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冀南乡村社会中的“贺号”语言习俗,相当于古代男子成年礼中的加冠取字仪式。“贺号”作为冀南乡村社会中的一项语言习俗活动,不论是取字的方法,还是与其相关的民俗语汇,均是冀南乡村社会文化逻辑的一种映射,同时也是理解乡村社会民众通过民间语言习俗活动来调适自身与国家、地方社会关系的一种视角。
中国人的名、字、号都是一个人的标志与符号,对于一个人而言有着不同的社会意义。当人类学会运用语言思维给事物命名之时,名字就已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公共符号了。在古代“幼名冠字”,也就是说,年幼之时称名,男子二十举行成年礼时要加冠,宾要为成年男子取字,字与名的意思相同或相近。有了字就意味着该男子已成年,就有了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通过对已有的名、字、号的研究文献查阅发现,学者大都是从中国古人名、字和号的关系等视角来展开研究讨论的,如刘荣升对古人名、字和号的特点与区别、取名的原则与忌讳、字的命取与特点等进行了论述,尤其是对于名与字的关系论述得颇为细致;除此之外,秦建明、姜宝莲对中国古代名与字源流与相互关系的论述后,认为古人取“字”的产生和消亡,既是汉字发展的早期特点,也是古代社会文化制度变化的映射;周裕锴对中国古人名字中的兄弟起名规则、单字表德加语助和僧人法名的表字等语言文化现象进行了考察;吉常宏从名字训诂与名字学的视角来纠正近年来部分专著论文将古人的字与号混淆乱用的现象。还有学者主张在当今社会应该复兴名、字、号的方式来修改身份证条例,但学者张建勇认为此观点存在诸多常识性错误,在现今社会根本不可能实施。的确如此,随着我国户籍和姓名制度的改革,字和号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很多地区已不再使用字和号。虽然张梦洲对河北的“贺号”已做过研究,但对该语言习俗活动缺乏“深描”,同时对这一语言习俗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也缺乏理论阐释。
2019年春节期间和2019年3月下旬,笔者有幸随导师和同学两次去河北广宗等地做田野调查,发现“贺号”习俗在当地乡村社会依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名、字、号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在特定的情景之中是构成文化的意义集合。“贺号”作为一项语言习俗活动在广宗等地如何组织、传承与发展的,该语言习俗还有哪些民俗语汇,在当地的社会语境之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文化意义,本文拟对广宗地区“贺号”语言习俗中取“字”的方法和相关语汇的释义作以分析,来解释冀南乡村社会的民众如何通过“贺号”这种语言民俗活动来调适自身与国家、地方社会的关系。
一、“贺号”的词汇含义
“贺号”,在河北广宗县地区也叫“鸿号”“贺老号”“采号”。贺号的含义,据《广宗县志》记载,“冠礼久废,惟男子以达成年则命以字,乡曲间且有亲友道贺,榜之通衢日某字某者,盖犹有古人既冠而字之遗意云。”由此可见,广宗地区在男子成年之时的“贺号”习俗由来已久,并且是效仿古人的冠礼。“贺号”意为男子取字时亲朋好友前来道贺。
名、字和号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仪礼·士冠礼》中记载:“宾字之,冠者对。”“冠而字之,敬其名也。”也就是说,古代男子在举行冠礼时,宾为成年男子取一个便于称呼的字,是为了敬重男子的父母给他所取的名。《礼记·曲礼上》载:“男女异长。男子二十,冠而字,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女子许嫁,笄而字。”又据《礼记·冠义》载:“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在古代,男女分别按长幼来排行,男子到了二十岁时,要举行冠礼并取字,而在父亲面前兄弟之间都相互称名。名是在人出生三月以后,由父亲来取;字则是男子到了举行冠礼时由请来的宾客来取,字代表男子已成年,是其进入到社会的象征;而号则是根据本人居住环境、兴趣爱好自己来取。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字永叔,是源于“《战国策·齐策一》:‘邹忌脩八尺有餘’脩,通‘修’。《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毛传:‘永,长。’修、永皆为长,故相协。‘叔’表行第或稚幼”。可见,“永”是名与字相协成文。号醉翁,源于其所写的《醉翁亭记》中的句子“饮少辄醉”“年又最高”,也是自嘲功业未建,年事已高。晚号六一居士,则源于《三朝言行录》里所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谥号文忠,则是指他去世以后,根据他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为其一生的评价。
河北广宗地区“贺号”中的号则与古人所称的号有所不同,广宗地区所谓的号实乃字也。因为,古人中的号狭义来讲,是除了名和字之外,自己取一个或多个号,号是一种自我情感的表达与性格标识,广宗地区的号则是在字的前面加一个“老”字。譬如河北广宗县“板台集东街诸位雅号序”碑记上所载的名与字,任凉,字啃冰,号老啃;任英春,字将和,号老将。“贺号”相当于古人冠礼中的取字,“老啃”“老将”均是在字的前面加一个“老”字,将此人称之为“老某”。“老某”实则有两层含义,一是男子有了自己的“字”,意味着年龄由少变老,已正式成年;二是“老某”为尊称,“老某”在乡村社会便于不同辈分、乳名难听的人之间相互称呼,称“老某”显得亲切、自然。
二、“贺号”中字的取法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名字,在《辞海》中有三种释义,第一种释义就是指本为名和字的合称。《礼记·檀弓》:“幼名,冠字。”古代人始生而有名,至二十成人,行冠礼加字,故合称“名字”。后来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广宗乡村社会中的“贺号”其实就是指为成年男子取字。据广宗县板台集村的村民任英春和任瑞府讲述,他们在取字时通常有以下十种方法。
第一是释义。是指对人名的含义做出解释。譬如,任东升,字旭光。东升是名,释义为旭日东升,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指日光初现的景象,由此取字,旭光。
第二是典故。是指根据名字引用的故事或有来历和出处的词语。譬如,任威达,字仙洲。威达是名,仙洲是典故。因为威达的字在村里起的晚,很多字都已经被用过了,任英春根据这个威达的“达”字,想起佛教有一个人,为了修行去了一个洲,这个洲被称为仙洲,因此,给威达取字仙洲。又如,任英春,字将和。英春是名,春字里面蕴含在春秋时期有“将相和”的历史典故,故取字将和。
第三是近义。是指根据名字相近的意义来取字。譬如,任跃武,字骁勇。跃武是名,释义为跃跃欲试、能武善战、勇猛善战,取字骁勇。
第四是反义。是指根据名字相反的意义来取字。如名瞎子,取字明公;名绩,取字无功。
第五是拆字。是指把名字拆开来取字。如名玺,取字尔玉。
第六是组字。是指根据名字的“号头”或“号尾”组词来取字。名字头一个字叫“号头”,后一个字叫“号尾”。如名王保卫,取字护国。
第七是背景。是指根据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相结合的方法来取字。比如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很多人的名叫建国。如名建国,取字肇基。
第八是绰号。是指根据人已经有的绰号来取字。譬如,任凉,外号叫老啃,可以根据“老啃”这个不雅的绰号将其变为雅号。任凉是名,凉含有冰凉的意思,结合绰号老啃,取字啃冰。啃冰就有凉的意思,生动而形象。据村里人讲述,任凉是村里的支书,但村里男女老少一直都称他为老啃,晚辈在老啃后面加个叔字,称老啃叔。可是时间叫久了之后,大家都已记不清老啃的真名了,有时人们也会问,“老啃到底叫啥名来着?”在广宗的乡村社会里,知其字不知其名的例子不胜枚举。还有一位名叫凤山,因为此人平时走路时仰面朝天,人们便送绰号“老仰”,在取字时,联想到山高必须要仰着脸看,故取字仰之。
第九是根据易经八卦来取字。如名任立东,字卯位。在易经八卦的方位里,子午卯酉分别位于北南东西四个方向,其中卯位于东,对应八卦中的离。立东是名,根据易经八卦的方位,故取字卯位。
第十是引义。是指根据名字的引申意义来取字。譬如,任朝稳,字穗余。朝稳是名,引申意为,皇朝政治稳定,方能粮食丰收、穗穗有余,故取字穗余。
综上所述,“贺号”有释义、近义、反义、典故、拆字、组字、绰号、时代背景、易经八卦和引申等取字方法。由于村落里都是以“老某”相称,因此,取字时要将字义的重心放在第一音节,既便于称呼也便于排号。据村里老人讲述,以前,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家庭里女子是可以取字的,而普通家庭的女子则不能取字。传承至今,广宗乡村社会的女子是不“贺号”的,参加“贺号”的均是村里的男性成员。
三、与“贺号”仪式活动相关的语汇
河北广宗县乡村社会对“贺号”活动非常重视,大都以村为单位专门成立了“贺号”理事会。理事会除了负责给村民取字之外,还要给大家组织“贺号”的仪式活动。以广宗县丁家庄和板台集村为例,“贺号”活动主要由以下流程组成,也由此而产生出了与“贺号”活动相关的一些民俗语汇,如“温号”“送号”“行好”等。
首先,“贺号”理事会要统计村落里需要“贺号”或“温号”的村民。前文对“贺号”已做过释义,不再赘述。“温号”是指“贺号”之后,号没有叫响,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不用“老某”来称呼,因此需要“温号”,期望大家都能记住他的号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用号来称呼他。理事会里面的成员大都是村里的热心人,在“贺号”之前,需要“贺号”或“温号”的村民找理事会来报名,理事会收取一定的费用。如板台集村的收费是按名字的字数来收取费用的。取字者收取30元钱,另外,按人名的字数收取上碑刻字的费用,人名两个字的收取5元钱,人名三个字的收取6元钱,“温号”人员只收取上碑刻字的费用。
其次,给报名者“送号”。“送号”是指理事会收集完报名信息之后,就开始根据报名者的名字进行取字,每个人取一到两个字让报名者选用,理事会的取字者负责给报名者及家人解释取字的依据和由来。理事会将报名者的姓名和字写在红纸上,贴在报名者家中的大门口处,以示“送号”。“送号”结束后,报名者和家人对其所取的字表示同意之后,理事会将所有报名参加“贺号”者的姓名与字写在红纸上,在村委会或村中来往人员最多的地方进行张榜公布。张榜公布后,再进行刻碑,以示留念。是否刻碑根据村民的经济条件或村落是否有立碑的空间而定。
最后,选取良辰吉日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由于在河北广宗、赵县、威县等冀南乡村社会均有“贺号”习俗,因此,当地民众对“贺号”的仪式活动显得非常重视。如广宗县丁家庄村“贺号”仪式的日子选在了农历大年初九,并请来了村里的锣鼓队,一时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好不热闹。又如广宗县板台集村“贺号”仪式的日子选在了大年初八,初八这天正好是板台集的集市。在集市的中心位置,不仅有黄金大鼓和舞狮队的表演,还有盛行于广宗地区的梅花拳表演。庆祝仪式结束以后,两个村都举办了聚餐活动。两个村聚餐形式都是“大锅菜”配馒头,所谓的“大锅菜”,即在室外架起一口特别大的铁锅,将事先准备好的五花肉、粉条、豆腐、白菜和土豆等食材,放进铁锅用木柴进行炖制。大锅菜是河北、山东等农村地区举办活动时较为普遍的聚餐形式,一是大锅菜便于制作、营养丰富,适用于人数多的聚餐场合;二是食用大锅菜时氛围热闹,便于村民交流。以上组织和参与庆祝仪式人们的行为被当地民众习惯地称之为“行好”,“行好”是冀南地区仪式活动中最为常用的一个民俗语汇。岳永逸认为,“‘行好’具有多重含义,一是广义的,指所有对他人有好处的行为和品德……二是在某种意义上指的是民众所认同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及体现这些观念、道德的行为与行为主体;三是所指民众经常参与的过会、念佛等具体行为。”亦正如李生柱所言,“语言自形成之日起便与民俗相互涵化,并由此形成了大量的时刻出现在民众日常交流中的‘民俗语汇’。”不论是上述的“贺号”“温号”“送号”“行好”,还是在其它仪式活动中的“功”“事”“礼”等民俗语汇,均是在民众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话语体系,并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独特的含义。
四、“贺号”的语言文化意义
河北广宗地区“贺号”习俗中的为村民取字应源于《仪礼·士冠礼》中的宾为举行冠礼的男子表字,可以说是源于国家之礼。因为,《仪礼》一直是被作为国家之“礼”而教化于民的。源于《仪礼·士冠礼》中的表字之礼随着历史的长河逐渐转化成了现在民间的“贺号”习俗。《仪礼》中关于冠礼礼仪程序的记载非常繁杂,而现今广宗农村地区的“贺号”仪式程序已简化了很多。流传于冀南地区多年的“贺号”习俗,既是国家对地方社会的礼治工具,也是地方社会发展的内驱动力和调适工具。
首先,取字中的避讳礼俗是国家对地方社会的礼治工具。广宗乡村地区的民众认为,人有了“字”,在活着的时候被叫“老号”,在逝世之后则可被子孙后代所尊“讳”。正如《颜氏家训·风操》所载:“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字乃可以为孙氏。”名以正体,名字是用来端正礼仪的,字以表德,字则是用来表明品行的。在人去世以后,后人对他的名是应该避讳的,而他的字则可以作为孙辈的氏。据板台集村任英春讲述,在取字的时候,除了注意以上方法之外,还要注意不能和长辈重名或重字,并要避讳至少三代以上长辈的名或字。避讳,是指中国古代人们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中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要避免说出或写出而改用他字的一种礼俗规范。“为尊者讳,为亲者讳。”彰显着尊卑有序的社会规范,也体现着国家对社会各个阶层潜移默化的控制力。广宗地区“贺号”中取字的避讳,一方面是对自己祖、父名或字的避讳,以表孝道;另一方面是对同村人祖、父名或字的避讳,以表尊重。他们认为,在作为共同体的同一村落中,不论是否是同一姓氏或同一宗族,取字时都要避讳长者的名或字,这不仅是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与礼俗规范的体现,也是传统社会中国家对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文字有着控制和协调的功能的体现。语言和文字是人们日常生活之中最主要的交流工具,语言是符号,名、字和号也是日常生活交流中最为普遍的公共性符号,它是一个人身份或地位的象征。在古代,国讳、家讳等传统社会中的避讳礼俗都是对专制皇权和宗法等级的维护与依附,影响着民众日常生活中语言的交流,给民众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但避讳礼俗演变成民众的日常行为规范之后,成为了传统社会普遍遵循的礼制,是上层对基层社会最有效的控制和调适的礼治工具。在冀南乡村社会语境中,字作为社会的语言符号代表着民众话题交流的交际范围,并受到社会结构的限制。
其次,“贺号理事会”等自组织是冀南乡村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调适工具。冀南乡村社会中由村民自发组织的“红白理事会”“贺号理事会”“梅花拳协会”等均属于自组织。“自组织就是指不需要外部力量的强制性干预,社区通过自身就可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进而实现社区公共生活的有序化。”村民围绕村落内部的“贺号”、婚丧嫁娶等公共事务有序地深度参与,是乡村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如广宗县板台集村的“贺号”理事会所组织“贺号”仪式活动,理事会收取“贺号”和“温号”人员的报名费后,“送号”、张榜、刻碑,并为举行“贺号”仪式购买鞭炮、肉、菜等物品。在广宗地区的乡村社会,名、字和号是传承于冀南乡村社会中的语言文字传统,“贺号”活动的组织与传承离不开乡村的知识精英和民众的支持。任英春、任瑞府等村落知识精英都爱好书法,谈起书法作品、书法家等知识如数家珍,并与附近县市热爱书法的爱好者常有来往。此次来村里参加“贺号”仪式的黄金大鼓和舞狮队,都是他们在巨鹿县爱好书法的朋友推荐的,梅花拳协会的组织者也是他们书法爱好者的成员。书法在乡村社会中不仅是一种文字传统,还是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自古至今,文字始终是中国乡村文化中的一种象征。“国家对于乡村的影响,不仅仅是通过科举制度,也不限于村落家族出了多少秀才、举人、进士和官员,还应包括村内文字的日常使用。”乡土社会中读书识字的人拥有着话语权,他们被乡村社会中不识字的村民所尊重,在一些重要的仪式活动他们起着引领的作用。因为,知识精英在乡村社会里始终扮演着国家与地方社会沟通或联系的角色。
据任英春讲述,“贺号”仪式请来的梅花拳展演不收钱,这些都是道上的规矩。”所谓道上的规矩,在当地指“行好”,意思是表演者不图财,村里给梅花拳表演的人管饭就行。梅花拳协会在广宗、威县等地区非常有影响力,梅花拳去任何地方表演都不会收钱。李海云认为冀南乡村社会语境之中的梅花拳等所谓的“自治”组织,是以国家礼治为资源而获得合法性的,国家礼治的实施始终离不开地方社会中“礼俗相交”的文化实践。其实,不论是“贺号”理事会,还是梅花拳协会、书法协会都属于冀南乡村社会中的民间自组织,这些自组织也都自觉纳入国家的礼治之中,通过村落内部或村际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不仅有助于村落民众之间的邻里和谐、互帮互助,更有利于国家政府管理成本的降低。
五、结语
取字源于“以事讳神”的传统避讳观念,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现在的中国人已没有了名、字、号,只有姓和名了。而冀南乡村社会的“贺号”为何一直会传承至今?这是理解国家、地方与个人相互关系的一种途径。河北广宗农村地区的“贺号”活动,于政府的层面而言,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应该大力鼓励与支持;于村落的“贺号理事会”等自组织而言,是村际之间相互联系与沟通的平台;于民众的层面而言,有了“字”和“号”不仅是迈入成年男性的标志,也象征着将自己纳入到了地方社会的文化传统之中。因此,“贺号”作为冀南的一种民俗语汇与民俗事象被当地民众所传承,一方面是当地政府对“贺号”活动的引导与支持,另一方面则是地方知识精英的努力,它不仅是理解当地民众日常生活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是解读国家与地方社会互动的一种社会视角。
原文刊载于《语言与翻译》2022年第2期
中原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