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他山之石
 
公共生活与希腊精神
发布时间: 2024/1/12日    【字体:
作者:赵立行
关键词:  公共生活 希腊精神  
 

我们谈到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精神,往往会谈到他们的民主、平等、智慧等等,而古希腊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存在,正是维系这些精神的重要途径。

 

首先,公共生活和空间加强了人们对城邦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参与公共活动,每个公民作为个人融入了集体,并通过集体的力量决定着城邦的走向和价值观念。由于公民大会所做出的重大决议以及陪审法庭所做出的重大判决,都是集体力量的结果,所以每个人参与其中,都认识到自己和城邦之间的密切关联,认识到城邦利益和自身利益的密不可分,从而牢固确定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并激发了个人维护集体的愿望,并愿意随时准备为城邦而战。也正因为如此,当波斯气势汹汹地要求希腊臣服于自己时,面对强大的波斯,希腊人还是选择了不屈服,同仇敌忾保卫家园;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在希波战争中,希腊打败了强大的波斯军队。这种对集体的认同感也通过宗教生活一次次地得到加强。在宗教生活中,人们参与到共同的游行之中,祭拜共同的神祗、到共同的圣地求问神谕、共享大型的公共宴会,在对神的敬畏中产生了对城邦的归属感。雅典娜、奥林匹斯众神构成了对希腊的强大保护,每个人都会因为是其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正因为公民的集体参与对城邦的存在如此重要,所以城邦通过许多措施让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或者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尽管在雅典历史上也出现过迫使人们履行公民参与公共生活义务的情况,但是,更多的情况下还是通过鼓励的方法让人们积极参与。其中,为了弥补人们因为参加公共活动而遭受的经济损失,雅典实行了津贴制度。最初给那些出席公民大会的人一定的补贴,目的是让家境贫穷或者距离遥远的公民也有参加公民大会的机会。陪审法官最初是没有薪水的,但是为了鼓励最贫穷的公民也愿意出任陪审员,克里斯提尼引进了陪审法官支薪制度。这种补贴制度后来甚至惠及了观看戏剧表演的公民和其他公共节日的参加者。这种补贴制度一方面是鼓励各个阶层的公民积极参加各项公共活动,另一方面也意在表明,参与城邦的管理是每个人的职责和义务。正如伯里克利在战死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所说的:“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

 

公共生活和空间也是进行教育的场所,在这样的场合,城邦的意识形态得以灌输,每个公民都从这样的活动中接受了民主的教育。在公民大会上和陪审法庭上,甚至在葬礼和公共节日上,往往都伴随着演说,演说家慷慨陈词,听众激动不已。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们理解了城邦所秉持的精神。戏剧家欧波利斯曾这样来赞美伯里克利的演说才能:“作为演说家,他比其他任何人都高明。每回他走到前面开始演讲,就像一流的赛跑选手,让别人先跑个10英尺,然后逐个儿赶上他们。他讲话很快,滔滔不绝,同时带着说服力。这正是他迷人的地方。他更是唯一演讲完之后,听众依旧激昂不已的演说家”。每一个演说的场合,都是宣扬城邦价值观的场合。伯里克利在葬礼上的演说,并不只是为了悼念阵亡的将士,而是全面阐述了雅典民主制度的核心精神。这样的场合不断出现,将城邦的价值观念深深印在每一个参与者的头脑里。

 

公共生活和空间也是展示个性和平等竞争意识的场合。在公共的政治生活中,公民参与者并不只是听众,他们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进行激烈的争论,最终达成大家一致的看法。在500人会议上发言的规定中,我们可以充分了解当时发言的踊跃和热烈:“必须针对当时讨论的议题。在同一会场中,也不得就相同的问题两次发言。不可诽谤、谩骂或打断他人发言。只有在讲台上才能发言,且不可攻击主持会议的官员”。当公民们庄严地举手表决,或者放下自己的陶片时,他们是在表达自我的认知。在竞技体育这样的公共生活中,更是充分彰显了个性。运动员们全身裸体,向人们展示其强健、健康的体魄;运动员们在平等的条件下同台竞技,挑战自己的极限,通过彰显自身的能力,赢得荣誉和对手的尊重。在这样的公共生活中,个人的自由和个性不但不会被压制,反而积极地表现出来。这种精神反映到思想艺术领域,则是希腊人富有生命气息的雕塑、和谐的建筑和哲人们对宇宙人生全方位的思考。

 

摘自作者在东方讲坛·上海博物馆的讲演《古希腊人的公共生活》

乾元国学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希伯来线索,王权和相权
       下一篇文章:波斯帝国的“专制”与“集权”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