作助一臂之力。总之,通过威逼蒙骗、启发引导、物质刺激加精神鼓励等诸多方式,在佛祖、菩萨们及唐僧的共同努力下,悟空终于成了正果。

 

(二)儒高于释道

 

1、儒家经典广泛流传于佛国仙界、异乡他邦。

 

西游一书虽然是神仙妖怪和尚道士们唱主角,但他们的口中不时溜达出《易经》、《诗经》、《论语》、《孝经》等儒家经典著作中的句子及相关习语。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石猴,第一回)“人有善愿,天必从之。”(观音,第八回)“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戒,第八回)“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远之。”(观音,第八回)“道不同,不相为谋。”(清风、明月,第二十四回)“仁义值千金。”(唐僧,第二十四回)“君子不念旧恶。”(落伽山神,第二十六回)“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唐僧,第二十七回)“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悟空,第二十七回)“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悟空,第三十一回)“五刑之属三千,而罪天大于不孝。”(百花羞公主,第三十一回)“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悟空,第三十一回)“人将礼乐为先。”(唐僧,第三十六回)“上邦皇帝为父为君,下邦皇帝为臣为子。”(悟空,第三十九回)“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贤而何!教亦不善,非愚而何!”(唐僧,第四十七回)“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悟空,第五十六回)“有事弟子服其劳。”(八戒,第七十回)“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八戒,第七十八回)“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唐僧,第八十回)“父在,子不得自专。”(悟空,第八十五回)“训教不严师之惰,学问无成子之罪。“(悟空,第八十八回)等等。乌鸡国太子更是个易学专家,见解精辟:“自古以来,《周易》之书,极其玄妙,断尽天下吉凶,使人知所趋避,故龟所以卜,蓍所以筮。”(第三十七回)

 

2、儒家伦理普遍适用于佛国仙界、异乡他邦。

 

既然到处都可见到口诵儒家经典的道学先生的影子,儒家伦理具有普适性便顺理成章了。本文第一部分的第一节和第二部分的一、二节已就儒家伦理的普适性给出了许多例子,实际上这种例子在书中俯拾皆是。比如崔珏虽去了阴司,见了唐王仍要倒身下拜,君臣名份犹存也。唐僧也首先是“臣”,然后才是“僧”,甭说在大唐,就是在西行路上,他的奴性也时常表现出来,每见国君,则必行臣子之礼。在车迟国,他竟将身家性命的生杀予夺大权交给了一个素未谋面的“下邦皇帝”,“陛下若教臣死,臣岂敢不死?”(第四十六回)真是“何谓沙门不敬王,但见唐僧频叩首!”看来,他的头上也戴着箍,这个箍,就是儒家的伦理纲常。悟空无父,以唐僧为父,处处恪守人子之道。在西梁国参加宴会时,他等唐僧于左首素席落座之后,才转下三席与弟兄们分左右就座。女太师对此举大加肯定,“师徒如父子也,不可并肩。”(第五十四回)罗刹之所以对牛魔王殷勤侍奉,惟命是从,根据无非有二。第一,“男子无妇财无主,女子无夫身无主。”(第六十回)第二,“妻者,齐也。夫乃养身之父。”(第六十回)多么严谨的“三纲”!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化为妖道,篡夺了乌鸡国王的王位,但菩萨说他并不曾害人,理由是“自他到后,这三年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第四十回)。悟空反驳道:“固然如此,但只三宫娘娘与他同眠同起,点污了他的身体,坏了多少纲常伦理,还叫做不曾害人?”(第四十回)谁知菩萨早有安排,已先行把狮子给骟了。可见文殊比悟空更道学。观音要开放一些,她在收服金鱼精时,“散挽一窝丝,未曾戴缨络。不挂素蓝袍,贴身小袄缚。漫腰束锦裙,赤了一双脚。披肩绣带无,精光两臂膊。”(第四十九回)真乃女性解放之先驱也!这大概也是佛教提倡的“众生平等”的一种曲折反映吧。可惜的是类似的例子太少了,这也恰好反证了佛教儒化的程度之深,反证了中国化佛教的主旋律是“众生不平等”。不要说众生,就是西方世界的诸神都是不平等的。佛的地(果)位就比菩萨的高,唐僧、悟空最后都捞了个“佛”的职称,而八戒只弄了个“净坛使者”(相当于菩萨级),他就很不满。

 

最后,将《西游记》第二、第四十七、第六十四回的三句话断章取义,稍加连缀,以吴承恩谏喻明最高统治者的口气,戏佐本文开头言明的该书所载之道:“西游一书‘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望你把三道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道也者,本安中国,反来求证西方,空费了草鞋,不知寻个什么?”

 

《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1

乾元国学

 

注释:

 

[1] 把“儒释道”并称“三教”是一种简便的说法,实际上,“儒”并非“教”(宗教意义上的),常称“家”,“道”除指道教,还指道家,“释”既可称“教”,亦可称“家”。

 

[2] 按须菩提祖师的解释:“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第一回)

 

[3] 唐僧对释道修行之理的差异也十分清楚,第七十八回他曾就此作过专门论述。何时强调同,何时强调异,视方便说法的需要而定。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美国的多元宗教概述及成因分析 \贺相铸
摘要:美国是个多元宗教并存发展的社会,整个宗教种类繁多、宗派林立。但就其源流,多…
 
“完全的天主教”在拉美社会中的影响 ——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智利为中心 \张琨
摘要:自欧洲殖民者进入拉丁美洲以来,天主教就持续影响着拉美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
 
民法典背景下宗教活动场所监督管理研究 \蒋子翘
摘要:<正>《民法典》第92条第2款规定,依法设立的、具备法人条件的宗教活动场所自愿申…
 
宗教政治化: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再次兴起及其对印度外交的影响 \许娟
摘要:自2014年莫迪当选印度总理以来,印度教民族主义在印度政治思想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宪法中契约观念的始源与演变 \揭梅
摘要:近代古典自然法学派的社会契约论源于早期日耳曼的部落社会契约。中世纪以后,一…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佛教在印度消亡及印度教在东南亚被佛教取代之原因探析
       下一篇文章:牧灵是什么?——从若望二十三世到方济各诸位教宗的有关思想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